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譚嗣同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9月20日,這一天將註定成爲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代表着中國進步自救覺醒的維新運動將被徹底扼殺!

一場徹底將中國拖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地步的政變拉開了帷幕。

政變的主使人就是慈禧,而政變的急先鋒,卻是從另一個時代過來的,莫名其妙被捲入其中的李國勇。

看着下面黑壓壓一片整裝待發的士兵,李國勇心中一片茫然。

“大人,兄弟們都準備好了,大人您看?”一名內九門的門千總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國勇厭惡地看着這傢伙,恨不得一腳將他踹出老遠,強壓着心頭的厭煩,儘量平緩着語氣說道:“杜大人看從哪先下手好啊?”

這個叫杜子其的千總存心巴結面前這新得寵的頂頭上司:“大人,照下官看來,首要擒拿住維新黨的康梁譚三人,此首功也,這份功勞當然是大人的了,下官帶五百兵去抓捕其餘逆賊,也跟着沾點小光。”

看着這個馬屁精,李國勇有計劃了(其實李國勇忘了自己纔是天字第一號馬屁精),他滿臉堆笑:“杜大人哪裡話,咱們同爲太后皇上效力,今後互相仰仗的地方多着呢,小弟怎敢一人貪功,不如這樣,小弟帶一半人去捉拿譚嗣同、康廣仁、林旭、劉光第,至於康有爲、梁啓超、楊銳、楊深秀就有勞杜大人了。”

杜子其美得直冒泡,康有爲梁啓超那可是維新派的大頭頭啊,讓自己抓住了,太后那弄個巡撫什麼的當當,那也不是沒可能的。

李國勇看着這個高興得快手舞足蹈的傢伙,心裡冷笑你樂着去吧,等會有你哭的時候。按照李鴻章今日日裡送來密信的約定,一個時辰前李鴻章應該已派人秘密通知了康有爲梁啓超這次的抓捕行動,你杜大人能抓住他們,那真是天下奇聞了。他制止了還想假意推託下的杜子其:“杜大人不必禮讓了,我看就這麼着了,咱們動手吧。”

而此時在瀏陽會館的莽蒼蒼齋內,一個彪形大漢正在那苦苦勸說着絲毫不爲所動的譚嗣同:“三哥,快走吧,康梁兩位大人大半個時辰前就讓人送來了急信,北禧懿旨已下,變法失敗了啊,兩位大人只怕現在已在日本使館了,我王五拼死也要送大人出去!”

這大漢原來就是清末的好漢,大刀王五。

譚嗣同卻還是搖頭微笑:“大丈夫不做事則已,做事則磊磊落落了,一死何足惜。各國變法,無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這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原話)

王五還待勸說,譚嗣同搖手製止了他,從身上解下了佩劍,遞給了王五:“五哥,我意已決,不必再勸,此劍名‘鳳矩’,就此贈了五哥,惟望五哥用此劍與七哥(王五的結拜兄弟通臂猿胡七)掃盡人間不平之事,我願足矣!”

遠處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王五知道再勸已不可能了,於是和身邊的胡七跪下:“三哥,我王五在此發誓,只要尚有一口氣在,必爲三哥報此大仇!”

就是這個大刀王五和胡七,後來就差點成功的刺殺成功李國勇,當然這是後話了。

譚嗣同看着含淚縱身跳上屋頂逃走的王五胡七,帶笑從容地走出了莽蒼蒼齋。

“砰”地一聲,瀏陽會館的大門被砸開了,一大羣士兵擁着一年二十左右的年輕人衝了進來。

譚嗣同淡淡笑道:“諸位可來得遲了,譚某侯之久矣。不知是哪位大人帶的兵?”

領頭的年輕人李國勇雖然早從歷史上知道譚嗣同的視死如歸,但此刻親身面對,還是不禁爲譚嗣同的舉止所折服:“在下李國勇。”

聽了這名字,譚嗣同臉色微變:“原來就是才被皇上封爲三等侍衛的李大人。”

“大膽!”邊上的一個兵丁呵斥道:“這乃是太后親封的一等侍衛,剿賊總使李大人!”

譚嗣同面露譏諷:“怪不得,原來李大人升官了,譚某恭喜大人了!”

李國勇嘆息一聲,從袖中拿出了慈禧的詔書,念道:“查工部主事康有爲,譯書局協理梁啓超,軍機章京譚嗣同,不沐皇恩,密謀反叛,着交步軍統領衙門拿解刑部審訊,欽此!”

譚嗣同還是那樣的淡然從容:“皇上是不會發這樣的詔書的,譚嗣同拒不領旨!”

李國勇無奈地搖了搖頭:“譚大人,請吧!”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9月20日夜,譚嗣同於莽蒼蒼齋被捕;楊銳於牀上被抓;林旭于軍機處值班時被拿;康廣仁、劉光第、楊深秀無一漏網。

預先得到消息的康有爲、梁啓超先避至日本使館,後在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的庇護下逃居海外。

9月21日,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宮,在訓斥了光緒一番後,用光緒帝的名義頒佈詔書,以“朕躬不豫”爲由,宣佈“訓政”,接管了處理政務的權力。”後命將光緒軟禁於南海源臺涵元殿,派親信太監嚴加看管,截斷了他同外界的一切聯繫。

被經過李國勇身邊的時候,他看到了光緒眼中對自己無比的恨意。

至此,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失敗了,這次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至9月21日結束,共計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獄中的譚嗣同泰然自若,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並寫下了流傳青史的感人詩句《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9月28日下午,譚嗣同等六人從刑部監獄押向北京城南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問斬。就義前譚嗣同高聲朗誦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接着又慷慨陳詞:“爲了救國,我願灑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個人的犧牲,將有千百人站起來繼續進行維新的工作。”

監斬的軍機大臣剛毅生怕譚嗣同再說出什麼話來,匆忙下令將譚嗣同等六人以殺官專用之刀“大將軍”斬首。

譚嗣同等人的頭顱被下令懸掛在刑場上示衆三天,瀏陽會館的看門人劉鳳池於當日午冒死將譚嗣同的無頭屍體運回瀏陽會館,三天以後,劉鳳池又將譚的頭顱找回,請人縫合屍首,將殮後暫時安葬。第二年,劉鳳池又護送譚的棺木回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正式安葬。

在戊戌政變中告密有功的袁世凱,1899年被任命爲山東巡撫,逐步接近清廷的權力中樞。而另一個鎮壓變法有功的李國勇,則比袁世凱更快的得到了慈禧的重用。

這個來自於一百多年後的小流氓,只因一次車禍,就讓他站立在了一個大時代來臨前的風口浪尖。

1898年,中國即將風起雲涌!

(“大將軍”:清代殺官員的與殺平民的不一樣,殺官的刀稱“大將軍”,較少用,刀口較鈍,一刀下去,鮮血汨汨然冒出,腦袋卻沒有掉下,必須第二刀、第三刀……這基本不屬於砍頭,屬於鋸頭了。)

第91章 英名萬古第4章 千古名臣第107章 完 勝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147章 光 緒(下)第342章 - 海軍決戰令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552章 - 父與子第124章 抓 捕第337章 - 王牌部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268章 - 黑龍會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557章 - 李空一世第301章 - 一個領袖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527章 - 浴血鏖戰第505章 - 中英海軍軍官第225章 - 渡江第268章 - 黑龍會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227章 - 麻 煩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267章 - 靖國神社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161章 選 擇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202張 日 本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461章 - 前進,中國海軍!(二)第88章 中國的要求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483章 - 再克威里亞第332章 - 德里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329章 - 出擊印度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494 巴爾幹的命運第390章 - 在戰爭中發財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287章 - 發 展第98章 黨衛軍第483章 - 再克威里亞第566章 - 洛杉磯第405章 - 神龍即將騰飛第15章 借 款第125章 蒙古騎兵第493章 - 國王爭奪戰第432章 - 兩個將軍的誕生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500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三)第520章 - 一杯酒的戰爭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209章 - 敵後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477章 - 進攻希臘第280章 - 何謂仁義第313章 - 華元本位制第78章 回 國第7章 袁世凱第78章 回 國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95章 喜 訊第289章 - 亞 洲第63章 攻擊失利第51章 海 軍第279章 - 判 決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95章 喜 訊第256章 - 東 京(四)第94章 報 仇第397章 - 艱苦的大會戰第55章 克納佩第221章 - 變 故第189章 戰爭即將爆發第265章 - 和 約第189章 戰爭即將爆發第272章 - 投 降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68章 - 黑龍會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354章 - 中東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302章 - 中英聯軍第98章 黨衛軍第403章 - 第二次伏擊戰第477章 - 進攻希臘第26章 微服私訪第467章 - 殘酷的戰鬥第96章 春色無邊
第91章 英名萬古第4章 千古名臣第107章 完 勝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147章 光 緒(下)第342章 - 海軍決戰令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552章 - 父與子第124章 抓 捕第337章 - 王牌部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268章 - 黑龍會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12章 登陸臺灣第557章 - 李空一世第301章 - 一個領袖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446章 - 水資源研究所第527章 - 浴血鏖戰第505章 - 中英海軍軍官第225章 - 渡江第268章 - 黑龍會第239章 - 毀滅的前奏第227章 - 麻 煩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267章 - 靖國神社第274章 - 審判前夕第161章 選 擇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202張 日 本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461章 - 前進,中國海軍!(二)第88章 中國的要求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483章 - 再克威里亞第332章 - 德里第145章 慈禧之死第329章 - 出擊印度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494 巴爾幹的命運第390章 - 在戰爭中發財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287章 - 發 展第98章 黨衛軍第483章 - 再克威里亞第566章 - 洛杉磯第405章 - 神龍即將騰飛第15章 借 款第125章 蒙古騎兵第493章 - 國王爭奪戰第432章 - 兩個將軍的誕生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500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三)第520章 - 一杯酒的戰爭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209章 - 敵後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477章 - 進攻希臘第280章 - 何謂仁義第313章 - 華元本位制第78章 回 國第7章 袁世凱第78章 回 國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81章 日本的挑釁第95章 喜 訊第289章 - 亞 洲第63章 攻擊失利第51章 海 軍第279章 - 判 決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95章 喜 訊第256章 - 東 京(四)第94章 報 仇第397章 - 艱苦的大會戰第55章 克納佩第221章 - 變 故第189章 戰爭即將爆發第265章 - 和 約第189章 戰爭即將爆發第272章 - 投 降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268章 - 黑龍會第373章 - 自由陣線第354章 - 中東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207章 西豐保衛戰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302章 - 中英聯軍第98章 黨衛軍第403章 - 第二次伏擊戰第477章 - 進攻希臘第26章 微服私訪第467章 - 殘酷的戰鬥第96章 春色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