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 倫 敦

德國人的歡送儀式甚至比歡迎儀式還要隆重德國護航艦隊直接將中國人送到了北海外海才停了下來集體鳴響了喇叭向中國朋友表達着尊敬。

一路上的航行再次見到了英國人的戰艦他們似乎等待了中國艦隊很久在它們交換着的引航中幾天後中國艦隊緩緩駛進了英國朴茨茅斯海軍基地。透過朦朧的雨霧碼頭邊一艘古代樣式的風帆戰艦高聳的桅杆和帆索出現在中國官員的眼裡。

趙燦薛是在英國的留學生對這艘戰艦非常熟悉在他的介紹下李國勇才知道這艘老式戰艦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勝利”號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旗艦。即使在今天看上去“勝利”號仍然稱得上是巨型戰艦。它身長20多米寬20米前桅、主桅和後桅共有37片大帆。作爲大炮鉅艦時代的產物艦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炮。在上面三層甲板的兩舷一共排列着04門大炮。聽趙燦薛介紹說英國海軍將領經常在“勝利”號上召開重要軍事會議。

從世紀末英國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英國從三流弱國的島嶼之邦一躍而成強大的歐洲第一大國英國依仗其海上霸主地位從海外攫取了相當與其本土面積0倍的殖民地成爲“日不落帝國”。而“勝利”號古艦似乎正在那炫耀着英國海軍的這種“榮耀”

“老子要打進英國第一件是就是炸燬‘勝利’號。”李國勇低聲嘀咕了一句。

朴茨茅斯海軍基地內的英國戰艦全部懸掛滿旗水兵在艦上列隊站坡。向中國軍艦致意。大概足足有200多名英國高級軍官、當地要員和知名人士在碼頭舉行歡迎儀式。

親自來朴茨茅斯歡迎中國貴賓的英國首相亨利坎貝爾班內南爵士第一個迎上了從“李牧”號上下來的中華帝國元首李國勇說道“這個時候我想到了一句古希臘的成語‘片刻相見有時勝過終身相處’歡迎您到英國來元首先生。”

和英國人對話可比與根本就聽不懂的德語要輕鬆多了。李國勇笑着說道“中國也有句成語叫相見恨晚我看我和您就是相見恨晚啊。”

中國國家元首地出訪英國是英國目前除了印度第2次民族起義以外的最重要的新聞。在此之前當地報紙都以重要的篇幅進行了報道。

不少旅居在英國地華僑一早就趕到了朴茨茅斯海軍基地。在李國勇的建議下趙燦薛同意華僑登上“李牧”號參觀。

一位80多歲地老華僑帶着兩個兒子、兒媳和三個孫子一家三代從伯明斡趕來上艦參觀他抓着趙歸薛的手說道“今天我帶着全家都來就是要讓兒孫們看一看中國的軍艦。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國家要讓他們記得自己永遠是中國人!”

許多華僑一踏上“李牧”號一邊撫摸艦炮一邊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我只知道洋人地軍艦開到中國去現在我終於看到了祖國的軍艦也能到洋人的國家來訪問了。”

馬車上。班內南爵士的第一句話就是“元首先生現在需要您的軍隊再緊急往印度增加一到兩個師地兵力印度的局勢又出現了反覆。”

印度的情況通過電報李國勇瞭如指掌。帝國的2師在段棋瑞指揮下進展順利段棋瑞攻陷了康普爾控制住了恆河大橋切斷了印度起義軍隊和後方的聯繫。留駐在康普爾的印度人被驅逐到了恆河邊。印度起義者從勒克瑙衝出與2師激戰最終因戰鬥力相差懸殊往南敗退。勒克瑙同中印度地聯繫被切斷形式危急。其後段棋瑞由康普爾向勒克瑙發動新一輪攻擊印度士兵忽略了陣地的側翼和伙房各堡壘間缺乏聯繫段棋瑞從東西兩面集中了兩個旅的主力和八十多門大炮夾攻。兩天後攻克勒克瑙。

而英軍的進攻卻受到了印度士兵的頑強狙擊。爲了保證加爾各答與德里以及旁遮普的交通英軍同時向巴特那、貝那勒斯和阿拉哈巴德進軍並大舉進攻德里。

德里的防禦工事堅固據守德里的5萬印度士兵擁有大約200多門和充足的軍火據城堅守地他們先後挫敗了英軍的錫克、巴坦、廓爾克和克什米爾等部隊讓英軍遭遇了重大傷亡。恰逢此時英國部隊中又疾病流行士氣受到嚴重挫折的英軍在從德里退卻的路上又遭到起義者的四處打擊。陷入困境的皮特中將一連向國內發了十幾封請求援兵的電報但此時英軍主力都遠離印度不得不轉而向中國尋求幫助。

“可以我可以再向印度派遣2個師緊急救援皮特中將。”

李國勇沉吟着說道這麼做他是有所考慮的印度起義雖然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但那是在英軍主力沒有開進印度的情報下所取得的;而且印度的高層大封建主大地主起義的決心從來都不堅決只要形式稍有不對馬上就會倒向英國殖民者掉轉頭來鎮壓起義。不如趁着這個機會幫英國人一把也可以爲將來取得政治談判的資本。

班內南欣喜若狂中國能夠出兵真是件再理想不過的事情了靠近印度出兵方便士兵的素質又經過無數次戰鬥的考驗值得信賴這能讓英國減少很多麻煩。

“非常感謝您元首先生英國人不會忘記這次友誼的。”

班內南興奮的表情全部寫在了臉上不過還依然保持着紳士的文雅。

李國勇笑了下“沒什麼中英聯合艦隊有過成功的合作我相信在印度我們也一定能取得成功具體的部署我將讓我的總參謀長蔣百里和你們商量。”

自從838年維多利亞女王繼承王位後。白金漢宮就成爲歷代君主地專用之地英國君主常在這裡召見首相、大臣、接見和宴請外國元首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在班內南爵士的帶領下。穿過長方形院子進入到了主宮殿。此時儀仗隊奏響了中英兩國國歌不—會兒隨着“天佑女王”的樂曲英國國王。印度皇帝阿爾伯特愛德華維丁走了出來。

六十歲才登上英國王位地愛德華七世少年時放蕩不羈風流成性不爲維多利亞女王喜歡甚至不允許他過問國家和王族事物不過登基後的愛德華還是頗顯示了一些自己在政治上地才能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英、法、俄的三國同盟。愛德華七世喜歡交際。爲人和藹可親極受英國人民的歡迎甚至英國爲此還流行着一句諺語“如果你不想發生戰爭就要有愛德華這樣的一位好國王”果然見到了李國勇。愛德華輕輕擁抱了下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年輕的元首朋友您讓我感覺到了自己地衰老我象您這麼大年紀的時候”

愛德華看了一眼一邊非常嚴肅一派紳士左派的班內南爵士。壓低了聲音說道“正和愛爾蘭一位美貌漂亮的女演員廝混在一起。”

李國勇差點笑了出來人人都說愛德華七世沒有架子好開玩笑果真名不虛傳可惜這個國王只剩下了三年的生命。

“八年前我當江蘇巡撫地時候也總愛和美麗的女孩子呆在一起到現在還是如此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和陛下是有共同語言的。”

李國勇也把聲音放得低低的說道。

愛德華立刻爆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讓邊上的班內南莫名其妙。

不知道這兩個國家地領導人說了些什麼值得如此開心。

分賓主坐定後愛德華說道“親愛的元首我首先得感激您的慷慨我的首相在來之前已經告訴過我了您答應向印度增兵了那些在印度浴血奮戰的孩子們終於能夠得救了。該死的印度佬他們在肆無忌憚地屠殺着英國士兵高貴的生命他們會爲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我建議中國和英國在印度開設軍事法庭絞死或者槍斃參與叛亂的每一個黑色土人”

剛剛建立起來地良好印象一下子就在李國勇心裡消失得無影無蹤英國人總是以老大自居處處透露着不列顛人的驕傲難道只有英國士兵的生命是高貴的?況且帶有命令似的口吻也讓李國勇覺得很不舒服。

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相比威廉雖然爲人急躁傲慢但對於中國人還是非常友好的;而看起來平易近人的愛德華七世老大作派很讓人反感

“怎麼了朋友?”見李國勇沉默不語愛德華問道“難道你不贊成我的意見?那些印度人都是卑劣的。骯髒的殺死他們能讓其他人害怕第一次印度叛亂的時候我們正是這麼的而且似乎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李國勇勉強笑了一下“應該是這樣的吧。”

“你知道嗎我的朋友前段時候我還對您進入西藏使當地形式惡化表達了擔憂。”

愛德華七世不知是真是假話鋒一轉用輕鬆的口氣說道“但現在看來中國軍隊進入西藏反而還幫了我們的大忙。”

李國勇的臉色陰沉了下來這簡直就是對中國赤裸裸地指責了西藏是中國人的西藏什麼時候輪到愛德華來干涉了。

見氣氛有點尷尬班內南急忙說道“英國人的幽默可能您還不習慣陛下沒有其它任何的意思只是想表達一下他和您的和善。”

去你媽的和善當年你們拿大炮轟開中國國門也是“和善”?

李國勇在肚子裡罵了幾句隨後重新掛上一張笑臉說道“我們中國人的心胸非常開闊能夠承受這樣的幽默我想首相大人您有點過敏了吧。”

又是一陣大笑愛德華指着班內南笑道“我的首相是老派的英國紳士他無法理解我和您之間的友誼嚴肅工謹是他生活的全部。不過您在未來幾天內和他打交道的時候比較多也許得更多地領教他的刻板我想您也知道在英國國王是沒有什麼權利的英國實際的決策者是他和他的那些議員們。”

李國勇微微笑了下。

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口愛德華七世說道“來英國前聽說您先去了德國這讓我覺得很遺憾本來按照中英兩國的傳統友誼您應該先來英國纔對。怎麼樣我的那位容易發脾氣的外甥威廉沒有做出什麼失禮的舉動吧?”

威廉二世是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皇后的長子維多利亞皇后是亞歷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伯勺姑媽愛德華七世的姐姐。)想到歐洲國家這些複雜的關係李國勇就覺得頭疼。

“謝謝您的關係陛下我在德國受到了良好的款待。”李國勇不卑不亢地說道。

愛德華七世的臉上看起來有些失落“那就好我想您在英國會受到更加熱情更加盛大的招待。”

又閒聊了會李國勇告辭了出去和班內南約定了第2天會晤的時間後回到住處的李國勇臉色很難看推開窗戶倫敦多雨陰潮的天氣更加讓他煩悶。

“怎麼了李大哥心情不好嗎?”見丈夫悶悶不樂王青顏善解人意的爲他端來一杯純正的中國茶。

李國勇接了過來看着愛妻嬌美的臉龐“青顏德國好還是英國好?”

雖然不明白丈夫爲什麼問這個問題王青顏還是說道“我覺得還是德國好些雖然德國人做事古板了些但實在而且英國的天氣讓我很不習慣。”

“是啊我也喜歡德國勝於英國”

李國勇的話讓王青顏不懂其中的意思“一個人當習慣了老大就總喜歡把其他人都當成小弟一樣來看待偏偏我也想着要當這個老大。”

第182章 組建新師第217章 - 發瘋的日本第49章 孝 敬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123章 扁 鵲第335章 - 閃電裝甲師第94章 報 仇第54章 鐵路利益第四百六十五章第551章 - 公主的朋友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225章 - 渡江第311章 - 殺頭第316章 - 超級特工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242章 - 漢城之亂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377章 - 統一陣線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345章 - 印度洋上的決戰(下)第74章 旅順口第186章 新 疆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195章 - 歡迎來到地獄第22章 平息叛亂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182章 組建新師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481章 - 忽左忽右第92章 代 價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243章 - 造 反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153章 海外華人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142章 清帝退位(上)第163章 財產安排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71章 蒙面行動第五百四十二章第171章 特工在行動(上)第161章 選 擇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86章 - 自相殘殺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257章 - 東 京(完)第221章 - 變 故第37章 殲 匪第566章 - 洛杉磯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368章 - 我們的責任第66章 中 伏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209章 - 敵後第224章 - 昌都第210章 - 海戰第77章 說 服第533章 - 法 國第250章 - 中華威武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566章 - 洛杉磯第67章 援 兵第185章 西 藏第237章 - 倫 敦第321章 - 鉅變前夕第300章 - 元首的反擊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35章 求 情第384章 - 第二共和國第130章 家 人第408章 - 向俄國進軍第54章 鐵路利益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561章 - 私人間的恩怨第522章 - 空襲作戰第168章 國防軍第343章 - 海軍間的較量第146章 光 緒(上)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226章 - 統(一)第358章 - 海軍大臣的建議第94章 報 仇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241章 - 不安分的朝鮮第211章 - 聯合艦隊第205章 硫 球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449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一)第460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一)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264 另類人才第127章 登陸作戰(二)
第182章 組建新師第217章 - 發瘋的日本第49章 孝 敬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123章 扁 鵲第335章 - 閃電裝甲師第94章 報 仇第54章 鐵路利益第四百六十五章第551章 - 公主的朋友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225章 - 渡江第311章 - 殺頭第316章 - 超級特工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389章 - 歷史將會銘記第242章 - 漢城之亂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377章 - 統一陣線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345章 - 印度洋上的決戰(下)第74章 旅順口第186章 新 疆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195章 - 歡迎來到地獄第22章 平息叛亂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182章 組建新師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481章 - 忽左忽右第92章 代 價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243章 - 造 反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153章 海外華人第131章 獨裁還是民主第142章 清帝退位(上)第163章 財產安排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71章 蒙面行動第五百四十二章第171章 特工在行動(上)第161章 選 擇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86章 - 自相殘殺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257章 - 東 京(完)第221章 - 變 故第37章 殲 匪第566章 - 洛杉磯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368章 - 我們的責任第66章 中 伏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209章 - 敵後第224章 - 昌都第210章 - 海戰第77章 說 服第533章 - 法 國第250章 - 中華威武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566章 - 洛杉磯第67章 援 兵第185章 西 藏第237章 - 倫 敦第321章 - 鉅變前夕第300章 - 元首的反擊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35章 求 情第384章 - 第二共和國第130章 家 人第408章 - 向俄國進軍第54章 鐵路利益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561章 - 私人間的恩怨第522章 - 空襲作戰第168章 國防軍第343章 - 海軍間的較量第146章 光 緒(上)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226章 - 統(一)第358章 - 海軍大臣的建議第94章 報 仇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241章 - 不安分的朝鮮第211章 - 聯合艦隊第205章 硫 球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449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一)第460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一)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264 另類人才第127章 登陸作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