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 亞 洲

正洲的局勢在90年這一年中風雲變幻很多事情都已經脫離了歷史的正常軌道不光是英國人法國人或者是德國人甚至就連李國勇都措手不及。

本已平靜的印度忽然之間印度人又發動了近幾年來最兇猛的攻勢這次他們來勢洶洶大有不把英國人趕出印度誓不罷休的味道其武器之精良補給之豐厚讓英軍大爲吃驚雖然印度的總體局勢依然牢牢控制在英國人手裡但倉促應戰的英軍總司令皮特中將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皮特中將再次向國內發電懇請允許他和中國人第二次聯合作戰但沒有想到被國內一口回絕了指示他必須依靠英國人自己的力量將印度叛匪徹底擊跨。

英國人這麼做是有考慮的從印度第二次民族大起義爆發後英國人就始終懷疑中國企圖染指英國在遠東最大的殖民地雖然他們沒有任何的證據並且中國方面還給了印度英軍莫大地協助。

現在中國人已經成功解決了日本問題會不會趁着這次機會插手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對於英國來說現在的中國已經夠強大了強大到了足以動搖英國人在遠東的地位。

印度的局勢雖然三番兩次地出現變化但並非不可控制的。在印度第二次民族大起義之後爲了削弱印度的鬥爭英國頒佈了分割孟加拉的法令。

這項法令立刻引起了印度人的反對東孟加拉、旁遮普的農民陸續抗議加爾各答、拉瓦爾品地、孟買的工人舉行大罷工。但是印度地國大黨內部鬥爭非常激烈無法有力地領導這一場運動加上英國人無情地鎮壓。印度的民族解放鬥爭高潮已經逐漸走向低谷。3萬人的叛亂分子在英國國內看來完全可以依靠英軍的力量來獨自完成鎮壓的。

至於南婆羅洲南華共和國地成立讓荷蘭殖民者大爲驚恐雖然這樣的叛亂他們並沒有看在眼裡但荷蘭人擔心的是由此引發的一連串反對荷蘭殖民統治地叛亂。

由於是華人發動地戰爭所以此時中國政府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但中國政府卻僅僅發表了一篇呼籲交戰雙方保持冷靜中國願意做爲中間人爲雙方調停的聲明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動靜。

中國的態度讓荷蘭殖民者大是興奮他們地判斷是中國政府根本無意插手荷蘭人和那個南華共和國地事既然少了中國地威脅那麼一切都好辦了。荷蘭從國內陸續向印尼增兵5萬準備儘快的一舉解決這場叛亂。

這兩件是都是在李國勇的控制之中但是隨後發生的一些事情卻是他意想不到的這些將加速亞洲局勢的重新洗牌在未來的歷史書裡佔據了非常重要的筆墨。

在亞洲的地圖上有個小小的國家叫阿富汗。在878年—880年發生地第二次阿英戰爭結束之後阿富汗成爲了半殖民地在形式上還擁有自己的政府和軍隊但並不能維持國家的獨立。阿富汗在國際事物中沒有單獨地地位一切都要聽命於英國甚至屈從於印度的英印度政府。

阿富汗高層統治集團中有一個重要人物古拉姆穆哈邁德汗。由於統治集團內部地互相傾扎古拉姆穆哈邁德汗被迫流亡海外。

而他的兒子。後來改名爲塔爾齊的馬赫穆德貝格在大馬士革接受了教育。塔爾齊在大馬士革大量結交激進的青年土爾其黨人思想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爲了一名堅定不移地擁護祖國阿富汗擺脫英國人奴役成爲一個完全擁有獨立主權的“青年阿富汗”黨人。90年哈比布拉汗登上了阿富汗國王的寶座次年塔爾齊回國他向哈比布拉汗宣傳改革思想建議改變阿富汗閉塞落後的局面趕走英國殖民者。在他的影響下哈比布拉汗實行了一些比較激進的改革措施。阿富汗歷史上地第一份報紙《光明報》出現。

塔爾齊擔任了《光明報》的主編他在報紙上堅決評擊歐洲帝國主義尤其是英國對亞洲的侵略他極力喚起阿富汗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宣導“獨立只有完全的獨立才能使阿富汗繁榮富強”在《光明報》中塔爾齊較多地分析了印度和中亞的地區的情況引導阿富汗人民去思索本國的問題。他指出印度的衰弱和中亞的日益落後都是因爲英國殖民者奴役和壓迫的結果並且高度讚揚了印度的兩次民族大起義。

爲此印度的民族主義者經常引用塔爾齊的文章以號召印度人民團結起來趕走英國殖民統治者。英國人本來並沒有重視但在印度三萬軍隊重新向印度發動攻勢後發現他們常用塔爾齊的思想來號召印度人民武裝起來和萬惡的殖民者鬥爭到底這才驚慌起來;英國人先是禁止《光明報》進入印度接着給哈比布拉汗施加壓力要求立刻逮捕和絞死塔爾齊。

哈比布拉汗雖然生活糜爛但倒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國王顯然是因爲印度起義的消息刺激了他個性衝動的哈比布拉汗毅然發動了阿富汗大起義號召全阿富汗人民行動起來趕跑英國殖民者在“青年阿富汗”黨的支持和鼓動下整個阿富汗爆發出了狂熱的民族主義傾向到處都在發生着襲擊英國人的事件。

印度、南婆羅洲和阿富汗三個地方的起義象多米喏骨牌被推翻了一樣亞洲各個殖民地都在發生着騷動到處都在爭取着國家獨立。

英法美這幾個殖民國家慌神了。因爲此時歐洲也不太平德國人可能唯恐天下不亂在歐洲擺出了咄咄逼人的態勢讓英法無法抽調更多地兵力進入亞洲於是他們啓動了《五國神聖同盟》這次就連高傲的英國人也要求中國出兵以穩定正洲的局勢。

中國人沒有動他們似乎忘記了神聖條約的存在。只顧着埋頭於國內的經濟建設外面打得天翻地覆和他們好像一點關係也沒有。

列強們坐不住了在霍必瀾的牽頭下。提出了緊急約見帝國元首李國勇的要求但不巧的是中國元首病了而且病得很重總理楊度又遠在德國所以只能把談判地重任放到了“鐵血部長”陳金虎的身上。

“阿富汗是怎麼回事?”此時在元首府裡的帝國元首李國勇看不出一點的病容精神抖擻地問着他的外交部長陳金虎和情報部副部長唐衍。

無論怎樣努力李國勇也始終想不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這麼一場大起義還有那個塔爾齊。雖然腦子裡模模糊糊有這個人的印象但他的思想理論居然大到了能影響整個亞洲的地步?

究竟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自己改變了歷史還是歷史本身正在發生改變?

當然這些對於中國來說是好事。本來在李國勇全盤構思裡起碼還要再過個兩三年才能在亞洲動手。但現在一個天大的大好機會放在了中國的面前就看怎麼樣來利用這個機會了。

“我們也不知道”唐衍老老實實地回答“這個彈丸小國從來都不在我們情報部門的觀察範圍之內。”

自從在情報部副部長的職務上上任後經過唐衍地努力情報部又煥發了陳其美時代的風采但阿富汗的鉅變實在讓人意想不到在唐衍看來這也是自己地恥辱。

李國勇點點頭說道“金虎這次委派你去和洋人談判。你準備怎麼處理中國出兵的事?”

在外交事物上越來越顯得成熟地陳金虎說道“出兵堅決出兵這是天賜良機我們決不能放過藉着這次機會只要利用得好帝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將有可能急劇擴張;同時我們可以請求德國在歐洲再給英法施加點壓力讓他們騰不出手來應付亞洲局勢。”

德國人顯然是很樂意這麼做的在遠東沒有任何殖民地的它們對於任何一個可以打擊英法的機會他們都不會輕易放過與其讓英國人在亞洲一家坐大還不如全力支持自己在遠東堅定的盟友中國。

“南華共和國那裡也要儘快給與支援這將會是帝國的突破口”唐衍提醒着李國勇“我們的電臺已經和陳明豪、李天正失去了聯繫他們那的情況應該很不容樂觀我已經陸續派出了幾批情報人員但到現在爲止一點音訊都沒有。”

李國勇“恩”了一聲“我已經讓海軍做好準備了隨時都可以進入印尼解決那的危機現在金虎身上地責任很重談判的時候需要多用一點技巧。”

陳金虎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自己承擔的責任。

就象元首所說的那樣外交的任務在於確保國家不致於英勇地走向毀滅而在於使國家實際上得以保存。實現這一目標的任何辦法都是權宜之計爲了達到某一個目標必須不擇手段不這樣做的人必被稱做是玩忽職守的罪犯。

“那個塔爾齊必須除掉!”唐衍忽然冷冷地說了一句。

“什麼?”李國勇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唐衍吐出了一口氣說道“雖然現在他的思想對帝國的戰略部署非常有利但他這樣的思想實在可怕將會使帝國日後在亞洲的中心地位受到嚴重地威脅所以塔爾齊這個人現在可以用他但用過之後連一天都不能讓他存活在這個世上而且還要把他思想留下來的荼毒全部擦抹得千乾淨淨!”

李國勇重新審視着他的表弟帝國的情報部長當年那種懶洋洋的作風已經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了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冷酷和陳英士一樣的冷酷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帝國的利益爲了這個利益什麼人都是可以犧牲的。

帝國的情報機關現在已經處在了一種平衡之中幾個情報機關相互協助並且制約當初一家獨大的局面不會再出現了唐衍應該感謝這種平衡政策陳其美的悲劇不會再一次出現了。

“這個事情你去辦”李國勇平復了自己的思路“過去我們對阿富汗這類小國家重視得太少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些西方大國身上現在想想實在不應該這個國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亡羊補牢希望爲時未晚看能不能把它從英國人手上搶過來。”

李國勇說的不錯阿富汗地處南亞、中亞和西亞的結合部向東又通過絲綢古道與中國相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3世紀初蒙古大汗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曾經攻克阿富汗並在阿富汗重鎮赫拉特屠城整個赫拉特只有40個居民奇蹟般地倖存下來而也正是憑着阿富汗地被征服蒙古人才能縱橫歐亞大陸。

所以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很早就統治過阿富汗其後又相繼被波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阿富汗在混戰中度過000多年;到了現在是英國人都充分意識到了阿富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己怎麼就會忽視了呢?

另外阿富汗的北部巴達赫尚和瓦罕山地高原沿阿姆河平原及興都庫什山北部高原一帶水利灌溉條件非常優秀運用得當將成爲帝國的糧倉。

“那麼我立即約見英法公使就出兵的問題詳細談判。” 陳金虎說道。

“恩去吧”李國勇有點疲勞地說道“另外要注意美國的動向現在英法屯兵歐洲但美國卻沒有受到影響他們有力量往亞洲派兵對了唐衍墨西哥的事辦得怎麼樣了?”

“正在辦相信再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成功了。”唐衍回答說道。

第60章 德齡公主第410章 - 坦克攻擊戰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32章 辛丑條約第247章 - 友誼萬歲第198章 - 帝國師,前進!第297章 - 大中華聯邦第320章 - 雷霆小組(下)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552章 - 父與子第328章 - 大幕正式拉開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286章 - 廢 除第481章 - 忽左忽右第553章 - 最後通牒第42章 江蘇事變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5章 白沙嶺第69章 死 戰第62章 遭遇戰第97章 海 盜第45章 白沙嶺第22章 平息叛亂第217章 - 發瘋的日本第42章 江蘇事變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462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三)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432章 - 兩個將軍的誕生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2章 救 駕第582章 - 走出戰壕第472章 - 將軍的罪惡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351章 - 印度終戰(上)第3章 升 官第28章 政治幼稚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285章 - 營 救第547章 - 最年輕的情報處長第390章 - 在戰爭中發財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91章 英名萬古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114章 誘 降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101章 對馬海戰第125章 蒙古騎兵第179章 福建泉州兵營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519章 - 聯邦軍隊第552章 - 父與子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534章 - 登陸英國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248章 - 人 才第95章 喜 訊第28章 政治幼稚第341章 - 突擊,突擊!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91章 英名萬古第568章 - 最後一封電報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515章 - 海上決戰(下)第416章 - 朱可夫的離開第161章 選 擇第439章 - 血腥防衛戰(下)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376章 - 正面還是東面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315章 - 間 諜第57章 策 反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104章 建國構想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8章 湖南少年歌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13章 密約和土匪第362章 - 中國的戰術第216章 - 暗鬥第98章 黨衛軍第161章 選 擇第113章 北京來客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322章 - 田中建四郎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175章 未來的情報天才(上)第572章 - 決戰前夕第557章 - 李空一世
第60章 德齡公主第410章 - 坦克攻擊戰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32章 辛丑條約第247章 - 友誼萬歲第198章 - 帝國師,前進!第297章 - 大中華聯邦第320章 - 雷霆小組(下)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552章 - 父與子第328章 - 大幕正式拉開第357章 - 祝融之攻擊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286章 - 廢 除第481章 - 忽左忽右第553章 - 最後通牒第42章 江蘇事變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45章 白沙嶺第69章 死 戰第62章 遭遇戰第97章 海 盜第45章 白沙嶺第22章 平息叛亂第217章 - 發瘋的日本第42章 江蘇事變第569章 - 史笛威上校第462章 - 前進,中國海軍!(三)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432章 - 兩個將軍的誕生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2章 救 駕第582章 - 走出戰壕第472章 - 將軍的罪惡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351章 - 印度終戰(上)第3章 升 官第28章 政治幼稚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285章 - 營 救第547章 - 最年輕的情報處長第390章 - 在戰爭中發財第555章 - 英國的投降(下)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91章 英名萬古第430章 - 庫葉島上第114章 誘 降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101章 對馬海戰第125章 蒙古騎兵第179章 福建泉州兵營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519章 - 聯邦軍隊第552章 - 父與子第102章 中國戰艦第534章 - 登陸英國第298章 - 重新整合第248章 - 人 才第95章 喜 訊第28章 政治幼稚第341章 - 突擊,突擊!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91章 英名萬古第568章 - 最後一封電報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515章 - 海上決戰(下)第416章 - 朱可夫的離開第161章 選 擇第439章 - 血腥防衛戰(下)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376章 - 正面還是東面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159章 誰的刀快第315章 - 間 諜第57章 策 反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366章 - 穆罕默德五世第104章 建國構想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8章 湖南少年歌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13章 密約和土匪第362章 - 中國的戰術第216章 - 暗鬥第98章 黨衛軍第161章 選 擇第113章 北京來客第276章 - 東京審判(上)第322章 - 田中建四郎第509章 - 中國飛行省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399章 - 戰爭的轉變第175章 未來的情報天才(上)第572章 - 決戰前夕第557章 - 李空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