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 印度終戰(上)

“戰鬥阿富汗”武裝組織被瓦解的第二天,馬赫穆穆德貝格塔爾齊就被秘秘密處決,據說臨行前的塔爾齊表現得相當鎮定,甚至還問行刑者討了一枝煙抽。

隨後,中華帝國第五帝國步兵師應阿富汗埃米爾阿馬努拉汗的邀請開進了阿富汗,正面和英國軍隊交鋒,當時在阿富汗的英國軍隊在阿富汗三次武裝抗英戰爭之後,僅僅只剩下了3000多人,而且武器彈藥根本得不到補充,在堅持了只有一個多星期之後就被迫宣佈投降。

但英軍的投降,阿馬努拉汗的歸順,以及塔爾齊的被絞死和“戰鬥阿富汗”被殲滅,並不意味着帝國就控制了整個阿富汗。在阿富汗各種無組織的抵抗此起彼伏,帝國軍人遭到暗殺的事件時有發生。

一直到了1914年年底,忍無可忍的荊軻旗隊旗隊長羅林和第五帝國步兵師師長朱衷校,聯合實施了代號爲“憤怒”的行動。

爲了配合這次行動,帝國從本土調集來了超過500門大炮和200輛裝甲車,以及兩萬的武裝黨衛軍對整個阿富汗進行大規模地清剿。羅林和朱衷校對阿富汗實行了焦土政策,每一寸抵抗人員盤踞的土地都被炮彈反覆洗禮,往往炮擊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阿富汗從白天到晚上都被刺鼻的硫磺味所籠罩。

“憤怒行動”進行了整整一個月,據不完全統計。阿富汗叛亂者死亡者達到了35000人之多,到了1915年初,阿富汗地抵抗在無情的屠殺面前終於停止了,帝國以鐵血和刺刀征服了這片土地。

其後,在帝國軍人和情報人員的秘密支持下,阿富汗反對派舉行了武裝叛亂,顛覆了阿馬努拉汗政權。阿馬努拉※#8226;汗被迫流亡中國,從此後銷聲匿跡。而反對派則成立了“阿富汗人民共和國”。向中華帝國宣誓效忠,並加入了“大中華聯邦”。

阿富汗統治權的獲得,讓帝國打開了通往中東的道路,那片充滿了石油和財富的土地,將成爲帝國必須得到的目標。

二十萬帝國軍隊在500輛裝甲車地配合下,開進了阿富汗枕戈待旦,只等印度戰爭一結束。隨時可以揮兵中東,完成對那片土地的征服。而大猶太國也雀躍不已,主動向帝國元首李國勇提出了派遣5萬猶太軍隊,協助帝國戰爭地想法,因爲在那裡,有着他們朝思暮想的聖地耶路撒冷!

但帝國的元首又是怎麼想的呢?恐怕暫時還沒有人會知道。

對印度英國殖民軍隊的最後一擊即將開始!

中國軍隊的偵察兵們在班加羅爾一線頻繁活動,他們卓越的偵察,爲帝國軍隊詳細掌握了英軍在地形、城池建築、工事構築和陣地配系方面地詳細情況。看起來巴特中將並不甘心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位就這樣結束。他集結起了8000名英國士兵和25000名殖民地士兵正準備進行着最後的頑抗。

要想對班加羅爾直接發動攻擊,取得班加羅爾外圍屏障阿嫩達布爾將是重中之重,巴特中將在此安排了2000名英國士兵和6000名殖民地士兵的重兵。而中國軍隊則把攻克阿嫩達布爾的重任交給了段祺瑞麾下的獨立旅旅長陳偉南。

陳偉南以前衛三團掃清城東外圍之敵,然後按指揮部統一信號攻城,以主力攻擊東門,以一部攻擊北門。用二團迅速經城北插至城西。以一部兵力控制英軍,防止英軍的增援和逃竄,主力配合三天攻城。命令一團爲預備隊,最好攻擊和打擊英軍援兵的準備。

在戰場是時間就是一切。陳偉南命令獨立旅在8輛坦克地支援下快速行動,首先包圍,然後攻城殲敵人。各團接到命令之後,以最快速度跑步前進,距離阿嫩達布爾還有五里的時候,前衛團分二路展開,做好了殲滅英軍的準備。

子夜…的時候。在漆黑的夜色掩護下。8輛坦克開始炮轟城東英軍外圍陣地,打響了掃清外圍的戰鬥。拉開了攻擊阿嫩達布爾地序幕。

三團迅速攻佔了賴努貢、維吉瓦和嫡努伯,向前發展佔領格德格,向英軍縱深猛攻,再佔比賈拉布爾,接着三團開始進攻英國人在城外的戰略要點福音教堂和瓦尼山,和防禦的英軍短兵相接,展開了激烈爭奪。

在三團攻擊福音教堂和瓦尼山的時候,二團利用黑沉沉的夜色爲掩護,巧妙地實施穿插迂迴,他們從三團右側插進北面和阿嫩達布爾的開闊地,越過城東北小河,經過城北,快速佔領了城西和城南外圍。

此時參謀向陳偉南報告,二團指揮所已經在城西設立,陳偉南看了下表,時間還沒有到五點,他微微點了點頭:“合圍看來完成了!”

在國防軍強大的機械化運輸能力之下,一晝夜的時間,奔走了一百五十餘里,其中二團更是行進了將近二百里,這樣迅速的將阿嫩達布爾團團包圍,速度之快,動作之猛,完全出於英軍的意料之外,使阿嫩達布爾地英軍處在了四面楚歌地境地。

阿嫩達布爾英軍指揮官霍姆上校聽到城東的激烈槍聲和炮聲深感大勢不妙,末日來臨。完全被中國人打怕了地他,爲了顧全自己的性命,帶着一對警衛急忙經西門而逃。但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他已經成爲了甕中之鱉,退路早已被公房軍切斷。

一陣槍響之後,幾名警衛便栽倒在地。霍姆魂不附體,只好抱頭回竄。

英國駐印度最高指揮官巴特中將,面對中國軍隊的攻擊大軍鐵了心地決定頑抗到底,這名不列顛的男爵,希望以自己和部下的生命來完成對國王的效忠。他寄希望於還算堅固的城牆和他自己認爲精心策劃的防線,嚴令霍姆上校頂住,以冀望於奇蹟的發生。並向霍姆發出了凡後退半步者。戰前軍紀處罰,格殺勿論!

懾於巴特中將地死命令。霍姆只能負隅頑抗,然後,這一切在無堅不摧的強大國防軍面前,也只能是垂死掙扎而已,所有地頑抗都註定了將是徒勞的。

進至賴努貢的獨立旅指揮部,命令三團趁着天色未亮,迅速攻佔下福音教堂和瓦尼山。三團接到命令。再次在坦克的配合下發起了猛烈的攻勢。英軍也已密集的火力封鎖着三團前進的道路,並在道路上挖下了一道道溝渠,阻擋坦克地前進,福音教堂和瓦尼山被雙方反覆爭奪着,相持不下讓戰鬥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爲了分散英軍的注意力,三團分出一個營,發起了攻擊附近達文陣地的戰鬥。

但是,因爲天尚未亮。地形不清,不利三團行動,戰鬥仍無多大進展。此時陳偉南來到了前線,認爲三團經過一晝夜行軍,緊接着又連續掃清了英軍的幾個外圍陣地,已經非常疲勞。應該撤下來進行休整。於是決定調整部署,把一團拉上來接替三團任務,三團轉爲預備隊。

到了中午時分,一團上去之後,英勇善戰的一團利用地形搶攻到福音教堂和瓦尼山附近,三面包圍了英軍。福音教堂的英軍士兵依靠堅固的建築,有利地地形,利用圍牆做掩體,亡命固守,做着最後瘋狂的抵抗。

下午。一團組織突擊隊。從各方向沿着選擇好的路線向英軍逼近。國防軍士兵迅速逼近福音教堂的圍牆後,用集束手榴彈猛烈地投向院內。隨着一陣陣巨響,一聲聲爆炸,英國指揮陷入了混亂,心驚膽戰。在此情況下國防軍士兵順院牆迂迴而從後門突入,有的搭人牆翻越而入,勇猛地炸燬着英軍的火力點,逐屋逐屋地清掃躲藏着地英軍。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戰鬥,福音教堂和瓦尼山相繼被中國軍隊佔領。至此掃清阿嫩達布爾外圍的戰鬥以中國軍隊的全勝而告結束。

阿嫩達布爾外圍陣地的被徹底摧毀,讓阿嫩達布爾攻堅戰變得輕鬆了不少。陳偉南決定一一團爲主攻,二團助攻,三團爲預備隊,於前發起總攻。由於阿嫩達布爾複雜的地形,此時坦克能夠發揮出的功效已經不大了。

各團接到命令,迅速採取了行動,對攻城的組織實施、兵力部署、火力配製、突破口的選擇、攻進城後巷戰的相互配合和協同作戰地問題都做了充分地準備,決意一戰而解決阿嫩達布爾攻堅戰的問題。

一團所佔領地福音教堂和瓦尼山,高度與東城牆不相上下,對攻城非常有利。團部決定集中主力攻打東門,以一部分兵力攻打北門,分散英軍兵力。

二團所處城西、城南地勢均比城牆低,團部組織各級軍官勘察之後,決定以三營封鎖道路,阻擋英軍援兵;以主力攻城,把西門作爲突破口,一營爲第一梯隊,二營爲第二梯隊;同時一營分出一部分兵力隱蔽在城南,阻止英軍向南突圍。

在國防軍準備剛剛就緒之際,霍姆上校在其外圍陣地被徹底摧毀的厄運之中驚醒,深知自己已面臨滅頂之災,慌忙以殖民地士兵繼續堅守,糾合英軍士兵向南北突圍,妄圖保全住自己的性命。

國防軍隱蔽在城南的二團一營的一部,待向南突圍的英軍剛一出出城,立刻以密集的火力猛烈射擊,英軍丟下幾十具屍體,連滾帶爬的龜縮回了城內。

而從北門外逃跑的英軍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一樣在慘重的死傷之下逃回了城內。

獨立旅旅長陳偉南見城內的英軍遭到沉重打擊之後已混亂不堪,軍心動搖,指揮系統混亂,便當機立斷,及時提前發起了總攻信號。

四時許,東門外主攻部隊架設在福音教堂和瓦尼山上的幾十挺重機槍同時開火,猛烈地壓制着東門的火力點和橫掃城牆上的英國殖民地軍隊。同時,在在瓦尼山上一字排開的數十門大炮也發出了怒吼,一發發的炮彈在東門城牆和附近爆炸,東門的英軍士兵和殖民地士兵聞風喪膽,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與此同時一團二營的突擊隊第九連,迅速穿過一百多米的開闊地,抵達東門右側的城牆下,迅速實施衝擊,攀登城牆。爲了奪取阿嫩達布爾攻堅戰的勝利,國防軍士兵們克服着不可想象的困難,冒着英軍的炮火英勇奮戰着。二排六班以敏捷勇猛的動作登上城牆,消滅了附近的敵人,鞏固了突破口,掩護着全連迅速登上了城牆。

登上城牆的九連,居高臨下,以猛烈的火力打擊壓制城內的英軍,以集束手榴彈扔向東門前英軍的火力點,掩護戰鬥工兵向前運動,並利用城牆向右、左兩個方向發展,鞏固和擴大了突破口。

配合突擊隊的戰鬥工兵,在九連火力的掩護下,順利越過敵人的火力封鎖,將六十公斤的炸藥堆放在東門下,迅速拉燃導火索,只聽大一聲巨響,巨大的火團裹挾着磚塊、泥土,層層騰空而起,東門爆破成功,一團主力象洪流一樣涌進城裡,以排山倒海之勢,漫卷着大街小巷。

一團突擊入城門後,立即排除突擊隊直搗英軍的指揮部。槍聲,殺聲大震,英軍已狼狽不堪,經過短促激烈的戰鬥,突擊隊一舉佔領了城內製高點,搗毀了英軍的指揮部。此後一團又趁機擴大戰果。

城內英軍的屍體到處可見,帝國的軍旗獵獵飄揚。

此時。助攻部隊二團也從西門攻進城內,猛烈衝擊,不給英軍以任何喘息機會,配合一團戰鬥,形成東西兩面夾擊的態勢。

在獨立旅的東西兩面部隊的迅猛打擊下,英軍已潰不成軍,殘敵被壓縮在城呢西南角的一小塊陣地上。

這時候獨立旅在阿嫩達布爾的勝利已經不可逆轉了,在一、二團強大的鉗形攻勢下,西南角最後的殘敵也終於被迫放下了武器。

第39章 辭 官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508章 - 羅 馬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237章 - 倫 敦第76章 三 傑第26章 微服私訪第489章 - 智力的較量第306章 - 風 暴(下)第25章 視察新軍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二百二十八章第491章 - 女王和國王第122章 叛 變第181章 猶太民族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161章 選 擇第44章 說 服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403章 - 第二次伏擊戰第80章 席捲閩浙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466章 - 邁克唐納山脈第440章 - 浴血迪亞巴克爾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313章 - 華元本位制第308章 - 長 沙第88章 中國的要求第227章 - 麻 煩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96章 春色無邊第387章 - 大屠殺之夜(上)第324章 - 秘 密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327章 - 1914年的變化第204章 - 11.6兵變第363章 - 動盪第286章 - 廢 除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69章 死 戰第277章 - 東京審判(中)第406章 - 邊境上的戰爭第99章 陳其美的心思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52章 損主意第249章 - 神聖分贓同盟第273章 - 日本之神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314章 - 故 交第263章 - 日本的投降(下)第132章 特殊任務執行隊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69章 死 戰第136章 京城風雲(三)第120章 用 刑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172章 特工在行動(中)第293章 - 法巴阿比第514章 - 海上決戰(中)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54章 - 中東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391章 - 尚文王室第226章 - 統(一)第457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中)第251章 - 四國島上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185章 西 藏第571章 - 對 決第574章 - 坦克大決戰(上)第345章 - 印度洋上的決戰(下)第568章 - 最後一封電報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162章 叛亂前奏第297章 - 大中華聯邦第45章 白沙嶺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36章 遇 伏第39章 辭 官第312章 - 思想第457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中)第206章 元首夫人第183章 夢 境第508章 - 羅 馬第206章 元首夫人第163章 財產安排第460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一)第434章 - 遠征軍團第97章 海 盜第198章 - 帝國師,前進!第323章 - 新 省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
第39章 辭 官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508章 - 羅 馬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237章 - 倫 敦第76章 三 傑第26章 微服私訪第489章 - 智力的較量第306章 - 風 暴(下)第25章 視察新軍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二百二十八章第491章 - 女王和國王第122章 叛 變第181章 猶太民族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161章 選 擇第44章 說 服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403章 - 第二次伏擊戰第80章 席捲閩浙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466章 - 邁克唐納山脈第440章 - 浴血迪亞巴克爾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313章 - 華元本位制第308章 - 長 沙第88章 中國的要求第227章 - 麻 煩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96章 春色無邊第387章 - 大屠殺之夜(上)第324章 - 秘 密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327章 - 1914年的變化第204章 - 11.6兵變第363章 - 動盪第286章 - 廢 除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69章 死 戰第277章 - 東京審判(中)第406章 - 邊境上的戰爭第99章 陳其美的心思第281章 - 燃燒吧,東京(上)第52章 損主意第249章 - 神聖分贓同盟第273章 - 日本之神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314章 - 故 交第263章 - 日本的投降(下)第132章 特殊任務執行隊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69章 死 戰第136章 京城風雲(三)第120章 用 刑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172章 特工在行動(中)第293章 - 法巴阿比第514章 - 海上決戰(中)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54章 - 中東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391章 - 尚文王室第226章 - 統(一)第457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中)第251章 - 四國島上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185章 西 藏第571章 - 對 決第574章 - 坦克大決戰(上)第345章 - 印度洋上的決戰(下)第568章 - 最後一封電報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162章 叛亂前奏第297章 - 大中華聯邦第45章 白沙嶺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36章 遇 伏第39章 辭 官第312章 - 思想第457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中)第206章 元首夫人第183章 夢 境第508章 - 羅 馬第206章 元首夫人第163章 財產安排第460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一)第434章 - 遠征軍團第97章 海 盜第198章 - 帝國師,前進!第323章 - 新 省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