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誰的責任?

第330章 誰的責任?

很快,原本跪在一起的百官中的高階官員,都被拆散。

要麼因爲對日語太敏感站的太快而被槍托砸倒、要麼就被送到了廂房去“幫助”中山王回憶一下名單。

“中山王,倭人既在這裡爲禍,天朝自有義務保護王府。速速選人跟隨,先護衛王府。”

劉鈺不擔心薩摩藩的人給自己造成什麼損失,而是擔心薩摩藩的武士腦子一熱,佔據了中山王府,讓自己投鼠忌器,那就不好做了。

正好手邊還有一百人的陸戰隊做後備,去王府這個任務當然是不能交給水手的。

趕忙交出了信物,選了一個近臣跟隨,百餘人朝着中山王府疾馳。具體要幹什麼,劉鈺昨天就安排好了,現在就是走個過場。

等這件事處理完,尚敬也知道劉鈺這是在考驗自己,無論如何,自己也不能有所隱瞞了。自己有所隱瞞,別人“幫着”自己回憶起來,那就不好了。

薩摩藩在琉球的控制很深,也正因爲控制的深,所以有恃無恐,所有薩摩藩的人活動都是公開的。

尚敬將名單一一念出,生怕有什麼遺漏的,直說到口乾舌燥,一份長長的大清洗名單就此出爐。

看尚敬也憋不出太多名單了,劉鈺心想這裡面的名單還得再審覈一下。

有些是牆頭草,誰強就站誰那邊,這些人無所謂。

有些則是鐵桿的親日派,這些肯定是要洗一波的。

待其餘人也把名單都上交,劉鈺這才了給了趙百泉一個眼色,趙百泉便順勢道:“此事暫先擱置,中山王與百官謝恩!”

琉球王暗暗鬆了口氣,又度五拜三叩後,跪在龍亭前又問了一句“聖躬萬福!”

劉鈺也答了一句,一衆人慢慢退到了外面。劉鈺和趙百泉便要去更衣,這時候穿的衣服是代表皇帝傳旨的,一會正常交流就不能穿這一套了。

換衣服的途中,趙百泉問道:“鷹娑伯,如今名單已有,他們必有所察覺。若想一網打盡,不如現在動手?”

劉鈺抖了抖名單,笑道:“蒼蠅亂飛,哪裡好抓?不如找個糞坑,全都聚堆,這纔好抓。算上牆頭草,一共也就二百來號人,真倭人不多。這幾個大族也就有個十幾個人的甲兵,不用急。”

“無非兩處緊要,一則中山王府,一則那霸炮臺。如今兩處都在我手中,有甚可怕?我最不怕的就是臨陣野戰,等着吧。我估計,傍晚時候,這些倭人就會聚堆到一起。琉球城堡不少,他們會負隅頑抗的,也省的我到處去找,麻煩。”

趙百泉知論及打仗自己遠不如劉鈺,見劉鈺都有安排,他也就不擔心。

劉鈺又看了看錶,磨蹭了一會,很快就有人跑來報告。

一直在港口外海上逡巡的分艦隊已經在港口處集結,正值午潮,可以靠近距離港口很近的地方。

陸戰隊也佔據了中山王府,將中山王的家眷保護的很好,而且秋毫無犯,也沒有驚擾女眷,只是在府中警戒。

城中民衆也已經被天朝安撫,天朝威名尚在,民衆也無太大的驚詫。反正除了貴族能吃米外,大部分民衆都只能吃蘇鐵種子和地瓜,王府和他們也沒太大的關係。

劉鈺見這一切都差不多了,寬慰有些急躁的趙百泉道:“趙大人且放心。我之前沒有急着動手,你以爲我在等什麼?”

趙百泉不解,問道:“等什麼?”

“等薩摩藩的人演戲呀。本朝使者一來,薩摩藩的武士便要提前撤到中城城躲避,以免天朝人看出問題來。天朝使者也只在首裡城逗留,從未去過中城城。”

“我給了薩摩藩的人這麼久的準備時間,你說他們之前能不去中城城躲着嗎?現在我扣住了琉球王,估計風聲也傳出去了,親日一派的必然蜂擁往中城城跑。那就是我說的糞坑。”

“往糞坑裡扔炮仗炸蛆,比到處拍蒼蠅可快得多。”

趙百泉頓時明白過來,心裡由衷讚歎,心道只怕鷹娑伯早就做好了打算,這可不是倉促之間能想出來的。

“中城城距離此地多遠?”

劉鈺搖頭道:“十里?十幾裡?反正琉球就這麼大,沒多遠。此地自古就有城,琉球王尚未得天朝賜姓的時候,就在那築城了。往北是山區,往南就是這一片平原,你可以理解成琉球的雁門關。”

“趙大人一直在朝中,還沒見過攻城拔寨吧?過幾日我帶你去看看,叫你開開眼,知道何以稱之爲船堅炮利。”

“反正琉球是島,他們也沒處跑,更等不到援兵。一會兒叫琉球王與百官見見天朝海軍,再請他們觀本伯攻城,許多年不曾攻城,平準也沒機會,如今正有些技癢。”

趙百泉心中大樂,笑道:“是了,誰人不知鷹娑伯攻城之術天下無雙?他們困守孤城,這正好解一解鷹娑伯技癢之心。”

劉鈺亦笑道:“正是。我已讓艦隊在那霸集結。欲使琉球百官觀之。如何說,這就要靠趙大人的本事了。”

兩人說笑着走了出去,在見到琉球王衆人的時候,立刻換上一副死馬臉。

該給的巴掌都給完了,中山王也主動要求去京城,是時候該秀一秀肌肉讓其加深一下印象了。

“中山王,前朝萬曆三十七年事,天朝亦不怪你們。只是天數有變、神器更易,大順以水德而滅火明,其志在水、其利在洋,非是前朝腐朽所能及。冊封時候,也還了印信,變了服飾,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既如此,卻仍舊不告知天朝,那是視我大順如腐朽前明?”

二話不說,上來又先扣了一頂大帽子,反正明朝已經沒了,拿明朝來說事毫無代價。心底固然可以理解明朝的作爲,但這時候用來嚇唬嚇唬琉球人,也只能說的一文不值。

這麼大的帽子,琉球王可不敢接,正要申辯,趙百泉立刻把話接過去道:“天朝兵鋒之盛,非琉球小邦可知也。”

“一則,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爲之。”

“二則,琉球,藩屬也。所謂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天朝之兵,只用於蠻夷,於藩屬仍以仁義教化。”

“你既說之前作爲,都是不得已而爲之,也說曾派蔡文溥入天朝秘報,此事尚不知真假。”

“若爲真,雖有過,想來天子仁慈聖明,自當理解。”

“若爲假,則蠻夷爾,畏威而不懷德。既如此,便不得不叫爾等見識一下天兵之威,日後另有分說。”

“還請中山王移步迎恩亭,觀天兵出海。事未澄清,勿怪我以畏威而不懷德的蠻夷視之!”

天使沒資格撤銷郡王,中山王現在還是中山王,趙百泉很聰明,順着劉鈺的意思去做,找了個由頭讓琉球百官去海邊。

到底是不得已而爲之、心仍在天朝的臥薪嚐膽;還是畏威而不懷德的蠻夷,事實不重要,只在於皇帝一句話。怎麼說,都有理,也都能找出道理。

趙百泉知道禮政府存在的價值,就是劉鈺所說的“穿褲子”,明明是武力威懾,卻也非要找出一個聽起來似乎有理有禮的理由。

尚敬哪裡敢接話,只好同意,於是之前被扣押的中山王府儀仗們被放了出來,擺出中山王的規格。

鐵叉二人,曲槍二人,狼牙鉤二人,長鉤四人,鉞斧四人,長杆槍三十二人,月牙四人,雞毛帚十二人,馬尾帚二人,大刀二人,黃繖二人,花繖二人,引馬二人,提爐二人,黃緞團扇二人,綠珠團扇二人,印箱二人,衣箱二人,轎前紅杆槍四人,紅鞘長腰刀四人,黑腰刀二人,戴銅假面武士六人,大掌扇一人,紅絡金爐二人,金葫蘆二人,珠兠扇二人,小鵝毛扇二人,蠅拂二人……

小國不大,排場卻不小,浩浩蕩蕩地朝着迎恩亭而去,離得老遠就能看到藉助午潮靠近那霸的分艦隊。

五艘巡航艦列成一排,從運兵船上下來的陸戰隊炮兵,也把擦的閃亮的十門十二磅、六門十八磅的銅炮在港口處擺開。

琉球一衆人才剛站定,艦隊便來了一次保留節目:齊射。

硝煙瀰漫中,原本心中還有些搖擺、擔心將來薩摩藩報復的琉球官員,在硝煙還沒散去之前,心中已經打定了跟着天朝走的心思。

三次齊射之後,所有的琉球官員都明白了。

前面的尚敬自此之後便只是天朝體系下的中山王,而不是大君體系下的琉球國司了;日後琉球的度量衡,也只能用大順的斤兩錢釐,而非日本的貫匁釐毫。

尚敬眼望遠處的戰艦,泣涕道:“天兵如此雄壯,若早知琉球之難,只需數日便可爲臣復家國之仇,倭人不堪一擊。”

“然琉球頹敗至此,皆我之罪,我若早些通知天朝,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劉鈺心道,還行,還是挺上道的,你這麼說就對了。

天朝的藩屬被人控制了,天子不管,天子有沒有責任?不管怎麼說,萬曆三十七年是上奏過的。大順內部也是有人知道琉球國情況的,不是所有的天使都是傻子。

可天子也是要面子的。

琉球鬧出這麼大的鬧劇,天子當然有責任,但天子不能有責任。

現在你琉球王把責任都背過去,這個責任就不在天子,而在你琉球王身上——誰讓你不打報告的?導致天子被矇蔽。

當然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你當天子的你瞎啊?最親近的藩屬國之一都被人控制了你不知道,被人騙了一百三十多年,天朝都蒙着眼睛嗎?

劉鈺心道,只要你肯背這個鍋,皇帝當然會網開一面。

心想:你看現在這不就挺好?你替皇帝背鍋,蔡文溥替你背鍋,我給你找臺階下,你給皇帝找臺階下,你好我好大家好,其樂融融,死了蔡文溥全家,幸福你們琉球尚氏,多好。

皇帝會不會信尚敬讓蔡文溥傳過話?琉球王肯背鍋,皇帝就會信;琉球王不肯背鍋,甚至惱羞成怒說天朝不管不問我有什麼辦法,那皇帝當然就不會信。

見尚敬如此上道,劉鈺便道:“中山王此言不錯,若是王爺早日報知天子,天兵十日即到,倭人豈能相抗?這個責任,無論如何是不能推脫的。”

“是是是,天使所言極是。如今倭人多半藏身於中城城,還請天兵剿滅,以其頭祭祖廟,請天朝雪琉球之恥。”尚敬正式向劉鈺發出了出兵剿滅倭人的請求。

劉鈺等的就是這個名正言順,點頭道:“如此,可見中山王許真的是臥薪嚐膽以待時機。還請移步中城城,觀天兵攻城。”

(本章完)

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40章 錯路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862章 好事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31章 收心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68章 決心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68章 決心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930章 覺醒(二)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935章 綁定(上)第142章 曙光第40章 野心第1452章 “帝”(四)第181章 監獄船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685章 試試看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349章 死國矣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850章 誤解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705章 海戰(三)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99章 報捷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67章 轉正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23章 小團體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078章 爭功(三)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384章 逼迫第1231章 開戰(十)第181章 監獄船第57章 開戰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379章 四宗罪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682章 打印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
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40章 錯路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862章 好事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31章 收心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68章 決心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68章 決心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930章 覺醒(二)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935章 綁定(上)第142章 曙光第40章 野心第1452章 “帝”(四)第181章 監獄船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685章 試試看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349章 死國矣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850章 誤解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705章 海戰(三)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99章 報捷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67章 轉正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23章 小團體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078章 爭功(三)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384章 逼迫第1231章 開戰(十)第181章 監獄船第57章 開戰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379章 四宗罪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682章 打印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