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獻計

李弘節首先問詢這事,王易有些意外,但這幾天他也考慮過這些事,因此稍稍想了一下後也馬上就回答:“李刺史,在下數次進出杭州城時候,看到城外有不少無家可歸的流民,在城內街上,也可見到一些乞討的流浪者,還有當日雪後錢塘湖邊發生的事…如今已經是嚴冬,天寒地凍,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一定是飢寒交迫的,因凍餓而倒斃者也會有之,當日與李公子一道敘話時候說起此事,心中甚是鬱悶!”

王易頓了頓,見李弘節和李道素認真地聽着,就繼續說道:“在下也想着應該盡一份綿薄之一,資以這些流民救助,因此遣下人給一些流民施以粥食,一些府上人換下來準備扔棄的衣物,也收集起來,送贈給需要的人,無奈一家之力量過於單薄,無法資助更多的流民…在下想着,若是官府能出面,以城內外設一些救助點,對流民施以粥食,那或許可以拯救數百上千的流民,”王易略帶感情地說道,末了還加重了一句,“這些可都是我大唐的子民啊,許多還是拖家帶口的,看着那些餓得皮包骨頭的小孩,真是讓人心痛…想必李刺史也曾耳聞這些事,一定爲此憂慮的!”

李弘節心內微微地驚訝,但臉上表情卻沒有變化,點點頭道:“王公子此話說的在理,這些事某自是知道,但想不到,王公子如此一介年輕之士,竟然也關心此等民生之事來!”

面對李弘節帶點疑惑的眼神注視,王易表情也是如初,只是語氣略帶悲意地說道:“上次雪天后,天氣越加的寒,聽聞有不少的流民因爲飢寒交迫無法生存,不惜鋌而走險去犯事,這段時間搶掠、偷盜之事常有發生,在下府中也曾有流民入內偷盜,府中人遭受驚嚇!在下想,若這些流民能吃上一口熱飯,能有個躲避風寒的地方,那他們會冒着生命危險去搶掠、偷盜嗎?應該不會!”

王易府中倒是沒有什麼人進來偷盜過,不過他聽王復講,城內多家府中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了,還有人因去抓捕偷盜者而被砍傷的。王復也講起過,前幾天杭州城外清波門附近,發生了一起命案,就是兩名裝束像似富家人的士子,在出城時候被人砍死在路邊,身上的財物被人搶掠,衣物也被人扒去,事後那幾名行兇者也很快被抓住,這幾個人被官府審問後,也老實地招供了,他們是因爲好幾天沒有吃上東西,纔想着去搶掠點糧食或者財物來,以填飽肚子的,這樣的事聽起來讓人唏噓感嘆,但想想又不難理解,許多朝代末,不都是因爲百姓生活不下去了,纔起來鬧事的嗎?

肚子吃不飽,沒東西吃,加上天寒,餓死凍死皆有可能,去搶劫殺人,至多一死,能得到一些錢物糧食,至少能苟延殘存性命,還有可能延續家人的性命,僥倖不被人發現的話,那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許多原本老實的人,正是可能出自這樣的想法,而不惜去做搶掠殺人的事的,一般來講,災荒的年份犯事的人肯定多,富足的時代各種案件的發生率肯定少去,這是一個定律,吃的飽,穿的暖,又沒有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的話,誰不想安安穩穩好好地過日子的?

王易這樣說,李弘節一下子無語,這是目前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實,確實是因爲有許多流民因爲吃不上東西,沒有禦寒的衣物而犯事,錢塘縣衙內抓了不少這樣的流民。但現在官倉內存糧很少,不夠接濟流民之用,他因此也向朝廷上表請求調運糧食,來賑救流民。但奏表送上去纔沒幾天,應該還在往長安送的路上,朝廷會不會同意調配糧食還是個未知數,因此他這幾天憂心忡忡。聽聞當日王易與李道素說起過此事,聽李道素說,王易好似還有一些法子,因此今日也想順便問詢一下。

看到王易這麼一份淡定的神情,還是說話間的從容,說話內容的嚴謹,李弘節幾乎已經忘記了面前這個人還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人,已經把他當作一個可以交換意見的人,在想了一下後說道:“王公子此言說的甚是,只是如今官府庫糧所剩無幾,實無能力接濟全部的流民,所存糧食還要……某已經向朝廷上奏,希望朝廷能從另處調運一些糧食來,資以救助,只是這一來去,所費時日頗多,而寒冬已至,即使朝廷能調配糧食過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無法應對現在這樣的局面,王公子既然關心此事,那肯定想過這方面的事,某也冒昧問一下,你可有良策否?”

聽李弘節這樣問,王易也瞧看了幾眼這位杭州刺史的神色,看他的神色上似乎說的挺認真,當下也以一副嚴肅的表情說道:“李刺史,在下覺得,可以以官府名義,拿出一部分錢糧,資助無家可歸的流民,再向長安城內外的富家或者商家募集一部分錢物和糧物,還有衣物,或者藥物,人多力量大,集聚數百上千人的力量,一定會非常龐大,會讓人驚喜的,即使所集之物不能救助全部的流民,至少可以救助大部,或者一部,對流民無論怎麼也是個安慰…這些捐助可能無法讓他們吃飽飯,但至少能讓他們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熱湯,有件禦寒的衣服!有這一份資助,很可能許多人就不會因凍餓而死了!”

王易從王復那裡瞭解到,杭州城內外的流民數量至少有數千,杭州治下餘杭、富陽等地也有,只是數量沒有杭州這麼多,若是這些人鬧起事後,那將是一場麻煩事,王復都爲此憂心忡忡。

當然,王復擔心的原因王易並不知道,他也沒問。

聽王易這樣說,李弘節皺着眉頭舒展開來了,與臉上有驚異之色的李道素交換了個眼神後,再轉向看着王易,點點頭道:“王公子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道杭州城內的這些商家、富家願不願意捐獻物資!”

“李刺史,再下覺得,若是以官府先拿出一部分物資,包括李刺史在內的杭州城內諸官員作個表率,那城內外的這些富家商家一定會跟從的!”王易知道如今官府的威嚴,以官府名義出面徵集物資,沒什麼人敢不從的,更不要說官府也拿出物資,李弘節等官員帶頭捐獻的話,其他人敢不從?!

“唔,言之有理!”李弘節撫着鬍鬚點點頭,臉有喜色出來。

坐在一旁認真聽着王易和李弘節講述的李道素,有些驚異地看着王易,他也在自慚,這聽着並不複雜的事,他們父子倆怎麼就想不出來呢?

看到李弘節父子這副神色,王易心內有喜悅的感覺涌上來,知道有點打動了李弘節的心,當下再繼續說道:“李刺史,在下還有個提議,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在下想着,若是將杭州城內外的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集一處居住,比如暫時無人居住的祠堂或者廟宇,定時施捨以粥食,這樣流民有個避風祛寒的地方,又有口飯吃,那生活就相對穩定下來,犯事的人也少去,官府只需要派少量的兵丁把守,就可以監看這些流民。對這些流民施以有效監看,再給他們暫時安置的地方,每天有點飯食吃,那杭州一帶的案事定然會少很多,李刺史可以少一些忙碌,若因爲李刺史所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使得杭州一帶案件大幅減少,那不正是李刺史的功績嗎?”

王易的這個提議更是讓李弘節吃驚,李道素竟然發出了一聲驚歎,聽王易講出來,這方法並不複雜,也容易施行,這些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流民,若是某一處有飯粥施捨,有衣物發放,有住處給他們,還有兵丁給他們守衛安全,那自然大部的人都願意到那一個地方去的。

李弘節讀過不少的事,文采也不差,但他是武將出身,行武多年,征戰倒是參加的不少,不過對如何治理一個地方,採取何種民生措施並不在行,面對年前這段時間案件頻發的現象很是頭疼,此段時間他令所屬各縣嚴加防備,日夜派人巡視,以防有搶掠事件發生,但卻防不勝防。王易所說的這一點,正如一聲驚雷一樣,讓他頓然醒悟,心裡有如拔開雲霧見日出的感覺,但他到底經歷過很多的事,心性很是沉穩,心裡雖然有驚喜,卻並沒有表露出來,裝作一副正在思考王易所說話中意思的樣子,好一會纔有反應,微微的點點頭,“王公子此言說的甚是在理,一會待某回去後,召集同僚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李弘節將一份驚異壓在心裡,眼睛不露痕跡地盯着王易看,思忖着,此子頭腦太不簡單了,若不是背後有什麼高人指點,全都是他想出來的話,那他的心智太不一般了,聰慧程度非常人可比!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但就在李弘節心內驚歎之時,王易又說出了一句讓他更想不到的話,只聽王易用他那低沉的聲音說道:“李刺史,不過在下覺得這些只是權宜之計,即使能籌集到糧食,那也只能解決暫時的情況,治標不如治本,在下覺得李刺史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以改變目前這種情況…”

第78章 警告第78章 真的沒高人在身後指教你?第39章 人熊大戰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98章 直趨平壤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36章 詔命送達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緣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94章 我要馬上進宮第4章 以示紀念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115章 該走的時候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54章 封賞朝會上的風波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95章 天羅地網第145章 賜婚第34章 無法想象了第64章 若想戰,朕奉陪到底第26章 這一仗我們打贏了第90章 圍城打援第72章 王曇出嫁,王易的心傷第35章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第1章 八月初三第111章 立何人爲太子第16章 流民問題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49章 回家真好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145章 賜婚第25章 絕代佳人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91章 長孫皇后的美意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102章 不和諧的爭論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128章 盛世將很快來臨第43章 御前比試第20章 相請第45章 有可能嗎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10章 仗要如何打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12章 重逢日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兒子也要教訓?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5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章 有可能嗎第71章 才藝展示第41章 隨我去長安第89章 意外的軍情變化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58章 夏種時節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85章 出征儀式上,惺惺作態的太子李治第152章 唉,拐騙幼女第47章 多謝岳父大人第24章 各有心思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22章 獻計第24章 殺第13章 安排第1章 抵達洛陽第45章 看你有沒本事第100章 當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45章 賜婚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68章 初步成就第60章 走馬上任第52章 你說要朕如何處罰你第64章 再見杭州第70章 請戰未果第19章 面聖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77章 山雨欲來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20章 初臨杭州第22章 繁華未至第106章 父皇好似並不開心第76章 盛況空前第16章 要有作爲第9章 所料沒錯第14章 安排周到第83章 朕要親征高麗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緣第93章 難道這是繞不過去的歷史定數第17章 逛青樓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章 挺複雜的第51章 小別勝新婚
第78章 警告第78章 真的沒高人在身後指教你?第39章 人熊大戰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98章 直趨平壤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36章 詔命送達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緣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94章 我要馬上進宮第4章 以示紀念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115章 該走的時候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54章 封賞朝會上的風波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95章 天羅地網第145章 賜婚第34章 無法想象了第64章 若想戰,朕奉陪到底第26章 這一仗我們打贏了第90章 圍城打援第72章 王曇出嫁,王易的心傷第35章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第1章 八月初三第111章 立何人爲太子第16章 流民問題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49章 回家真好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145章 賜婚第25章 絕代佳人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91章 長孫皇后的美意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102章 不和諧的爭論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128章 盛世將很快來臨第43章 御前比試第20章 相請第45章 有可能嗎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10章 仗要如何打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12章 重逢日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兒子也要教訓?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5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章 有可能嗎第71章 才藝展示第41章 隨我去長安第89章 意外的軍情變化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58章 夏種時節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85章 出征儀式上,惺惺作態的太子李治第152章 唉,拐騙幼女第47章 多謝岳父大人第24章 各有心思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22章 獻計第24章 殺第13章 安排第1章 抵達洛陽第45章 看你有沒本事第100章 當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45章 賜婚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68章 初步成就第60章 走馬上任第52章 你說要朕如何處罰你第64章 再見杭州第70章 請戰未果第19章 面聖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77章 山雨欲來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20章 初臨杭州第22章 繁華未至第106章 父皇好似並不開心第76章 盛況空前第16章 要有作爲第9章 所料沒錯第14章 安排周到第83章 朕要親征高麗第116章 前身今世的緣第93章 難道這是繞不過去的歷史定數第17章 逛青樓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章 挺複雜的第51章 小別勝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