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難償心願

薛平有些呆呆楞楞地看着面前的李澤,對於自己的任命,他有些匪夷所思,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他所求的是禮部尚書的職位。

禮部尚書原本就是一個清貴的職位,特別是現在的鎮州小朝廷偏安一隅,禮部就更加的沒有啥事了,他認爲自己向李澤要這個職位一定會如願以償,如此以來,自己便會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去聯合志同道合輔助大唐的忠臣大業中去。

更何況,真有實權的部門,李澤肯定也是不願意給自己的。

但現在,從李澤嘴裡吐出來的卻是工部尚書這四個字。

有唐一代,大唐六部尚書分爲三行,吏兵在前,刑戶爲中,禮工後行,在排名之上,禮部是排在工部之前的。但落實到現在武邑的現狀之中以及李澤本人的行事風格的對事情的重視程度,工部的地位卻是大大提前了。

如果要給他們重新排一個名次的話,工部最差也會排到第四位,居於吏兵戶三部之後。

工部掌控着土木水利和國家農、林、牧(軍馬除外)、漁,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務部門,而李澤本人對於道路、水利等建設有着一股極強的偏執勁,每佔一地,排在第一位的,總是幹這些事。

慢慢的薛平也悟出了這其中的一些道道。李澤修這些,都是由度支司統一調撥資金的,大都採取的是以工代賑的形式,實際上便是對這些新佔地方的一種變相的撫卹,讓該地百姓有飯吃,有事做,還有一點點小的收入,同時在做這些的過程之中,順便也完成了人口的普查工作,一般情況之下,工程還沒有完工,武邑對當地的統治已經站穩了腳跟,秩序也恢復得七七八八了。

而屯田,亦是重中之重,除開新開墾土地之外,工部的屯田司還管理着所有的公有土地的分配權,像永業田,公田變私田等買賣之類便是由他們來全面掌握,無一不是油水極厚的差使。

而不管是修建道路,興修水利,還是屯田等,都是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的,工部正式成立之後,每年過手的資金只怕是海量的,這算得上一個一等一的肥缺了。

當然,這也是一個忙得要死的部門。即便以前在長安的時候,長安朝廷控制的區域僅僅限制在河洛和關中一帶,工部的那些官兒也一個個忙得腳不點地,這裡河水氾濫了,那裡道路垮塌了,這裡有人侵佔公田,哪裡有人私自捕撈,每一件事,都足以讓人撓破腦袋。

“薛兄啊,你原本想要的禮部尚書一職,章回章先生已經表明態度了,還跟我說,非他莫屬。”李澤一攤手,將大黑鍋扣到了章回身上。“章先生品行高潔,德高望重,畢生心願便是想讓他研究的學問能遍傳天下,更何況現在禮部還兼着科舉取士的重大任務,非得有這樣一個人來壓陣不可啊!”

薛平無話可說,如果李澤嘴裡的禮部尚書是別人,他還可以據理力爭一番,但李澤擡出來的章回,不論是哪一方面,都是他無法比較的。

“薛兄年輕力壯,正是爲國出力的時候,工部責任重大啊!”李澤悲天憫人地道:“像原昭義節鎮,魏博節鎮這些地方,最基礎的建設簡直慘不忍睹啊,我們派出去的官員寫回來的奏摺之中便提到,每到雨季,即便是官道亦泥濘難行,河水動輒氾濫潰堤,查看本地縣誌,偶遇旱澇,便是餓殍遍野。即便城中有糧,有時竟也是無法運到受災地方,眼睜睜地看着人餓死,讀來聽人嘆息。以前我們管不着,現在都已經歸了朝廷治下,我們怎麼能放任這樣的事情再次出現了。接下來,你要多跑跑,我們要把這些真正能解民生疾苦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今天做一件,明天做一件,總有做完的時候對不對?做一件,便能惠及一地百姓啊。”

唱着高調的李澤,渾然不在意薛平的臉色愈來愈苦。

薛平無法反對。

因爲李澤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向他指手劃腳,你薛平年富力強,能力不錯,怎麼現在就能想着享福呢,你要多辛苦一下,解民之倒懸,民之疾苦纔是正理啊。

此時的他,也想明白了李澤的用意。

對方是想用這些繁雜的事務困住他。想一想,如果鎮州出了什麼事情,太子出了什麼事情,他薛平彼時卻正在遙遠的地方爲了修建道路,興修水利,整理河道而籌謀規劃,即便得到了消息,等到趕回來,只怕黃花菜也就涼了。

賴在這裡不走?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否則辦砸了事情,李澤正好光明正大地打發了自己,到時候按照律令把自己發配到一個偏遠的地方去當一行刺史,當一個縣令,自己去還是不去?說不定李澤正是這樣想的,正等着自己犯錯好收拾自己呢?

官場之上的這些鬼魅勾當,他見過的太多了。小心翼翼,百般防範都說不定中招,更何況自己一心二用呢?

乾脆辭官不做?

保皇一系本來就實力薄弱,能在鎮州小朝廷之中佔據的位置廖廖無幾,工部尚書好歹也是正三品,坐在這個位置之上,多多少少也是可以安插不少自己人的,真要不做,李澤只怕一邊會假惺惺的挽留,一邊馬上使人替代了自己。

沒有了位置,談何影響力?

薛平有些失魂落魄地離開了節帥府。

李澤倒是按照之前的約定,給了韓琦兵部尚書的位置,但那是以削鎮爲代價的,李存忠能保有一衛大將軍的位置,但原河東治下的地方治理權,卻全都被收回了。接下來這些地方的治理權理,那些刺史,縣令的位置,又是一項艱苦卓絕的鬥爭,要是連這些治理權都丟掉了,完全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那他們手中的籌碼將進一步的縮小。

李澤對地方上的侵蝕手段,薛平可是深有體會的。像鎮州,趙州這些地方,都是在無聲無息之下便完成了更新換代,而滄州定州易州,除了戰爭手段之外,更多的則是從下到上的發起了改革,最終倒逼着原有的官員們一一黯然下臺,被李澤一系人馬取而代之。

義興社,便是李澤手中一柄殺人不見血的刀。

河東現在老百姓的日子,比起原武威治下的百姓的日子,差得不是一星半點,而且現在的河東,仍然是豪強世族當道,官員們也大都出自這些家族,這些人小辮子一揪一大把,李澤不在這上面作妖,那才真是怪事了。

韓琦在兵部能握有多少實權,也是一個值得懷疑的事情,軍制改革,除掉了地方軍隊,取消了地方折衝府,便等於已經砍掉了兵部一條臂膀。十二衛拋開監門衛外,其餘的都建成野戰軍,獨立性大大加強,兵部對於他們的影響力大大降低,而現在他們預計能掌控的,也就是李存忠一衛,秦詔一衛了。

十一衛兵馬,他們只能拿到兩衛,想來就有些讓人灰心喪氣。

田令孜也如願拿到了太常寺卿的位置,但這個人,能力有限,除了能忠心耿耿的跟着皇帝外,外面的事情,能指望他的實在不多。

得想辦法,把程緒,金世勇這些人往上推,還有因爲皇帝的詔命從衛州弄回來的那六個人,也要藉着皇帝的這股東風,爲他們謀得一個不錯的位置。

夜風之中,緩緩而行的薛平漸漸地挺起了胸膛,步子也越來越快了,倒是讓後面跟着的護衛們有些錯愕,因爲他們也感受到了長官情緒之上從低落到昂揚的變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薛平在心裡不停地爲自己鼓着勁,只要不死,便要戰鬥!只要還在戰鬥,就還有希望!更何況,他並不是要推翻李澤取而代之,他所謀求的,不過是限制李澤的野心,不讓他取大唐而代之罷了。

薛平在夜色之中昂然前行。

李澤在府中爲讓薛平吃了癟而沾沾自喜,不管怎麼說,薛平都是一個能吏,一個能真正做事的人才,讓他去工部,讓無數的事務性的工作牽絆住他,讓他不停地爲解決問題而奔波,自然就會少生事端。

而此時,在驛館之中,敬翔正拿着一張佈告,在逐字逐句地研究着發佈不久的政改詔命,詔命之中只是從大略之上敘述了一遍,但對於敬翔這樣的人說,見微而知著,卻是能從這大而劃之的詔命之中,看到內裡更深層次的東西。

“軍師,剛剛公孫長明那邊派人來通知,說我們明天可以見到曹帥和朱將軍了。”吳健推門而入,稟告道。

“好,正好與曹帥一齊來研究一下這個東西。”揚了揚手中的佈告,“意味深長,意義重大啊!”

吳健笑道:“本質之上,還是李澤獨攬大權而已。”

“表面是如是,但內裡卻有太多東西可以考究了。”敬翔道:“李澤正在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這對於我們,卻是極爲有利的。”

第五百九十四章:風雪之中亂刀飛第八百二十九章:又一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反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八百四十六章:激盪(9)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六百三十三章:李澤的宏願第七百七十九章:屈服第一百八十八章:反朱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七百零六章:行險第一百二十七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二百八十章:福王第一百三十四章:艱難前行第三百零三章:成婚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三百零九章:覆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封海(4)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六百七十二章:伏擊第四百二十三章:困境第三百六十六章:致命爆炸第三十六章:虎狼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圖謀朝廷使節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六百八十六章:晴天霹靂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有緣第八百五十三章:激盪(16)第七百一十五章:各有想法第六百五十九章:水戰第六百五十二章:藍圖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柳如煙很不開心第七百零四章:借刀殺人第七十三章:李澤的危機和石壯的微笑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意外事件第十三章:有想法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二百四十五章:大舅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八章:婚姻大事第三百六十三章:決死一戰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敗第八百六十一章:三個狠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八百二十三章:敲打第一百零八章:監門衛來的錄事參軍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五百三十五章:中風第二章:一聲嘆息第八百八十一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伸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昔人不再第四百七十七章:重逢第四百六十八章:助力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八章:一場麻煩第八百六十五章:安國薨第二百章:閃電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交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吐蕃男兒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三百一十二章:糧草第六百九十二章:別無他路第二十九章:聰明人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五百一十四章:入營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三百三十六章:斯人已逝第八百二十二章:重逢第一百一十章:吃幹抹淨又何妨第四百一十三章:最後的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這裡頭有鬼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八百四十三章:激盪(6)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四百三十八章:包個大餃子第七百三十九章:戰揚州(下續二)第六百三十四章:鬱悶的樊勝和開心的敬翔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五百零六章:西域三人組(上)第四百六十章:最後的一次反擊第八百三十七章:欲加之罪第八百零一章:荊南之戰(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
第五百九十四章:風雪之中亂刀飛第八百二十九章:又一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反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義無反顧第八百四十六章:激盪(9)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六百三十三章:李澤的宏願第七百七十九章:屈服第一百八十八章:反朱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七百零六章:行險第一百二十七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二百八十章:福王第一百三十四章:艱難前行第三百零三章:成婚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三百零九章:覆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封海(4)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六百七十二章:伏擊第四百二十三章:困境第三百六十六章:致命爆炸第三十六章:虎狼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圖謀朝廷使節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六百八十六章:晴天霹靂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有緣第八百五十三章:激盪(16)第七百一十五章:各有想法第六百五十九章:水戰第六百五十二章:藍圖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柳如煙很不開心第七百零四章:借刀殺人第七十三章:李澤的危機和石壯的微笑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意外事件第十三章:有想法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二百四十五章:大舅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八章:婚姻大事第三百六十三章:決死一戰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敗第八百六十一章:三個狠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八百二十三章:敲打第一百零八章:監門衛來的錄事參軍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訊第五百三十五章:中風第二章:一聲嘆息第八百八十一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下)第三百一十三章:伸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昔人不再第四百七十七章:重逢第四百六十八章:助力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八章:一場麻煩第八百六十五章:安國薨第二百章:閃電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交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吐蕃男兒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三百一十二章:糧草第六百九十二章:別無他路第二十九章:聰明人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五百一十四章:入營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三百三十六章:斯人已逝第八百二十二章:重逢第一百一十章:吃幹抹淨又何妨第四百一十三章:最後的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這裡頭有鬼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八百四十三章:激盪(6)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四百三十八章:包個大餃子第七百三十九章:戰揚州(下續二)第六百三十四章:鬱悶的樊勝和開心的敬翔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五百零六章:西域三人組(上)第四百六十章:最後的一次反擊第八百三十七章:欲加之罪第八百零一章:荊南之戰(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