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

爲了方便長安各界人士就近來求他入京,第五倫藉口“行春”,特地在京兆附近繞了一個大圈。

他順路先去的是上林苑,當初在劉伯升戰死後投降的綠林渠帥鄧曄駐紮在宣曲宮,這附近有昔日北軍現成的營房,聽聞魏王抵達,立刻跑來向第五倫覆命。

“賴大王之明,士卒用命,臣花了月餘時間,將上林三百里內,盜匪及豪強殘餘全部肅清!”

鄧曄麾下的綠林降兵,拉去右扶風打硬仗肯定行不通,治安戰倒是頗爲在行——鄧曄過去在析縣就是盜賊,還搶過第五倫家車隊,讓賊頭子來剿匪,也虧第五倫想得出來。

在第五倫擊退隴右後,鄧曄更是認定第五倫的魏國最有實力,對他畢恭畢敬。

第五倫笑吟吟說道:“鄧將軍,宣曲宮可還住得慣,比之劉伯升賜你的鉤弋宮如何?”

“住得慣,士卒們日夜都在念叨大王的恩德。”鄧曄如此應諾,但第五倫和劉伯升不同,宮室沒有作爲戰利品,直接分割賜予,所有權仍歸魏國官府所有,但在上林剿匪的駐軍,卻可以入住——反正宮婢早就跑光,值錢貨也被哄搶一空。

亂世裡別的少,就是土匪多,新軍逃兵、綠林殘部、豪強武裝,全紮在上林苑裡討生活,該收編的收編,打散分配給各位將軍、校尉,亦或是拉到其他地方屯田。負隅頑抗的那批渭南豪強就按住狠狠打,只有打掃乾淨上林苑,第五倫先前目睹火燒長楊宮時計劃的“退林還耕”才能實現。

第五倫稍後抵達了上林中最大的湖泊,廣袤四十餘里的昆明池。

少府宋弘與治粟校尉任光皆在昆池宮,以此地爲臨時官署,向第五倫稟報情況。

“大王西征期間,臣等帶人走遍上林苑,地處雖然多有森林池沼,但平地也很多,尤其以東、南、西三垂附近尤甚。本就是秦末漢初關中人耕地,因圈地設苑之令拋荒棄了,只要移人來,比直接開荒要便利。”

第五倫頷首:“能得多少土地?”

任光道:“上林廣袤三百餘里,又有渭、灃、澇、潏、滈、滻、灞七水流經,多有現成的溝渠,若修繕一番,再募民一二萬人來此,則第一年可開五千頃,來年可再開五千。”

第五倫頷首,他準備安置在上林中的人家,一部分是因戰爭產生的流民,一部分是長安的多餘人口——亂世裡貿易斷絕,商賈絕跡,長安東西兩市養活不了那麼多非農業人口了,城裡會務農的只要願意,便可來此屯田。

這可不是白送,只相當於做國家的佃農,幫官府屯田而已,頂多田租較豪強的土地少些,也就收個四成而已……

至此,第五倫還頗爲樂觀,但看完宋弘、任光一同統計的“量入爲出”,也就是今年的收支和預算後,他的心就沉了下去。

“今年春夏之交,青黃不接時,全天下必會有一場大饑荒!關中也難以避免。”

此乃任光統計魏國現有倉庫存糧,再粗略估計吞下整個關中後,魏王治下的人口後做出的預測。

這是肯定的,老子說過,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反莽戰爭打了許多個年頭,東方不少郡已徹底糜爛,人禍已經夠慘烈了,就更別提反覆無常的黃河頻發天災。

新朝後期這幾年,軍糧幾乎全靠關中渭北吊着,去年王莽發數十萬人東征,在春耕的關鍵時期,讓青壯勞力離開了田地,耕作遂大受打擊。到了秋天時,本就收成銳減,正值綠林劉伯升入關、隴兵進入右扶風,兩個郡亂作一團,連秋收也耽誤了。

“渭南的收成,尚不如往年四分之一,而右扶風的倉糧,也不到去歲一半。”

虧得第五倫控制下的渭北保住了夏種秋收,還能勻點口糧過來,否則現在,關中就要和關東一樣,人吃人了!

看完量入爲出後,第五倫頓時凜然,比和劉伯升、隴右決戰都嚴肅。

宋弘和任光,都是支持第五倫均田的九卿,宋弘雖出身士族卻頗爲愛民,而任光曾是小地主鄉嗇夫,也較爲接地氣。

於是第五倫語重心長地對兩位掌握錢袋、糧袋的官員道:“國家國家,國與家確實很像,漢時常以皇帝、太后爲天下父、天下母,稱萬民爲‘子民’,做父親的,能對兒女生殺予奪。”

“但在餘看來,應該反過來。百姓,纔是王侯將相之衣食父母!”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叫宋弘肅然起敬,而任光若有所思。

第五倫道:“父、母都餓死了,王侯將相縱高高在上,沒了根基,也要搖搖欲墜了。這些在莽朝時還活得好好的人家,若是在餘治下餓到交換小兒女吃,餘哪還有臉大義凜然說什麼‘弔民伐罪’?”

“尚在西漢、綠林、北漢手中的郡縣,餘管不到。”

“但本王治下諸郡,決不能出現人相食的慘劇!”

第五倫又給自己定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極難的目標。但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政權基本的底線,春天不急着打仗,最緊要的,便是保民生。組織修宮殿圈地獵麋鹿,還是修水利搞開荒屯糧食,只在統治者一念之差。

所以,後世子孫罵他飲鴆止渴也好,急功近利也罷,必須跟大自然爭口活路了!

第五倫下令道:“春耕時,一萬頃地必須開出來!一萬戶流民、一萬戶長安里閭人家要安置至此,設置‘上林縣’,確保每戶一到兩名男丁,可屯五十畝土地。”

“渭南與右扶風因爲戰亂,百姓流離失所,錯過了種宿麥,夏天恐怕要顆粒無收。”

宿麥就是冬小麥,乃是漢武帝時大力推廣的作物,優勢不在於產量多高、麥面多香,而在於與一般的作物季節不同,可以救急,麥飯雖然脹肚子,但總比餓着強。

一合計,如今五穀主糧的大窟窿是填不上了,得靠雜糧野菜來補。

“設法在上林之中的不種糧的荒地上,多播種苜蓿,亦可救飢。”第五倫對任光耳提面命,這種來自西域的作物,他在新秦中開荒時種過,是既能肥地,也能進嘴的好東西。

這是未雨綢繆,但確實還沒困難到全民挖野菜的程度,第五倫又點着昆明池道:“餘聽聞昆明池如今已早不是教習水戰的地方,而變成了魚塘?”

“正是。”宋弘說道:“漢昭帝時,水衡都尉趙充國在此投魚苗,後數年,昆明池所產的魚不但能滿足諸陵廟祭祀,還能多出不少,送去長安東西市販賣。”

這倒是一樁好事,第五倫頷首,亂世裡雖然有不少百姓餓極來撈魚蝦吃,但看池上小船忙碌,每一網下去都能收穫頗豐。

任光則插話提及:“長安城中的國由等耆老、博士,曾派僕從來昆明池求魚……這個秋冬長安貿易斷絕,連牲口都不曾有人趕去一頭。”

他笑道:“曾經無肉不歡的肉食者們,如今只求口魚肉吃……”

太學博士國由等老傢伙,作爲長安人推舉的“父老”,來跪求第五倫還都長安,已經碰壁兩次了。一次在武功,一次在盩厔,第三回還不知什麼時候來呢。

第五倫卻一點不憐惜他們的奔波勞累之苦,只道:“這昆明池的魚,不供應陵廟祭祀,也不必送去東西二市了,每日所撈,分予長安周邊駐軍食用!”

“城中大腹便便的肉食者,且再餓癟些再說,日後若想吃肉,亦或是上林中的果子,就用糧食或布匹來換,奴婢也行。”

第五倫希望儘可能將糧價壓下去些,聽說在東西市,將一個孩兒賣作奴婢,換等重糧食的事已經出現,爲了避免有人囤積穀物坐等饑荒再高價拋售。第五倫已經開始考慮,等停了救濟的粥鋪後,要在長安發“糧券”,限量供應了。

安排完這些,第五倫離了昆明池,帶着衛隊繼續繞着長安城“行春”,他接下來途徑了白楊觀、宜春苑等處。

昔日這兒是屋椽雕彩,椽頭飾玉,輦乘閣道,綿延相連。削平高山,其上築堂,臺閣累累,重重疊疊,一切都是爲漢家天子的遊宴而準備。

可如今,卻是昆明池鬼夜哭,昭臺臺棲梟鳥,一片戰亂後的荒蕪。

“還能住人的宮苑,尚餘多少?”在車上時,第五倫如此發問。

少府宋弘還以爲魏王前腳才大義凜然自詡“民子”,後腳就琢磨着享樂。

他是個古板君子,甚至連主君聽鄭衛之音、回頭去看屏風上的女人畫像都會不高興,遂板着臉地說道:“原本有苑三十六,宮十二,觀二十五,共七十三。王莽拆毀了十餘處宮館,取其材瓦營造九廟。綠林入寇,戰亂損毀了二十餘所,還剩一半。”

劉伯升、隗囂將這些宮苑分給軍隊、豪強,第五倫卻另有打算。

“各苑過去用來養虎豹、白鹿,如今就用來養作戰用的牛馬牲畜,觀周圍的屋舍,本就是宮女奴婢所住,先分給來屯田的民戶。”

“至於剩下的宮室,則闢爲工坊!”

第五倫笑道:“餘都想好了,隸屬於少府的工匠們,織布之人住繭觀,攻木車匠輪匠們住白楊觀、柘觀、樛木觀,釀果酒的住在蒲陶宮,制皮的住在虎圈觀,如此便與原料相近,也有道路可通長安。”

“如此,也纔對得起他們隨餘北上南下的奔波,以及戰爭中爲我軍制甲鍊鐵造兵刃縫袍服的辛勞,少府以爲如何?”

宋弘聽愣了,而第五倫只當他同意,掀開車簾繼續往外看,雖然有些戰後荒涼,但上林中也不乏新生的跡象:白楊觀被燒燬的殘木上,有鵝黃嫩芽探出了頭,宜春苑裡的初春殘雪覆蓋下,亦將是綠茵繽紛,恢復生機。再過個把月,桃花也要綻放了。

是啊,光是秋後將渭北三十三家豪強殺殺殺打打打,只破壞是不成的,生存、安全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發展與建設,他第五倫愛秋月九月八的菊,也喜春日二三月的桃花!

倒是宋弘,在上林苑的邊緣,送別第五倫離去後,恍恍惚惚,又是喜悅,卻有有些不真實,等他等回到昆池宮時,只對任光說起第五倫的決策來。

“士農工商,國之四民,如今加上兵卒,則是五民。”

“大王對士豪冷淡,對商賈苛刻,待工、農、兵卻頗爲厚待啊。”

宋弘還沒見過這麼特別的君王——某些思路和王莽有些像,但仔細琢磨,又有極大不同之處。

若是一般的士大夫在此,只怕要抨擊第五倫一番,任光卻笑道:“少府誤會了,大王對士人可不冷淡,只是順魏者昌,逆魏者亡,如此而已,至於優待工、民、兵,這難道不是好事?”

“我聽說過一句話,燒瓦工挖光門前的土來燒瓦,但自家房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那些富貴豪家,王侯外戚,十指連泥也不碰一下,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大廈。”

任光不愧是任光,開始極力美化第五倫的一時興起之策,賦予深刻含義:“可如今,農夫得以回到上林開闢土地,工匠走進其一手造就的煌煌離宮中。”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 號【書友大本營】 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士卒則能吃着昆明池的魚肉,保家衛國。”

“出力必有所得,這便是魏王和王莽、劉伯升、隗囂不一樣之處了!”

……

而在渭北五陵,正在茂陵拄着鳩杖,悠閒曬太陽的前朝老油滑張竦,卻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國君,半年不見,今日怎有閒暇來看老朽了?”

在尚冠裡中的鄰居國由,帶着一羣在張竦追隨第五倫北上渡渭時,嘲笑他的老傢伙,一臉苦澀地跑來,拜在張竦面前。

是長安不夠暖,還是尚冠裡住的不舒坦了?

“伯鬆,求伯鬆爲吾等解惑。”

國由灰頭土臉:“吾等乃是長安二十萬人推舉出來的父老,跪請魏王入於長安,還都京師。可魏王已連拒兩次,前日,在杜陵第三次謁見魏王。”

“按理說三辭三讓,第三次也該同意了,可魏王竟還是拒絕了,連見都不見,車駕徑直向東,去了藍田!”

老傢伙們是沒轍了,只哭道:“大王難道要學大禹,三過長安而不入麼?”

張竦卻默然不言,只靜靜聽他描述三次謁見的挫敗,末了卻哈哈大笑,忽然猛地揮手,在國由臉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張伯鬆,你這是作甚?”國由又驚又怒又辱,卻見張竦笑而不答,只指着國由胖臉上的巴掌印,對其餘人道:“錯了,不是三。”

“是五!”

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668章 賈復第563章 惡手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335章借貸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14章 稱帝第34章 大學城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620章 五人第261章 西漢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653章 砍頭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68章 我有一言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91章 官匪一家第498章 打援第227章 起立第224章 入關第317章 懷哉第314章 賭徒第174章 雙贏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08章 換家第62章 降奴服於第666章 報答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656章 英雄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16章 死狗第258章 飄第483章 禮物第94章 千里馳援第406章 隴蜀第581章 騎步第34章 大學城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39章 熟練第576章 斷蛇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70章 赴會第322章 起龍第329章 無題第51章 三辭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93章 上洛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42章 三國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121章 入宮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310章 七寸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46章 騎驢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327章 離譜第575章 繩結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368章 公平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95章 將軍第686章 舊情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439章 你配嗎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99章 不敗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98章 一粒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531章 齊家第231章 兵諫第638章 精銳第669章 當陽第425章 獨立第478章 溫酒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392章 銜環第362章 打虎第64章 大司馬第30章 新朝雅政第84章 起飛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532章 氣得渾身發抖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
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668章 賈復第563章 惡手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335章借貸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14章 稱帝第34章 大學城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620章 五人第261章 西漢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653章 砍頭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68章 我有一言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91章 官匪一家第498章 打援第227章 起立第224章 入關第317章 懷哉第314章 賭徒第174章 雙贏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08章 換家第62章 降奴服於第666章 報答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656章 英雄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16章 死狗第258章 飄第483章 禮物第94章 千里馳援第406章 隴蜀第581章 騎步第34章 大學城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39章 熟練第576章 斷蛇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70章 赴會第322章 起龍第329章 無題第51章 三辭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93章 上洛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42章 三國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121章 入宮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310章 七寸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46章 騎驢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327章 離譜第575章 繩結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368章 公平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95章 將軍第686章 舊情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439章 你配嗎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99章 不敗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98章 一粒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531章 齊家第231章 兵諫第638章 精銳第669章 當陽第425章 獨立第478章 溫酒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392章 銜環第362章 打虎第64章 大司馬第30章 新朝雅政第84章 起飛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532章 氣得渾身發抖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