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

石毅冷漠地坐在城樓之上,觀察着對面成德軍的動向。

兩天之前,成德軍便抵達了河間府城下,經過兩天的準備,今日,他們終於要開始攻城了。摸着下巴上的短鬚,他的嘴角噙着一絲冷笑。成德李澈平日裡好大的名氣,但今日一看,也就是中規中紀的一個將領罷了。

看對手的攻城準備,依然是老一套。府兵首攻,不停地消耗城上的守軍實力,甲士跟上,作致命一擊。這樣的攻城套路,對於他這樣的老將來說,簡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該怎樣應對,都不用他吩咐,下頭的將領們自然能駕輕就熟地對付這樣的進攻。

今日成德軍必敗無疑。

這不是對面的成德軍戰鬥力有什麼問題,而是當成德軍奮勇突進,一枝獨秀地突進到河間府自己的面前的時候,失敗便已經不可避免了。

這一次整個的戰鬥進程,便是針對成德的一個大陰謀。

大帥突謀成德久矣。

振武與盧龍打了多年,正如李澤猜測的那樣,振武愈打愈弱,盧龍愈打愈強,王灃終於被打破了膽,而大帥整合契丹騎兵成了壓垮王灃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大帥的威逼之下,他終於投靠了盧龍。

至於橫海,盧龍根本就沒有將其當成對手,一個治下暴動連連,民不聊生的地域,對於盧龍來說,壓根兒就不是問題。

但成德不一樣。

成德在李安國這十幾年來的養民政策之下,百姓富庶,人丁激增,經濟狀況是北方最好的一片區域,別說盧龍了,就是河東也比不上。

盧龍這些年來,一直都在打仗。爲了對付契丹人,十幾年來,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也正是正十幾年的戰爭,讓節度使張仲武的野心一步一步地滋生起來。強悍的契丹如今已經被盧龍軍打壓得擡不起頭來,一些有實力的大部族不得不遠走高飛以圖避過盧龍軍的鋒銳,而另一些實力較弱或者不願意搬離故土的契丹部落,便只能託庇於盧龍治下,向盧龍繳納賦稅,出力出兵來換取平安。

契丹既平,大帥張仲武的目光自然而然地便投諸到了中原。

那是何等的一片大好江山啊!

朝廷闇弱,軍閥割劇,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怎麼看都是一個圖謀王圖霸業的不可多得的大好機會啊!

振武既降,那麼拿下成德,將觸角深深地探進中原,用成德的財富,人丁來彌補盧龍現在的不足,便是當務之急的大事。

只要能拿下成德,橫海就能唾手可得。

河東有高駢坐鎮,實力強勁,短時間內不可能征服,但有了振武,成德,橫海在手,盧龍便有了絕對的實力對付高駢了。

一旦拿下高駢,整個北方几乎便盡入盧龍之手,到了那個時候,進軍長安,便會從一個期望的目標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只可惜,公孫長明不肯助大帥一臂之力。

想到公孫長明,石毅便有些心中黯然。此人在盧龍呆了七八年時間,正是在他的幫助之下,盧龍才能從最開始的舉步維艱,一步一步地扭轉劣勢,進而與契丹人平分秋色,最後將契丹一舉擊潰,把快要凝聚成一體的契丹人重新分割得七七八八。作爲一個親自參與了其中絕大多數事務的石毅來說,如果有公孫長明之助,大帥便如虎生雙翼。

但公孫先生卻是那個一心想要重振大唐雄風的人。

在察覺到了大帥的心思之後,他逃跑了。現在他成了成德李安國的幕僚。這一次的三家聯盟,就是公孫長明一手策劃的。

只可惜,就像公孫長明瞭解盧龍一樣,盧龍節度使張仲武也充分的瞭解他。搶先策反了本來就猶豫不決的王灃之後,這場戰鬥勝利的天平,便已經嚴重偏向了盧龍。

公孫先生可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同爲一方節度使的王灃,竟然如此輕易地便向盧龍低下了頭顱。

說來說去,還得感謝公孫先生這些年來對盧龍的大力幫助呢!

石毅險些笑出了聲兒。

君明臣賢。

公孫先生是那個賢能的人,在大帥的麾下能盡情地發揮他的能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到了成德,可有些不靈了呢!看着眼前這個名氣偌大的成德少將軍,孤軍深入而仍然洋洋自得,想來公孫先生知道了一定會氣得吐血三升吧。

如果李澈用兵謹慎,一直保持着與另外兩條線齊頭兵進的趨勢的話,這仗打起來就麻煩得多了。

年輕氣盛終是要付出代價的。

遠處響起了隆隆的戰鼓之聲,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眼下戰場之上的石毅被嚇了一跳,手一抖,揪下了好幾根鬍鬚。瞅瞅手上那花白的鬍子,他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老了呢!

想當初剛來盧龍的時候,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大好青年,十幾年下來,竟然連鬍鬚也變得斑駁起來了,摸摸臉龐,粗糙的有些硌手,這得益於盧龍的天氣與風沙啊。

希望大帥這一次能順風順水,一路前行,這樣自己以後也可以向大帥討一個氣候適宜的地方去養老呢!

“刺史,成德軍馬上就要展開進攻了。”一名將領在城樓之下仰着頭大聲向石毅稟告道。

石毅懶洋洋地揮了揮手:“這還需要來稟報我嗎?該怎麼打就怎麼打。”

“明白了!”

隨着城下隆隆的鼓聲,城上的金鼓之聲也旋即響了起來。

河間府可不是什麼通州大邑,城牆並不高,還不到兩丈,也沒有護城河之類的防禦設施,也就是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徵發徭役繞着城池挖了一道深有三尺,寬約一丈的壕溝,在內裡倒插了無數鋒利的竹籤木刺等物,有些地方則是鋪了一些乾草,澆上油脂,敵人來攻的時候,以火箭點燃,以此來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從而讓城上對攻城者進行最大程度的殺傷。

三米多寬的壕溝,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躍過去的,更重要的是,就算你跳躍力驚人,跳過去之後距離城牆也只有尺餘的距離,這麼一點點地方,你連站都不容易站穩,還怎麼攻擊敵人呢?

想要直接攻擊城牆,第一步,自然就是要填平這些壕溝。

上千名府兵手持着木質盾牌,肩扛着一個個的草袋子,向着壕溝奔跑過來,將肩上的草袋子扔進壕溝,然後轉身將盾牌背在身後轉身便逃。他們沒有盔甲護身,捱上一箭,那就慘了。哪怕沒有命中要害,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運氣不好的話,照樣能讓你因爲感染而送了性命。

守城者的羽箭箭頭,多半都在糞水之中浸泡過,紮在身上,絕不是隻流點血那麼簡單的。

攻城者穩打穩紮,守城者也是不慌不忙。

每當一波府兵們前來填壕溝的時候,城上便是箭如雨下,最終留下一些屍體和一段被填平的壕溝之後,便有稍許的停頓,然後便又進行着與上一次一模一樣的重複。

李澈立於獵獵作響的大旗之下,意氣風發,這是他第一次指揮數萬人的大軍團作戰,從深州出發,一路高歌猛進,率先打到了河間府,與之相比,無論是橫海柳成林,還是振武王灃,都無法與之相比,這讓他更是志得意滿。

河間小城,如何能抵擋得住了三千甲士,三萬府兵的猛攻?拿下河間,只不過就是時間問題了。

“看起來石毅麾下兵力嚴重不足。”揚起馬鞭,指着河間府城上那飄揚着的石字大旗,李澈道:“如果他兵力充足,在我們的府兵開始填壕溝的時候,便應當派兵出來絞殺這些府兵,但現在他們只是在城上射擊而沒有出城攻擊,很明顯就是兵力不足不願意冒險了。”

“少將軍,可這樣一來,你麾下的五百騎兵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了。”王明仁笑道。“他們要是敢出城,五百騎兵掩殺,總是可以幹掉他們一些精銳的。”

“的確有些可惜,聽公孫先生說,盧龍騎兵絲毫不遜色於我親手訓練出來的這些兒郎,我還真有些不服氣,只可惜石毅怯戰,不肯出城作戰。”

“少將軍,等破城之後,有的是機會。”王明仁揚了揚手裡的馬槊,“便是我,也有些手癢呢!”

“不見得有機會啊!”李澈嘆道:“整個的戰略,就是拿下瀛州就到此爲止,要是張仲武服了軟,接下來可就打不成羅!”

兩人輕鬆地說笑着,渾沒有將這場攻堅戰放在心上。而在前方戰場之上,更加激烈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再填平了數十丈的壕溝之後,府兵們終於直接開始了對城牆的攻擊。

一支兩千人的身着皮甲的裝備要略好於一般府兵的士卒,擡着雲梯,扛着一根根的碗口粗細的長竹竿呼嘯着衝向了城牆。這些雲梯,都是這兩天來成德軍臨時打造的,而那些竹竿,就是造雲梯沒有用完的一些材料,現在也被直接用在了戰場之上。

一架架雲梯靠在了城牆之上,士兵們飛快地向上攀爬,一根根竹竿就這樣直嗵嗵地搭在城牆之上,手腳伶俐的士兵將刀子咬在嘴裡,手腳並用地攀着竹竿向城上突進。

第二百一十一章:有投入自然有產出第一百六十六章:勝利的消息第一千零一章:三殿下敢來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一百三十章:一人之死所導致的戰略失敗第七百三十四章:憂心如焚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越快越好第九百七十四章:拼死一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難題第四百二十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一十五章:逃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個海外總督第七百五十二章:交通規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大亂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三百七十七章:德州新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這是啥東西第八百零六章:荊南之戰(還下)第八十三章:霸氣第二百七十二章:想找一個強援的昭義節帥第八百一十八章:沮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一刀兩刀三刀第二百二十五章:能用的都可以拿來用一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五百四十四章:雪原之戰(再中)第九百八十四章:瞅你咋地第七百三十一章:花邊新聞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四百二十八章:所謀甚大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五百二十九章:東北談,西北打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一章:失敗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十八章:酸爽第八百四十二章:激盪(5)第七十四章:貪念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247:萬事俱備第四十三章:歸來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二百二十三章:勢如破竹247: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三十六章:虎狼第六十八章:各有盤算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平曹煊第九百一十九章:雲涌(6)第一千零七十二章:重壓之下的妥協第九百九十七章:宣傳的力量第三百六十一章:無可奈何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第四百八十一章:戰俘第一百二十六章:李澈之死第五百三十二章:得其所哉第八百七十六章:聲色俱厲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老頭子耍得,我就耍不得?第六百四十九章:狗仗人勢的進攻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辭別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八百一十九章:敬翔之死第一百零三章:小店,羊頭肉以及交易第九百二十九章:戰鬥吧,兄弟們(2)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吐蕃亡第九章:一個圈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八百九十一章:亡羊補牢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以後該做的事情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反應(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個一盤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他肯定在那裡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七十四章:貪念第一百五十一章:恍然大悟第三百二十二章:不想當官的王明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找一把大傘罩着他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四百七十七章:重逢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局已定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八百零八章:長安事(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二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第二百一十一章:有投入自然有產出第一百六十六章:勝利的消息第一千零一章:三殿下敢來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一百三十章:一人之死所導致的戰略失敗第七百三十四章:憂心如焚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越快越好第九百七十四章:拼死一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難題第四百二十章: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一十五章:逃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個海外總督第七百五十二章:交通規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大亂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三百七十七章:德州新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這是啥東西第八百零六章:荊南之戰(還下)第八十三章:霸氣第二百七十二章:想找一個強援的昭義節帥第八百一十八章:沮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一刀兩刀三刀第二百二十五章:能用的都可以拿來用一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五百四十四章:雪原之戰(再中)第九百八十四章:瞅你咋地第七百三十一章:花邊新聞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四百二十八章:所謀甚大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五百二十九章:東北談,西北打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一章:失敗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十八章:酸爽第八百四十二章:激盪(5)第七十四章:貪念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247:萬事俱備第四十三章:歸來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二百二十三章:勢如破竹247: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三十六章:虎狼第六十八章:各有盤算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平曹煊第九百一十九章:雲涌(6)第一千零七十二章:重壓之下的妥協第九百九十七章:宣傳的力量第三百六十一章:無可奈何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第四百八十一章:戰俘第一百二十六章:李澈之死第五百三十二章:得其所哉第八百七十六章:聲色俱厲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老頭子耍得,我就耍不得?第六百四十九章:狗仗人勢的進攻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辭別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八百一十九章:敬翔之死第一百零三章:小店,羊頭肉以及交易第九百二十九章:戰鬥吧,兄弟們(2)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吐蕃亡第九章:一個圈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八百九十一章:亡羊補牢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以後該做的事情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反應(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個一盤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他肯定在那裡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七十四章:貪念第一百五十一章:恍然大悟第三百二十二章:不想當官的王明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找一把大傘罩着他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四百七十七章:重逢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局已定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八百零八章:長安事(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二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