第38節 阿巴克的最後選擇

第二天一早,朱祁鈺就來到了德里城外。他並不擔心最後的結果,明軍集中了數十萬的兵力,還有強大的火力優勢,而且敵人的士氣已經蕩然無存,如果在這麼有利的條件下都無法取勝的話,那麼明軍就不配稱爲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當然,作爲這場戰爭的總司令官,朱祁鈺還是得關心一下前線的戰鬥的,就算他已經不再貿然的帶着軍隊去衝鋒陷陣了,不過去感受一下戰場上的環境,去慰問一下在前線奮勇作戰的帝國軍人,這仍然是他必須要做的工作。

朱祁鈺很快就到了蒙古騎兵的前線部隊,五百多侍衛寸步不離的守在他的旁邊。衛廣在聽聞皇帝到前線來視察情況之後,也立即安排了至少五千蒙古騎兵守在周圍。雖然當時蒙古軍團基本上已經控制了南城區,而且第二個騎兵軍已經進入了德里,不過敵人仍然有小股部隊在戰場上活動,特別是那些莫臥兒帝國的中央軍仍然有很大的威脅,所以衛廣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此時,跑在最前面的其實並不是蒙古騎兵。明軍的最後目標是攻佔德里城區中央的宮城,只要佔領了宮城,那麼戰鬥就基本上結束了,所以從四個方向上進攻的部隊都是在朝着宮城的方向進發,衝在最前面的是楊天奉的第五軍。

可以說,在進攻德里的戰鬥中,第五軍的表現是非常到位的。作爲騎兵軍,第五軍在攻城作戰中的表現一點都不比步兵部隊差。在很多的情況下,第五軍甚至是在沒有步兵的配合下完成作戰任務的。當然,第五軍能夠殺到最前面,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擋在第五軍前面的敵人部隊多半都是民兵,所以第五軍很少遇到敵人的頑強抵抗。戰鬥打得並不激烈。一整個晚上,第五軍所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在突擊,推進戰線,而是在進行掃蕩,完成本來應該由步兵部隊來完成的任務。這也只能怪第五軍的速度太快了,他們後面的第十四軍根本就跟不上來,也就只能由他們自己來完成城區掃蕩任務了。

也就在朱祁鈺到達蒙古軍團的前線時,楊天奉終於遇到了敵人的主力部隊,而且是莫臥兒中央軍在宮城東面一里外設置一道堅固的防禦陣地。那五萬莫臥兒帝國的中央軍在明軍入城之後,就從前線戰場上撤了下來,開始在宮城外圍設置防線,抓住明軍在城區裡掃蕩的機會,建立起了這道防線。而且,這是莫臥兒帝國中央軍中唯一的一支步兵部隊。

本來莫臥兒帝國中央軍主要是騎兵部隊,最初也全是騎兵部隊。不過,後來爲了保衛德里的需要。準確的說,是在帖木爾帝國攻打德里的時候,德里的守軍立下了顯赫的戰功,硬是擋住了敵人的進攻,爲帝國從其他地方調遣兵力,發動反擊創造了機會。後來,阿巴克就將德里的衛戍部隊編入了中央軍,給予了他們中央軍的待遇,並且嚴格的按照中央軍的要求進行訓練。

可以說,用來守衛德里的中央軍是莫臥爾帝國最爲精銳的步兵部隊,與莫臥爾帝國的其他步兵部隊不同。這支部隊也是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裝備了大量的火槍。這些火槍都是莫臥爾帝國從紅夷那裡購買來的。威力並不比明軍的步槍差。爲了武裝起這五萬官兵,阿巴克可以說是不計血本。光是從紅夷那購買五萬支火槍,這就讓他花掉了數百萬兩白銀。另外,這支部隊也學會了紅夷的戰術,標準的火力線戰術。這與明軍步兵的防禦戰術極爲相似,而莫臥兒軍隊唯一缺少的,就是火炮!

一輪衝鋒下來,就損失了數百名騎兵,楊天奉立即下令停止了進攻。他已經發現了這支特殊的敵人。而裝備了火槍的步兵,只要能夠控制住防線上的建築物,那麼城區內狹窄的空間,就將完全葬送掉任何一支騎兵部隊。而唯一能夠對付這條步兵防線的,仍然是明軍的步兵,特別是步兵部隊中的火炮!

幾乎同時,陳豫的第二軍也在北面遇到了同樣的抵抗。上萬莫臥兒帝國的火槍兵擋在了第二軍的前面,僅僅一刻鐘的戰鬥,第二軍就損失了近千名官兵,其中很多都是傷員。陳豫與楊天奉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在派遣官兵去把傷員搶回來的時候,陳豫也讓人去通知在後面磨磨蹭蹭的第十軍加快速度趕上來。

接着,衛廣這邊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蒙古騎兵第一軍的兩輪衝擊都被敵人密集的火力給打了回來。朱祁鈺在瞭解到了情況之後,立即帶着侍衛趕了上去。

“立即把傷員救回來,讓騎兵下馬,組織起火力線,壓制敵人!”朱祁鈺一看到莫臥兒軍隊擺出的架勢就明白了過來,“另外,讓後面的第三軍加快速度,讓他們先把火炮送上來。衛廣,你去組織一支步兵部隊,讓騎兵都下馬,讓他們用馬槍作戰!”

蒙古軍團立即行動了起來,在搶救那幾百名傷員的過程中,又有數百名官兵陣亡,不過,執行這一任務的軍人都沒有任何的猶豫,每一名軍人都知道,此時,他們能夠爲戰友而犧牲,那麼在他們遇到了困難,在戰場上負傷的時候,戰友也不會拋棄他們。這是軍隊的一種精神,一種能夠讓任何一名帝國軍人都能夠在戰場上毫無畏懼的爲帝國作戰的精神。

相對來說,陳懋那邊遇到的麻煩還沒有這麼大。本來西線進攻的阻力就很大,在那邊防禦的基本上都是正規軍。而且陳懋的進攻戰術安排得也非常的謹慎,雖然這使這邊的明軍在一個晚上的進攻中沒有能夠前進多遠,但是負責突擊的騎兵部隊,以及在後面支持的步兵部隊基本上沒有脫節,只要騎兵部隊遇到了無法克服的抵抗,那麼步兵部隊就能及時的趕上去,爲騎兵提供支持,打垮敵人的防線,讓騎兵再次突擊。

上午的時候,西北騎兵軍也到了莫臥兒中央軍的防線外圍。此時,陳懋已經收到了消息,所以西北騎兵軍沒有貿然進攻,而是小心的試探了幾次之後,就撤了下來。被換上去的是第十一軍的步兵。雖然帝國騎兵都配有馬槍,而且下馬作戰的時候就是步兵部隊。不過,步兵軍的戰鬥力遠比騎兵強悍。特別是在與炮兵配合方面,步兵部隊可以說是天生的陣地戰高手。一支組織起來的步兵部隊地戰鬥力絕對是最爲強大的!

正因爲這一原因,陳懋這邊反而最先取得了突破。第十一軍的兩個炮兵團輪番轟炸,硬是在敵人的防線上撕出了一個缺口。而當莫臥兒中央軍的防線上出現了漏洞的時候,那就是他們末日到來的時候。西北騎兵軍迅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當騎兵殺到了步兵防線的後方。並且通過高速運動向步兵防線上滲透的時候,那麼步兵的防線就完蛋了,根本就沒有任何一支步兵部隊能夠在防線被突破的情況下抵擋住騎兵的進攻。

戰鬥打到下午的時候,另外三個方向上的進攻也都有了收穫。而在宮城外圍防禦的莫臥兒帝國中央軍的殘餘部隊都撤入了宮城之內。隨即,明軍包圍了莫臥兒帝國這座最後的堡壘。不過,明軍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對朱祁鈺來說,阿巴克的皇宮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而作爲征服者的一方,破壞這些財富是一種浪費的行爲,至少在明軍獲得了勝利之後。這座皇宮裡的財寶就都是明帝國的了。而要獲取最後的勝利,並不一定要採取破壞的手段。

“立即加強外圍的警戒。哈烈的經驗告訴我們,肯定有地道連接着城外,說不定阿巴克已經帶着他的人逃到城外去了!”朱祁鈺開始部署最後的進攻作戰行動,“去把衛平,楊天奉,還有陳懋等人都叫過來,今天之前結束這場戰鬥。對了,那些俘虜都安頓好了嗎?”

“都已經安排好了,現在正在押送到城外的戰俘營地去。”一天多的戰鬥中,雖然莫臥兒帝國的軍人做了頑強的抵抗,不過對佔大多數的地方衛戍部隊以及民兵來說,他們並沒有與明軍戰鬥到死的決心,所以在明軍至少抓獲了近十萬的戰俘,怎麼處理這些戰俘也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朱祁鈺點了點頭,這才讓參謀軍官去辦事了。接着,他的目光落到了北面不遠處的那座內城上。德里的宮城,其實就是以前的老德里城。數百年前,德里就只有這麼大的一塊地方,是後來的數個朝代都以德里爲首都,爲了加強首都的安全,所以從各地拉來了大量的百姓,以充實首都。這些從外地遷徙而來的平民就都居住在老德里外面,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新的德里,也就是現在的德里城。當年,莫臥兒帝國建立的時候,又有大量突厥一蒙古後裔到達德里,所以德里城的規模進一步的擴大,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當時,朱祁鈺並沒有統計,他也沒有時間來統計德里城裡的居民數量。後來的歷史學家分析,在明軍圍困德里之前,這座城市大概有五十萬到八十萬的人口,而當時明帝國的京城也不過就一百萬人左右。德里城的城區面積大概是明帝國京城面積的八城左右,所以這個分析是比較可靠的。如果從這一規模上來看,在朱祁鈺到達德里的時候,這是僅次於明帝國南北兩都的世界上第三大的城市!

很快,各軍的指揮官都趕了過來,朱祁鈺分配了任務,主要進攻的將是步兵,而不是騎兵,畢竟宮城的面積有限,投入大量的騎兵簡直就是在製造災難。而步兵部隊也主要是用火炮轟擊,先炸掉宮城的城牆,然後再讓部隊進攻,這樣守衛的莫臥兒軍隊就無法依靠城牆來阻擋明軍的步伐了。

“天黑之前,必須要在這幾個點上打開缺口。”朱祁鈺在地圖上標出了幾個重要的進攻方向,“步兵必須得抓緊在護城河上搭建浮橋,並且隨後進入宮城裡面。根據戰俘的交代,宮城裡的建築羣分成了三個部分,第十軍,第十一軍,還有第三軍分別負責這三塊地區的攻佔任務,第十四軍作爲預備隊,負責爲這三個軍提供支持,並且控制結合部。其他的部隊全在外圍待命,並且嚴密監視城區的每一個角落,防止敵人從地道逃走。衛廣!”

“在!”衛廣向前走了一步。

“你的騎兵軍要在城外做好準備,阿巴克極有可能通過地道逃到城外去,到時候,你們可別讓朕失望。”

衛廣淡淡地笑了一下,說道:“陛下放心,就算是一隻蒼蠅,也別想從德里逃走!”

“陳懋。”朱祁鈺的目光落到了陳懋身上,“你們也要看好外圍防線,不能讓阿巴克逃了!”

陳懋點了點頭,並沒有開口。

“好吧,大家都去準備,等下……”

朱祁鈺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名軍官就跑了過來。“陛下,快看!”

衆人此時也都感到了意外,當他們順着那名軍官的目光看去的時候,心裡都大吃一驚,在宮城內部,大概正是阿巴克的正殿的方向上,突然冒起了一股沖天大火。

“是火油,肯定不少,這火誰也滅不了!”經驗豐富的衛平在旁邊添了一句。

朱祁鈺突然反應了過來。“立即讓部隊進攻,不要手軟,阿巴克肯定要想與這座皇宮一起完蛋,必須要儘量阻止他!”

朱祁鈺確實猜對了,點這把火的就是阿巴克本人。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阿巴克想到了自焚,想到了燒掉這座皇宮,不把好處留給明帝國。明軍的行動仍然遲了一步,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而明軍在奮力搶救之後,最後也僅僅只保住了宮城邊緣的幾座宮殿。當然,阿巴克的生死也成了一個迷,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從那些燒焦了的屍體中分辨出阿巴克來。而這也成爲了這場戰爭最大的一個謎團!

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11節 軍人保障第5節 挫敵第33節 炮轟宇都宮第4節 親政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27節 最終策略第4節 親政第15節 國家收購第26節 保證金第22節 出海蛟龍第11節 大皇子的志向第27節 騎兵渡江第73節 虎賁將軍第6節 鞠躬盡瘁第39節 血染京城第42節 軍械革命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26節 分化敵人第31節 華人共和國第15節 馬關血戰第18節 南洋來訊第48節 戰爭籌資第62節 驚喜第26節 偏路奇兵第46節 賭徒第19節 皇帝的煩惱第27節 最終策略第67節 太子第32節 愚忠第48節 齊頭並進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節 子龍再生第20節 圍而不攻第11節 迷霧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26節 單刀赴會第28節 大躍進第22節 騎兵對撼第1節 第五重騎兵軍第16節 信譽第15節 英宗復辟第48節 挺進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41節 圍攻紅夷堡壘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32節 奇遇第66節 毒計第56節 迷霧重重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20節 議會風波第54節 揚帆出海第39節 迂迴包抄第32節 撞門第50節 不一般的盟約第26節 雙虎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12節 和談第37節 股權第14節 鐵壁第14節 萬里大突擊第7節 廷亂第4節 親政第56節 荷蘭使者第1節 第五重騎兵軍第28節 最強的競爭者第5節 挫敵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52節 守株待兔第54節 猛虎三擊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7節 渾水摸魚第65節 騷動第36節 帝國憲法第51節 陸海聯合戰鬥第3節 科學萌芽第15節 西域雄師第53節 遠方來信第41節 嫉妒第32節 撞門第49節 大展神威第45節 鷹擊長空第21節 鋼鐵陣地第24節 勇追窮寇第72節 無間配合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63節 炮轟伊斯蘭堡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15節 火燒日野第30節 一潰千里第12節 西北軍團第18節 荷蘭人的選擇第50節 縱火焚城第17節 外籍勞工法第52節 島鏈戰略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22節 全面叛亂第53節 遠方來信第16節 夜襲
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11節 軍人保障第5節 挫敵第33節 炮轟宇都宮第4節 親政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27節 最終策略第4節 親政第15節 國家收購第26節 保證金第22節 出海蛟龍第11節 大皇子的志向第27節 騎兵渡江第73節 虎賁將軍第6節 鞠躬盡瘁第39節 血染京城第42節 軍械革命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26節 分化敵人第31節 華人共和國第15節 馬關血戰第18節 南洋來訊第48節 戰爭籌資第62節 驚喜第26節 偏路奇兵第46節 賭徒第19節 皇帝的煩惱第27節 最終策略第67節 太子第32節 愚忠第48節 齊頭並進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節 子龍再生第20節 圍而不攻第11節 迷霧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26節 單刀赴會第28節 大躍進第22節 騎兵對撼第1節 第五重騎兵軍第16節 信譽第15節 英宗復辟第48節 挺進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41節 圍攻紅夷堡壘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32節 奇遇第66節 毒計第56節 迷霧重重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20節 議會風波第54節 揚帆出海第39節 迂迴包抄第32節 撞門第50節 不一般的盟約第26節 雙虎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12節 和談第37節 股權第14節 鐵壁第14節 萬里大突擊第7節 廷亂第4節 親政第56節 荷蘭使者第1節 第五重騎兵軍第28節 最強的競爭者第5節 挫敵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52節 守株待兔第54節 猛虎三擊第31節 國王的選擇第7節 渾水摸魚第65節 騷動第36節 帝國憲法第51節 陸海聯合戰鬥第3節 科學萌芽第15節 西域雄師第53節 遠方來信第41節 嫉妒第32節 撞門第49節 大展神威第45節 鷹擊長空第21節 鋼鐵陣地第24節 勇追窮寇第72節 無間配合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63節 炮轟伊斯蘭堡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15節 火燒日野第30節 一潰千里第12節 西北軍團第18節 荷蘭人的選擇第50節 縱火焚城第17節 外籍勞工法第52節 島鏈戰略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22節 全面叛亂第53節 遠方來信第16節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