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好事

第862章 好事

幾日後,一衆豪商和官員等,在松江府城外焦急地等待着。

官員不算,商人們對皇帝來不來松江府的關注度,遠低於劉鈺這一次來松江府。

早早派人一直傳遞消息,得了劉鈺從清江口沒有再跟隨御駕,而是直接來了松江府後,商人們立刻準備起來。

估摸着快到了,一大早就在城門外等着。

幾個小廝從遠處跑來,只說已經快到了,後面立刻鑼鼓齊鳴。

商人自是出於對利益的關切。

西洋貿易公司的事,到底能不能成?

南洋貿易,朝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這些東西,比起皇帝南巡,更讓他們關切。

之前各種流言蜚語,漫天都是。一些人心急,想要打聽打聽,可打聽來打聽去,什麼也沒打聽着。

如今終於把消息盼來了,是好是壞,總算是心頭的一塊石頭落地了,也省的好些人都已經好幾個月睡不踏實了。

等劉鈺到了,一衆慶賀劉鈺封了公爵的話講完後,劉鈺便對前來迎接的松江府尹說道:“我這番來,是爲公事。”

“既是做官爲臣,自是要先公後私的。”

“陛下命我監管工商諸事。我和你也沒什麼上下級直屬的關係。”

“你自有六政府、天佑殿管着。我嘛,六政府卻管不到我頭上。”

“但既是監管工商,這公事就要和這些商人辦。這接風宴嘛,便不去你那了。與你這邊雖也有些事,但事有輕重。”

松江府尹也知劉鈺風格,見劉鈺這麼說,知道是在讓一衆這些天等的心焦的商人們放心,遂配合道:“既是給陛下辦事的,自然要先公後私了。國公請便。”

又聽劉鈺說還有些事,事有輕重,便知道劉鈺說的就是十一稅的事。也不知成是沒成。

心裡倒不似這些商人般忐忑。

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沒什麼。

又閒說了幾句後,松江府尹自帶着人先行離開。

一衆商人果然被劉鈺這幾句話搞得心花怒放。

如今誰不知道興國公是皇帝身邊大大的紅人。

雖然聽起來,這差事倒有點像是前朝的稅監、礦監。

但畢竟不是太監,而是軍功勳臣。

皇帝叫這麼個軍功勳臣來管工商,看來這西洋貿易公司的事,已是成了。

即便不說成不成的事,這一次朝廷的態度,也讓之前流傳的諸多謠言不攻自破了。

最賤的商人,能得這麼一個勳臣監管,而不是太監,已是一個重大的信號了。

幾個領頭的見狀便準備請劉鈺赴宴接風洗塵,劉鈺卻直接問道:“接風宴準備了?”

“回國公,早就備下了。”

劉鈺道:“吃飯倒不急。我點一些人的名字,先隨我去談些事。沒點到名字的,先去宴席那等着就是了。”

說罷,雷厲風行地拿出一個小冊子,當即就點了六七十個人的名字。

這六七十七個人,都是這些年出了名的豪商,也算是商人中最頂尖的那一撥了。

商人是否頂尖,有個非常簡單的評價標準:身家。

這些名字一點完,剩下沒點到名字的,難免悵然,心道自己終究還是不夠格。用興國公之前常說的話,這便叫“開小會還不夠格,會越小,事越大”。

但這種事,也沒得別樣情緒。身家不夠,就是不夠。

也有些心態豁達的,心道雖沒開小會的資格,但比起這接風宴都沒資格參加的,不還是強嗎?

那些被點到名字的,一個個心裡竊喜,只覺得這是被興國公認證的“豪商”。

若是被朝廷認證,可能會害怕,覺得這是被認證的大肥豬。

興國公這十餘年的信譽名聲在這擺着,與朝廷認證的擔憂還是不同的。

這些商人也和劉鈺打了不少年的交道了,知道劉鈺的一些奇怪心態,也知道劉鈺要做事的時候不喜歡磨蹭。

應聲之後,趕忙上了各自的馬車。這些馬車在商人眼裡不豪華,但知道劉鈺喜好的風格比較“古怪”,所以故意搞得好像非常機械感一般。

至於坐轎子的,一個沒有。

純粹的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因爲在場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南洋都護,以前是劉鈺的奴僕伴當,但劉鈺卻讓他做人。

由此一事,自有人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與西洋無關,自古坐轎子就被一些正統士大夫視爲陋習。

王荊公就說過,“自古王公雖不道,未嘗敢以人代畜也”。坐轎子在傳統文化裡,本就是把人當畜生的無道之舉。

既有了如今從奴僕到都護的故事傳聞,專門分析如何“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的人,當然不肯坐轎子。

至少不會當着劉鈺的面坐轎子,沒事找事。

大順特殊的對外貿易環境,使得這些猴精的商人都明白:對外貿易還要靠朝廷做後盾,讓興國公看着不爽了,發財的機會就沒了。

既是興國公不喜歡人坐轎子、又有頗爲古怪的審美觀,自然是假裝一下,也不費勁。

不但是轎子,有些人還故意買來舊式的提水蒸汽機,不倫不類地放在精美的江南園林裡。

平時用東西蓋住以免影響美觀、劉鈺或去的時候就可勁兒燒煤冒煙,甚至無聊地用來提水。

舊式的提水蒸汽機,除了那幾個大船塢外,最多的地方就是松江府——但意義,和門口的石獅子、園子裡的假山一樣,擺件。

劉鈺也不是不知,明知道這就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但他也樂的如此。哪怕假裝呢,也比不假裝也強。

這樣一羣投其所好的豪商各自上了馬車,很快便到了宴會旁邊的一座磚石結構的建築裡。

等人都到齊了,劉鈺直截了當。

“西洋貿易公司的事,已經成了。你們先別忙着高興,不是說還有不好的消息,而是一會兒接風宴上再高興。”

“還有個事,要和你們說說。在我看來吧,也是好事。我聽聽你們的意思。”

等這些商人忍住了興奮後,便將漕米的事,簡單的說了說。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情也就是這麼個事情。我讀書不多,但也知道,王荊公當年搞青苗法,就是因爲面向小農。哪怕現在,疑惑將來,這種小額的貸款,也很難做,而且動輒還不起,又難監管。”

“是以,這種事,和貿易公司不一樣。”

“貿易公司,那是十兩不嫌少、百萬不嫌多。”

“可漕米種植園這種事,最好還是找有實力的承包。出了事,也好管;不出事,也好監管。”

“六萬兩、五萬石米一股。沒有小額的。”

“所以我也根本不找他們,只先找你們。如今事情你們也知道了,說說吧,覺得如何啊?”

這幾十個人聽完,一時間全愣住了。

不是被嚇的。

而是這個消息有點過於好,像是假的。

好半天,和劉鈺最早熟識的林允文問道:“國公……這事兒……這個,或許朝廷裡有人不知道價,但國公肯定是知道的啊。南洋買米,若是量大,五錢銀子也買得到。”

“朝廷給的一兩二錢的價……若是別人,我們自然竊喜。可國公哪能不知道價?這……這……”

這了半天,也沒好這出什麼。心裡想的是隻聽說朝廷吸血的,何曾聽過朝廷放血?

щшш•Tтkд n•¢ o

劉鈺笑道:“廢話,這有什麼不正常的?鹽商和這個啥區別?朝廷既能有鹽商,爲啥不能有米商?”

“你覺得朝廷賠了,朝廷還覺得賺了呢。”

“你們在這裝什麼不懂人間事?又不是不知道。一年600萬石的漕米,中途沉沒、丟失、進水、耗損、龍王爺收了、縴夫吃了等等,加在一起一年得收三五千萬。”

“如今600萬就能解決,當然朝廷賺了。朝廷又不是商人,哪能只考慮錢?”

“再說了,朝廷這裡面不還有個下南洋的考量嗎?誰讓你們去買了?讓你們去辦種植園。”

饒是這些人信賴劉鈺,也見劉鈺說出朝廷真正的目的,但還是感覺有些不太真實。

“國公,我們也知道,這南洋一年三熟、四熟。爪哇土地也是肥沃,連富光之前不就是在那做種植園的嗎?”

“朝廷……朝廷難道不用這錢屯墾?好像,這也更省錢纔是?這等好事,怎麼能落在我們頭上?”

劉鈺嗤的一聲笑出來。

“屯墾?”

“還是借王荊公青苗法的事,跟你說說。你說,民間借貸,還不上,賣兒賣女還債正常不正常?”

這些人想都不用想,紛紛點頭。

心道這有什麼不正常的?

賣兒賣女算啥,賣自己的老婆還債的都有。

劉鈺又道:“那要是朝廷放青苗法,還不上錢。朝廷逼着百姓賣兒賣女、朝廷去扒房子搶地,正常不正常?天下能接受嗎?”

“呃……”

只一句話,讓衆人都沉默了。

“朝廷官辦屯墾,能辦成什麼樣,朝廷自己心裡沒數嗎?前朝搞軍戶田,搞到最後,搞成一羣乞丐。”

“以史爲鑑、以史爲鑑,宋朝肯定以唐朝的史爲大鑒、本朝自是以前明的史爲大鑒。”

“到時候整的百姓起義,反抗的是朝廷!”

“包給你們就大不同了。你們壓榨的太狠,他們也只是恨你們,朝廷還可以出面調解一下。終究,朝廷是好的,你們是壞的,反你們,不反朝廷,對吧?”

“你們剛纔說連富光,他連富光最知道南洋的事了。當年糖廠奴工的事,你說朝廷爲啥能讓歸義軍歸順朝廷?”

“要是那糖廠是朝廷官辦的,就辦的那些事,還歸義呢,忠義堂早他麼改名聚義廳了!”

(本章完)

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278章 夷丁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264章 金刀計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章 邀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051章 坐莊(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223章 開戰(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795章 南巡意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932章 覺醒(四)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79章 爭功(四)第270章 先驅者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674章 歸國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17章 許願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251章 壓力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35章 咱們(下)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221章 先知第1453章 “帝”(五)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641章 前科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452章 有福了第932章 覺醒(四)第348章 怕疼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33章 邊軍第262章 紙老虎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1163章 備戰(二)第95章 任俠士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049章 坐莊(上)第936章 綁定(下)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83章 無用功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69章 備戰(八)
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278章 夷丁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264章 金刀計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章 邀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051章 坐莊(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223章 開戰(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795章 南巡意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932章 覺醒(四)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79章 爭功(四)第270章 先驅者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674章 歸國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17章 許願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251章 壓力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35章 咱們(下)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221章 先知第1453章 “帝”(五)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641章 前科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452章 有福了第932章 覺醒(四)第348章 怕疼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33章 邊軍第262章 紙老虎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1163章 備戰(二)第95章 任俠士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049章 坐莊(上)第936章 綁定(下)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83章 無用功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69章 備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