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一個滿分,一個零分

“冒襄!”

“冒襄?呵呵,這傢伙真是個濫情的公子哥啊,惹禍了董小宛又不納之。如今又看上潔衣,他還真是自我感覺良好啊。”朱由榔不屑地曬笑道。

“可不嘛,潔衣根本沒給他好臉色,真接把他的名帖給扔了出來。”楊愛道。

“看來,潔衣等人雖已是官身,但在冒襄等這些所謂名士眼裡,還是輕賤她,是不是以爲求娶其爲妾室,就算是給了潔衣恩典了?”

“是,奴家以爲爺說的是,在他們心裡,大概還是自詡風流名士,世間女子都會逐之若騖。”

“婦女要翻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朱由榔嘆道。

“唉,是啊,任重道遠。”楊愛想想潔衣、李香君,也跟着嘆息一聲。

……

七月初八,殿試。

各位貢生按指定位置在太和殿坐好,考官分發考題,打開一看,是一道策問題。

“朕嘗聞溫故而知新。

高祖立基,成祖繼之,威德遐被,四方賓服,聞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然自神、熹二宗,國勢日衰,天災人禍,綿延不絕,大明江山幾如紙矣。

自朕承繼大統,知人善任,表裡洞達,六師屢出,江南塵清。然雖據江山半壁,亦常思治政之難,百業待興,百廢待舉,亦須賢人相助。

我大明自盛而衰,何也?朕其後用兵江北,德澤四序,當取何策?惟望賢才各抒己見,以有益於朕躬。”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都心裡一鬆:“難度不大,對於治國之策,前有各位賢哲之老生常談熟記於胸,今有皇上治國脈絡呈現於目,無非就是析辨歷史,爲當今施政尋找依據罷了。”

當然,這是大多數貢生的想法,也有數人面對這個題目陷入了長考。

瞿正博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思考皇上這道策問真正用意。

“大明自盛而衰,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武備廢馳、黨爭激烈、財政匱乏甚至上失其德等,每一條都可寫出花團錦簇的文章來。但,皇上承繼大統以來,並未全遵祖宗之法,推行土地新政、婦女解放、重視科學,這些都極大程度上破壞了祖宗成法,然卻以數千弱兵屢克強敵,短短數年間,以肇慶彈丸之地而坐擁江南半壁江山,何也?

皇上行事看似天馬行空,但並非無跡可循。王大人曾講過‘物質決定意識’哲學,說這是皇上十分推崇的,他的施政方略也體現了這種哲學思想。

可是,這種哲學思想乃皇上首創,並不能從大明由盛而衰之中得到經驗。

顯然,皇上並不是要從歷史經驗中尋找實施新政之必要,也並不是想讓各位貢生唱新政讚歌。

然,皇上出此題目的真正意義何在?”

瞿正博想了好長時間,眼看過去了半個時辰,其他貢生都已經在打草稿了,而他遲遲沒有動筆。

想不通皇上是何意,瞿正博索性就不想了,開始按題意指定的思路想。

題目明確提到了高祖、成祖之盛,也提到了神宗、熹宗之衰,那麼高、成二祖與神、熹二宗之時,有何不同呢?

“有何不同?有何不同?”瞿正博在腦海裡唸了幾句,忽然有所明悟:“是了,高祖、成祖時皇權極盛,而神、熹二宗之時正是皇權式微之時。由此可知,皇權盛,則無掣肘之虞,皇權弱,則內鬥不窮,施政也難以善始善終。正如當今,所有軍國大事皆乾綱獨斷,臣下只有參謀之權,無有決斷之權。爲此,還廢了給事中這種以小制大的弊政,還立下後宮嬪妃與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徹底將司禮監廢除,所有這些都是加強皇權。”

“父親曾經言道:‘皇上乃千古一帝,識見冠絕古今,大明中興之望全賴皇上一身。’對皇上敬佩之情溢於言表。而如今,皇上因推新政缺乏人材之故,暫緩對江北用兵,足見其對同心同德之人材之渴盼。”

“如此,這道策問最終目的,是要固皇權,看看我們這些貢生能否爲新政助力。誰要是說出‘垂拱而治’的論調,怕是立即會被皇上冷落,黜落也並非不可能。”

想到這裡,瞿正博感覺茅塞頓開。

他曾經在《大明週報》當過記者,不同於只會尋章摘句的書生,沒少見到百姓對新政的擁護、對皇上的由衷愛戴,對新政的理解更有心得,所以對皇上早就心服口服。

所以,一旦理清思路,瞿正博下筆極快,不到一個時辰,洋洋灑灑千餘言,寫下了一篇《強國論》,其主要觀點即從高、成二祖之盛與神、熹二宗之衰的對比中,提煉出“強國必強皇權”的論調。

瞿正博聰明,別人也不盡是傻子。

會試第二名張永祺也想到了朱由榔的用意,只不過,他想得更深了些:“若皇權太過強盛,君明自是無事,若君昏必然誤國。”

言語之中暗指神、熹二宗失德。

他的觀點是:強化皇權並非天下強盛根本之道,根本之道在於天子當加強自身修行,行德政,親賢士,遠小人,則“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爲之大道哉!”

意思是,只要皇上放權於賢臣,你儘可以盡情遊玩,健健身,奏奏琴,聽聽音樂,何必勞神苦思,做本當手下人做的事?

瞿正博與張永祺的區別之處就在於,瞿正博只是闡述在當今皇上在位這個前提條件之下,強化皇權的益處,而張永祺則將皇權寬泛化,並毫不忌諱地將君主分爲君明君昏兩種情形。

要說起來,還是瞿正博聰明。

他明白,皇上並不願意聽你講什麼親賢臣遠小人的道理,他什麼道理不懂?關鍵的,他是想看看這些人是否跟他同心同德。

張永祺就比較憨直了,給皇帝講開了道理。

結果,九位讀卷大臣,瞿正博的文章得了九個圈,而張永祺的文章卻是一個圈也沒得。

一個滿分,一個零分。

……

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五十三章 不幹也得幹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一百五十四章 馬吉翔有些膨脹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活寶第二百五十三章 母女鬥(四)第六十八章 愛財通譯第二百三十二章 假談真打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禁軍有人要反第二百二十五章 帝后反目第二百零八章 漳州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九十六章 隔門傳旨第二百七十六章 牛皮將蔡人雄第二章 “遷都”之爭第九十八章 刺客何人?第五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鬥(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氣質美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式馬屁第二百五十六章 母女同窗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指不沾陽春水第一百三十章 夜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眼賊”和“疤瘌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宣我皇德揚我皇功第五十七章 兒童嬉戲圖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匿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亂象漸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強認女婿第二百八十六章 烏石山大戰(七)第四十二章 老闆娘的傷心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封之憂第十七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一百三十九章 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賜字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獨善其身何其難第七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五十四章 春風化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洪承疇的冒險計劃第六十九章 爲帥之人豈肯爲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英雄不可小視啊第四十三章 罕見“妻管嚴”第一百八十三章 海上歷險(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計梧州(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奪制高點第七十五章 傳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七十七章 戰後談心各人不同第一百零九章 游龍戲鳳(五)第六十四章 美夢成空第一百零二章 謀算深處須用兵第九十章 柳如是撞柱第一百六十二章 “洗沐”制度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護堤大戰(二)第六十二章 渴見名妓柳如是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一百五十章 嚇出一身冷汗第五十六章 勁敵?他也配!第九章 有礙乾和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九十一章 寫信有條件第二百五十一章 定都緣於“地域黑”第四章 重用錦衣衛第七章 爲政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一印象第一百七十一章 哥哥你錯了!第一百章 新領悟,更服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濟格沒上當第四十六章 嫁給姐夫?第一百五十六章 話說的太難聽了第七十八章 誰因美人死,誰因美人生?第三章 論戰第三百二十章 感悟第五十七章 兒童嬉戲圖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上歷險(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二十章 三人都賺了第一百零七章 計辨忠奸第二百三十八章 吟詩走火鏊第二百五十一章 母女鬥(二)第三十四章 摻沙子(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母女鬥(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謙益的自我剖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五連殺(二)第十八章 兩長兩短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虛實第一百九十三章 劫後餘生很慶幸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一百七十章 爲了給他添堵
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未然第五十三章 不幹也得幹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於君事不必拘泥第一百五十四章 馬吉翔有些膨脹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活寶第二百五十三章 母女鬥(四)第六十八章 愛財通譯第二百三十二章 假談真打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十一章 詐降(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禁軍有人要反第二百二十五章 帝后反目第二百零八章 漳州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九十六章 隔門傳旨第二百七十六章 牛皮將蔡人雄第二章 “遷都”之爭第九十八章 刺客何人?第五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鬥(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氣質美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式馬屁第二百五十六章 母女同窗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指不沾陽春水第一百三十章 夜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眼賊”和“疤瘌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宣我皇德揚我皇功第五十七章 兒童嬉戲圖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匿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亂象漸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強認女婿第二百八十六章 烏石山大戰(七)第四十二章 老闆娘的傷心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封之憂第十七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一百三十九章 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賜字第三章 醍醐灌頂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獨善其身何其難第七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五十四章 春風化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洪承疇的冒險計劃第六十九章 爲帥之人豈肯爲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英雄不可小視啊第四十三章 罕見“妻管嚴”第一百八十三章 海上歷險(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計梧州(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奪制高點第七十五章 傳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七十七章 戰後談心各人不同第一百零九章 游龍戲鳳(五)第六十四章 美夢成空第一百零二章 謀算深處須用兵第九十章 柳如是撞柱第一百六十二章 “洗沐”制度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五十章 你的媳婦朕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護堤大戰(二)第六十二章 渴見名妓柳如是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一百五十章 嚇出一身冷汗第五十六章 勁敵?他也配!第九章 有礙乾和第二十九章 辣死人的老辣椒第九十一章 寫信有條件第二百五十一章 定都緣於“地域黑”第四章 重用錦衣衛第七章 爲政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一印象第一百七十一章 哥哥你錯了!第一百章 新領悟,更服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濟格沒上當第四十六章 嫁給姐夫?第一百五十六章 話說的太難聽了第七十八章 誰因美人死,誰因美人生?第三章 論戰第三百二十章 感悟第五十七章 兒童嬉戲圖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上歷險(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二十章 三人都賺了第一百零七章 計辨忠奸第二百三十八章 吟詩走火鏊第二百五十一章 母女鬥(二)第三十四章 摻沙子(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母女鬥(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謙益的自我剖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五連殺(二)第十八章 兩長兩短第七十八章 新婚還是發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探探虛實第一百九十三章 劫後餘生很慶幸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一百七十章 爲了給他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