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不是問題,這依然成爲肖恩的標籤,衆所周知,他所飾演的角色一直都比他實際年齡要大,而除非是故意挑刺的人,只要看過他的電影,認真看過他的電影,都不會認爲,他所飾演的角色的年齡,和他的實際年齡是一致的。
都說要在好萊塢闖蕩,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好是獨一無二的特色,那麼已經做到了。雖然在他之後,有無數年輕演員也想要走這條道路,可惜基本上沒人能走通過,畢竟,有幾個人能像他一樣擁有兩世的閱歷?所以由《米爾克》所獲得的讚譽,實際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得不說,格斯?範?桑特在導演方面的確有上一手,這部電影他用了個很巧妙的手法,從米爾克獨自呆在房間裡,用錄音機記錄自己的話,爲即將到來的演講做準備開始,然後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姿態推動劇情並結束。
簡而言之,以米爾克的獨白,不斷的解釋他以前做過什麼,爲什麼要那麼做,而現在又在做什麼,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然後每說上一段,就配上米爾克各個時期的發展,從而展現出他從決定參政到被殺害的一系列故事。這種手法不是沒有導演用過,但要故事情節講非常順暢,銜接的時候一點縫隙都沒有,那就很考驗功力了。
而桑特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故事看起來很舒服,於是到了最後煽情階段,很容易就能感染看進去的人。
同時,肖恩也非常精準的抓住米爾克的特質以及……屬於舊金山的氣質,在那裡十幾年的生活終究不是白費,也正是因爲這點,綜合起來最終打動了桑特。
“我喜歡他的表演,他知道舊金山是什麼樣的,知道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和米爾克一樣,都是舊金山的驕傲!”有舊金山影迷,還是同性戀影迷如此評論道。
當然,也有人覺得,電影將米爾克拍得太過聖人,顯得有些完美,不過相對來說這都是小事。畢竟,這是傳記電影,而且還是已經死去的名人的傳記電影,即使是《美麗心靈》都對約翰?納什大唱讚歌,所展現的缺點也只是精神病,更何況米爾克這樣的爭取民權的政治人物?
而且對於米爾克來說,同性戀身份其實就是他的最大缺陷,不過有趣的是,幾乎沒有影評人關注電影中那一小段激情戲,只有部分同性戀影迷在網絡中爭論,肖恩和弗蘭科哪個身材更好。所以肖恩忍不住在心裡抱怨,既然沒人注意這個,爲什麼桑特當初要拍這一段呢?
好吧,肖恩也只是在心裡抱怨幾句,桑特這個人雖然有些頑固,但相處久就知道,他是個是什麼就是什麼的,很認真的人,至少他曾面對記者承認,用這種分割講故事的手段,是從肖恩寄給他的那捲錄像帶裡獲得靈感的。
所以《米爾克》的口碑是肯定沒問題了,雖然imdb因爲相對比較保守,評分稍微差了點,沒能達到8分,但爛番茄那邊卻非常喜歡,新鮮度超過90%,而觀衆喜歡程度也達到了85%。總之,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也不是大好,而是一片大好。
只是,面對這種情況,肖恩心中依然不怎麼輕鬆,因爲《血色將至》馬上也要上映了。他的對手,或者說他給自己找的對手,是成名已久的,無論人品被多少人詬病,卻沒人不承認演技的丹尼爾?戴?劉易斯。根據試映傳出來的消息,很多人對劉易斯的表演同樣讚不絕口,而且他們同樣認爲《血色將至》是部出色的電影。
事到如今,肖恩已經絲毫不掩蓋自己衝擊奧斯卡的野心,也絲毫不掩蓋自己和《血色將至》競爭的渴望,但是想要真正壓倒對方,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不過也正因爲如此,接下來的拍攝反而順暢了些,芬奇的安慰起了些作用,但更多還是因爲,那種暫時不想要管那麼多,於是全情投入到另一件事中去的做法。
之前他就因爲被娜塔莉的事情所困然,而這種方式順利完成了許多拍攝,現在也是如此,所以這段劇情很快就完成了。
只是,至少凱特離開劇組,肖恩都沒能將心中的疑問問出口,雖然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誰知道凱特會不會因此被擊潰呢?肖恩又好幾次看到她在休息的時候愁眉不展。
“等這個孩子出生了再說。”他在心裡對自己這麼說道,沒準和凱特一樣金髮藍眼,那麼就又很大可能不是自己的。
雖然肖恩也知道,這樣的可能性實在不高,亞歷山大可是繼承了娜奧米的髮色和瞳色的,而達希爾和羅馬也同樣很像凱特。更何況之前說過,肖恩的一位祖母就是金髮碧眼,所以他身體肯定有這方面的基因。也虧得凱特的兩個孩子都是男孩,一般男孩都更像母親,否則的話……這是一種逃避,可凱特不也是在逃避麼?所以還是等等吧。
《血色將至》很快上映了,緊跟在《米爾克》後面,同樣作爲小衆藝術類電影,票房可以忽略不計,但口碑同樣出色。
“影片帶着一種深沉的黑暗,讓人不得不爲之震驚和動容,這是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丹尼爾?戴-劉易斯共同協作的結果,少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它都不可能擁有如此魅力。”這是《洛杉磯時報》的評論。
而《費城日報》也稱這部讓人驚訝的電影:“安德森用硬冷的筆觸描繪出了那個時代的風景,而劉易斯用同樣硬冷的表情展現出了那個時代的人物,讓人驚訝,讓人動容。”
當然也有挑刺的,《電影沙龍》裡的評論就表示:“影片因爲過於追求大膽的體現,最終變得冷冰冰,沒有任何實質的情感在其中。”
但不管怎麼說,大部分媒體都打了高分,只有兩三家給了負分,而在爛番茄上,《血色將至》比《米爾克》低了兩三個個百分點,而在imdb,《血色將至》又比《米爾克》搞了零點幾分,可以說不相上下,這自然就成了媒體眼中的熱點。
“在十天之內先後上映的《米爾克》和《血色將至》都帶來讓人不同的感受,前者是首位爲民權奔走的公開出櫃的政治家的傳記電影,後者則是西部拓荒時代最爲深沉和黑暗的畫卷,前者代表光芒和希望,後者代表黑暗和不擇手段向上。他們的男主角同樣出彩,當你認真觀看《米爾克》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想到肖恩?唐連三十歲都還沒有到,一些皺紋都是化妝上去的;同樣,當你認真觀看《血色將至》的時候,你會認爲丹尼爾?戴-劉易斯就是那個人。”最新一期的《好萊塢報道》裡有這麼一篇文章。
一如既往,正規媒體基本上都不會那麼明顯的挑釁,頂多就是拿來做對比,但部分小媒體則沒那麼多顧忌。
比如當初報道過肖恩和娜塔莉緋聞的《明星》就這些寫道:“衆所周知,肖恩?唐當初競爭過《血色將至》的男主角,但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顯然不認爲他是合適的人選,於是公開否決了這點。而肖恩?唐顯然認爲這一個錯誤的決定,於是加入《米爾克》劇組想要證明這點,就目前的情況看,請來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血色將至》至少比《米爾克》高出了一籌,真是相當遺憾。當然,到底如何,還有幾個月纔會知道。”
“目前的情況還屬正常,記得嗎,當初你很看好《血色將至》,現在製作出來了,還請了劉易斯擔任男主角,有這樣的評價很正常不是嗎?”在聖誕節過後,桑德斯、弗雷德裡克他們,在肖恩於貝弗利山莊的豪宅中集合後,桑德斯如此說道。
“沒錯,根據目前反饋回來的信息,主流輿論覺得《米爾克》更出色一些。”弗雷德裡克當即接道。
“我沒有在意,我只是想要知道,馬上就是08年了,你們做好準備沒有。”肖恩神色自若的說道。
雖然媒體紛紛將他在《米爾克》的表演和劉易斯在《血色將至》裡的表演進行對比,網絡中也是吵成一片,但總的來說,看好《米爾克》的人更多一些。
很簡單,同性戀爭取權益現在是政治正確,無論內陸地區有多麼保守,但沿海城市還是非常歡欣鼓舞,尤其是舊金山和洛杉磯,再加上米爾克是真實人物,被暗殺也給他蒙上了一層悲劇甚至悲壯的色彩。《血色將至》雖然沉重而黑暗,很對一些影評人的胃口,但安德森在電影中對基督教的無情嘲弄卻讓他大大失分,美國終究是清教徒立國,從感情上講,可以允許對宗教進行質疑,但絕對不能徹底打翻,而《血色將至》在嘲弄神父那一段則稍微有些過火。
所以,肖恩雖然承受着劉易斯給他帶來的壓力,卻並沒有表現太多的焦躁,真要說有什麼讓他生氣的話,也只是安德森公開表態,認爲自己邀請劉易斯是最正確的做法是絕對正確的。
好吧,別去計較這個,他那種性格的人自然是死不認輸,肖恩要做的就是以後再也不要和他合作,以及儘可能讓和自己有聯繫有交情的人,也都不要和他合作。而現在,只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就行,這也是在聖誕之後將弗雷德裡克他們叫來的原因,新年到來了,頒獎季也就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