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

茶盞在手裡緩緩地轉動着,李澤看着那些半人高的松柏隨風搖擺着,好半晌才道:“自然是想過的,可是卻無所得。”

公孫長明點了點頭,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我曾經想過,就這樣當一個宰相也不錯。”李澤緩緩地道:“我曾經設想過一種制度,皇帝,只能是國家的一個象徵,而並沒有實際的權利。所有的權柄,都操之於宰相之手。”

“沒有那個皇帝會甘心成爲一個擺設的。”公孫長明連連搖頭:“如果真是這樣,那相權與皇權之爭,必然會貫穿整個朝政,最終,必然有一方會血流成河。”

“原本我還是認爲我能做到的。”李澤道:“皇族原本的勢力,已經落到了最底谷,這本來是限制皇權的最好機會。終我一生,總是能設計完善一套完整的這樣的制度的,只可惜,薛平韓琦他們爲小皇帝找了一個好岳家,一下子便我的如意算盤落在了空處。如果還想這樣的話,那接下來在朝堂之上,與向氏一夥的官司都有的打了。”

“李相,恕我直言,即便沒有向氏,這也是不可取的。”公孫長明道:“你不想代唐而自立,而願意一輩子當一個宰相。可是您這個宰相,與皇帝的權力有什麼區別嗎?如果真有,那也只是一個名號而已。那麼接下來呢?在您之後呢?如果新上任的宰相,還有與您一樣的權力,那誰能保證他想更進一步,乾脆自己走上去呢?這樣的制度,壓根就是不現實的。”

李澤哈哈一笑:“這個制度,其實是肯定能希望做成的,不過我想了又想,期間也與章回,章循等武威書院的那些學問精深的人深度探討着,最後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我們現在的文化基因,決定了這一套是壓根兒就行不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他們從內心深處,就需要一個皇帝。”

“沒有了皇帝,這天下,豈不是又要大亂?”公孫長明有些茫然。

李澤擺了擺手,“我又想過第二個辦法。那就是以義興社爲基礎,來完成對大唐的絕對控制。公孫先生,你可以把義興社看做一個黨,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現在我們的軍隊將領,地方官員,八成以上,都是義興社的成員,你們都認爲是我李澤在控制着整個大唐,但勿寧說是義興社在控制着整個大唐。從軍隊,到地方官府,在鄉老村老,到商社工坊,義興社的成員遍及各地,一聲令下,義興社便能發揮出無以倫比的能量。”

義興社本來就是李澤用來控制手下的一個組織,公孫長明倒不以爲異。但沒有想到,李澤接下來所說的話,卻又讓他驚駭莫名。

“如果這樣的話,我想,是不是皇帝就可以不要了。”李澤自顧自地道:“每一屆義興社的黨魁,便自然而然地成爲這個國家的最高首腦。現在是我,接下來,大家可以選出新的符合要求的義興社最高首腦。”

不等公孫長明出言反對,李澤卻又搖頭道:“可往深裡想了一層,卻又覺得是換湯不換藥啊,只怕還會導致更多的血腥和爭鬥,但凡有希望的,都想來爭一爭,正如你所說的,碰到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自己想要過一過皇帝的癮呢?等他上了臺,只怕我們辛辛苦苦打造的義興社,第一個就會被這個傢伙舉起屠刀,砍殺個稀亂。”

“李相說得不錯,萬萬不行,萬萬不行。”

“所以我想來想去,終究還是一個死結。不管怎麼想,一個皇朝,似乎總是無法避免他最後煙消雲散的結局,這可真是讓人不甘啊!”李澤一攤手道。

“李相,您想得太多了。”公孫長明道:“再聰明的人,能算到兩代之後,便已可算是神人了,至於再往後,天知曉到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可我總想再謀算得深遠一些!”李澤站了起來,來回地踱着步子,“所以我派薛平他們去西域,讓李存忠,戴琳等人瞅着吐蕃,投下巨資讓金滿堂航行海外,聽到金世仁這傢伙發現了一塊新的陸地並已經站穩了腳跟,便馬上不遺途力地去支持他們繼續擴張。我鼓勵遠洋貿易,在武威書院裡大力開展格物致知,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想讓我們唐人,這一代,下一代以及子子孫孫,能夠睜眼看世界,對這個世界有一個充分的認知,而不是固步自封,永遠保持一個向外爭勝的心,那或者,我建立的王朝,能夠延續得更久。”

公孫長明感覺自己的思維有些跟不上李澤所想了。

“公孫,你說說,一個王朝爲什麼每每由盛而衰呢?每一代的開國帝王甚至第二代帝王,都可以說是精英之輩,而每一代的帝王,真正的蠢蛋,只怕是少之又少吧?就像現在在鎮州躺着的那一位,你能說他是昏庸無能嗎?他只不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現在我們的這位小皇帝,也是一位聰穎之輩,在武威書院裡,各項科目的學習,可都是優等。”李澤道。

“不管什麼樣的時代,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都是存在的。”公孫長明思索了片刻,道:“只不過在盛世之時,這樣的矛盾被掩蓋了。而隨着王朝的延續,階級之間的矛盾,便會越來越突出。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此而已。而在中原王朝,最大的矛盾,其實應當是沒有解決土地的兼併問題,大量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財富也愈來愈集中在少數的人手裡,當這樣的事情,發展到一個極端,自然就會爆發出巨大的問題。不過李相,你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啊。大唐治下,每戶名下的土地不能超過一千畝,嚴厲的梯級稅收制度,可以說已經杜絕了大量擁有土地的可能。光是這一點,我便覺得,將來的王朝是可期的。”

“現在的土地是遠遠不夠的。”李澤道。

“怎麼可能,我們現在很多地方的官員,愁的都是人丁不足。”公孫長明搖頭。

“那是現在。”李澤道:“公孫先生應當注意到我們現在治下的出生率,死亡率了吧?從四年前我們開始進行人口普查開始,每一年,我們淨增人口在五十萬以上。去年,整個北地,淨增人口八十萬。”

“好像聽夏荷說過一嘴!”

“過去人丁少,固然是因爲連年的戰爭,災荒,死的人太多,但更重要的是,生得太少。大家連自己都喂不飽的時候,那裡敢生娃,即便生了,也多有溺死,遺棄。而現在,日子越來越好過了,生了娃,都能養得活。而我們的老百姓,可都是信奉多子多福的,只要經濟來得及,那是可着勁兒的生啊。”李澤攤了攤手:“所以終有一天,我們的地是會不夠分的。”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啊!”公孫長明恍然大悟:“所以李相瞄着外面,是要開疆拓土,爲子孫後代謀取更多的土地?”

“有這個想法!”李澤道:“世界大得很,但沒有一片土地是沒有主人的,所以,我們想要我們的子孫後代一直有足夠的土地,就要不停地向外擴張,去與人爭,與人奪!以後我們的帝國,要永遠保持着一個向外擴張的野心,只要不停地在刀鋒向外,那麼內部的矛盾自然就會被減小,只要在外部有足夠的收益,那麼便能彌補內部的收益不足。”

“可是李相,古語云,好戰必亡啊!”公孫長明有些忐忑。

李澤微微一笑:“所以我們需要永遠保持着強大,永遠要比別人強。而且當我們強大的一定的地步的時候,戰爭,反而是最後的選擇了,因爲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會有更簡單的辦法謀取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永遠都比別人強?”公孫長明喃喃地道。

“是啊,要永遠都比別人強!”李澤笑道:“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因爲我需要在我的有生之年裡,利用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威望,來強力推動國內的發展,不僅僅是土地的改革,商貿的擴張,還有教育的普及,格物的進步。”

“至於我的後代們如何,我覺得我還是可以把我的兒子,孫子教育好的。”李澤呵呵笑了起來,“李家的兒孫,永遠也不許在深宮裡長於婦人之手,他們到了求學的年齡,就要出去求學,到了該做事的年齡,便要出去做事,還要從最底層做起。這樣一步一步的上來,我覺得總不至於太差。”

“李相深謀遠慮,公孫遠遠不及也。”公孫長明由衷地道。

“其實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並不在乎什麼名聲。”李澤道:“所以你們私底下要做的事情,雖然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卻也懶得去管。”

“如果能有一個好名聲,自然還是要更好一些!”公孫長明趕緊道。

李澤大笑。

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婦迴歸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零六章:荊南之戰(還下)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第六百一十五章:各自謀劃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百八十章:冷眼旁觀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一百九十一章:作繭自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七百章:突襲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七百一十一章:集結第六百七十四章:刀子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串連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殺出一條血路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四十八章:珍貴的感覺第三百三十五章:最後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引誘第五百三十九章:認栽第四百六十一章:發動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變的開端第七百零三章:隔岸觀火第八百二十四章: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七十七章:站直羅,別趴下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八十九章:昔年恩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亂戰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一個巨大無比的坑第三百零二章:接親第七百四十四章:不容更改第五百六十二章:改弦易轍第八百一十一章:長安事(再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牌面第九百三十七章:我從海上來(3)第八百七十七章:這世間,本該是這個樣子的啊第七百七十八章:用刑第五百七十七章:西行路上新夥伴第八百五十七章:西北現狀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第八百一十章:長安事(下)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六百五十九章:水戰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二百四十章:生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開放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三百九十三章:只待今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七百一十四章:抵達第五百六十二章:改弦易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交鋒第五百一十三章:小蟲回鄉第四百三十九章:湍流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九百二十二章:雲涌(9)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封海(4)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八百一十八章:沮喪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第九百二十五章:解除後患第六百四十七章:泰山匪第八百九十三章: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七十四章:送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爲了這些人,不值得第六百八十一章:泄密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247: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九百一十三章:改變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六百五十六章:演武第七百零七章:沒有退路的一戰第九百六十一章:官兒難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報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七百一十四章:抵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八百七十八章:折返第九十五章:真相第三百三十七章:政治經濟學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另一扇門217:分化、瓦解與拉攏
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婦迴歸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零六章:荊南之戰(還下)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第六百一十五章:各自謀劃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百八十章:冷眼旁觀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一百九十一章:作繭自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七百章:突襲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七百一十一章:集結第六百七十四章:刀子第八百二十五章:喜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串連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殺出一條血路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四十八章:珍貴的感覺第三百三十五章:最後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引誘第五百三十九章:認栽第四百六十一章:發動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變的開端第七百零三章:隔岸觀火第八百二十四章: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七十七章:站直羅,別趴下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八十九章:昔年恩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亂戰第五百二十二章:燕九請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一個巨大無比的坑第三百零二章:接親第七百四十四章:不容更改第五百六十二章:改弦易轍第八百一十一章:長安事(再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牌面第九百三十七章:我從海上來(3)第八百七十七章:這世間,本該是這個樣子的啊第七百七十八章:用刑第五百七十七章:西行路上新夥伴第八百五十七章:西北現狀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第八百一十章:長安事(下)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六百五十九章:水戰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二百四十章:生計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開放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三百九十三章:只待今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七百一十四章:抵達第五百六十二章:改弦易轍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交鋒第五百一十三章:小蟲回鄉第四百三十九章:湍流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九百二十二章:雲涌(9)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封海(4)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八百一十八章:沮喪第八百六十六章:意味深長第九百二十五章:解除後患第六百四十七章:泰山匪第八百九十三章: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七十四章:送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爲了這些人,不值得第六百八十一章:泄密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247: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九百一十三章:改變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六百五十六章:演武第七百零七章:沒有退路的一戰第九百六十一章:官兒難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報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七百一十四章:抵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八百七十八章:折返第九十五章:真相第三百三十七章:政治經濟學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另一扇門217:分化、瓦解與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