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五行靈珠
牛毅在確定了老公雞沒有什麼問題後,便徑直回了藏書閣,繼續回到一層看書。
這些書籍一直在不斷的將這天地萬物剖析展示在他眼前,最終成爲他的底蘊,爲他打下紮實的基礎。
這些年,他能在《七十二變》神通上進展神速,也是與他在這藏書閣一層中研習這衆多的藥典醫書息息相關。
“喔喔————”
在靈臺心境之中,三日的時光很快便過去了,牛毅聽着耳邊那熟悉的雞鳴聲,轉頭看向了那冉冉升起的太陽,快速退出了靈臺心境。
牛毅來到爛桃山修行的第四天,剛剛施展完日華月露訣的他,耳邊就傳來了一陣聲音。
“不知廣毅師弟可在山上,廣善來訪。”
廣善師兄?
牛毅聽聞耳邊這道蒼老的聲音,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那白髮蒼蒼的道人身影。
如今祖師山門之中,廣字輩的弟子只有四人,除了他自己還有熟悉的廣武師兄和廣慧大師兄,也就是這位廣善師兄了。
他與這位廣善師兄,倒是隻有在前些日子何熙拜師的時候,見上了一面,未曾想今日這位卻是突然到訪了。
這位畢竟是他的師兄,哪能讓人家在山下等着。
牛毅腳步向前踏出一步,轉瞬便出現在了山腳,朝着眼前那白髮蒼蒼的老道看去,卻是有些驚訝的拱手道:
“廣善師兄這是.”
“呵呵呵~近兩日下了趟山,去附近的城裡買了些雜物,想到如今師弟雖居於山中,但這些許雜物應當能用的到,便給師弟送來一些。”
牛毅看着廣善師兄身旁那馬車上裝了一馬車的各種桌椅板凳,棉被布匹,雞毛撣子和笤帚籮筐等等各種雜物不由得一陣無言,但還是轉頭看向這位廣善師兄,認真道謝道:
“多謝廣善師兄,這些正是師弟如今所需,還請師兄隨我入山一敘。”
“呵呵~好好,師弟請~”
廣善笑着說完,便跟着牛毅朝山頂行去,而廣善身旁,那兩匹拉車的高頭大馬,也自行跟在了廣善的身後。
牛毅回頭看了那輛馬車一眼,以他那多寶眼的眼力,如何能看不出來這馬匹與馬車都是摺紙變的。
只不過他這廣善師兄的摺紙法術卻是栩栩如生,且頗有神異,若非他多寶眼能看透其本質,怕是也會以爲,這是真馬真車。
當年那同樣用摺紙法術的山匪道人,連給自家這位師兄提鞋都不配。
牛毅帶着廣善師兄來到了山上,取出了衆多的瓜果,又沏了一壺上好的針葉靈茶,請廣善師兄落座品嚐。
廣善在那石凳上坐好,看着牛毅歉然道:
“貿然來訪,倒是辛苦廣毅師弟了。”
“師兄說的這是哪裡話,廣善師兄能來,師弟心中也是十分高興的,更何況,師兄還帶了這般多我急需的東西。”
廣善聽聞,面上笑了笑,心中對於這位廣毅師弟的性格,卻是逐漸有了些印象。
他看着周圍地面上已經開始冒出的桃樹幼苗,不禁讚歎的點點頭。 “我聽廣武師弟說,廣毅師弟打算在這山上種上一片桃林,又給這山峰起名爲爛桃山,師弟當真是好雅興。”
“我觀這山峰上,如今生機暗藏,師弟不過來了數日時間,這爛桃山便大變了模樣,倒是讓我頗爲佩服。”
牛毅坐在廣善對面,給廣善倒了杯熱氣騰騰的針葉靈茶,笑道:
“師兄謬讚了,我也不過是隨便種種,日後這山上結了桃子,定會給師兄送去一些,請師兄品鑑一番。”
“哈哈哈~那便多謝廣毅師弟了。”
牛毅與廣善師兄對坐了不久,廣善師兄將那些雜物留下後,便告辭離開了,此次卻也真的只是來與他見上一面,打打招呼。
牛毅將這位廣善師兄送到山腳,目送他離去。
“這位廣善師兄性子溫和,這卻是做不得半點假,且對醫術似乎頗爲精通,但廣善師兄身上的氣息,卻又有些許神道的味道.”
牛毅若有所思的站在原地思索片刻,卻又覺得這也算是正常。
如今這山上,習了那金丹大道的,目前也只有他與廣慧師兄,廣武師兄三人,其他師兄弟,大多都是學的道字三百六十傍門或是其他一些妙法。
這些雖是都可修成正果,但也各有各的劣勢,頗爲艱難。
而這位廣善師兄,應當也是另尋蹊徑,打算走那神道的路子。
牛毅走回那石桌旁坐下,卻是並未修煉,而是從身邊的巴蛇皮囊之中,將烏巢禪師贈予自己的那本無名書卷拿了出來。
當初烏巢禪師說讓他到了師門再翻看,如今正好拿出來,看看老禪師這是寫了些什麼。
牛毅翻開那書本上的第一頁,不由得就是一陣驚訝。
“這書上,竟然記載着一些無主的天材地寶所在的位置麼.不過這些地方,要麼在極爲特殊的險地,要麼便是在天庭地府,這還真是”
“不過也對,若是那般簡單就能到手,哪裡還能留的下來,且這些東西,也算不上多高端的寶貝,不見得會入那些大佬的眼。”
牛毅一頁頁的翻去,翻到最後,不由得有些驚訝的發現,最後幾頁,竟然寫着除了土靈珠外,另外四枚靈珠,正在誰的手中。
“水靈珠在西海龍王的宮殿中,作爲私人收藏,火靈珠則在火德星君的手中,而木靈珠則在海外仙山,方丈仙島,東華帝君手中。”
“而那金靈珠,卻是被元始天尊隨手賜予了座下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牛毅看到這不由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這老禪師爲什麼將這其他四枚靈珠的去處寫下來,他總不能跟這幾位去討要吧。
別看這土靈珠,天尊給的輕鬆,這東西即便放在其他成名已久的仙家手中,也絕對是一等一的寶貝,哪會輕易割愛。
且看看這四靈珠的主人,西海龍王,火德星君這兩位就不必多說了,在天庭衆多神仙中也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至於那位東華帝君,雖是不顯山不露水,但從這位的聖號,東華大帝君來看,便是能看出一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