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何充剛直卻愛佛

何充剛直卻愛佛

褚太后攝政期間,重用何充爲丞相,輔佐朝政。何充剛強果敢,公正無私,正氣凜然,受到人們尊重。這表明,褚太后還是有識人之能的。

《晉書》記載,何充是安徽霍山人,美容英姿,風韻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稱。何充與王導、王敦有親戚關係,成年後又娶了皇后庾文君的妹妹,因而很早就擔任了朝廷官職。

何充雖是皇親國戚,但他性格耿直,表裡如一,不會奉承。王敦專權的時候,提拔哥哥王含爲廬江太守。可王含爲官不廉,貪污腐敗,行爲不檢,名聲不佳。何充常常批評他。

在一次宴會上,王敦卻向衆人誇耀說:“我哥哥在廬江當太守,廬江人都說他清廉,是個人們公認的好官。”衆人都點頭稱是。有的爲了獻媚,還違心地誇讚王含。

何充忍不住了,直愣愣地說:“大將軍說得不對!我聽到廬江人都在罵他。大將軍應該勸戒兄長,纔是正理。”

衆人目瞪口呆。王敦鬧了個大紅臉,十分惱怒,隨即將他罷官。王敦叛亂失敗後,何充才又官復原職。

在晉成帝時期,王導、庾亮共同推薦何充,說:“何充才識過人,嚴謹而公正,希望能入朝參政。老臣死後,願陛下重用何充,可保社稷無憂。”於是,晉成帝提拔何充爲吏部尚書,參與朝政。

王導、庾亮去世以後,晉成帝果然很器重何充,任命他爲護軍將軍,併兼任尚書令,既管軍隊,又主持朝政。何充卻認爲,這兩個重要的職務應該分開,不能由一人擔任。晉成帝覺得有道理,聽從了他的意見。

晉成帝病重的時候,有大臣建議由晉成帝的弟弟繼位,何充堅決反對,認爲父死子繼的祖宗制度不能變。晉成帝沒有聽從,捨棄幼子,讓年長的弟弟司馬嶽繼承了皇位,就是晉康帝。

晉康帝繼位後,仍然重用何充。有一次,晉康帝對何充說:“朕繼承皇位,有賴於愛卿之力。”何充卻實話實說:“陛下此言差矣。臣當時是不同意您繼位的,如果按臣之愚見,陛下就坐不上這龍椅了。”鬧得晉康帝一臉尷尬。何充也太耿直了!

不久,晉康帝病重,大臣們又主張立個年長的。可是,何充仍然死抱着祖宗制度不放,堅決主張父死子繼。晉康帝沒有哥哥那樣的胸懷,聽從了何充的意見,讓不到兩歲的兒子當上皇帝,褚太后臨朝攝政。

褚太后繼續重用何充,任命他爲丞相,主持朝政。何充爲人正派,心胸坦蕩,剛直不阿,敢作敢爲,是一個很好的大臣,但按他的能力、智謀和胸懷,當丞相有點勉強,難以有大的建樹。好在何充盡心盡責,公正無私,人們都尊重他,因而能夠維持朝廷穩定,不至於出現大的問題。褚太后也很省心。

人無完人,何充的缺點也很明顯。他因循守舊,沒有修正改革之能,也沒有大的思路,致使東晉只能維持現狀,不能有大的發展。他在用人上也很一般,所親近的人,很多是平庸之輩,信任也不得其人。

何充最大的缺點,是酷愛佛教。自東漢引進佛教以來,恰逢漢末和三國亂世,百姓飽受痛苦,佛教能給人以精神上的寬慰和麻痹,因而發展很快,東晉時期比較盛行。何充對佛教十分虔誠,動用國庫修建了許多寺廟,供養了大批和尚,爲此耗費的錢財多達億萬。

何充生情吝嗇,親戚朋友遇到困難,他都不肯施捨幫助,唯獨對佛事慷慨大方,一擲千金,爲此遭到許多人的非議。有人笑話他說:“丞相您志向遠大,古今無人能及。”

何充誤認爲是在誇他,很得意,忙問緣故。那人卻譏笑着說:“您立志成佛,這是多大的志向啊!古今誰人能比?” 何充這才聽出不是好話,但他好佛的行爲依然不改。

在何充的帶動下,東晉朝廷佛事大盛,許多官員信佛。何充的弟弟何準,也是一個十足的佛教迷。在佛教盛行的同時,道教也很活躍,大臣郗愔、郗曇兄弟倆,迷戀道教就很出名。人們諷刺道:“二郗諂於道,二何佞於佛。”宗教大興,東晉焉能興盛?

公元346年,何充病逝,享年五十五歲。何充死前感到最大的遺憾是,儘管他十分虔誠,但卻始終沒能成佛。

何充在用人上有一個重大失誤,就是提拔重用了桓溫,致使桓氏家族勢力興起,後來危害東晉。

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6、杜預滅吳立大功73、羌人建立後秦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56、“囊蟲照讀”的車胤56、“囊蟲照讀”的車胤11、石崇鬥富惹禍端34、桓溫廢掉晉皇帝37、一代名將謝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59、三絕畫家顧愷之67、兇殘暴虐的石虎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1、晉朝的興衰歷程64、羯人滅匈建後趙6、杜預滅吳立大功精選4、罕見的石崇鬥富60、“桃園耕田”陶淵明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71、苻堅推崇漢文化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74、傳奇英雄慕容垂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61、北方形成十六國37、一代名將謝玄10、何曾祖孫皆奢侈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5、羊祜獻策伐東吳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64、羯人滅匈建後趙66、石勒的謀主是漢人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37、一代名將謝玄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8、晉武帝先明後暗精選6、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31、褚太后三度攝政75、一代雄主拓跋珪55、“洛陽紙貴”的左思54、美男子潘安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8、晉武帝先明後暗71、苻堅推崇漢文化57、鍼灸鼻祖皇甫謐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71、苻堅推崇漢文化71、苻堅推崇漢文化11、石崇鬥富惹禍端10、何曾祖孫皆奢侈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33、桓溫英雄卻遺臭1、晉朝的興衰歷程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37、一代名將謝玄10、何曾祖孫皆奢侈55、“洛陽紙貴”的左思57、鍼灸鼻祖皇甫謐16、賈女陷害皇太子31、褚太后三度攝政25、聞雞起舞祖逖北伐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67、兇殘暴虐的石虎5、羊祜獻策伐東吳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12、賈充諂諛得寵幸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23、王與馬,共天下13、賈女進宮埋禍根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71、苻堅推崇漢文化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75、一代雄主拓跋珪14、司馬炎傳位傻兒子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61、北方形成十六國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23、王與馬,共天下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12、賈充諂諛得寵幸59、三絕畫家顧愷之49、王衍清談誤國家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
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6、杜預滅吳立大功73、羌人建立後秦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56、“囊蟲照讀”的車胤56、“囊蟲照讀”的車胤11、石崇鬥富惹禍端34、桓溫廢掉晉皇帝37、一代名將謝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59、三絕畫家顧愷之67、兇殘暴虐的石虎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1、晉朝的興衰歷程64、羯人滅匈建後趙6、杜預滅吳立大功精選4、罕見的石崇鬥富60、“桃園耕田”陶淵明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71、苻堅推崇漢文化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74、傳奇英雄慕容垂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61、北方形成十六國37、一代名將謝玄10、何曾祖孫皆奢侈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5、羊祜獻策伐東吳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64、羯人滅匈建後趙66、石勒的謀主是漢人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37、一代名將謝玄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8、晉武帝先明後暗精選6、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31、褚太后三度攝政75、一代雄主拓跋珪55、“洛陽紙貴”的左思54、美男子潘安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8、晉武帝先明後暗71、苻堅推崇漢文化57、鍼灸鼻祖皇甫謐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71、苻堅推崇漢文化71、苻堅推崇漢文化11、石崇鬥富惹禍端10、何曾祖孫皆奢侈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33、桓溫英雄卻遺臭1、晉朝的興衰歷程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37、一代名將謝玄10、何曾祖孫皆奢侈55、“洛陽紙貴”的左思57、鍼灸鼻祖皇甫謐16、賈女陷害皇太子31、褚太后三度攝政25、聞雞起舞祖逖北伐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67、兇殘暴虐的石虎5、羊祜獻策伐東吳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12、賈充諂諛得寵幸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23、王與馬,共天下13、賈女進宮埋禍根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71、苻堅推崇漢文化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75、一代雄主拓跋珪14、司馬炎傳位傻兒子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61、北方形成十六國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23、王與馬,共天下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12、賈充諂諛得寵幸59、三絕畫家顧愷之49、王衍清談誤國家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