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海倫娜

至於民軍和邊民軍當然也有相當的規定,他們沒有旅團和支隊級別的編制,因爲駐屯地分散各處的關係,缺乏協同作戰的經驗,故而沒有必要設立過大的架子——百人隊就是他們的最主要編制單位,其數目比旅團的連隊要大,真的是一百人。其中民軍和邊民軍的戰術也有分差,民軍主要以斧槍、長戟、弓弩爲武器,而邊民軍則是一半輕騎兵、一半輕裝長矛手。

至於莫諾馬庫斯、奧森和波利比這批原本的吉那特貴族,及其屬下的吉那特士兵,此時表冊名簿已完全融合到了邊民軍的體系當中,事實上六千邊民軍幾乎有一半是原本的吉那特,其中優秀者被提拔爲邊民軍百夫長,但是高文也特意補充:吉麥吉斯旅團被遣散的兩千餘人,大部分也在朱拜勒、貝魯特授予邊民地產,整支隊伍不斷在擴大,但有三分之一的百夫長崗位,是必須要留給高文親自安排的——或者從禁兵系統裡調派,或者是野戰旅團系統裡調派。

這樣的話,能讓民軍、邊民軍的作戰風格和三翼旅團更加融合,省得在戰場上出現互相牴牾的情況。也能加強大主保人對這兩支地方武裝系統的掌控。

事實上,民軍和邊民軍本來就是三翼旅團的二線梯隊,是隨戰隨補的——旅團的老兵退伍後,部分轉化爲普通農民,表現優異者自然可以去這個系統繼續擔當百夫長,肩負起教導訓練任務;當然反過來,民軍和邊民軍裡的優秀士兵,也能不斷補充到遭受損失的前線旅團裡,先擔當普通聖俸福音戰士,再晉升雙餉軍士、資深軍士乃至百夫長等。

至於旅團裡的榮耀者,則也有上升的空間,他們不但可能被提拔爲宮廷侍衛隊禁兵,還會接受大主保人和女凱撒的審覈推選,進入到塔爾蘇斯軍事學院裡深造。

是的,在塔爾蘇斯興建聖保羅大教堂的同時,也設立了“軍事學院”,全稱爲“聖米哈伊爾軍人軍事學院”:安娜糾集了一批人手,花費了相當的精力將歷代皇帝的制勝軍事著作統合,給整理出套教材來,高文將其加以刪改,其中最突出的改動就是將原本羅馬帝國的“防禦制勝”變爲咄咄逼人的“攻擊制勝”和“決戰制勝”,教授給來深造的基層軍官們。

讀懂教材,就需要學習文字、數學計算,這樣的話整個塔爾蘇斯國重視文教的風氣也慢慢開始流行起來。此外,高文屬下的郵驛部門也詳細嚴密地監控着軍官極其家眷,不讓他們攜帶軍事知識和技術叛逃,反過來給本國造成危害。

這樣,塔爾蘇斯將官團也產生了兩套可“循環對流”的系統:一面許多聖保羅學院裡的畢業生被招攬入軍,另外面許多軍隊裡的傑出功勳者,也不斷進入學院和軍學院深造。

“可流通的水纔是潔淨的,可流通的王國肌體纔是健康茁壯的。這樣在五年到十年間,塔爾蘇斯國將出現足以凌駕羅馬帝國之上的高素質將官團,你們也將是未來整個國家的支柱階層,至於西陸的那羣蠻族更不足爲懼。我的理念並不是打造一支靠統帥個人能力百戰百勝的隊伍,而是希望打造出一支即便統帥是蠢貨也不會失敗的隊伍,所以它的靈魂就是將官團,這即是比任何武器都有效的措施。”在樸素的由座猶太會堂改造的軍學院裡,高文親自爲首批入學的四十名百夫長做了這樣的演說,擲地有聲。

決戰時,由徵調來的民軍或吉那特邊民百人隊,充當輜重護衛或前衛偵察的職責,而後高文親自督帥兩個乃至三個旅團,外加直屬的四個騎兵團和一個擲火兵團,可對安納托利亞的任何敵人發起毀滅性的攻勢。

當對新機要官口述完正式的命令後,高文長舒口氣,看着舊宮裡懸掛的有些落塵的地圖,虛空着指了指,“梅利泰內,我一刻也沒有將你給忘記。我們來春再見。”

本年初冬時分,當新生的耶路撒冷王國和同樣年輕的安條克、塔爾蘇斯結成“神聖同盟”後,宮廷裡的凱撒安娜.杜卡斯順利分娩,誕下了個漂亮的女孩。

說是順利分娩......

但御墨官赫托米婭忠實記錄下來的實情是:

“讓人驚奇的是,雖然大主保人日理萬機,但在凱撒分娩的當日卻始終伴隨在她的身旁,沒有離去過,這點上畢竟科勒阿迪歐婦人英格麗娜是比不上的。凱撒在防風的室內站着,雙手用繩索拴住,戴着古老的異教時代面具來防止血暈的危險,大主保人不斷叫她如何調整呼吸,並鼓勵着她——在這點上,凱撒卻又比不上科勒阿迪歐婦人的順利——琦瑟夫人、科勒阿迪歐夫人等在室內協助幫忙,據說凱撒的黑髮全都披散開來,汗流如雨,她死命握着大主保人的手不斷痛苦而堅強地叫喊着,最終門外等着傳喚的陪睡官溫若明娜說,當她聽到嬰兒健康的哭喊聲時不一會兒,汗水淋漓的大主保人完全脫力,緩慢地走出來了,她急忙給他更衣,那種情況就好像這個王國最尊貴的男子也經歷了場疲累苦痛的分娩般。

......

對了,凱撒的頭胎是個女孩,出生後即面色紅潤,頭髮是柔軟的深棕色,眼睛和臉龐更像是母親,而手指和髮色則像父親般修長美麗......

當她吸吮不足母親的奶汁後,哭聲也和科勒阿迪歐斯一樣,震天動地,最後是英格麗娜夫人慷慨提供了奶水,爲此這位可敬的夫人始終沒有斷過對科勒阿迪歐斯和阿勒曼尼婭的哺乳。願聖母瑪利亞賜福給她,也給所有的孩子。

......賜福的對象,當然包括我們宮廷裡的新成員,凱撒的女兒海倫娜.杜卡斯。

她打生下來就是王國的明珠,也是阿達納伯國繼承人傑爾維.尤斯塔斯的未婚妻,將來她要引導我們的國走向更強大的光輝地帶。”

當赫托米婭合上書卷後,寢宮裡海倫娜的哭聲再度傳來,陪睡官溫若明娜梳着慵懶的垂辮,匆匆端着各種器具對御墨官笑了下,接着步入到內室裡去了。

“大家都很忙,不知道阿格妮絲.普拉尼如何了。”看着陪睡官的身影,赫托米婭託着腮,靜靜地想起了遠在雷斯波斯島上的小翻車魚。

第8章 夢境之地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25章 人形閘室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24章 金德施瓦特的女兒第11章 鐵錘第35章 殿後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43章 自焚吧,巴德米婭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4章 豪豬箭雨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16章 交替進攻第133章 震駭第74章 初戰威力第82章 末路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65章 奇貨可居第33章 進退選擇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73章 火銃夾心第89章 賀朝歡第78章 鷹與蛇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11章 拋劍第68章 宣戰第15章 一往無前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97章 圍三缺一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89章 典禮(下)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87章 典禮(上)第19章 叔與侄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7章 帝國心臟第76章 勒令第17章 十二旅團第10章 誓言重申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82章 末路第77章 黛朵的毒第21章 初戰第89章 淨航第30章 聖母面紗第15章 赫米斯第40章 點閱第49章 管家露相第4章 歸國之人第11章 新鎧甲第32章 分道揚鑣第63章 農軍騎兵第98章 tarenta第27章 宗主教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76章 三面受敵第51章 榮耀的棺槨與可疑的船隻第89章 典禮(下)第89章 炫耀第20章 突矛第100章 爭分奪秒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44章 還是氐惆第62章 憤恨之書第17章 雙層爆破第54章 復活第28章 特拉布宗滅亡第90章 貓和隼第7章 火爐第28章 特拉布宗滅亡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22章 神學家們第129章 兔遜第69章 護板橋第16章 奪佔教堂第25章 先正後奇第76章 叛逃第57章 橄欖枝第10章 君士坦絲第30章 葉得臣第81章 臨陣撤兵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76章 單炮先行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95章 中央之戰第59章 大潰逃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99章 何處之雪第82章 大衛塔(上)
第8章 夢境之地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25章 人形閘室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24章 金德施瓦特的女兒第11章 鐵錘第35章 殿後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43章 自焚吧,巴德米婭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4章 豪豬箭雨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16章 交替進攻第133章 震駭第74章 初戰威力第82章 末路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65章 奇貨可居第33章 進退選擇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73章 火銃夾心第89章 賀朝歡第78章 鷹與蛇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1章 新航路規劃第11章 拋劍第68章 宣戰第15章 一往無前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97章 圍三缺一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89章 典禮(下)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87章 典禮(上)第19章 叔與侄第63章 現實裡的戰場第7章 帝國心臟第76章 勒令第17章 十二旅團第10章 誓言重申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82章 末路第77章 黛朵的毒第21章 初戰第89章 淨航第30章 聖母面紗第15章 赫米斯第40章 點閱第49章 管家露相第4章 歸國之人第11章 新鎧甲第32章 分道揚鑣第63章 農軍騎兵第98章 tarenta第27章 宗主教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76章 三面受敵第51章 榮耀的棺槨與可疑的船隻第89章 典禮(下)第89章 炫耀第20章 突矛第100章 爭分奪秒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44章 還是氐惆第62章 憤恨之書第17章 雙層爆破第54章 復活第28章 特拉布宗滅亡第90章 貓和隼第7章 火爐第28章 特拉布宗滅亡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22章 神學家們第129章 兔遜第69章 護板橋第16章 奪佔教堂第25章 先正後奇第76章 叛逃第57章 橄欖枝第10章 君士坦絲第30章 葉得臣第81章 臨陣撤兵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76章 單炮先行第87章 給阿黛拉的信第95章 中央之戰第59章 大潰逃第83章 薩勒克保衛戰第99章 何處之雪第82章 大衛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