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風雲第一書,成道基石
嘩啦
隨着天哭經的封面被翻開,一股陰風不知從何處吹來,涼颼颼、冷陰陰的。
這風古怪至極,平地而起,圍繞着茅屋旋轉,颳得周圍草木來回搖擺,隱隱約約,吳龔在其內聽到了模糊不清的尖利嚎叫聲。
同時,還能敏銳的感覺到,就在天哭經被翻開的剎那之間,無數密密麻麻的不可觀測的細線連到了書籍上。
明明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卻又能清晰映照在心中。
“天機!”吳龔心中瞭然,興趣大增。
目光低垂落在書籍上,映入眼簾的只是一段段雜記,粗看之下並無區別。
然而,集中注意力就會發現,在那些字體之間,或是一撇,或是一捺,或是一橫,或是一豎,都在微微散發着光芒。
這些來個不同字體的筆畫,隨着目光掠過快速飛出重組,化爲一個個古怪、深奧的文字。
、𫜰、爩、龗、繺
一個個似是而非的文字,接二連三從天哭經上浮現,明明每一個筆畫都認識,但堆迭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某種不可認知的東西。
而更可怕的是,每一個古怪的文字浮現,立刻就像是連通了某個無比廣泛的數據庫,海量的信息蜂涌而來。
!(kuài nàn)
只是看到這個字體,吳龔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它代表的意思:劫難。
自開天闢地第一道光出現,便有大日高懸,俯瞰天地無量劫難。
天災、人禍、日蝕、星隕、地震、風災、雷暴、蝗災、水災、殺生、害命、墮胎、兵禍、惡病、枉死.
無數與劫難有關的信息,如同開了閘門的洪水,不論能不能理解,能不接受,全都灌注到心神之中。
感受着那密密麻麻的劫難信息,吳龔彷彿看到了風雲世界從古至今,萬物生靈經歷過的一切劫難。
“哈哈,這就是天哭經?”
吳龔眼睛瞪大,嘴角的微笑逐漸變大,甚至大喜。
“好!太好了!此經果真擁有無窮魔力,可以讓看到的人充滿無窮智慧,知道天地間無論過去未來,所有的秘密。”
憑藉着強大的體魄神魂,吳龔照單全收了所有的劫難信息。
陰陽紊亂、戾氣衍生,乃至三元失調,萬炁動盪,至此便有劫難化生。
明悟了劫難的本質,吳龔心中又冒出一朵朵思維靈光。
那些曾經學會了的道法神通,在劫難知識的催發下,變得更加理解了本質,今後使用威力必然能變得強大數倍。
然而,這只是第一個字。
“悟道茶,必須要悟道茶!這是一座寶藏,這本天哭經絕對不可錯漏一個字!”
吳龔大喜,快速泡了一壺悟道茶輔助消化海量的知識,甚至喚出悟道古茶樹進行加持。
只見茅屋之內,崑崙鏡高懸開闢拓展空間,一株蒼勁如虯龍的老樹顯化,垂落萬道神輝,道蘊瀰漫,靈光沖天。
吳龔滿懷激動,看向了第二個字。
𫜰!(yà)
自然而然地,吳龔再次理解了它代表的意思:缺漏。
𫜰似蛀蚛石,動比尯車。石多桐屐𫜰,香甚藥花幹。
周天之內,九天、九地皆有缺憾,其名天殘,其名地缺,萬物生靈皆不得完美。
生剋制化,陰陽相左,爲天地至理。
若爲完美,那便是超脫,是不朽,是無漏,是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的仙。
不在周天,不入五行,超拔陰陽。
吳龔眸子瞪大,滿臉的震撼。
這本天哭經,比起吳龔觀看過的所有道書都要神秘。
此書不記載任何道法神通,只闡述天地至理,萬物本根。
雖然這些東西,只能是風雲世界存在的,不涉及高階的道則玄妙。
但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諸天萬界,至少在某一個浩大不可度量的範圍內,都屬於同一個大混沌域。 這裡面,最基礎的道則法理必然是相同的。
吳龔只要看完了這本天哭經,那就相當於擁有了萬界之基,這是成道的基石,若是自己去理解學習,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心思。
不過,如今只是看了一本書,就得到了這些知識,簡直是天降鴻福。
這天哭經,用穿越前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連接根源的門戶。
那些古怪、玄奧的文字,就是一個個闡述天地運行的源代碼,難怪此書號稱擁有無上魔力,觀之可明悟天地隱秘。
茅屋內,吳龔如癡如醉地消化着天哭經傳來的知識。
有了悟道茶的加持,他就像是一塊永遠吸不滿水的海綿,一切種種,來者不拒。
每有一個字浮現,就立刻被理解透徹。
海量的天地隱秘,像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鑽石,沉澱在腦海深處,壘成無瑕的道基。
一旁的泥菩薩聽着那嘩啦啦的翻書聲,震撼得無以復加。
曾經看過天哭經的他,對這本書如避蛇蠍。
這是一本無上天書,擁有無窮魔力,闡述天地起源運行。
他雖然肉眼已失,但在他的心眼視界,以及卜算心相里,能看到海量的知識像是九天墜落的銀河,源源不斷灌入仙尊體內。
仙尊則如同一道深不可測的海淵,像極了古書裡記載的歸墟,吞噬一切知識浪潮。
“這這.這.”他嘴脣哆嗦着,連話都說不清楚。
當年,他機緣巧合得見天哭經,可不是這樣的。
那些古奧的文字,只要被觀看到,就能不斷灌入海量知識,讓人頭痛欲裂,生不如死。
並且,天地知識也不是涌入心頭,就能被記住的,這需要一個理解消化的過程。
就像一瞬間有成千上萬的老師給學生講解學識,但是能記住,能理解的,恐怕不足萬一。
泥菩薩當年就是如此。
他觀看了天哭經,海量的知識浪潮從心間流過,理解了的不過九牛一毛,就昏死過去,等他醒來,天哭經已經消失。
原本留下的知識並不足以支撐他卜算萬物,但是雁過留痕、風過留聲。
知識浪潮的沖刷,那必然會留下痕跡。
這是天地運行的奧秘,那留下的便是天道,或者說天機的痕跡。
按圖索驥,以窺古今,他自此擁有了洞察天機的絕頂卜算能力。
然而,他的這等成就,和吳龔比起來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
吳龔把一切知識照單全收,沒有半點逸散,這超出了泥菩薩的想象。
他聽着嘩啦啦的翻書聲,呆呆地站着,像是一尊雕塑。
眼看吳龔即將看完整本天哭經,天地之間忽地響起了一聲接一聲的悶雷。
轟隆
伴隨着悶雷聲,天空開始暗淡下去,沒有烏雲之類的生出,反倒像是蒙上了一層陰翳。
一股陰風從九天吹拂,混雜着連成線的殷紅雨滴,轟然落下。
那雨滴顯得有些虛幻,落入大地萬物便轉瞬消失不見,沒有打溼半點塵土,也沒有滋潤萬物蒼生。
只是在那如血的雨滴裡,陰風吹拂而過的時候,此界所有人都聽到了一陣淒厲的鬼哭神嚎的聲音。
天泣血,鬼夜哭。
泄盡天機、萬道恨妒。
這纔是《天哭經》真正的來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