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馬島之行

十五日後,在何橋峰的親自領航下,顧成林他們乘坐的巡洋艦,以及護航的十多艘護衛艦到達了馬島。正入何橋峰所說的那樣,這座島上沒有土著居民,生活在島上的除了海鳥之外,就是一種臃腫的,背上是黑是的,如同緞子一般光亮的羽毛,腹部是白色羽毛的一種看起來像鳥,但是卻笨重得無法飛行,而且生活在海灘上,依靠潛水捕魚爲生的動物。這就是後來的企鵝。當然,顧成林他們是第一次見到企鵝,所以還不知道這其實是一種海鳥。

“我們已經事先繞島嶼探查了幾次,雖然這裡地處極南地帶,不過,因爲北面有一股溫暖的海流南下,所以這邊的氣溫並不低,而且,島上除了這些海鳥,還有哪種不知名的動物之外,並沒有土著人,也沒有大型猛獸!”何橋峰一邊說着,一邊走到了船舷邊上,“當然,那種笨拙的動物是沒有危險的,將軍要下去看看嗎?”

顧成林沒有拒絕,在帶上了幾十名陸戰隊官兵之後,他讓艦隊先留在了海面上,然後一行人乘坐小艇上了岸。

“現在我們是在東面的這座島上。”何橋峰他們在這裡停留了至少兩個多月的時間,那些之前建立的營地還保留了下來,“東面的島嶼要大一些,而且很平坦。另外,在西面的島嶼上,有一座高度大概有兩百丈左右的山峰,不過。兩座島嶼都比較平坦,適合居住。另外,我們登陸的這裡,是島嶼上最適合建立港口地地點了,北面的半島可以擋住海浪,而南面的淺灘也能起到防波的作用。我們大概勘察了一下,如果在這裡建造海港的話。至少可以容納上百艘戰艦與船隻停泊。當然,現在這裡還缺乏必要的港口設施!”

顧成林走到了海灘上一座比較高的土包上。然後向四周看去。這確實是一座很平坦地島嶼,幾乎看不到有起伏不平的地方。另外,島上還有幾條不算大地溪流,雖然水流並不急,不過,也足以供給給幾千,甚至幾萬人飲用了。島上的氣溫並不算低。這主要是一股暖流正好從島嶼的北面通過,給這裡帶來了溫暖。而分佈在島嶼上的主要是針葉林與草地,顯然,這不但是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觀察了一陣,顧成林這才走了下來。“何先生,你確定這上面沒有土著人?”

“肯定沒有。我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來勘測這兩座島嶼,還繪製了一張大致地地圖。在兩座島嶼之間是一條很狹窄的海峽,當然,我們沒有遇到任何土著人,也沒有發現有人活動的跡象!”

顧成林點了點頭,略微沉思了一下。將一名隨同他上岸的陸戰隊少尉軍官叫了過來。“去把戰艦上的那面金龍旗取下來,然後立在這裡!”

這是個很小的舉動,但是卻意義重大。在明帝國的擴張中,特別是在海外領地的擴張中,因爲種種條件地限制,不管是在南洋,還是在西洋,明帝國都很少主動獲取海外領地。用當時朱祁鈺的話來說,明帝國的擴張從根本上是爲經濟服務的,而不是給經濟增添負擔。控制海外國家的目的就是要控制這些國家地資源與市場。所以,那些荒島。在很多明帝國人的眼裡是沒有價值的,至少當時明帝國的很多人,甚至連皇帝都沒有想過要去開發這些荒島。所以,明帝國雖然已經在大東洋,西洋,大西洋,以及大南洋上發現了很多荒島,不過,只是在幾座航線的必經之地上建立了據點,而其他的荒島,只是象徵性的劃入了帝國的版圖範圍之內,而沒有做任何其他的有實際意義的行動!

這次,顧成林地行動卻意味深長,而且,這也開始了明帝國正式佔領與控制海外領地地行動。可以說,當那面金龍旗在馬島上空升起,迎風飄揚的時候,國旗地意義就正式誕生了,而且,這種在新發現的島嶼上按插國旗的方法,成爲了佔領行動中最有象徵意義的一點。當然,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明帝國將目標對準了所有沒有土著人生活的島嶼(到了後來,爲達到這個目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島上的土著人全都幹掉,或者是把這些土著人趕到其他的島嶼上去),而金龍旗,這面原本是朱祁鈺興起弄出來的旗幟,就成爲了明帝國真正的象徵。而當這面旗幟飄揚在帝國的每一塊海外領地上空的時候,明帝國才真正的成爲了“日不落帝國”,成爲了世界上的頭號殖民帝國!

當然,當時插在馬島上的這面旗幟的意義也非常重大,這是明帝國公開佔領,並且將所有權歸屬與帝國的第一座海外島嶼。雖然,在此之前,明帝國已經佔領了很多島嶼,不過,帝國並沒有宣佈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而當金龍旗飄揚在了馬島上空的時候,那麼,這座島嶼就已經屬於明帝國了!不過,顧成林並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個簡單的舉動,在幾百年之後,將導致明帝國與另外一個國家之間的一場戰爭!

陸戰隊官兵用一根長度不到一丈,才從附近樹林中砍來的木棍,將那面巡洋艦上的金龍旗撐了起來,然後將旗杆插在了沙灘上。當然,如果他們知道這次的升旗有着跨越歷史的意義的話,那他們肯定會去找一根更爲像樣點的旗杆的。後來,一些明帝國的畫家在表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將那根旗杆畫成了金碧輝煌,甚至是裹了一層黃金一般。而實際上,這只是一根非常普通的,甚至還有幾段小枝椏沒有修剪掉的樹枝而已,歷史地真實面目。遠沒有畫家筆下的那些作品那麼的輝煌奪目!

顧成林也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他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儀式,一個象徵而已。作爲艦隊司令官,帝國海軍大將,現在帝國海軍的頭號將領,顧成林是需要讓別人知道。他已經到了這個地方來了。當然,他也有點後悔。他有一面皇帝賜給他的黑龍出海旗。那是他的帥旗,不過,他並沒有把這次的行動當作出征,所以,那面黑龍出海旗被留在了“皇帝”號旗艦上,沒有被他帶來。如果這次顧成林是搭乘地“皇帝”號前來的話,那升起來地肯定就是他的帥旗了。而不是象徵着帝國海軍的金龍旗(數十年之後,這面金龍旗才成爲了象徵着帝國的國旗,在當時,是沒有國旗這個事物的)。顯然,也正是這個失誤,讓顧成林成爲了第一個爲帝國獲得海外領地的將領,這完全是一種錯誤,或者說是無心之舉吧!

當日下午。顧成林就將戰艦上的三百多名水兵叫到了岸上來,然後讓他們負責在原來探險隊地營地上擴建,並且找來了幾名隨他而來的參謀軍官,讓他們將這裡規劃一下,按照據點的方式,設計建造港口。而讓顧成林決定要在這裡設置據點的。還是何橋峰給顧成林的一番話。

“如果我們的船隻今後從大東洋進入大西洋的話,那麼,這座島嶼西南面的海峽(後來,被叫做橋峰海峽)將是唯一地通道。”何橋峰在海圖上詳細的標出了探險船隊的航行路線,“顯然,我們這次走的探險航行路線實際上是繞了一個很大的灣。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在大東洋的南面,也就是在澳洲大陸地東面,宇文冥蒼他們已經建立了小明國,他們的島嶼大概就在這裡!”

顧成林在海圖上看了一會。然後點了點頭。宇文冥蒼是他的岳父。雖然他從來沒有去過小明國,不過。關於小明國的事情,他從岳父,還有妻子那裡瞭解到了很多。這是一個建立在兩座相鄰島嶼上的小國家,是由宇文家族爲首的海盜建立的國家。而且,帝國也支持他們在那邊建立新的國家。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肯定,我們所在的確實是一個球型的星球!那麼,我們地船隻就完全可以直接從小明國出發,然後向東航行,並且到達這裡!”何橋峰在海圖上點了一下,“這次回到帝國之後,我會想辦法去探索這條新地航線的。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美洲大陸南端,風浪很大,聽一些土著人說,那邊一年四季都是風急浪高。所以,船隻在這附近很容易出事。另外,如果船隊直接從小明國出發,就算是順風順水,要到達美洲大陸南端,也需要好幾個月地時間。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這裡建立一個據點,一個可以讓船隻停靠,讓船員休整的地點,顯然,這裡就是最好的選擇!”

顧成林沒有開口,他已經明白了何橋峰的意思。以後,帝國的船隻要在各個大洋上航行,那麼分佈在各個大洋上的據點,港口是少不了的,這也是帝國海軍艦隊,商船隊活動的基礎。顯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海上據點體系,這對維持帝國對世界海洋的控制,維持帝國在世界貿易上的霸主地位有着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基礎性的條件!

“如果我們將據點設在大陸沿海地區的話,必然要解決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與當地土著人的衝突,二是防範敵人,特別是歐羅巴地面部隊的進攻。相反,如果我們將據點設置在距離大陸不算太近,不過也不算太遠的島嶼上的話,那麼就可以迴避這兩個問題,至少,要安全得多了!”何橋峰看了顧成林一眼,“這邊沒有土著人,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受到土著人的襲擊,而且也不會與土著人發生衝突,至於島上的那些海鳥,還有動物嘛,對我們並無威脅。另外,據點設在這裡,也能夠避免遭到紅夷的地面部隊的襲擊。而且,只要我們保持一支艦隊,那麼,紅夷是沒有辦法將軍隊送到島上來的。這就能減輕我們在防禦上的發負擔,保證據點與港口的安全!”

顧成林點了點頭,說道:“當然,這也是船隊繼續向東航行,進入西洋地區的一個重要中轉站。”

“將軍,那我們就完全應該在這裡設置據點!”何橋峰見到顧成林贊成他的意見,立即笑了起來,“雖然,這是國家大事,不過,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而且,這次皇上任命將軍爲遠征軍總司令,那麼將軍就有權力處理這些事務。我們都很清楚,要想保持帝國在海洋上的霸權,那麼,完整的,有效的港口與據點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這不但是維護帝國艦隊在各個大洋上征戰的基礎,同時,也能爲我們的商人指明前進的方向,引導帝國的商業發展!”

顧成林看了有點興奮的何橋峰一眼,這次,他沒有多說什麼了,其實,他也想到,要在這裡建立據點,因爲,這裡是扼守住從大西洋進入大東洋的要塞。只要帝國控制了這座島嶼,而且在這附近部署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的話,那麼,歐羅巴國家的艦隊就別想從這個方向上進入大東洋。這實際上就保證了帝國在大東洋上的絕對控制權,而這絕對要比把敵人放進去,然後再在浩瀚無際的大東洋上與敵人周旋的好處更大吧!

當下,顧成林就安排一艘護衛艦返回了納塔爾港,從那邊調遣了一千名陸戰隊過來,然後由這些陸戰隊官兵負責修建馬島上的港口,以及基地設施。另外,在幾個月之後,顧成林在這邊部署了五艘護衛艦,當時這些護衛艦的主要任務是爲後來出現的商船隊護航,打擊海盜,並且爲駐島的陸戰隊官兵運送給養物資等。而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帝國在馬島上就一直部署着一支陸戰隊,以及一支規模不算太大,但是也不算太小的艦隊。數百年來,這支軍隊都一直存在,當然,數百年後,這座島嶼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第24節 人心第47節 蒙羅維亞的教訓第20節 千里救援第66節 血城第34節 實力說服第44節 白羊王朝第36節 商業聯盟第50節 軍火案第28節 上皇音訊第35節 分權第12節 和談第5節 商人與錢第39節 俠客第30節 幕府將軍第40節 日寇防線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節 夜襲江戶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47節 局第33節 掃蕩第30節 日寇夜襲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29節 商人的禮物第23節 死守浦和第42節 全面進攻第20節 軍神非神第6節 大軍歸營第66節 算計與被算計第42節 肅貪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72節 小亞細亞風雲第2節 帝國之矛第33節 新領土第66節 血城第42節 黃金海岸第29節 大王子第11節 對馬島登陸戰第3節 惑敵第29節 大洋風情第30節 次大陸之亂第32節 未來海軍第19節 南洋艦隊第6節 新朝第49節 大展神威第50節 不完全的勝利第1節 政府改革第19節 天降奇兵第21節 血金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52節 守株待兔第51節 野蠻攻城法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31節 海上單挑第13節 戰爭債券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6節 信譽第10節 官員節操第40節 日寇防線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6節 絕地大反擊第20節 圍而不攻第11節 訛詐第47節 番號的意義第71節 攻佔亞歷山大港第17節 保險公司第25節 一敗石彪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53節 燒津鏖戰第46節 上野泥潭第29節 大王子第2節 海盜第2節 大明鐵騎(二)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13節 圍殲真田兵團第9節 裝模作樣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60節 神火第51節 雷霆手段第3節 條條大路通京城第25節 一敗石彪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66節 血城第23節 大洋孤島第44節 頑固的敵人第5節 子龍再生第10節 果阿解圍第22節 篝火晚會第19節 權柄第34節 皇帝開店第17節 水陸並進第8節 太祖誕辰第27節 草原攻略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13節 逼戰第39節 俠客第19節 橫掃千軍第44節 白羊王朝第20節 千里救援第52節 御駕親征第8節 聯合艦隊
第24節 人心第47節 蒙羅維亞的教訓第20節 千里救援第66節 血城第34節 實力說服第44節 白羊王朝第36節 商業聯盟第50節 軍火案第28節 上皇音訊第35節 分權第12節 和談第5節 商人與錢第39節 俠客第30節 幕府將軍第40節 日寇防線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節 夜襲江戶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47節 局第33節 掃蕩第30節 日寇夜襲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29節 商人的禮物第23節 死守浦和第42節 全面進攻第20節 軍神非神第6節 大軍歸營第66節 算計與被算計第42節 肅貪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72節 小亞細亞風雲第2節 帝國之矛第33節 新領土第66節 血城第42節 黃金海岸第29節 大王子第11節 對馬島登陸戰第3節 惑敵第29節 大洋風情第30節 次大陸之亂第32節 未來海軍第19節 南洋艦隊第6節 新朝第49節 大展神威第50節 不完全的勝利第1節 政府改革第19節 天降奇兵第21節 血金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52節 守株待兔第51節 野蠻攻城法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31節 海上單挑第13節 戰爭債券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6節 信譽第10節 官員節操第40節 日寇防線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6節 絕地大反擊第20節 圍而不攻第11節 訛詐第47節 番號的意義第71節 攻佔亞歷山大港第17節 保險公司第25節 一敗石彪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53節 燒津鏖戰第46節 上野泥潭第29節 大王子第2節 海盜第2節 大明鐵騎(二)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13節 圍殲真田兵團第9節 裝模作樣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60節 神火第51節 雷霆手段第3節 條條大路通京城第25節 一敗石彪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66節 血城第23節 大洋孤島第44節 頑固的敵人第5節 子龍再生第10節 果阿解圍第22節 篝火晚會第19節 權柄第34節 皇帝開店第17節 水陸並進第8節 太祖誕辰第27節 草原攻略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13節 逼戰第39節 俠客第19節 橫掃千軍第44節 白羊王朝第20節 千里救援第52節 御駕親征第8節 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