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另有一個主公……

黃昏中的靈山島上,風和日麗,鳥語花香,一派祥和靜謐的景象。但是對於徐庶來說,卻只感到頭上霹靂陣陣,雷聲隆隆。

當劉璋猛然一句徐元直喊了出來時,他已是面色大變,霍然而起,兩眼圓睜之際,身上頓時暴起一股蕭殺之氣。

身處徐庶的氣場之中,劉璋此刻卻是面色半分都沒波動,笑嘻嘻的看他一眼,自顧悠然的坐了,提壺給自己倒滿酒,舉杯放在鼻邊嗅了嗅,輕輕晃頭似是讚美酒香,這才仰頭,一飲而盡。

徐庶死死的瞪着他,扶在石桌上的手,青筋浮凸,十指關節都因用力而顯得發白。

他脫了道袍換上儒衫,三縷長髯飄飄,本來頗有幾分飄逸之氣。但這會兒嗔目而怒,那儒雅之氣盡退,隱藏其下的那份崢嶸,便盡數顯露出來。

另一邊的衆女中,蔡琰、媚兒、薰兒不懂武藝,只是忽然感到氣氛不對,張鈺卻是驀地雙眉一挑,霎時間玉面含霜,兩眼帶煞,不露痕跡的上前兩步,不但將蔡琰三女盡數護在身後,身子微微作勢之間,更是如同一頭伺機而動的豹子,死死盯着劉璋這邊。

對於張鈺的動靜,以劉璋如今的修爲,自然是一目瞭然。見她能不驕不躁的先顧着護住蔡琰等人,眼中不由的閃過一道讚賞之色。

毫不在意徐庶緊張的氣勢,轉頭對着張鈺溫柔一笑,輕輕搖搖頭。張鈺見他目光,先是面上一紅,隨即明眸中掠過遲疑之色。但見他好整似暇的樣子,想了想,終是慢慢收了勢子,微退半步,卻仍是擋在蔡琰等人身前。

徐庶自也早發覺了張鈺的異動,心中驚訝於這女子的實力之餘,卻反而慢慢平靜下來。因爲他看的清楚,不但劉璋自己全身放鬆,甚至還在暗示那女子不必擔憂。能在此時還做出這種神態,再加上之前兩人來往的跡象,顯然對方並無惡意。

但是,這富君究竟是什麼人?剛剛自己忽然詐他,聽他話中之意,顯然也是承認富君並不是真名,那他到底是誰?又爲何會知道自己?在自己的印象中,爲何對這人一點印象都沒有?

“公,究竟何人?何以知曉徐庶jian名?”徐庶盯了劉璋半天,終是輕輕籲出口氣,將身上氣勢散了,也緩緩坐下,兩眼卻仍是盯着劉璋面色問道。

劉璋微微一笑,卻並不馬上回答。只歪頭看看他,又輕輕點點頭,隨後舉杯一邀。

徐庶微一遲疑,隨即端起自己杯子,回敬一下,將酒飲下。

劉璋這才呵呵一聲輕笑,忽然輕拍石案長聲吟道:“俠士義氣烈,領劍取仇顱。刑場叩其名,衆皆說不識。一日走蛟龍,棄劍拾木瀆。十載藏身名,要把青史傳。呵呵,元直兄,你的事蹟早已天下傳唱,我又非聾子瞎子,豈有不識之理?至於我是誰,你又何妨猜上一猜。”說罷,再次舉杯,笑吟吟的促狹着望着他。

徐庶面上微動,兩眼中劃過感動之色,心中卻是大起波瀾。劉璋方纔吟出的四句話,便是徐庶半生的寫照。

徐庶原名徐福,乃是潁川人,出身於貧寒之家。對於那時的貧寒之家,一般以單家稱呼,故有單家子之說。

他早期好武,曾仗劍行走江湖,專好打抱不平。漢靈帝中平年間,他爲人報不平,殺人後被抓。但被綁到刑場上,官吏讓衆人指認他時,卻沒一個人肯站出來,都是閉口不言。由此可見徐庶當時的俠名之大,聲望之高了。

而後,經過多方營救,終是將他救出了牢籠。但打從那次後,徐庶深深感到單憑一人之力,便再高的武力也是難以盡消天下不平事

,遂痛下決心,棄武習文。

自此後,這個昔日的俠士不見了,他改名換姓,以單爲姓,以本名福爲名,由此,儒士單福便出現了。而後,十年間,他遍訪名師,刻苦求學,輾轉十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發誓定要建立一番功業,青史留名。

劉璋剛纔幾句話,不但將他身份來歷說的清清楚楚,甚而語中對他昔日的俠義行爲,甚有讚賞之意。徐庶雖早已不做遊俠許久,但卻每每自感,昔日所爲實是生平得意之舉。這會兒忽然聽聞他人說起自己當年之行,又是甚多稱許讚賞之意,如何不讓他心中感動?

只是他這會兒雖然已經確定劉璋並無惡意了,但對劉璋要他猜自己的身份,卻仍是毫無頭緒。對於劉璋的這種促狹,也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

他低頭沉思良久,實在是想不出個頭緒,微微一嘆,便想直承認輸算完,但擡頭間卻忽然看到劉璋嘴角大有深意的笑容,心中微微一動,頓時明白過來。

劉璋讓他猜測其身份,可不是什麼無聊的促狹,劉璋既然說出“一日走蛟龍,棄劍拾木瀆。十載藏身名,要把青史傳。”的話,然後又叫自己猜測其身份,這顯然就是一種考較。考較他這十載來,到底學到了什麼程度。

想到這兒,徐庶不由的不鄭重起來。對方相談以來,出言不凡,見識超人,更讓徐庶驚駭的是,其人胸懷之志向的遠大。由此可見,這番考較,絕不是簡單的意義。

嗯,其人言語豪邁,立意奇高,而且行止之中,雖然刻意的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輕佻舉止,但往往不經意間,卻又流露出上位者的那種威嚴。這從他吩咐手下,還有看人觀物時的眼神便能看出。

對了,在碼頭上,他跟那個倭人之間的對話,說什麼女王、什麼殿下的,那倭人下來的船,顯然是往來三韓、倭國之地的。而他在見到那倭人,查問倭人事情時,用了“那邊”、“遼東”的詞語……….

還有,他身處青州之地,居然帶着四位女眷,隨身又帶着那麼多身手高明的侍衛……….

所有人都稱呼他主人,但那兩個隨身的侍衛,行止之際,卻明顯帶着軍中的習氣……..

徐庶腦中飛快的轉着,從劉璋不經意嘴角的一絲笑容,終於窺探到蛛絲馬跡,就此結合前面種種細微之處,一個答案已是呼之欲出。而徐庶面上起先的一絲微笑,也漸漸轉成一種震駭和驚喜。

半響,當他再次擡起頭看向劉璋時,面上神情複雜,略略遲疑之後,終是起身規規矩矩的整束了下衣衫,躬身長揖道:“山野草民,潁川野人徐庶,拜見青州牧劉皇叔。先前不知身份,失禮不敬之處,還祈皇叔恕罪。”

劉璋眼中閃起光亮,由着他施完禮,這才哈哈大笑,兩手齊出,一把將其扶起道:“元直果然大才,這都能猜得到我的身份,佩服啊佩服。我此番不過偶然出門遊玩,竟爾得能見到元直,老天待我可謂不薄了,哈哈哈,元直可知,能與你相見相識,正是我此次最大的收穫啊。”

徐庶聽他終是承認了身份,又聽他後面一番話,不由的又是激動又是感動。待要再次見禮,卻被劉璋死死拉住,只得按照他的意思,回身坐於自己原本的位置上。

“元直,此番你我既已坦誠相見,我心中有個疑問,不吐不快,卻希望你能實言相告,休要隱瞞。”

將徐庶按着坐下,劉璋親自提壺,爲徐庶杯中滿上,推開徐庶謙讓的手,口中裝作隨意的說道。

徐庶心中一懍,連忙躬身道:“將軍有話便請直言,庶必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劉璋微微一笑,點頭道:“好。元直高才,我所素知。今即在青州,當知我曾前後數次發出招賢令。而元直卻緣何遲遲不肯來見,難不成是以劉璋爲愚魯無能之輩,不值元直相助嗎?”

劉璋這話並不嚴厲,只是聽到徐庶耳中,卻當即汗就下來了。這話往小了說,不過是個恃才傲物,但往大了說,好傢伙,那可算是藐視君王了。

要知此時天下割據,一地諸侯對於當地之民來說,基本就是本地的皇帝。而劉璋更是身份特殊,不但是割據一方的諸侯,更是當今天下還要共認的漢帝之叔,皇室宗親啊。他在此時發出的徵召令,與天子詔幾已不差幾分了。

徐庶此刻終是無主之人,更沒造反之心,被劉璋忽然扣上這麼一頂帽子,讓他如何不慌張?

慌忙起身拜倒,伏地道:“將軍多心了,徐庶不過一鄉間野人,之所以未能前去拜見將軍,非庶狂悖,實在是覺得才學淺薄,不堪重任耳。”

劉璋端坐石凳上,由得他拜伏在地,並未去扶。只是兩眼眯起看着他,冷聲道:“元直,你可知過分的謙虛,不是自傲就是推脫!按你昔日所爲,慷慨豪邁,從無自墜之事。如今這話,你覺得我該如何理解?”

徐庶伏在地上,只覺額頭大汗涔涔而下,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劉璋輕輕哼了一聲,又道:“你棄武習文,至今已然十載有一了,當真就覺得自己不堪重任嗎?嘿,劉璋自問不是個不學無術之輩,自當日河北起事以來,時時不忘國事君恩,事事都以黎民百姓爲重。雖才識淺薄,但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從不敢有半分懈怠。也正因如此,這才幾次發出招賢令,以求賢士相助。元直直到如今,還仍逍遙于山水之間,流連於美景清淡之中,此,若不是認定劉璋不堪輔佐,難入你眼,還有何解釋?”

劉璋越說越怒,聲音便漸漸威嚴起來。他十餘載中,南征北戰,身居高位,威名赫赫,創下了偌大的勢力。此刻的他,也早非昔日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見到稍有名氣的士子,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應對。

正所謂到了什麼位置,便要具備什麼樣的氣勢。以他此時的身份,若再是謹小慎微,面對身爲平民的徐庶只一味的溫言相求,那樣只會給對方無能的錯覺。

帝王之術,向來便是張弛有道,高下由心,恩威並重。要讓對方感動,更重要的卻是要讓對方先重視、尊重自己。所以,劉璋此刻,便算是凌之以威了。

徐庶到了這會兒,哪還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了。聽到劉璋最後一句嚴厲的問話,伏地的身子更加低了幾分,連忙回道:“庶不敢,庶不敢。既是將軍不以庶爲樗櫟之才,肯於起用,庶願爲將軍驅馳。”

徐庶這話說出,劉璋眼中喜色一閃而逝,微微停頓一會兒,才嘆息道:“我豈是bi人入幕之人?你這話可是真心?唉,你自寬心,若真是不願,你我便以友朋而論,卻也不必爲難。只當我福薄,無緣與元直共事就是。”言下,頗有傷感之意。

徐庶聽劉璋如此一說,心中不由大是感動,心底最後一絲猶疑盡去,再次叩頭道:“將軍不必再說,此庶求之不得之事。此身即爲將軍之屬,願與將軍共圖大業!還望將軍收錄!”

劉璋至此,這才大喜,俯身將他雙手扶起,滿面喜不自禁。徐庶見他面色,感動不已,便即改口稱呼主公。劉璋卻微微一笑,拉着他手笑道:“元直,你我主從之義自放在心中便是。如今嘛,可要你另有一個主公……..”

(本章完)

第280章:窮途末路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60章:血修羅(上)第265章:人心鬼蜮第336章:通羅之盟(一)第132章:殺俘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129章:崩潰第201章:進漢中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0章:劉璋的心思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302章:間第93章:老爺子有難了第362章:搶鏡頭的第244章:河北風雲起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49章:終去(上)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下)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64章:秘辛(一下)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214章:定金川(五)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351章:戰荊州(一)第114章:密謀蜀中第308章:朱儁之死(二)第63章:河北顏家(上)第136章:終定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7章:授槍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52章:賣馬(上)第228章:終未得見第280章:窮途末路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275章:見面了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8章:終於來了第352章:戰荊州(二)第322章:金爪銀翅第148章:二張第174章:廢立第180章:你很好色第388章:四方雲動第181章:所謂貂蟬第392章:漢祚終滅第201章:進漢中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164章:亂世來臨第151章:喜得猛士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151章:喜得猛士第76章:蛇攻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上)第374章:意外之變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70章:計取南皮(下)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186章:再宴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186章:再宴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148章:二張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319章:奇怪的甬道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71章:風起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40章:拜師青州(下)第89章:三士爭功第180章:你很好色第366章:港口巧遇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118章:襲殺第48章:梁父吟(下)第9章:兄弟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25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92章:暗中有隻黑手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下)
第280章:窮途末路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60章:血修羅(上)第265章:人心鬼蜮第336章:通羅之盟(一)第132章:殺俘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129章:崩潰第201章:進漢中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0章:劉璋的心思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302章:間第93章:老爺子有難了第362章:搶鏡頭的第244章:河北風雲起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49章:終去(上)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下)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64章:秘辛(一下)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230章:謀父之戰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214章:定金川(五)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351章:戰荊州(一)第114章:密謀蜀中第308章:朱儁之死(二)第63章:河北顏家(上)第136章:終定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7章:授槍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52章:賣馬(上)第228章:終未得見第280章:窮途末路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275章:見面了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8章:終於來了第352章:戰荊州(二)第322章:金爪銀翅第148章:二張第174章:廢立第180章:你很好色第388章:四方雲動第181章:所謂貂蟬第392章:漢祚終滅第201章:進漢中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164章:亂世來臨第151章:喜得猛士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151章:喜得猛士第76章:蛇攻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上)第374章:意外之變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70章:計取南皮(下)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186章:再宴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186章:再宴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148章:二張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319章:奇怪的甬道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271章:風起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40章:拜師青州(下)第89章:三士爭功第180章:你很好色第366章:港口巧遇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118章:襲殺第48章:梁父吟(下)第9章:兄弟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25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92章:暗中有隻黑手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