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真正退隱

不久在伊蘇斯灣的沙灘上,博希蒙德和理查德、賴諾爾德還有四十來落魄的騎士,豎起了一圈帳篷,就在那裡呆着不走了——據說博希蒙德還找到了個陶鉢,套在自己腦袋上,而後叫理查德用剪刀將露出陶鉢外的頭髮和鬍鬚統統剪掉,完事後博希蒙德成了個陶鉢頭,比安德奧達特的蘑菇頭還要規整。

以理髮剃頭爲決心的表達,“陶鉢頭”博希蒙德指着浩蕩的海灣,奔騰的浪花發誓,“當年我的父親圭斯卡特是如何奮鬥的,今日我也一樣。”

另外邊,距離海灣約百餘里的卡斯塔巴拉城中,高文聽說博希蒙德就在那裡,屬下詢問說是否要去見對方,高文搖搖頭,“不必見了,我不是那種爲了二百磅金子就大賣恩情的市儈人物。不日我將返回塞巴斯蒂安高原,督查那裡防務體系是否完備起來,而後就帶着紅手旅團返回塔爾蘇斯來。怕是待到來年,會有更加嚴峻的情況發生,到時候博希蒙德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了——現在給我向他的營地裡送去五十匹駿馬,外加三十磅黃金及穀物給養,其他的不要多說。”

此時黎凡特的消息也傳來:戈弗雷成功逐退了杜卡克.突吐施的一萬兵馬,幫助朱拜勒和貝魯特的邊民軍解除了困局,高文同樣送去了二萬拜佔特金幣作爲酬謝,但被戈弗雷拒絕了,他給高文的信件裡只有一句話:

“頑強守住高原,在關鍵時刻幫助我的弟弟鮑德溫。”

據說凱旋耶路撒冷後,宗主教薩姆貝爾繼續不斷索求,胃口之大之貪婪讓人心生厭惡,他居然要求將耶路撒冷和雅法都納入教廷(實際就是自己)的權杖統治下,統合爲一個獨立的“耶路撒冷教區”,並聲稱自己必須得行使“國王敘任權”,即要求戈弗雷和坦克雷德都要得到他的塗油和祝聖,才能對耶路撒冷和安條克保有國君權力。

而這話剛剛發出去,坦克雷德就急忙趕往聖城,接受了薩姆貝爾的塗油,和對方沆瀣一氣,由此成爲安條克公國實際的統治者,他佔據了舅父的宮殿,並將亞美尼亞女子梅桑德接入進來,當作自己王后般寵愛着,還拔擢了國內許多亞美尼亞、突厥和波斯人。

隨後聖城之內,軍隊和教會的爭吵日益激烈,互相攻訐陷害,聖墓醫院執事傑拉德和隱修士彼得夾在中間,苦口婆心勸說也無濟於事,最後戈弗雷做出讓步,將四分之一的耶路撒冷城區,連帶其間的稅金貢賦統統移交到薩姆貝爾爲首的公教教士的手裡,對方纔算是消停了下來。

這事告一段落後,嘔心瀝血的戈弗雷對屬下的村邑進行了次完整的調查,結果發覺他現在所能動員的騎士只剩五百一十八名,外帶扈從的騎馬軍士和步兵五千七百人,而亞實基倫、阿蘇夫、阿卡、推羅、西頓、的黎波里、大馬士革等強大敵對堡壘城市都環繞四周——戈弗雷頓覺無法支受,原本身體就很虛弱的他,徹底病倒在了榻上,氣息奄奄。

又過了一個月,同樣心灰意冷的隱修士彼得重新騎上他那頭毛驢,裹着破舊的袍子揹着十字架,離開了曾經象徵着所有東征將士榮耀的耶路撒冷,來到了雅法登上了艘船隻揚帆離開,在他的身後,大清真寺內衆人的爭吵還在無休無止地蔓延着。

“所羅門的聖殿啊,你曾見識過兄弟是如何因爲分崩離析而讓你陷於毀滅坍塌的。也許不久後的未來,你要便再次見證番了,人是永遠都成長不了的最愚蠢的族類,他們在廢墟上,只會耗盡心血和財力建起另外個廢墟。”

巧的是,當彼得在馬爾魯斯港上岸後,遇到了安條克牧首約翰.奧克希爾特,這位是剛剛被坦克雷德驅逐出來的,“現在安條克城內供奉的是阿尼教會了,那位新奪位的諾曼公侯和他的妻子都穿着阿尼風格的服飾,並且組建了支亞美尼亞人衛隊。我們正教會人員都遭到流放和驅趕,他們說我將來不是幫高文就是幫希臘皇帝,根本不能信任縱容。”

兩日後塔爾蘇斯王宮內,安娜熱情接待了兩位,“隱修士啊,我與高文的兄長和導師,你要往何處去呢?”

“聖戰成功後,我們應該是逐漸被淡忘的角色,我想回到家鄉亞眠去,到一所修道院歸隱養老。”

“去穆特河谷復興阿拉漢修道院吧,我將那裡周圍的土地饋贈給你。”安娜慷慨地說道,“何必跋涉千里做相同的事情呢?”隨後女凱撒又問起安條克大牧首的前程,對方說想回皇都去,安娜便說“這裡馬上要完工的聖保羅大教堂,正缺少像您這樣年高德劭的長者來擔當統領整個高原正教徒的職責。”

就這樣,兩位都被安娜挽留並安置了下來。

彼得得到了穆特河谷北方盡頭的阿拉漢修道院,在那裡有一片榛樹林,還有山丘上的菜圃和麥田,夾雜着許多漂亮花卉,修道院曾經駐屯過塞琉西亞三個百人隊的民軍,他們運來磚石將其修葺完畢,形成了座俯瞰託羅斯羣山的小型要塞,彼得留在了這裡,開始隔絕原本生涯裡的狂熱實幹,開始靜心閱讀宗教書稿典籍起來——時代在發展,但有的人卻可能在陡然間,永遠沉寂到了長河之下......

可是高文還必須在河裡浮着,整個王國都在瘋狂運轉着,爲了即將到來的更爲龐大可怕的戰爭,光復梅利泰內和塞巴斯蒂安不是終結,而只是開始,更大的挑戰來自於西方,來自於充滿敵意的君士坦丁堡——在彼得離開耶路撒冷時,高文就告別了妻子和女兒,按照規劃回到了高原地帶。秋季,梅利泰內城外一片片隔開的稷麥田地裡,馬隊的喧囂和塵土格外引人注目,當城頭的邊民將加固的城門打開後,大主保人和羣披着鎧甲的騎兵,在刺耳的喇叭聲和狗吠聲中,騎着馬出現在歡迎的人羣當中,馬蹄不斷擊打在鋪石的路面上。

“邊境的態勢如何?”高文走到了城中的行宮當中,在他的身後跟着旅團的將官們,帶頭的是布蘭姆森和沃爾特.桑薩瓦爾。

“梅利泰內和馬拉什間基本平靜,但塞巴斯蒂安那邊一直在和梅里克打着邊境戰,奧森將軍和金手執政官都捲進去了,幾乎每日都有戰鬥。”布蘭姆森回答說。

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17章 馬達姆第20章 踏上征程第58章 巴里民團第54章 大埃米爾的堅持第32章 帝王的眼力第32章 亂鬥第41章 居奇新術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34章 六日之途第92章 初見第87章 連篇畫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15章 一往無前第62章 希望種籽第61章 共浴第78章 伯爵日記第38章 莫諾馬赫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12章 五分之一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12章 蘇瓦裡山第41章 印度高達第59章 幕後人第69章 堡寨羣第63章 以劍扶犁 上第23章 會堂集鎮第10章 褐軍第21章 船閘第31章 游擊戰第18章 順序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79章 阿什倫戰鬥(下)第3章 耀武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70章 “臨時有變”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87章 典禮(上)第39章 宴會第34章 夫人的慫恿第80章 勸降書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71章 錦冊第13章 綠瓶子第24章 圍城伊始第72章 宮庭血戰第10章 褐軍第32章 帝王的眼力第31章 游擊戰第82章 重振鬥志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76章 玻璃光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12章 送別第57章 看破第21章 聖鵝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59章 絲綢花第37章 紅手分隊第96章 並榻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34章 被俘第47章 壁虎斷尾第93章 宣誓第57章 無義之戰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107章 對陣第43章 內外交絕第89章 淨航第92章 賊鷗第70章 老將軍的決斷第30章 果林慘叫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96章 高文出馬第65章 去庫塔伊西的信第61章 故地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93章 災難和罪第75章 戰端第34章 被俘第90章 紘宇並肩王白赫德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2章 圍城壕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46章 虛妄安慰第41章 印度高達第67章 慾望勝利第74章 初戰威力第75章 逆戰第89章 不滿足的熊第65章 奇貨可居第4章 凜冬第29章 呼羅珊守護者
第93章 迪姆.胡瑟欣第17章 馬達姆第20章 踏上征程第58章 巴里民團第54章 大埃米爾的堅持第32章 帝王的眼力第32章 亂鬥第41章 居奇新術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34章 六日之途第92章 初見第87章 連篇畫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15章 一往無前第62章 希望種籽第61章 共浴第78章 伯爵日記第38章 莫諾馬赫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12章 五分之一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12章 蘇瓦裡山第41章 印度高達第59章 幕後人第69章 堡寨羣第63章 以劍扶犁 上第23章 會堂集鎮第10章 褐軍第21章 船閘第31章 游擊戰第18章 順序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79章 阿什倫戰鬥(下)第3章 耀武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70章 “臨時有變”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87章 典禮(上)第39章 宴會第34章 夫人的慫恿第80章 勸降書第103章 裡德萬問策第71章 錦冊第13章 綠瓶子第24章 圍城伊始第72章 宮庭血戰第10章 褐軍第32章 帝王的眼力第31章 游擊戰第82章 重振鬥志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76章 玻璃光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112章 送別第57章 看破第21章 聖鵝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59章 絲綢花第37章 紅手分隊第96章 並榻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34章 被俘第47章 壁虎斷尾第93章 宣誓第57章 無義之戰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107章 對陣第43章 內外交絕第89章 淨航第92章 賊鷗第70章 老將軍的決斷第30章 果林慘叫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96章 高文出馬第65章 去庫塔伊西的信第61章 故地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93章 災難和罪第75章 戰端第34章 被俘第90章 紘宇並肩王白赫德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42章 圍城壕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46章 虛妄安慰第41章 印度高達第67章 慾望勝利第74章 初戰威力第75章 逆戰第89章 不滿足的熊第65章 奇貨可居第4章 凜冬第29章 呼羅珊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