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驚震朝堂(下)

王易心中也是一驚,但馬上反應過來,大聲地抗辯:“陛下,趙郡王此言荒謬,臣只是因爲好讀書,在杭州時候看了許多以往時候利用錢塘湖之水灌溉湖邊田地的記載,覺得時稱錢塘湖的西湖那般淤塞,無水可引,不能爲西湖附近的田地提供灌溉,杭州一帶的百姓背靠西湖而居,卻無良水可供飲用,一直在飲帶鹹味的井水,實是不應該…而且在杭州居住期間,看到杭州一帶的百姓食不果裹,城內外流民不斷,怕有百姓凍餓而死,才建議李刺史疏浚西湖,利用西湖之水爲沿湖一帶的田地提供灌溉,提高糧食產量,爲杭州一帶的百姓提供飲用水源,完全是爲了杭州百姓的生計和那一帶的繁榮作考慮的,並無任何私心和趙郡王所說的目的,還請陛下明查…”

李孝恭指認的事,王易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的,事到如今,王易已經一點都不擔心別人在這件事上對他的指責,除了前一年一系列的安排已經生效外,王作、王近他們爲防手下有人叛變,制定了應對的手段,更何況,知道最核心機密的人才那麼幾個,連王昂許多事都不清楚,王易並不擔心李孝恭在這件事上的指責!

“唔!此事朕有數,李愛卿所說確實不太妥當!”李世民終於發句話了。

李世民的這話讓王易大大地鬆了口氣,趁勢繼續稟奏道:“陛下,江淮軍那些忠心事唐的將領,正是因爲一心向着大唐,不願意看到江淮、江南一帶起兵亂,纔不願意參與輔公祏的叛亂。當初杜公舉部歸唐,全是家父與闞大將軍力勸之故,在江淮軍兵力最盛,上下齊心時候,兩位江淮軍中手握兵權的大將軍都力勸杜公,爲了天下百姓不再遭受戰火的塗炭,應該順應民心,停息兵事,最終杜公聽從了兩位大將軍的力勸,離職入朝,舉部歸唐,試想江淮軍兵事正盛時候,兩位大將軍都力勸杜公爲天下百姓着想,順應民心,舉部歸唐,如何會在幾年後,大唐天下漸安,百姓思定時候,卻要圖謀自立?若要謀反,爲何輔公祏僞作杜公信件時候,家父會嚴詞拒絕起兵叛唐,並掛職而去?於情於理都解釋不了,今日趙郡王所指責之事,完全是無中生有!”

王易說的很是凜然、自信,沒有一點懼色,最後一句說“趙郡王所指責之事,完全是無中生有”說的非常大聲,中氣很足,殿內好似都有嗡嗡的迴響。

李孝恭和王易在辯駁的時候,朝堂上除了他們兩的聲音外,沒有其他任何的聲響發出來,參加朝會的那些大臣,都用驚異的目光看着殿首這兩位身份與地位相差懸殊的人在辯駁,但暫時沒有人站出來表示支持哪一方。

但不少的人已經爲王易深深折服,這位不及弱冠之年的少年人,在面對權傾朝堂的趙郡王李孝恭當面問責時,竟然沒有一點慌亂,如此從容,且非常有理有節地回答,實不是這般少年的人能做到的,也難怪在上次秋獵時候,在皇帝面前會有如此出色的表現。

王易的話說完後,李世民依然沒有表態,還是用剛纔那般淡然的眼神看着殿首的兩人,沒有言語,等着兩人再繼續辯論。

王易的話剛說完,李孝恭馬上回應,“此一時,彼一時,在杜伏威主事江淮軍時,王雄誕只是個主管軍事的將領,但在杜伏威入朝後,王雄誕卻成了主持江淮軍務的第一人,手握重兵,狼子野心暴露出來,想憑藉手中的二十餘萬江淮軍,與朝廷對抗,圖謀天下,終因爲與輔公祏爭權而被殺,江淮軍也馬上起兵作亂,但終不過只是一羣烏合之衆,不堪一擊,迅速被剿滅!”

聽到李孝恭如此污陷自己的父親,王易心裡有怒意起來,對李孝恭的印象也大打了一個折扣,也馬上準備辯駁,但就在王易準備反擊時候,從朝臣班列中站出一人,大聲呼道:“陛下,臣有奏!”

王易回頭一看,卻是那位跟隨大哥王昂入朝的父親王雄誕的得力手下,已經被李世民委任爲右領軍衛中郎將的陳當。心裡大喜,剛剛想着希望陳當能站出來,一道與他辯駁李孝恭,這位原先父親手下的大將果然站了出來。

只見陳當大步上到殿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恭敬地磕頭施禮後,大聲說道:“陛下,趙郡王這是在污陷忠心事唐的江淮軍主將,如今朝廷已經查明,輔公祏臨刑前將王大將軍、闞大將軍牽扯進來,只是在想將更多的江淮軍主將牽連進來,以減輕他的罪名,趙郡王以輔公祏之言,來證明江淮軍主將的罪名,實是謬論,試想,作爲杜公義子的兩位大將軍,在江淮軍兵力最強時候,力勸杜公歸唐,杜公在朝,於情於義他們都不敢起兵作亂,那樣不是將置杜公於死地,更何況當時闞大將軍都隨趙郡王及李尚書參加平叛的戰爭,正是因爲有闞大將軍領軍平叛,才以其在江淮軍中的威信,迫降了許多江淮軍的將士,使得江淮一帶的叛亂能很快平息…”

陳當依然跪着,用悲憤的語言說道:“陛下,在輔公祏起兵反叛,叛亂被平息後,許多歸降的江淮軍舊將,卻因爲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當時平叛的主將構污,以致丟官去爵,甚至身死!”

陳當指着站在一邊,冷眼看着他的李孝恭道:“趙郡王在攻陷丹陽後,籍沒所有江淮軍主將的家產,連同杜公、王大將軍、闞大將軍及其他諸多已經歸降的江淮軍將領的家產都被抄沒,以供自己修建豪華的住處,引起歸降的江淮軍將領不滿,也引起了江淮一帶百姓的共憤,趙郡王爲隱瞞這些,竟然冒天下之大不諱,泡製一些僞證,污陷王大將軍、闞大將軍謀反,並以此罪將立下大功的闞大將軍冤殺,今日在朝堂上,依然如此,想將罪嫁禍於江淮軍將士的同時,爲自己洗去罪名,還請陛下嚴查此事,責趙郡王之罪…”

陳當的話再次驚震朝堂,這事是公開的秘密了,朝中許多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緣由,只是因爲皇帝沒有問責李孝恭,也沒在朝堂上討論此事,一些人曾經在朝會上提出問責李孝恭的請求,但都被李世民無視了。今日情況肯定完全不一樣了,一些人在感慨,李孝恭站出來阻止對江淮軍舊部的招撫,實是太不明智之舉。

“你們竟然敢當着陛下和衆臣的面污陷朝中大臣!”李孝恭一聲暴喝,打斷了陳當的話,眼中再次閃出怒意,但很快就隱沒了,還是保持着剛纔那般從容的,對李世民作禮說道:“陛下,臣當時並不知道所抄家產中有杜伏威與王雄誕、闞棱的,在丹陽修建的也只是軍事要塞,並不是臣私人之住處,但闞棱卻依仗其在平叛中立下的戰功,以下犯上,觸怒了衆犯,再加上當時得到輔公祏的供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王易搶在了準備再次責問李孝恭的陳當面前,向李世民面陳,“陛下,江淮軍的幾位主將被冤殺,他們的家產被沒,此舉讓諸多原本想向朝廷請降的江淮軍殘部將領心生寒意,因此纔有不少的江淮軍舊部依然隱伏於民間,他們並不是爲了準備圖謀後事,而是怕再遭與同伴們相同的命運,所幸陛下明察秋毫,已經還江淮軍將士一個清白,臣等原江淮軍的舊部及後人,也敢站出來,向朝廷請求歸順,多謝陛下給予臣等諸多的信任…”

陳當的言辭太過於鋒利,王易把他說多了惹惱了李世民,也惹得朝中大臣們反感,畢竟李孝恭爲大唐的建立立下的太多的戰功,在後來的凌煙閣功臣名錄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長孫無忌,與他太過於交惡,肯定是不明智的,因此也將話兒說的婉轉一些,達到效果就好了。

在王易說完後,李孝恭還沒反擊,守秘書監魏徵站了出來,作禮奏道:“陛下行事寬懷與威嚴並濟,以誠心感化了諸多的對手,如今江淮軍舊將願意來歸降,朝廷應該寬大爲懷,即使他們以往有錯,也應該既往不咎纔是,何況陛下已經派人查清了輔公祏叛亂的事,那些原本就無罪的江淮軍舊將,及他們的後人,陛下當然不能追究他們這些年因畏於一些主將被冤殺,而隱於民間,沒有出來歸順朝廷之事,臣覺得,陛下應該用聖恩感化他們,讓他們明白陛下的寬懷纔是…趙郡王在處理江淮軍叛亂的事上,確實有重大的失誤,冤殺已經歸降的大將,籍主持軍務之便,抄沒一些歸降的江淮軍主將的家產,中飽私囊,此罪不小,臣覺得應該追究其責…”

魏徵的話,讓王易異常的驚喜,他想不到今日會有這樣重量級的人物站出來,對他及他所代表的江淮軍舊部予以這樣的支持,這是個意外,非常大的意外。

王易也想到,魏徵原本是李建成手下的人,與李世民可以說是死對頭,但最終被李世民給予重用,從某一個方面來講,他自然不希望同他一樣歸順的人遭受不好的命運,何況輔公祏叛亂的事,朝廷已經有初步的定論,可以說事實清楚了,朝中大臣皆已知曉,魏徵此時站出來,還是能理解的。王易希望能有更多的朝臣站出來,對他們表示支持,特別希望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一言九鼎的大臣站出來表個態,當下他也不再言語,靜看朝堂上情況的變化…

第55章 讓人啼笑皆非第7章 潼關懷古第10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91章 長孫皇后的美意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25章 龐大的產業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59章 又是天災之年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17章 逛青樓第84章 真是慚愧第87章 不會是龍陽之好吧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5章 那樣會遺患無窮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22章 繁華未至第64章 再見杭州第43章 吐谷渾內附第145章 賜婚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4章 什麼地方不對勁第88章 你可有中意的女子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69章 吐蕃大軍寇邊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26章 精靈之舞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103章 另一個戰場第42章 我有辦法第109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68章 你們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責罵嗎第36章 詔命送達第43章 御前比試第24章 各有心思第20章 奔襲第43章 身世之迷(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8章 直趨平壤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53章 王復的決定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1章 大災的貞觀七年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51章 應對之策第94章 我要馬上進宮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16章 要有作爲第49章 比試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35章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2章 父愛,感傷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37章 準備班師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40章 爲了一個目標而努力戰鬥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23章 聯手第64章 陛下,臣反對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11章 這是何地第37章 準備班師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25章 龐大的產業第66章 驚震朝堂(下)第124章 會不會是這個原因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76章 一試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95章 天羅地網第25章 絕代佳人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28章 就怕不問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76章 一試第67章 終得所願
第55章 讓人啼笑皆非第7章 潼關懷古第10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91章 長孫皇后的美意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25章 龐大的產業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59章 又是天災之年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17章 逛青樓第84章 真是慚愧第87章 不會是龍陽之好吧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5章 那樣會遺患無窮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22章 繁華未至第64章 再見杭州第43章 吐谷渾內附第145章 賜婚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4章 什麼地方不對勁第88章 你可有中意的女子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69章 吐蕃大軍寇邊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26章 精靈之舞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103章 另一個戰場第42章 我有辦法第109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68章 你們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責罵嗎第36章 詔命送達第43章 御前比試第24章 各有心思第20章 奔襲第43章 身世之迷(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8章 直趨平壤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53章 王復的決定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1章 大災的貞觀七年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51章 應對之策第94章 我要馬上進宮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16章 要有作爲第49章 比試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35章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2章 父愛,感傷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37章 準備班師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40章 爲了一個目標而努力戰鬥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23章 聯手第64章 陛下,臣反對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11章 這是何地第37章 準備班師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25章 龐大的產業第66章 驚震朝堂(下)第124章 會不會是這個原因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76章 一試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95章 天羅地網第25章 絕代佳人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28章 就怕不問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76章 一試第67章 終得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