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

王競堯來到常州知州衙門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深,路上已少見行人。他拒絕了張長永等人讓他內置軟甲,以防不測的要求,在他看來這些東西太影響自己的行動了。

雖然處在戰火之中,但常州一向是魚米之鄉,百姓生活富足,即便在宋朝大量向異族賠款的年代,宋王朝百姓依然衣食無憂,所以這常州知州府衙門看起來富麗堂皇,只是偶爾有幾處因爲遭到蒙古人攻城投擲進來的火器而有些損毀,但這影響不到整個建築的精緻。

當王競堯來到衙門門口後,守門士兵看他的眼光有些詫異,隨後悄聲說道:“都頭,兄弟們對你日間的舉動都敬仰的很,現在姚大人在裡面怒氣正盛,都頭千萬要小心了。”

“多謝。”王競堯學着古代人的樣子抱了抱拳:“這次王某人如能不死,不敢忘記兄弟之恩。”

王競堯第一次見姚訔的時候,發現這位異軍突起的著名抗元名將,並沒有穿着官員服裝,只是青衣淡衫,顯得非常的儒雅,這讓王競堯對他惡感大減。

“末將常州步兵都頭王競堯拜見知州大人。”王競堯進去後雙手抱拳,將頭稍稍低下說道。

正和姚訔說話的幾個人倍感詫異的看了底下的王競堯一眼,一個小小的都頭居然也敢自稱“末將”,他們可不知道這個來自另一個時代的現役軍官,可不知道自己這個“都頭”和“都虞侯”都相差甚遠,是斷斷沒有資格自稱“末將”的。

王競堯可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話,看着那些官員略帶譏諷的眼睛,不禁有些奇怪。

“一個小小都頭,居然敢自稱將軍,這也可算是我大宋朝破天荒的頭一遭了。”姚訔身邊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笑着說道,不過話語裡可沒有什麼惡意。

邊上隨同王競堯一起進來的周龍低聲告訴他,此人正是跟隨姚訔大人一起收復常州的通判陳昭陳大人。王競堯依稀記得其人年輕時工詞賦,後來久在邊疆打仗,很懂兵法。當時他因母喪歸居無錫。後來姚訔來無錫一帶舉兵,有人勸陳昭以母喪爲辭推卻,他慨然說:“國家淪沒,我怎能坐視不管,與其偷全而生,寧可爲國而死。”於是與姚訔分頭在常州四鄉奔波,號召人民保衛家園參加義軍,不久就組織了二萬多人蔘加義軍的到來,參加了收復常州的戰役。

被陳昭說得滿臉通紅的王競堯,現在心裡把自己那個時代拍電視劇的導演罵了個遍,那些個電視劇裡哪個芝麻綠豆大的官不是言必稱自己是“末將”的?弄得自己把人丟到了八百年前的古代來了。

姚訔根本就不搭理站在下面的王競堯,自顧自對身邊諸官說道:“今日一戰,我軍雖擊退韃子,然惡戰還沒有真正開始。包知縣,常州乃平江屏障,文山大人正帶我軍主力駐紮於此,東南又是大宋首府臨安,斷斷丟不得。而武進乃常州要衝,韃子攻我常州城不下,必然轉道先攻武進,一旦武進有失,常州也不能保全。所以我再給你1000兵馬,務必要守住武進啊,包知縣!”

武進知縣包圭爲人沉毅而有謀略,聽到知州大人如此說,當即站起身來說道:“包圭得大人重託,唯死戰到底!武進軍民自我包圭起,除非戰至一人一卒,否則絕不讓韃子靠近武進半步!”

聽到“文山大人”幾個字,王競堯心中一陣激盪,此人一定就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大人了。

姚訔點了點頭,又對兩個穿着俗家衣服,但頭上卻燙着幾個香疤,明顯是僧人出身的老者說道:“萬長老,莫長老,今日一戰,護國寺僧衆出力良多,姚某人在此不敢言謝。常州東城樓白日遭韃子攻擊甚烈,還煩請兩位長老明日帶領僧衆駐紮於此,以鞏固其防線。”

“阿彌陀佛。”左首一個歲數稍大的和尚萬安宣了聲佛號,說道:“大人既然如此看得起護國寺衆僧,和尚等人豈敢不盡心竭力,護衛常州?我佛雖然告誡我等不可殺人,但爲了天下千千萬萬漢人不至遭到凌辱殺害,這些個戒律也只能拋到一邊了。大人儘管放心,護國寺上下明日起必奮勇殺敵,無人敢言後退二字!”

“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爲僧!”下面的王競堯感嘆道,他這時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現在所處的地位。

在常州收復之後,常州護國寺的萬安和莫謙之長老組織並率領五百個和尚兵,高舉“降魔”義旗,參加抗元義兵隊伍,萬安臨行作詩:“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爲僧”,以示抗元到底的決心。

在當時元兵是異常尊敬佛教的,“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而自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後,“欲因其俗,以柔其人”,就更加推崇佛教來,甚至定了凡毆打和尚者要截其手,凡罵和尚者要斷其舌的法律。因此,一旦當和尚也毅然捨身取義,參加抗元鬥爭行列時,人們的激昂情緒真可衝貫雲霄了。

王競堯此時感慨不已,他過去總是認爲宋末的軍民是懦弱的,雖然也出了文天祥這個一代忠臣,出了常州保衛戰這樣可歌可泣的事蹟。但現在當自己親身處在了這個中華民族風雨飄搖的大時代裡,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多麼的慷慨激昂,捨生取義。

這時姚訔彷彿纔想起了一直站在下面的王競堯,用力一拍椅子,指着王競堯大聲叫道:“給我把這個妄傳軍令,擅殺大將的忤逆之徒抓起來!”

邊上立刻衝出幾個姚訔的護兵,氣勢洶洶的就向王競堯衝去。

剛纔還沉浸在感慨中的王競堯,一看勢頭不對,想也沒想,拔出身邊的鐵血寶刀,大吼一聲:“誰敢!”

他的這一舉動可把知州府裡的人嚇壞了,早從日間的戰報裡知道這個都頭膽大包天,但是他們萬萬想不到,王競堯竟然彪悍如此,在堂堂知州府裡也敢行兇。

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一章 神秘寶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六十二章 離譜的商人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屠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流求之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醫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十五章 太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十八章 金色的太陽第七十五章 初進泉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章 操持婚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領第三十章 軍魂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亂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記得朕說的話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二百十四章 撫州血戰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媽的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四百五十八章 血洗倭島 (五)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倫之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六十二章 離譜的商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終結篇:漢人的榮耀!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三百七十三章 變故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三百九十章 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六十四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五章 和尚平生把人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四 領袖的利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二百零九章 火炮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九章 擡棺入城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一百零七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一)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三)第四十五章 平江
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一章 神秘寶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六十二章 離譜的商人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屠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流求之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醫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十五章 太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十八章 金色的太陽第七十五章 初進泉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章 操持婚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領第三十章 軍魂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亂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記得朕說的話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二百十四章 撫州血戰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媽的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四百五十八章 血洗倭島 (五)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倫之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六十二章 離譜的商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終結篇:漢人的榮耀!第九章 丟人丟到宋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三百七十三章 變故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三百九十章 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六十四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五章 和尚平生把人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四 領袖的利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二百零九章 火炮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九章 擡棺入城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一百零七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一)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三)第四十五章 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