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提上日程

這種討論自然是難以得到什麼結果的。

和其它的娛樂產業,如電影、體育賽事等等相比起來,唱片業內,在規劃“新項目”的時候是要更加隨性一些。

這是由於唱片業的特性所決定的。

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成名、擁有極強商業價值的大牌巨星來說,他們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個品牌。

因此,往往一個明星,自己突然誕生了某個想法,便會有一張心的專輯,亦或者新的巡迴演唱會開始籌備。

不過,在具體的規劃階段,依然是要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計算投入與預期收益的論證等等,通過了“可行性研究”之後,項目纔會得以通過。

任何一個投資上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大項目,都不可能是拍腦門就做決定。

哪怕再有錢的人,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只有確定項目的盈利潛力足夠大,或者至少是預期收益高到足以抵衝風險的情況下,這筆“投資”纔會成行。

幾天的討論下來,樂隊僅僅只是確定了一件事:在《搖滾聖經》系列完結之後,要舉辦一次超大規模的巡迴演唱會。

去年結束的【誕生】世界巡迴演唱會,規模已經不算小了。

算上與泰勒-斯威夫特合辦的場次,一共有一百零二場,場均觀衆數量近四萬人,而且每一場都是爆滿。

整個巡演下來,總的觀衆數量將將超過四百萬人次。

這種規模的巡迴演唱會,也勉強算得上是“超大規模”。

總觀衆數量在四百萬級別的巡迴演出,在整個流行樂壇的歷史上,不說少到一隻手就數的過來,但也就是在兩位數之間。

每一個十年之中,少的時候,也就只有三五場這個級別的巡演,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剛剛超過十場。

不過,和羅傑幾人所期望的那種“史無前例”的超級巡演相比起來,【誕生】巡演的規模確實是要顯得小了些。

根據【量子音樂】存檔的數據,在這個世界,流行樂壇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巡迴演唱會,是前【蟲子】樂隊的靈魂角色之一保羅在二十一世紀初舉辦的個人巡演,全程總觀衆數量超過六百萬人次。

(注:保羅-麥卡特尼的個人巡演實際規模最大的一次是約480萬人次。)

在羅傑的期望之中,《搖滾聖經》系列結束之後,樂隊將要舉辦的巡迴演出,至少在觀衆數量上,最好是要超過前者。

但即便是羅傑對自己的樂隊非常的自信,也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樂隊一定能夠開得起來這種級別的巡迴演出。

還是那句話,在大場館舉辦演出容易,但若是沒有足夠多的歌迷買賬,到了演出的現場,場館內的空座太多,不但丟人,也影響現場的氣氛。

例如某位執意要在“鳥巢”體育館開演唱會的歌手,演出當天整個“鳥巢”幾乎都是空蕩蕩的,這件事可是被人嘲笑了好幾年。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那位歌手還在樂壇活躍,這件事就會一直不斷地被人們提起,繼續嘲笑下去。

樂隊現在只是有了這麼一個想法,但巡演是否開得起來,還要看那些“專業人士”調研和討論的結果。

而且,和其它大多數明星相比起來,樂隊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接受在巡演上少賺錢,乃至於不賺錢。

一般情況下,明星舉辦巡迴演出,除了爲了增強自身的影響力之外,賺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

舉個栗子:假設明星A要開辦一場演唱會,有兩個場館可供選擇。

一個是可容納五萬人的體育場,預計平均票價可以賣到一百二十美元,且有較大的把握確保“滿座”。

щшш •тt kān •¢〇

另一個,是可容納八萬人的體育場,但想要確保滿座,就必須大幅度降低票價,只能賣到平均六十美元,否則就會出現大量的空位。

在不考慮其它成本和收入的前提下,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明星,都會選擇前者。

這也是爲什麼,在大多數的巡迴演唱會當中,單場規模在一萬多到三萬多人的演出佔了多數。

不是他們開不起五六萬人的演唱會,而是相比較來說,前者更加的划算,可以賣出更高的票價,同時也能大幅度的節約成本,賺得錢更多。

但對於樂隊來說,後者卻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量子娛樂】的分紅打底,在巡演的過程中少賺一點錢,樂隊倒也未必就十分在乎。

當然,也不可能單純爲了衝擊“觀衆人數”這項數據,而把票價降得太低。

畢竟,在衡量一場大規模的巡迴演唱會是否成功的時候,“票房總數”也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參考數據。

U2樂隊的【360° Tour】之所以被無數人傳頌,除了高達七百三十萬人次的觀衆總數之外,高達七億三千六百萬美元的票房,也是一個難以被超越的恐怖數據。

比位列第二名,槍炮與玫瑰樂隊那場【Not-In-This-Lifetime Tour】的五億六千萬,足足高出了百分之三十多。

巡演票價的制定,是要衡量當地的消費水平的。

單說在北美,東西兩岸的平均票價水平,就要比中部地區高出十幾美元。

放大到全世界,這其中的差距就更大。

如果在亞洲、東歐、南美這三個地區的演出場次較多,平均票價就要低一些。

而若是在北美、中歐的演出更多,平均票價則要略高一些。

但整體來看,以【Darkness】樂隊如今的咖位,若是舉辦一場全球範圍的巡迴演唱會,平均票價無論如何都不應該低於八十美元。

低於這個數字,就很容易給人一種“廉價”的印象,對於樂隊的形象並非什麼好事。

誠然,以現在普遍高於一百美元的平均票價來說,八十美元這個數字,已經算是很低了。

一張票便宜二十美元,這不算什麼大不了的數字。

但若是放大到一場總觀衆數量在數百萬人次的巡迴演出當中,就會帶來上億美元的票房差距。

即便是以【Darkness】樂隊的收入水準,也不可能對這樣一筆鉅款毫不在意。

當然,在樂隊本身並不缺錢,甚至可以說錢多的花不完的情況下,少賺一筆錢,就當是用錢來買影響力,站在樂隊的立場來看,雖然讓人心疼,卻也算值得。

不過,即便是做好了少賺上億、乃至更多錢的心理準備,能否開得起來這種超大規模的巡迴演出,羅傑幾人心裡仍然是沒底。

漢克和他的團隊,自【誕生】巡演結束之後便是一直在休假,最近也沒有接新的工作。

羅傑與漢克聯絡了一番之後,後者很快便是帶着自己的團隊出發,去往一座座城市進行考察,深入研究在《搖滾聖經》系列結束之後,舉辦一場超大型巡迴演唱會的可行性。

同時,羅傑還和【量子音樂】打了招呼,要求後者的市場部門儘可能地配合漢克,提供必要的數據和其它方面的支持。

即便如此,想要得到一個結果,按照漢克的估算,仍然需要花費兩年以上的時間。

用漢克的原話來說:“每一場都在露天體育場或者大型室外場地舉辦,場均觀衆人數超過七萬,一百多場演出都是如此,這是史無前例的事情,沒有可供參考的成熟經驗,每一步都需要我們自己走出一條路來。”

單單只是前期的“論證”階段,就要花費兩年以上的時間。

不過,這幾年裡,樂隊正好要忙於《搖滾聖經》系列的最後幾張專輯的錄製,倒也不影響什麼。

“今年先錄一張《美麗新世界》,錄完之後,大家休息一段時間,好好度個假,回來之後再做後邊的三張專輯。”

從哥特金屬篇的《寂靜嶺》開始,再到後來的【誕生】巡演,以及格萊美衝獎公關。

樂隊已經是有兩年多的時間沒怎麼休息過了。

本來,在格萊美之後,樂隊就該休息上一段時間的。

不過羅傑卻是很快就弄出了《美麗新世界》這張新專輯,隨手就將這張新專輯提上了日程。

結果,一直到現在,樂隊都還沒有休息的時間。

當然了,這張專輯的籌備階段,倒也不必太過於拼命,算是以半休假狀態來做這件事,也不至於讓人覺得疲憊就是了。

這種心態的工作,效率肯定是高不起來,不過樂隊卻也沒必要着急着完成這張專輯,慢一點也沒什麼壞處。

四月份的報稅季來臨之前,《美麗新世界》的編曲就已經確定了下來,按照這種“慢節奏”的工作態度,排練的時間是要延長一些,大抵需要兩三個月後,進入到正式的錄製階段。

錄製完這張專輯之後,專輯進行後期製作的這段時間,樂隊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上一段時間,各自去度假。

這個假期不會太長,大抵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要回來參與到這張專輯的發行和宣傳當中去。

不過,一兩個月的假期,卻也是足夠了。

羅傑想了想,又說道:“今年咱們稍微輕鬆一點,就做這一張專輯,明年開始,就要集中起精力,一口氣把剩下的三張專輯做完,開始籌備巡迴演出了。”

“一年做三張專輯?”

胖子楞了一下,說道:“我們好久沒這麼拼命過了吧?而且這個速度,專輯的質量能有保證嗎?”

樂隊上一次在一年之中,連續發行三張專輯,還是簽約在二十世紀娛樂的時期。

三張專輯之中,還包含了兩張相對來說有些粗製濫造的“湊數專輯”,純粹是爲了應付當初那份苛刻的唱片合約。

以至於到了現在,那幾張湊數的專輯,在“樂隊官方”的統計記錄當中,都是不去計算的。

專輯的質量,往往和製作週期呈反比。

一首足夠出色的錄音室單曲,往往都是反覆錄製數十上百次,從中挑選效果最出色、最完美的版本來使用。

若是苛刻一些,錄製數百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花費時間的工作。

若是在這上邊節省時間,減少錄製次數,那必然是要對質量的要求有所降低。

更不要說,專輯發行,本身也是極爲耗費時間的一件事。

哪怕是以“快節奏”的發行,不推出什麼先導版本,只是拿幾首歌出來打榜,一套標準的宣傳流程走完,少說也得幾個月的時間。

就算樂隊不用全程參與,但在一張專輯的宣發過程中,花費上兩三個月的時間總還是要的。

一張專輯兩三個月,三張專輯,單單只是宣發部分,就是半年過去了。

剩下的半年裡完成三張專輯的製作?

無論怎麼想,都覺得時間過於緊張了點。

“一年完成製作而已,不包括髮行。”

羅傑一聽就知道胖子想岔了,隨口解釋了一句,又說道:“公司那邊已經討論過,三張專輯合併發行的計劃大致上是可行的。我的想法是,等三張專輯全部製作完成之後,再一起進行發行。”

頓了頓,羅傑又說道:“另外還要等漢克那邊的消息,如果超大型巡演的計劃也可行的話,最後三張專輯的發行,還可以順便爲巡演做前期宣傳。從製作到發行結束,這個過程少說也得一年半到兩年。正好可以讓漢克提前爲接下來的巡演做一些前期籌備。”

一場大型的巡迴演出,在最前期的籌備階段,是不需要明星本身過多參與的。

諸如確定巡演路線、場地選擇、器材訂購或者租賃等等,這都是現場團隊的工作。

頂多,就是在漢克和他的團隊拿出方案來之後,樂隊進行一下最後的把關,看看是否有什麼不滿意,需要調整的地方。

至於親自參與到這些籌備工作當中去……

一般的明星,自身都是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能力,只會添亂而已。

“這樣……”

胖子點點頭,沒有繼續問下去。

羅傑卻是又補充了一句,笑道:“當然,這只是現在的想法而已。先做好手頭的事,剩下的,等《美麗新世界》這張專輯結束之後再看情況決定。”

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416 埋藏過去第563章 享受和折磨第21章 音樂理念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434章 真TMD!第497章 別小看她第716章 哪怕是白癡都會第104章 銷量預估第157章 被翻唱超過百次的歌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643章 背叛第505章 兩份邀請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821章 要生了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645章第488章 彩虹第251章 一場災難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802章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777章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801章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604章 打破天花板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804章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546章 電影完成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張《Nevermind》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92章 新專輯的主打歌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98章 “欺負窮人”第653章第65章 緊張第704章 第一大股東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138章 即興第4章 第一首歌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261章 一點小麻煩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529章 她長大了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252章 Plan.C第369章 兩專同發第856章 當代傳奇第786章 底線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579章 滑鐵盧?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112章 《怪胎》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680章 狂風暴雨第551章 都和你一樣
第767章 守法商人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416 埋藏過去第563章 享受和折磨第21章 音樂理念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434章 真TMD!第497章 別小看她第716章 哪怕是白癡都會第104章 銷量預估第157章 被翻唱超過百次的歌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179章 千萬美元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643章 背叛第505章 兩份邀請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821章 要生了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645章第488章 彩虹第251章 一場災難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802章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777章第608章 COO的人選第801章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706章 現金收購還是股權置換?第307章 亡靈序曲、激流、Pop-Metal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604章 打破天花板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804章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546章 電影完成第325章 先導EP:《深淵》(上)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張《Nevermind》第863章 提上日程第477章 年度專輯第92章 新專輯的主打歌第117章 老頭子一開口就是人生第98章 “欺負窮人”第653章第65章 緊張第704章 第一大股東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138章 即興第4章 第一首歌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261章 一點小麻煩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529章 她長大了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796章 五個意向方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252章 Plan.C第369章 兩專同發第856章 當代傳奇第786章 底線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577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579章 滑鐵盧?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112章 《怪胎》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825章 誰認輸誰是小狗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680章 狂風暴雨第551章 都和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