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海上農牧業

藍海市在指定海域紮根停下,這個消息讓藍海市市民非常振奮,他們終於有根了,而不是在海上繼續漂泊。

央視爲代表的衆多媒體,以直播的方式向世界宣告,華夏的水上城市藍海市正式成立。

虛擬世界聊天區,各國網友都在討論藍海市的情況。

華夏網友【奇琪琪】:“我就是藍海市的市民,在藍海市生活真舒服。

政府給我們發衣服,發生活用具,吃飯還是在工作單位的大食堂吃。

這樣的生活才適合我,遠離內陸的喧囂,遠離以前的圈子,我也就不會再次接觸到賭博。

我這一個旱鴨子,現在都已經學會游泳了。

只要習慣水上城市的生活,藍海市真是一個宜居的城市。”

印度網友【莫伊布】:“沒想到華夏竟然真的有水上城市,這竟然不是華夏是放的煙霧彈。

華夏會不會把自己的水上城市佈置在我們國家的附近海域,那樣就真的太危險了。”

黃可來到藍海市,不只是帶領工程師固定藍海市的位置。

他們還帶來適合藍海市的水生作物和海水中飼養的魚苗,幫助藍海市建立海上農牧業。

12月3日,藍海市固定好的第2天,黃可就來到藍海市市長林興康的辦公室。

“林市長,我們星火科技已經準備好植物的種子和藍海市需要飼養的魚苗。

藍海市準備的怎麼樣,是否可以正式開始啓動藍海市農業發展計劃。”

林興康點頭說道:“藍海市早就已經準備就緒,我們市政府已經通過虛擬世界,培訓好相關人才,他們可以掌握水生作物的種植和豬魚的養殖。”

藍海市一切準備就緒,正式啓動藍海市核心產業海上農牧業。

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帶着設備,開始在藍海市周邊大片海域圍海,圈出一片水生作物種植區。

主要用泡沫等材料,在海面上搭建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這是爲了防止海面上的污染物,比如泄漏的油污,在海上漂浮的塑料等物質污染海上農田。

海上農田只佔據海面,不會影響海洋中的生態環境。

它們反而會給海中的小魚,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就好像珊瑚礁一般,建立一個以海上農田爲核心的新型海洋生態系統。

藍海市市民擡着網格狀的長方形種盤,放置在海面上。

種盤裡面的人工種子,受到陽光的照射和適合的溫度,它們會在2天內發芽出苗。

小苗經過三天成長,它們就可以被移栽到水生作物的種植箱中。

每一種水生作物的種植箱都不同,水稻的種植箱就是大一些的種盤,黃瓜的種植箱一部分沉在水底,有供黃瓜藤蔓攀爬的柱子。

12月份渤海的水溫已經很涼,這個時節只適合土豆和白菜的種植。

這兩種經過基因修飾的水生作物,它們耐嚴寒的特性又加強了。

黃可看着藍海市市民勤快的播種數萬公頃的海域。

海上農田哪怕是有機械輔助,也需要人來檢查種植的情況。

農牧業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較爲勞累的職業。

黃可感慨道:“土豆和白菜只能收穫一個月,再次播種就要等到明年三月份渤海水溫轉暖。

在渤海這裡,只有1月份和2月份水溫特別嚴寒,才無法種植水生作物。”

林興康市長說道:“農業比較好照顧,我們還是看看豬魚養殖業的情況。

人們不可能只吃蔬菜,在大海上生存還是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華夏近海經過這些年的瘋狂捕撈,甚至總有利慾薰心的人用絕戶網捕撈,漁場小魚苗都沒有,怎麼可能可持續發展下去。我們也只能靠自己養殖魚類提供蛋白質。”

黃可和林興康向着藍海市另一邊的漁業養殖場走去。

這裡的工人和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正在數千公頃的海域裡面鋪設巨大的漁網。

漁網的網口都是拳頭大小,可以讓小魚順利通過。

林興康看向放在藍海市邊緣巨大水箱中的豬魚,豬魚的魚苗差不多是拳頭大小,它正好無法游出漁網。

豬魚長着圓圓的腦袋,它沒有魚鰭,只有尾巴,它的腮部比較小。

豬魚是給人感覺胖乎乎的小魚,它的樣子很可愛。

“這麼大的豬魚,它可以直接吃,怎麼還用來養殖。”林興康詫異的詢問道。

黃可介紹道:“這是豬魚的魚苗,怎麼可能吃它,它完全成熟之後,能長成虎鯨那麼大,成爲數噸重的龐然大物。

豬魚是我們在海洋中找到的一種生物,它本來只能在深海中生活,體積也一直維持這麼大。

我們收集各種海洋魚類,對它們進行基因修飾,只有豬魚的原生魚類基因方便我們進行修飾。

豬魚的體積放大後,不會對他的生命造成影響,只不過是變得更懶一些,失去自我捕食的能力。

這對於一種養殖魚類來說,完全不是它的缺點。”

藍海市市民很快搭建好豬魚的養殖空間。

釣箱放下裝有豬魚苗的水箱,放入海中之後打開水箱,直接把豬魚瞄到在海水中。

豬魚剛進入到海水中躊躇片刻,它們緩緩向四周游去。

數萬尾豬魚就投放在海洋中,它們在水中游了片刻,一動不動的飄浮在水中。

林興康看到豬魚這種情況,他擔憂的詢問道:“這些豬魚是通過長時間運輸,患有某些疾病嗎?它們怎麼不活動了。”

黃可笑着介紹道:“對這種魚類起名豬魚,就是因爲它的性格極爲懶惰,除了吃飯和交配,在其他情況下它們都懶得動。”

正在這時,豬魚養殖場裡面進入一艘小船,它不斷用管子向養殖場裡噴灑飼料。

豬魚聞到食物的香味兒後,它們立刻開始遊了過去,爭搶着吞噬食物。

“林市長,你看它們現在不就活動了,豬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會吃植物的根莖果實和一些小魚小蝦。

我們現在投喂的飼料,就是秸稈混合着豆餅,再加入一些小魚乾。

你們可以因地制宜,採用水生作物的秸稈和海魚內臟烘乾之後,混合餵給豬魚吃。

但千萬不要給豬魚餵豬魚的內臟,那會讓豬魚的味道酸澀,味道難以下嚥。”

黃可看着藍海市的海上農牧業經過他們的建設,開始有了最基本的雛形。

只要再過一個月,就知道星火科技衆多專家設計出來的海上農牧業,是否能達到基本要求。

這關乎着水上城市是否可以實現真正的自我循環,孤懸海外的水上城市,長時間靠本土輸血不現實。

第115章 阻撓第126章 埋沒的人才第127章 研發中心改制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5章 邀請人才第104章 朱海龍的公益事業第76章 贏得輕鬆第82章 招魂曲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50章 硬件生態第225章 感動中國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260章 水生作物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245章 人造器官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219章 分房子第430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316章 人才引進戰略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404章 入籍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51章 星靈手環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19章 技術升級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94章 媒體採訪第28章 誘人的餡餅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33章 生日禮物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101章 曹校長的請求第5章 全息顯示第405章 前往小行星帶第68章 分解科研法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15章 卑鄙手段第79章 有驚無險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28章 工業換血第45章 央視專訪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153章 超級保鏢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21章 智能工廠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333章 情報掮客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72章 千萬噸的石頭第10章 頃刻反轉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364章 外國人遊燕京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55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四)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1章 智能工廠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109章 機器人警察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167章 智能醫院第96章 性能強悍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9章 輿論沸騰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82章 月球採礦業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24章 破解難題第168章 濫竽充數第94章 媒體採訪
第115章 阻撓第126章 埋沒的人才第127章 研發中心改制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5章 邀請人才第104章 朱海龍的公益事業第76章 贏得輕鬆第82章 招魂曲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50章 硬件生態第225章 感動中國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260章 水生作物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245章 人造器官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219章 分房子第430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316章 人才引進戰略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404章 入籍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51章 星靈手環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19章 技術升級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94章 媒體採訪第28章 誘人的餡餅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33章 生日禮物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101章 曹校長的請求第5章 全息顯示第405章 前往小行星帶第68章 分解科研法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15章 卑鄙手段第79章 有驚無險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28章 工業換血第45章 央視專訪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153章 超級保鏢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21章 智能工廠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333章 情報掮客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72章 千萬噸的石頭第10章 頃刻反轉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364章 外國人遊燕京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55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四)第133章 公司貪腐窩案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1章 智能工廠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109章 機器人警察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167章 智能醫院第96章 性能強悍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9章 輿論沸騰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82章 月球採礦業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24章 破解難題第168章 濫竽充數第94章 媒體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