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

接下來,新羅馬帝國的軍隊沒有休整時刻,三路兵馬就像展開雙翼的雄鷹,利爪如風撲向了海防重鎮都拉佐:南線的阿克羅鮑利忒斯軍團已屯兵在卡斯托里亞隘口,皇帝的中路三翼旅團抵達奧赫裡德,布蘭姆森的北線軍團則早已迂迴深入到扎塔.杜克里亞地區,佔領了重鎮科托爾,並開始着手圍攻沿海的巴爾、烏爾齊尼這兩座杜克里亞最後的抵抗堡壘。

這時候驚恐的拉古薩城主動派來使節請求降服,高文皇帝很寬宏地答應了,並和藹地要求這座貿易都市提供兩萬五千枚拜佔特金幣的賠款,並要派專人接收牽走拉古薩的軍工作坊和工匠,罪名是幫助叛亂敵邦製造火器,準備把這些設備和人員遷往奧赫裡德。“朕的大度是會給威尼斯人做出個好的示範。”皇帝得意洋洋地說到,言外之意就是威尼斯應該早些仿效拉古薩的做法。

這下,兩萬五千名東征的聯軍還沒有走出都拉佐,眼看就要被合圍在集結地,整個軍營人心惶惶,意見不一。

威尼斯城邦當中,前執政官費萊耶在人聲鼎沸的公爵宮當中不斷髮表聲嘶力竭的演說,他引以自豪的“威尼斯豬羣”們也發生了極大的分裂,很多貴族元老要和新的羅馬帝國媾和,否則“三年內威尼斯邦國在東方的航線會盡喪,經濟會徹底崩潰,而我們的城市要塞也會遭到直接的威脅和進攻。”他們舉着拳頭,洶涌地要求現在執政官儘快通過命令,“哪怕擔負沉重的賠款,我們也要存活下來,重新和君士坦丁堡握手言和,爲新的皇帝在海上服役,這是存續下來的唯一可行之道。”

“這樣只會死亡得更加沒有尊嚴!”白髮的費萊耶目光如炬,砸動手裡的小錘不斷敲擊着身前的松木講座,他痛心疾首,“議和、賠款,那等於是自己把自己身上可以用來搏鬥的血流盡,不過十年高文便會更加兇狠強大,他能直接履過伊斯特拉半島(亞德里亞海灣和威尼斯相對的東側小半島)來捕殺我們所有貴族公民,從陸上。”

“威尼斯自古以來憑藉着深峻的地形,從來沒有被攻陷過。”許多人如此喊到。

“此時不同往日了,高文是肯定希望我們死的,因爲他現在是君士坦丁堡皇帝,必須要讓我們死,不想死的話只能抗爭到底——堅守住都拉佐,就是堅守住海洋的門戶,那樣威尼斯還有生機。不然將來暴君皇帝會踩在威尼斯的廢墟上,把所有海洋財富貿易轉移到拉古薩、都拉佐和巴里城這些地方去。”費萊耶極力勸說着大家,但會堂裡到處都是激烈的爭吵和絕望的埋怨,連現任執政官皮埃羅也扶着額頭,頹然靠在講座席位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他長嘆口氣,仰面看着穹頂上富麗堂皇的壁畫,“威尼斯要變爲那迦太基了嗎?這真是最可怕的詛咒......”

但最後威尼斯人們還是團結起來,決定再堅持段時間,他們派出了四十艘槳帆戰船入駐都拉佐及各個沿海堡壘,並將克里特島的陸軍傭兵召回,再度從沿海的斯拉夫部落和諸島嶼裡招募新的部隊,並花費資財在湖泊和內陸河流處開始構築堡壘,要堅守死自己的巢穴。

另外,在達爾馬提亞登岸的小羅傑,用遠征軍建立起一個叫“卡林西亞王國”的軍事政權,到處抓捕斯拉夫農民來充實軍隊,還宣佈定都於薩格勒布城堡;而另外個自萊斯沃諾戰役裡逃出來的祖潘貴族扎維達.奈加曼則到了扎塔北方建立起“胡姆王國”,並和波斯尼亞地區的領主結成聯盟,準備繼續負隅頑抗,畢竟當地的貴族是十分死硬的。

在這兩個新興小王國的屏障下,威尼斯人的膽子大起來,開始繼續增援都拉佐營地。

但匈牙利的阿爾摩什卻不幹,君士坦丁.伯丁授首後,他就對整個戰局喪失信心,加上教宗分裂後不管是法蘭西還是阿基坦,或者是海島上的英格蘭,都沒有太大的興致來對抗復興的新羅馬帝國,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要運作——或者說在某種層面上,教廷的這種態勢對他們來說反倒是好事,就像小孩子在大人離家後可以自由在花園裡玩耍般。

倒是有羣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窮鬼貴族漂洋過海,居然一路來到托斯卡納,嚷着要保護受迫害的尤金教皇,可是“他們連齊整的鎧甲都湊不出來,裝備可能連高文的邊民都遠有不如。”

“既然連羅馬的長女都不願意拿出她的嫁妝來,就不要對窮酸的小女兒抱任何奢望。”這就是阿爾摩什的心聲,反正他拉着這支隊伍來也是爲了集中軍權,方便回去奪權的,難道要耗在這裡被高文全殺死俘虜嗎?

當亞得里亞海灰色的波浪帶來威尼斯人的船桅時,所謂的總統帥阿爾摩什卻吵鬧着要帶着軍隊離開,不願意堅守都拉佐。

威尼斯的船長們恫嚇說,根本不可能爲你提供船隻。

阿爾摩什卻反過來恫嚇所有人,要是那樣的話他願意帶着一萬二千名匈牙利士兵,直接順着艾格南迪亞大道去投降君士坦丁堡皇帝,引入那羣希臘人把城內所有友軍都殲滅掉。

沒辦法的威尼斯人只能要求阿爾摩什做出承諾,“留下一半的人下來幫助堅守都拉佐。”

原本出征時,匈牙利王科羅曼用三部分人組成了軍隊,即直屬王廷軍、巴羅貴族爲核心的州軍,還有自僱傭的庫曼、塞凱伊傭兵。現在出徵的巴羅們肯定是要回去,不願在都拉佐城耗費時間與性命的;而傭兵們最多能打順風仗,一旦局勢有變他們往往第一個怠工乃至投敵。

所以最後阿爾摩什答應把王廷軍團留下來,因爲這全是國內的小貴族組成的。

這也告訴大家個最樸實的道理:自古以來,最先倒黴的都是中產和小資。

都拉佐港口處,碼頭棧橋上擁堵滿了被阿爾摩什拋棄下來,對他“熱情咒罵”的匈牙利同胞,也有很多義憤的他國士兵,還有人用弓箭射船隻,桅杆下的阿爾摩什和巴羅們低着頭不斷要求船主儘快開船。

隨着總統帥不名譽的脫走,整個都拉佐城的士氣都跌入深淵。

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章 找晦氣第77章 教廷使節第75章 王子的魄力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27章 求婚第56章 三支點第34章 大閱第56章 犁刃第51章 魯本出軍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76章 從馬直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45章 火隧臺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100章 移日第28章 庫曼之酒第79章 皇帝的精妙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17章 十二旅團第35章 比薩領事第32章 萊特手腕第71章 軍法官的理念第76章 夜襲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62章 憤恨之書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67章 鐘樓下第23章 維勒雅德斯河戰役第86章 驚魂圍攻(中)第64章 新傳令第87章 連篇畫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87章 鐵牆(下)第32章 女將軍第99章 港口光復第57章 無義之戰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39章 大溪第48章 目標確定第28章 把柄第15章 徒勞攻擊第62章 差次第60章 狂信徒的哲學第42章 商賈倫理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35章 髒活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52章 解圍第65章 宣戰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56章 馬格倫迪烏斯之策第76章 從馬直第3章 拜謁達拉賽娜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68章 鐵王冠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32章 人血麪包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124章 翻臉第27章 自戕第27章 自戕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90章 罪孽深重第80章 冰釋第2章 發酵第132章 失蹤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59章 仁慈的刑罰第66章 兩不相欠第4章 小安條克堡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101章 抗命第114章 三個俘虜第66章 羅蘭之書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91章 重臼炮第77章 齊射第53章 浮游炮臺第84章 挫敗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3章 箭書和和議第78章 冰島幻酒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34章 六日之途第75章 洗地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64章 宣傳第19章 新靴子第53章 浮游炮臺第45章 真正退隱
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章 找晦氣第77章 教廷使節第75章 王子的魄力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27章 求婚第56章 三支點第34章 大閱第56章 犁刃第51章 魯本出軍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76章 從馬直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45章 火隧臺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100章 移日第28章 庫曼之酒第79章 皇帝的精妙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36章 恐怖的和平第58章 微不足道的反制第17章 十二旅團第35章 比薩領事第32章 萊特手腕第71章 軍法官的理念第76章 夜襲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62章 憤恨之書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67章 鐘樓下第23章 維勒雅德斯河戰役第86章 驚魂圍攻(中)第64章 新傳令第87章 連篇畫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87章 鐵牆(下)第32章 女將軍第99章 港口光復第57章 無義之戰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39章 大溪第48章 目標確定第28章 把柄第15章 徒勞攻擊第62章 差次第60章 狂信徒的哲學第42章 商賈倫理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12章 卡列戈斯黨第35章 髒活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52章 解圍第65章 宣戰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56章 馬格倫迪烏斯之策第76章 從馬直第3章 拜謁達拉賽娜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68章 鐵王冠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32章 人血麪包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124章 翻臉第27章 自戕第27章 自戕第6章 地牢裡的帝國之花第90章 罪孽深重第80章 冰釋第2章 發酵第132章 失蹤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59章 仁慈的刑罰第66章 兩不相欠第4章 小安條克堡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101章 抗命第114章 三個俘虜第66章 羅蘭之書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91章 重臼炮第77章 齊射第53章 浮游炮臺第84章 挫敗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3章 箭書和和議第78章 冰島幻酒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34章 六日之途第75章 洗地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64章 宣傳第19章 新靴子第53章 浮游炮臺第45章 真正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