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攻守降高順

“將軍可還記得,劉璋初來相見,所言家父曾談論起將軍一事嗎?”沒理會高順所問,劉璋不慌不忙的又將話題扯了回去。

高順一愣,點了點頭。

“家父曾言,將軍剛正武勇,治軍嚴謹。所率之卒,皆勇健之士。每每對陣,一往無前,少有敗績。曾有言,若得千人,使之乘鍵馬披硬甲,則無所不破,號爲陷陣。此言不知屬實否?”

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劉璋隨意的問道。當然,這些話劉焉老大人是從未說過的,甚至連高順的名字都不一定聽過,但這並不影響劉璋拿來忽悠人。

高順聽聞劉璋此聞,心中一震。組建陷陣營的想法,也是近幾年,軍中戰馬漸多才興起的。自己xing子冷了些,朋友不多,極少跟人提及這事兒,卻不料遠在冀州的那位老太常,竟已然有了察覺,這種無孔不入的信息蒐集,委實是有些可畏可怖了。

“使君謬讚了,順有些蠻力而已,不敢言武勇。陷陣營一事,也不過只是個想法,如今分到順旗下的戰馬不足,只能留待日後再看了。”心中首次生出了敬畏的念頭,高順擡手拭了拭額頭的細汗,恭聲答道。

“呵呵,戰馬嗎?簡單至極,嗯,這個咱們回頭再議。將軍善戰之名素著,劉璋不才,這些年也讀了點兵法軍略。不如你我二人,圍帶做城,取豆成兵,將軍來攻,劉璋來守,咱們切磋一二如何?”笑吟吟的看着高順,劉璋大有深意的說道。

高順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恍然。劉璋大老遠的跑來跟自己說了這麼多,以高順的精明,如何還能猜不到劉璋的心思?雖說經過一番交鋒,高順已然再不敢小覷劉璋,有了投效的心思,但若劉璋只是具備政治目光,應付即將到來的大亂,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高順方纔所問,正也是一種試探。

如今,劉璋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提出進行兵事CAO演對抗,卻是要用事實,間接來向他展示自己的能力,表明自己的潛力。

對於身爲皇室宗親,一州刺史之子的劉璋,高順並不擔心他此刻沒有現成的勢力。這個時代,只要有足夠的銀錢,有着夠格的家世聲望,兵馬都將不會是問題。而這些,顯然劉璋都是具備的。

目光長遠,胸懷大志,對時勢有着敏銳嗅覺,並具備一定財富實力。肯爲了一個不算出名的武將,千里奔波而來,挖空心思的算計。這樣的劉璋,已然讓高順心動了。若是再能明軍事,懂戰略,那就是一位絕對值得自己效忠的明主了。

既然明白了劉璋的心思,高順也不再多言。當下二人便在案几上擺弄起來。

劉璋解下腰帶,當做城池,將桌上的杯盞等物,擺成山川、村落等。高順這邊,則取來一把豆子,各數出一堆數目,權作軍隊。就這案几上,展開了一場攻防戰。

高順主攻,所以兵力佔有優勢。當下一路麾進,集中兵力就中路殺來。他本是悍勇之將,行軍長進之際,那份狠戾彪悍之氣盡顯,着着搶先,勢如破竹。

旁邊觀看的趙雲看到他的士氣,也是不由的暗暗心驚。自襯換成自己對上,只怕也要暫避其鋒,迂迴破之才行。

反觀另一邊的劉璋,卻是神色淡然。一手擺弄着桌上物件,卻將兵力散開。從高順進攻開始,竟是一場正面交鋒都無。只是當高順大軍過後,不時的從一些代表縣邑或村落的擺設中,涌

出一隊隊兵卒,左打一下,右啃一口的,讓人煩不勝煩。

趙雲高順二人初時都未在意。只是過不多時,高順的眉頭就越皺越緊了。

他此時兵臨城下,大軍團團圍住城池,但不論他解說用何種方式攻城,劉璋那兒總是有手段應對。你用雲梯蟻附之法,我就還以滾木礌石。你用巢車,我就用油澆。你挖地道,我就在城門口裡面挖壕溝,你用水淹,我就開渠引出去……….

兩方你來我往,各種手段層次不窮。劉璋也不是死守,偶爾還會組織幾次反擊,每次手段都是匪夷所思,讓高順瞠目結舌不已。最讓高順糾結的是,開始大軍一路抵進時,那些小縣邑村落的小撮兒散兵,這會兒也是幾股有威脅的兵力。時不時的就來個燒糧草劫糧道的,有時還會配合城中的攻擊,主動出擊,尋隙而進。

等到最後,高順數倍於城中的大軍,簡直如同陷入爛泥坑中,進不得退不得,五次三番之後,不算攻城損失,但只零敲碎打的,就足足耗去了他三分之一的兵力。

這還不說,此消彼長之下,防守方出擊的頻率明顯加快了。不多時,高順的大軍補給就跟不上了,因爲他已經沒足夠的兵力去隨時看護糧道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士氣低落,打到最後,高順不由滿頭大汗,皺眉凝視半響,終是長嘆一聲,投子認輸了。

二人在這桌上方寸之地的一場攻防戰,精彩紛呈,奇謀迭出。劉璋幾年來苦讀的墨氏精義本就最善於守,這次演練不過牛刀小試,便已讓高順大吃苦頭,無爲而終。

趙雲在一旁看的眉飛色舞,緊張處,幾有真實的身處沙場之中的感覺。待到高順頹然認輸,他卻也是受益匪淺。

擡手擦去額頭汗水,高順擡頭看向靜靜坐在對面的劉璋,心中激盪不已。半響,站起身來,離席緩緩跪倒,面色端重的叩下頭去。

“高順愚昧,渾渾噩噩十餘載,今得明主當面,不感點醒之恩,尚自不知量力,屢次冒犯頂撞,萬死之罪也。還請主公開恩,恕順之罪。自今日起,順願爲主公鷹犬,永不言叛!”說罷,拜倒下去。

劉璋面上喜色浮動,直等他說完,這才上前扶起。拉住高順手道:“將軍不棄璋之鄙薄,肯隨璋於微末之中,璋甚感之。今日劉璋立誓,你我主從之誼,永不言變。卿不負我,劉璋也絕不負卿!皇天后土,俱鑑吾言!”

說罷,抓着高順的手,用力握緊。高順聞聽劉璋所言,感受着手掌上堅定的力度,不由的心中激盪,目中含淚。哽咽之中,千言萬語涌上喉頭,終卻只化爲一揖,“主公……..”

晉陽軍營的小屋之中,劉璋雙目閃亮,緊緊握住高順雙手,心花怒放。

此次北地之行,幾經周折,總算圓滿成功了。想想自己從孤身一人,此刻身邊已然有了趙雲、張遼、高順三員大將。

遠在西川和關中,還伏下了張任、張繡兩顆暗子,自己的羽翼,終是慢慢張了開來。

遙思此後中原大地,處處烽火,自己也終將投身其中,轟轟烈烈的闖一番,心中豪思飛揚,不由的激動不已。

###############################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

這幾句詩,乃是開元二十五年,大唐與吐蕃戰於居延

關外,鬼才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宣慰時所作的出塞作中的前半闋。

詩中頭兩句實是暗指當時雙方在邊關的緊張局勢,後兩句,卻是讚歎關外男兒,盤馬彎弓,粗豪雄放的神態。

而在這千年前的漢末時空下,大漢的邊境幾乎沒有過安寧的日子,匈奴時有侵擾。王維那句獵天驕放在此處,卻是不需借喻,反倒極爲相恰了。

這一日,雁門外的草原上,異族漢子的身影沒見,卻有四個漢家男兒的矯健身姿奔馳於草原之上。他們正是應韃靼老者兀蒙所邀的劉璋一行。

得了高順張遼後,劉璋也沒了再滯留的心思,待到高順張遼二人全部交接完,順利脫身後,已然又過了三天。

劉璋當即決定,先往草原上一會兀蒙的部族,將馬匹之事搞定,然後便速回冀州。畢竟,時間實在是不太多了。

高順在得知劉璋竟然有了實落的馬匹來源後,不由大喜。想到當時劉璋說起陷陣營一事時模棱兩可的回答,直到此時才明白究竟。一時間,對這位主公的手段佩服不已,深慶自己幸運。

“大哥,按兀蒙老丈所言,此去再往西十里,便可到他們的營地了。”

冷風之中,劉璋四人緩下馬速,趙雲盤算了一下,轉頭對着劉璋說道。

劉璋手搭涼棚,擡頭看了看天,自早上從晉陽城出來,四人馬不停蹄的疾奔,此刻已是大半天了。莽莽草原之上,一望無垠,根本沒什麼可做參考的東西,只能趁着白天,以太陽的位置明確各大概。

“走,再趕一陣,等到了兀蒙老丈處再歇息吧。不然天色一暗,這麼大的鬼地兒,搞不好就要迷路了。”放下手,劉璋點點頭回答着。

趙雲、高順、張遼都是點頭,幾人提鞭催馬,叱喝聲中,四馬齊奔,絕塵而去。

此時已是秋深,草原上一片深黃之色,偶有一些倔強的草叢,尚自半綠不綠的點綴其間。快馬奔行之際,恍如踏在巨大的瑰麗地毯之上。

幾人無心多看,一路只是急趕,將將又跑出四五里的樣子,忽見前方塵頭大起,竟似有大批馬隊奔行,四人都是一驚。

這個時代,草原上的勢力主要分爲兩大塊。西邊是匈奴,東邊是鮮卑。至於像兀蒙的韃靼、蒙古、乞伏、禿髮等部都極爲弱小,其中大半依附於鮮卑。而匈奴當日被漢朝痛擊之後,雖佔地仍是極大,但人口銳減,幾近滅族。所居之地,也大都是廣袤的大漠,數百里不見人煙的。

鮮卑在匈奴勢微後,藉機壯大,不時的發動吞併戰,兼併無數小部落。而各部落之間,也是爭戰不休。

關外殘酷的生存環境,令他們無法停下戰爭的步伐,爲了人口、草場,不但各部落自己打,有時候,有些急了眼的部落,也會往漢地邊界擄掠。

可以說,此時的關外,其混亂程度,一點也不次於大漢內地。如今,在這種情況下,竟有大批騎隊在前,劉璋四人都是面色凝重,不敢大意。

各自摘下兵器,一邊催馬往邊上繞去。如果一旦捲入戰場中,四人雖說都是武藝過人,保住xing命應該不難,但糊里糊塗的架,幾人卻都是興趣欠奉的。

只是,他們打着避讓的心思,可對面的騎隊似乎卻沒這種打算。塵土之中,萬馬嘶鳴,轟轟巨響中,竟是忽的轉向,直往四人這邊而來…………

(本章完)

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18章:架樑子的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328章:煙殺第18章:比武(上)第348章:終聞噩耗第256章:幽州勢力第287章:麻煩來了第59章:亂起(上)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99章:我愛吃豬頭肉第123章:黃雀第333章:日本小弟的誕生第91章:收降第18章:比武(下)第348章:終聞噩耗第311章:比比誰人多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270章:金瓶可汗第36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下)第394章:難以改變的宿命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129章:崩潰第306章:完敗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第226章:隱藏的危機第75章:勝利大逃亡第60章:血修羅(上)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382章:拋棄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上)第199章:我愛吃豬頭肉第94章:喪子之痛第275章:見面了第138章:挖角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上)第191章:檄文到了第59章:亂起(上)第254章:變生肘腋第167章:初上朝堂第282章:交鋒第374章:意外之變第387章:隕落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146章:蒲州來人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112章:你非俗吏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109章:變異了的張飛第367章:看破第302章:間第215章:歡聚成都第276章:漸露端倪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112章:你非俗吏第245章:各方之謀第250章:再入幽州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49章:終去(上)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78章:夫君來了第194章:毒士來訪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上)第363章:鏡頭黨中最無恥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400章:誰與爭鋒(上)第162章:臨陣換帥第255章:公孫瓚的弟弟第136章:終定第359章:醜鳳雛第380章:遼東之變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16章:野馬(下)第327章:驚悚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149章:南下訪賢第222章:暴露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第272章:試探第246章:巡視徐州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80章:看到魚了第364章:有條大魚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44章:政論(下)
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18章:架樑子的第108章:初訪張翼德第328章:煙殺第18章:比武(上)第348章:終聞噩耗第256章:幽州勢力第287章:麻煩來了第59章:亂起(上)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99章:我愛吃豬頭肉第123章:黃雀第333章:日本小弟的誕生第91章:收降第18章:比武(下)第348章:終聞噩耗第311章:比比誰人多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270章:金瓶可汗第36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了(下)第394章:難以改變的宿命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129章:崩潰第306章:完敗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第226章:隱藏的危機第75章:勝利大逃亡第60章:血修羅(上)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382章:拋棄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上)第199章:我愛吃豬頭肉第94章:喪子之痛第275章:見面了第138章:挖角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上)第191章:檄文到了第59章:亂起(上)第254章:變生肘腋第167章:初上朝堂第282章:交鋒第374章:意外之變第387章:隕落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146章:蒲州來人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112章:你非俗吏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109章:變異了的張飛第367章:看破第302章:間第215章:歡聚成都第276章:漸露端倪第350章:你想個地兒,我帶你去玩第112章:你非俗吏第245章:各方之謀第250章:再入幽州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49章:終去(上)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78章:夫君來了第194章:毒士來訪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上)第363章:鏡頭黨中最無恥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400章:誰與爭鋒(上)第162章:臨陣換帥第255章:公孫瓚的弟弟第136章:終定第359章:醜鳳雛第380章:遼東之變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16章:野馬(下)第327章:驚悚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149章:南下訪賢第222章:暴露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第272章:試探第246章:巡視徐州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80章:看到魚了第364章:有條大魚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29章:中原風雲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44章:政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