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國之大功

八月份是個忙碌的季節。

朝廷夏秋兩賦中的秋賦正在徵收中,河東郡守府上下天天忙的腳不沾地。而同時因爲要統算山陽、平川二縣的屯田收益,以及劃分河東諸郡今天秋賦的供留分成,在將軍府已經補上了東曹掾職務的樑謹也一樣忙的焦頭爛額。

祝彪倒很是清閒,因爲自己的家底自己知道,怎麼算一兩年內也不會出現經濟危機,如此就足夠了。那些細節和詳盡的事兒,還是讓樑謹他們忙去吧。

祝彪現在更關心的是中原的戰局,是陳國戰場的戰局。後者距離河東可就只有一步之遙。

當然,武林裡發生的事兒祝彪同樣也看在眼裡。不過現在頭疼的該是瀝血門、九曲劍派、朝陽觀和文殊院,或許還會有六扇門、廷尉府,而不會是祝彪。

十二幅佛陀畫像突然出現在了北漢江湖,一個奇異的傳說飄蕩在人們的耳間。但那又如何?沒人知道小妹的真實身份,白色的名駿那裡都有的。這種明顯人爲挑唆出來的事情,牽扯不到祝家頭上。

祝彪對那四派也沒甚好印象和牽掛的,置身事外,高高看戲就是。

攪渾了水,之後總會有支手摸魚的。什麼事情都有因果,誰暗中挑起了這場風波,最後總能表露出來。祝彪坐在高高的岸上,自然也就能清晰地辨認出來。

他不急,下令北平的祝明、餘少安,原樣保持不動。

……

……

光明的羽翼下也有暗影生長。人世間的齷齪事,永遠也不會消失。

河東之地現在最需要應付的危急不在外部,也不在內部,而是在金融。

金融。對於本時空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但於祝彪來說卻是很熟悉很熟悉的。

時光進入到八月中旬,中秋佳節的時候,河東地界的銅銀比例已經拉開到了懸殊的770:1了。這根朝廷覈對的比值1000:1,近乎增益了四分之一。

錢少了,銅錢不夠用了。用本時空的老話來說,就是生錢荒了。

每當大亂之後的大治,或是盛世年華時期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先前河東的銅錢與銀比價八百七八比一,祝彪看在眼裡。並沒放在心上。

因爲整個北漢差不多都是這個價位。

銅錢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別看祝彪眼中的錢財都是萬兩做單位的真金白銀,可老百姓們言,還是用銅錢的普及。

他前世的中國,古代北宋時期經濟繁茂。就也年年出現錢荒。銅錢不夠市場流通所用,所以都出現了質量低劣的鐵錢。同時紙幣交子的出現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危機,就像本時空的銀票一樣。

一兩銀子兌換制錢,不求一千,有個九百五十都是高興地。真的不足的時候,許多地方就是用剪刀絞銀子。一錠錠品相完好等量的元寶被剪成豆粒大小的碎銀,最後重新入火融化。千萬年來無形中不知道揮耗了多少。

這種現象在古中國衍變出了‘火耗’,在這個天地,也一樣的衍化出了‘火耗’。官府胥吏沾了毛個個比猴都精,從不會放過任何一點鑽空子的機會。最終損害的是朝廷歲入。是百姓賦稅。

北漢戰爭打了十幾年,羅州最危險的時候三分之二地界淪陷,延東河州,邊地百姓俱都受害。戰火中不知道多少財富被掠奪,銅錢這種跟金銀比起來價值低微。卻是社會運營不可缺少的基礎貨幣,損失遺棄,融化爲兵的就更多了。

而且十多年廝殺,北漢把一切資源應用到了戰事,也是一個新錢都沒有出世。加之大批的錢財還用於了對外的軍需糧秣買購,此消彼長,北漢國內銅錢的數量是減少了好一截。

不過相同的北漢經濟也隨之萎縮了很多,人口更少了不少,這銅銀比值本還是維繫在900:1之上的。

河東與其他地方比,比值更高了一些。因爲從前年冬季開始的‘和平’算來,河東之地已經有兩年光景沒有遇到過兵禍了。祝彪率軍趕赴河東以來,擴軍、備軍等等,大軍的支出開銷也拉動了本地經濟復甦,兩年下來河東之地的元氣正在一點點恢復。

銅錢與銀比價,差不多處在了八百七八比一的價位。

較之外地略高了一些,但高出的兩三個百分點也實在不值得人去大肆的上下着手。所以,祝彪的印象中,河東‘金融’這一塊上還是很穩定的。

但是現在,短短兩個月不到,銅銀比值拉開到了懸殊的770:1,這根本就不是市場自我調節所應有的節奏。只能說有人在河東惡意收錢!

而且根據河東郡報來的消息,河東地界不僅有人在惡意收錢,還有人幹起了造錢的破爛勾當。

國人歷朝歷代上萬年,多少能人在錢上下了大工夫。現在民間沒有原先控制的那麼嚴格,一些人就各種手段都使了上來。

比如說剪邊銅錢。就是一些‘能人’把完整的制錢,用剪刀剪下一圈,九到十個銅錢,就可剪下一個銅錢的青銅,用剪下的銅再鑄私錢。

還有是磨邊銅錢。就是把銅錢的邊緣在石輪上磨掉。用一根木質或金屬的方棍穿進錢的穿孔,每次約百枚或更多一點。然後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通過加工,磨邊錢要比一般的制式銅錢的錢徑小心佔五毫左右。錢重減輕一層半到兩成上下,就是說制式的銅錢經過這樣的加工之後,本身的重量會減輕六分之一。且一般情況下還不會影響到錢的面文,並且使錢幣的邊緣都比較光滑。

兩面着手,這些是不是由一夥人統一而爲的呢?消息緊急報到了祝彪這裡來。

祝彪也沒有辦法從茫茫人羣中直接找出‘敵人’。他能做的只有另闢蹊徑。

“公子,二舅老爺到了。”周雲飛稟道。

“讓舅父進來。”祝彪放下手中的書說道。他今天下午全部都空出了時間來,爲的就是見柳正卿。

聲音傳出,自有侍衛引領柳正卿上前。

只片刻時間,柳正卿就進了房來。一身玄色鑲邊寶藍撒花緞面圓領長袍。身後跟着一個隨從。手捧着一朱漆托盤,上面放的東西被一塊紅綢遮掩,這就是祝彪等待他的原因了。

“二舅請坐。”座凳自有周雲飛搬來。

“彪兒看,這就是那所鑄之錢。”

柳正卿沒有坐下,而是從隨從手中接過托盤,端着朱漆托盤進到祝彪的面前。

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十日前察覺到銅銀比值不對的祝彪一夜苦思,想出的高招妙法,就讓柳正卿這幾天減肥了三四斤。

備料、選材到着手。十日內一切完成,那是何等的忙碌,而更有精神上的壓力。新成立的柳家銀行造幣廠總共鑄造出了金元一百枚、銀元一千枚,銅元、銅角各有萬枚。

萬千的朱漆托盤中裝着的就是,金元、銀元、銅元、銅角各十枚。祝彪想出來的‘蹊徑’。那就是自己造幣。銅元、銅角,在加入一定量金銀的情況下造出承接一兩白銀與一文銅錢間的十進制貨幣。

以此來一定程度上緩和銅銀比值。

祝彪還沒膽大妄爲到私自鑄造銅錢,他是繞過了這個限制,造出了銅元、銅角。

一個國家貨幣的流通不可能只靠大額度金銀的,小額度貨幣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之所以命名爲銅元、銅角,那顯然是受前世的深重影響。

讓銅錢與金銀相掛鉤,只要不弄虛作假。心黑手辣,老百姓肯定是能接受的。何況祝彪在北漢聲望是極高的。而只要能爲老百姓所接受,有了這些做緩衝,銅銀比值將立刻應聲而落。

如此。於公於私都有大益處!

掀開紅綢,祝彪沒去看銀元、金元而是首先看銅元。這東西就好比他前世時的百元人民幣大鈔,裡面都含有了一絲金線。稍微稍微的一絲金子,就足夠這點分量的銅元。十比一去兌換亮亮的銀元了。而且加了一絲金子後,銅元的色澤也好看了不少。

河東軍治下也是有銅礦產地的。呼延慶部就在那邊兒上,是北漢境內五大斑岩銅礦之一,一個大型銅礦。

最近兩年那兒的銅礦開採業恢復很順利。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銅錠。雖然產量遠供不上整個北漢的需求,甚至是河東的需求。但短時間衝擊一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那暗中的黑手被這一次衝擊都能打的傷掉元氣。祝彪會死死地盯着地方上的一舉一動,只要有馬腳漏出來,他一定會讓他後悔自己怎麼生在這個世上。

銀元、金元不提,銅元、銅角纔是此次應付河東錢荒的重中之重。而確切的說前兩者麼,那更多的是用於斂財。

造幣可是利潤極豐厚的產業呢,金銀幣更量少而利厚。

拿起一枚銀幣,祝彪手捏着邊緣用力一吹,放在耳邊一聽,一股嗡嗡的清脆波動聲果然傳入耳來,嘴角於是泛起了一絲笑。

他前世聽說過袁大頭這個傳聞,但卻從沒有閒錢去買,即便是假銀元也一樣。也從沒有閒情雅趣的去逛逛古玩街……

現在,一個當初不算是願望的好奇,就這麼彌補了。

“發佈告示,正式通令河東。”金幣、銀幣、銅幣,隨着祝彪的抓起灑落,留下了一連串的清脆聲響。在這叮叮噹噹的脆響中,祝彪正式下達了發佈河東新幣的詔令。同時,今天晚上他也會連夜上六百里加急報於朝廷知曉。

文書中當然是據實以告,把河東錢荒的危急一伍一什的告訴朝廷。而至於新幣,那只是救急的一樣措施。

北平城。

姬昀的心裡如冬季的天空,充滿了濃重的陰雲而又寒風嗖嗖。

祝彪竟然公開鑄錢,他膽子真包過了天!

攤開在他面前的上書,那一個個方正的字眼就像烙鐵一樣讓他劇烈的疼痛。國家該到何等的地步了,纔會出現這種兵頭?

他知道自己來位不正,必須跟着唐王的指揮棒跳舞。王位就如帳幕上的燕巢,稍一不慎,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巢傾卵破。

所以做漢王的第一年他‘自絕’祝彪,就是要讓唐王滿意。姬昀心理面不是沒有遺憾,可是,一個將軍與一把王位的差距他還掂量的清的,自己並不是自己一人,背後還有整個安平侯府。整個母族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三綱五常,這個世界裡沒有,但相同的理論一樣都不差。就算江湖勢力龐大,皇權至極。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姬昀不覺得自己拋棄祝彪有什麼大的罪過,大不了到時候了再賠一賠罪就是。

可是這兩年祝彪以及他的河東軍,一巴掌接着一巴掌打在了姬昀臉上,因爲理虧,姬昀還不能爆發,他心頭那是個窩火啊。

現在。現在,祝彪又膽大妄爲到公開販錢,搞出了一個柳氏銀行,他真的想建一個國中之國嗎?

姬昀的心中第一次對祝彪起了殺機!

有兵有錢有糧。祝彪的勢力正逐步向着羽翼豐滿前行——

宮殿裡靜悄悄地,似乎能聽到外面秋雨落地聲音。姬昀理一理他的思路——

殺祝彪還不到不得不行的地步,如何才能既剷除了他又不壞了河東軍這支強兵勁旅呢……

還有唐王,唐王!

中原戰事未休。他不會同意自己在此時動祝彪的。

明明開始時唐王是‘恨’祝彪的,最後竟變成了祝彪的保護傘。憤怒、嫉妒像毒蛇一樣盤踞在姬昀的心。

冷冷的宮殿中。姬昀陷入了‘遐想’。他在謀劃着誅殺祝彪的一切具體行動,他要儘量安排得周全,儘量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然後去想着完成這一切後北漢的樣子……

殿外的秋風似乎在尋找什麼,夾着細雨到處亂鑽,四面攪旋。

在謀劃如此重大事情的當兒,姬昀忽的有種說不出的孤獨,他現在極其渴望得到親人支持,想把滿腹的心事和盤托出於母后、外公商量。可他不能這樣做,他知道連母親和外公也不會同意自己下手的。

這是多麼可悲啊!

多少年了,在宮庭裡,在父親還在的時候,他不能獨自過問任何軍政大事,不敢吐露自己的真實心聲;寫詩作文也要斟字酌句以應付幾位王叔黨徒的窺查,省的拖累了父親。那個時候的母親和整個母族都把所有的精力和努力給予了父親……

自己不能有半分的超格和過線!

然而現在,自己都是北漢的大王了。都不能在母后、外公、舅舅等人之外的臣工面前表現出任何對祝彪的不滿。以至‘勾絕’祝彪都要自己在心理面想……

養心、敬身、勤業、虛己、致誠。

姬昀望着手中鎮紙上刻得這十字,這是父親在他十二歲時送與他的箴言。多年來姬昀一直把它當成自己的座佑銘,特別是做了國君之後。

父親教了姬昀“勤”、“儉”、“仁”、“慎”,如今姬昀幾年的磨礪摔打,將最後一個“慎”字,真的是做到了。

河東的一道上書,就是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落進了北漢這個已經平靜下來的湖波中,登時掀起了驚天巨浪。

滔滔的水浪從北隅直接衝過中山國,將氣息沖刷進了北疆這個更遼闊的大海。

“好,好算計。有此法,主公每歲多愈千萬銀也。”

姚涇激動的臉都紅了。誰都不是傻子,都可看清祝彪這麼一搞的益處在那裡。這不僅僅是鑄錢的收益,更有賦稅的收益。那些‘火耗’,這下可該歸公了。

“惟可惜受益此法者,非主公一人也。”張問天也嘆聲道。

唐王姬發眼睛蹭亮,“有此足矣,足矣!”

立刻安排手下人去辦,這東西是越早動手越早收益。他的地盤可有半個北疆,數州之地,攤子之大,河東較之不可相比的。那收益,自然也是無法相比的。

這一點就不是想出這一法子的祝彪開始就能想到的了。

“還有着柳氏銀行,竟然存錢給利息,匪夷所思也。諸卿以爲,真可行否?”

“主公。祝帥戰陣功夫舉世無雙,然經濟之學麼?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柳氏銀行,一年半載或可存也。然二年三年,比入不敷出。”

“呵呵,是孤王妄測了……”姬發搖搖頭,手下人說的對。那有給人看財產還要付銀子的?又不是借錢。祝彪先前之策有國之大功,但到底是外行。

不過河東若真的破產了,祝彪這個桀驁不馴的猛虎,是不是會顯得馴服一些呢?

姬發內心裡又不僅想起了自己的收服大計。實在是人才難得啊!

中原戰場沒有了祝彪,不管是南邊還是北邊,是東面還是西面,陸地還是水上,步軍還是騎軍,仗打的都顯得那麼匠氣。

很多戰事經過都如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樣,兩邊將軍中規中矩。

看過了祝彪萬里征程的神奇,再看現在的戰事,姬發心裡越來越不滿意。雖然他清楚,戰爭也是一個熟悉的過程,但人一有了先前印象,就老忍不住拿來對比,一對比還都是印象勝利。

老大夏王那裡竟然跟秦國弄蹬了,大量戰力被牽制在了後背,西北戰場上夏軍的表現很不給力啊……

()

第719章 再一再二不再三二百二十七章 易北候府第375章 一勝而衰第300章 事不秘則失其身!第638章 兵敗如山倒第803章 祝彪的傲氣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571章 異世版——火燒烏巢二百七十三章 漢軍的攻城戰五十四章 解氣順心之良藥一百零九章 龍套下場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485章 甕中捉鱉,活該縣令倒黴第545章 冒昧拜謁,請予賜見!第366章 廣平單氏,家族恩怨二百一十六章 黃晟功的警言一百二十五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684章 好爛好爛的伏子第718章 多智而近妖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第778章 割面明誓,我誓殺汝第615章 決戰高明:匹馬衝陣第523章 九陰九陽,天淫香車第644章 異界版‘圍魏救趙’第853章 系統倒計時第419章 真真假假怎能辨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420章 千年石鐘乳,悲酥清風二百一十一章 大首領漢軍出城了第8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第745章 名將的天賦光環第639章 生生死死平常事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421章 新的一頁第444章 橫掃千軍如卷 席八十三章 死裡逃生一百五十二章 我打仗第851章 雖然故技,依舊漂亮九十八章 真正的實力第589章 是死是生的一碗酒第462章 勢不如人退一步七十一章 蔡教頭第604章 後手的勝利一百八十八章 橫掃懷遠二百三十章 林間廝殺二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二百四十六章 老子有錢啦二百五十四章 食言與軍調第370章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第595章 判若兩軍第792章 硬碰第522章 祝彪,你這卑劣小人!第349章 突進,突進一百七十一章 怒髮衝冠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第397章 風雲已變壯士烈第4章 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第386章 血肉糜途,鐵樹開花第360章 自感失敗二百零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百八十章 見親滅綠絳嶺第454章 賺城關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第652章 我纔不要嫁第795章 渴望與改變第362章 大婚,紅鸞一百零三章 將種良家子第695章 謂之——民屠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第402章 一路拔釘第691章 世間最險是人心第551章 極陰指初建功第701章 飛將第444章 橫掃千軍如卷 席第59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304章 祝彪狠辣,酷刑招供二百五十九章 寢其皮食其肉七十五章 一種神秘第752章 遙憶先人,此非彼也!第48章 偷雞不成蝕去整個人第777章 大戰馬嘴坡二百七十八章 圓寂一僧第395章 冬去春來,烽煙又起第528章 忽強忽弱,忽吞忽吐第798章 道德無下限了二百四十八章 活死人過年啦大家新年好第436章 不費吹灰之力一百四十八章 蛋子兒孩第740章 斷臂第850章 天助我也——二百五十五章 夜見佛寺第636章 像是在給什麼人讓路一樣……第434章 不再維和的戰爭第336章 九陰之《易筋鍛骨篇》第857章 豎子,尋死——二百九十五章 我來救鐵面人第316章 翠羽蜂鳥,鐮刀螳螂一百一十七章 戰爭一
第719章 再一再二不再三二百二十七章 易北候府第375章 一勝而衰第300章 事不秘則失其身!第638章 兵敗如山倒第803章 祝彪的傲氣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571章 異世版——火燒烏巢二百七十三章 漢軍的攻城戰五十四章 解氣順心之良藥一百零九章 龍套下場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485章 甕中捉鱉,活該縣令倒黴第545章 冒昧拜謁,請予賜見!第366章 廣平單氏,家族恩怨二百一十六章 黃晟功的警言一百二十五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684章 好爛好爛的伏子第718章 多智而近妖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第778章 割面明誓,我誓殺汝第615章 決戰高明:匹馬衝陣第523章 九陰九陽,天淫香車第644章 異界版‘圍魏救趙’第853章 系統倒計時第419章 真真假假怎能辨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420章 千年石鐘乳,悲酥清風二百一十一章 大首領漢軍出城了第8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第745章 名將的天賦光環第639章 生生死死平常事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421章 新的一頁第444章 橫掃千軍如卷 席八十三章 死裡逃生一百五十二章 我打仗第851章 雖然故技,依舊漂亮九十八章 真正的實力第589章 是死是生的一碗酒第462章 勢不如人退一步七十一章 蔡教頭第604章 後手的勝利一百八十八章 橫掃懷遠二百三十章 林間廝殺二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二百四十六章 老子有錢啦二百五十四章 食言與軍調第370章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第595章 判若兩軍第792章 硬碰第522章 祝彪,你這卑劣小人!第349章 突進,突進一百七十一章 怒髮衝冠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第397章 風雲已變壯士烈第4章 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第386章 血肉糜途,鐵樹開花第360章 自感失敗二百零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百八十章 見親滅綠絳嶺第454章 賺城關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第652章 我纔不要嫁第795章 渴望與改變第362章 大婚,紅鸞一百零三章 將種良家子第695章 謂之——民屠第675章 a級任務:萬里長征第402章 一路拔釘第691章 世間最險是人心第551章 極陰指初建功第701章 飛將第444章 橫掃千軍如卷 席第59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304章 祝彪狠辣,酷刑招供二百五十九章 寢其皮食其肉七十五章 一種神秘第752章 遙憶先人,此非彼也!第48章 偷雞不成蝕去整個人第777章 大戰馬嘴坡二百七十八章 圓寂一僧第395章 冬去春來,烽煙又起第528章 忽強忽弱,忽吞忽吐第798章 道德無下限了二百四十八章 活死人過年啦大家新年好第436章 不費吹灰之力一百四十八章 蛋子兒孩第740章 斷臂第850章 天助我也——二百五十五章 夜見佛寺第636章 像是在給什麼人讓路一樣……第434章 不再維和的戰爭第336章 九陰之《易筋鍛骨篇》第857章 豎子,尋死——二百九十五章 我來救鐵面人第316章 翠羽蜂鳥,鐮刀螳螂一百一十七章 戰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