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海上農牧業

藍海市在指定海域紮根停下,這個消息讓藍海市市民非常振奮,他們終於有根了,而不是在海上繼續漂泊。

央視爲代表的衆多媒體,以直播的方式向世界宣告,華夏的水上城市藍海市正式成立。

虛擬世界聊天區,各國網友都在討論藍海市的情況。

華夏網友【奇琪琪】:“我就是藍海市的市民,在藍海市生活真舒服。

政府給我們發衣服,發生活用具,吃飯還是在工作單位的大食堂吃。

這樣的生活才適合我,遠離內陸的喧囂,遠離以前的圈子,我也就不會再次接觸到賭博。

我這一個旱鴨子,現在都已經學會游泳了。

只要習慣水上城市的生活,藍海市真是一個宜居的城市。”

印度網友【莫伊布】:“沒想到華夏竟然真的有水上城市,這竟然不是華夏是放的煙霧彈。

華夏會不會把自己的水上城市佈置在我們國家的附近海域,那樣就真的太危險了。”

黃可來到藍海市,不只是帶領工程師固定藍海市的位置。

他們還帶來適合藍海市的水生作物和海水中飼養的魚苗,幫助藍海市建立海上農牧業。

12月3日,藍海市固定好的第2天,黃可就來到藍海市市長林興康的辦公室。

“林市長,我們星火科技已經準備好植物的種子和藍海市需要飼養的魚苗。

藍海市準備的怎麼樣,是否可以正式開始啓動藍海市農業發展計劃。”

林興康點頭說道:“藍海市早就已經準備就緒,我們市政府已經通過虛擬世界,培訓好相關人才,他們可以掌握水生作物的種植和豬魚的養殖。”

藍海市一切準備就緒,正式啓動藍海市核心產業海上農牧業。

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帶着設備,開始在藍海市周邊大片海域圍海,圈出一片水生作物種植區。

主要用泡沫等材料,在海面上搭建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這是爲了防止海面上的污染物,比如泄漏的油污,在海上漂浮的塑料等物質污染海上農田。

海上農田只佔據海面,不會影響海洋中的生態環境。

它們反而會給海中的小魚,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就好像珊瑚礁一般,建立一個以海上農田爲核心的新型海洋生態系統。

藍海市市民擡着網格狀的長方形種盤,放置在海面上。

種盤裡面的人工種子,受到陽光的照射和適合的溫度,它們會在2天內發芽出苗。

小苗經過三天成長,它們就可以被移栽到水生作物的種植箱中。

每一種水生作物的種植箱都不同,水稻的種植箱就是大一些的種盤,黃瓜的種植箱一部分沉在水底,有供黃瓜藤蔓攀爬的柱子。

12月份渤海的水溫已經很涼,這個時節只適合土豆和白菜的種植。

這兩種經過基因修飾的水生作物,它們耐嚴寒的特性又加強了。

黃可看着藍海市市民勤快的播種數萬公頃的海域。

海上農田哪怕是有機械輔助,也需要人來檢查種植的情況。

農牧業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較爲勞累的職業。

黃可感慨道:“土豆和白菜只能收穫一個月,再次播種就要等到明年三月份渤海水溫轉暖。

在渤海這裡,只有1月份和2月份水溫特別嚴寒,才無法種植水生作物。”

林興康市長說道:“農業比較好照顧,我們還是看看豬魚養殖業的情況。

人們不可能只吃蔬菜,在大海上生存還是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華夏近海經過這些年的瘋狂捕撈,甚至總有利慾薰心的人用絕戶網捕撈,漁場小魚苗都沒有,怎麼可能可持續發展下去。我們也只能靠自己養殖魚類提供蛋白質。”

黃可和林興康向着藍海市另一邊的漁業養殖場走去。

這裡的工人和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正在數千公頃的海域裡面鋪設巨大的漁網。

漁網的網口都是拳頭大小,可以讓小魚順利通過。

林興康看向放在藍海市邊緣巨大水箱中的豬魚,豬魚的魚苗差不多是拳頭大小,它正好無法游出漁網。

豬魚長着圓圓的腦袋,它沒有魚鰭,只有尾巴,它的腮部比較小。

豬魚是給人感覺胖乎乎的小魚,它的樣子很可愛。

“這麼大的豬魚,它可以直接吃,怎麼還用來養殖。”林興康詫異的詢問道。

黃可介紹道:“這是豬魚的魚苗,怎麼可能吃它,它完全成熟之後,能長成虎鯨那麼大,成爲數噸重的龐然大物。

豬魚是我們在海洋中找到的一種生物,它本來只能在深海中生活,體積也一直維持這麼大。

我們收集各種海洋魚類,對它們進行基因修飾,只有豬魚的原生魚類基因方便我們進行修飾。

豬魚的體積放大後,不會對他的生命造成影響,只不過是變得更懶一些,失去自我捕食的能力。

這對於一種養殖魚類來說,完全不是它的缺點。”

藍海市市民很快搭建好豬魚的養殖空間。

釣箱放下裝有豬魚苗的水箱,放入海中之後打開水箱,直接把豬魚瞄到在海水中。

豬魚剛進入到海水中躊躇片刻,它們緩緩向四周游去。

數萬尾豬魚就投放在海洋中,它們在水中游了片刻,一動不動的飄浮在水中。

林興康看到豬魚這種情況,他擔憂的詢問道:“這些豬魚是通過長時間運輸,患有某些疾病嗎?它們怎麼不活動了。”

黃可笑着介紹道:“對這種魚類起名豬魚,就是因爲它的性格極爲懶惰,除了吃飯和交配,在其他情況下它們都懶得動。”

正在這時,豬魚養殖場裡面進入一艘小船,它不斷用管子向養殖場裡噴灑飼料。

豬魚聞到食物的香味兒後,它們立刻開始遊了過去,爭搶着吞噬食物。

“林市長,你看它們現在不就活動了,豬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會吃植物的根莖果實和一些小魚小蝦。

我們現在投喂的飼料,就是秸稈混合着豆餅,再加入一些小魚乾。

你們可以因地制宜,採用水生作物的秸稈和海魚內臟烘乾之後,混合餵給豬魚吃。

但千萬不要給豬魚餵豬魚的內臟,那會讓豬魚的味道酸澀,味道難以下嚥。”

黃可看着藍海市的海上農牧業經過他們的建設,開始有了最基本的雛形。

只要再過一個月,就知道星火科技衆多專家設計出來的海上農牧業,是否能達到基本要求。

這關乎着水上城市是否可以實現真正的自我循環,孤懸海外的水上城市,長時間靠本土輸血不現實。

第285章 技術秀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341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285章 技術秀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183章 中微子通信難題第237章 粒子電池第228章 工業換血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297章 太空發展公約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30章 殺手鐗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256章 物流動脈第231章 量子計算機項目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章 數學的重要性第329章 研發過程第365章 偷礦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140章 漢語熱第192章 智能工廠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4章 資本掮客第417章 神奇的細胞器第193章 精密製造第164章 勞累過度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0章 背鍋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176章 臨牀實驗啓動第265章 海上農牧業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255章 準備工作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418章 實驗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242章 通信衛星組網第23章 發佈會第34章 公司改制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349章 各國反應第4章 初建班底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271章 探索神秘地帶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55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四)第83章 機器人保鏢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34章 公司改制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58章 市場反響第188章 臨近空間飛艇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8章 誘人的餡餅第4章 初建班底第425章 月球中心市第9章 輿論沸騰第382章 月球採礦業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4章 外國人遊燕京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178章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65章 妖魔化宣傳
第285章 技術秀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341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285章 技術秀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183章 中微子通信難題第237章 粒子電池第228章 工業換血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297章 太空發展公約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30章 殺手鐗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256章 物流動脈第231章 量子計算機項目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章 數學的重要性第329章 研發過程第365章 偷礦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270章 馬裡亞納海溝第140章 漢語熱第192章 智能工廠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4章 資本掮客第417章 神奇的細胞器第193章 精密製造第164章 勞累過度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0章 背鍋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176章 臨牀實驗啓動第265章 海上農牧業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255章 準備工作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418章 實驗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242章 通信衛星組網第23章 發佈會第34章 公司改制第360章 反重力裝甲第349章 各國反應第4章 初建班底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271章 探索神秘地帶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55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四)第83章 機器人保鏢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34章 公司改制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58章 市場反響第188章 臨近空間飛艇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8章 誘人的餡餅第4章 初建班底第425章 月球中心市第9章 輿論沸騰第382章 月球採礦業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4章 外國人遊燕京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178章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65章 妖魔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