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蘇瓦裡山

這會兒,喀爾斯其下的各處營地都萬分嘈雜,到處都有人牽着馬跑動,其中一隊斥候騎着滿身是汗的戰馬,頭盔下的面目被黑影給遮擋,露出牙齒疾馳而過,對着控制街道的吉姆堡木塔方向便跑便喊,“嚴禁任何外堡騷動,嚴禁任何外堡移防,在此據守住!”說完,就帶着格達格達的急驟啼聲,衝往北面去了。

聽到這話的狄奧格尼斯,雙眼隨着斥候騎兵身影,轉向了北方——他所在的吉姆堡在喀爾斯河的西岸,恰好被主堡下那片高聳陡峭的懸崖給遮擋視線,無法直接看到更北處建造者大衛的營地模樣。

但守捉官一向精通地形,先前他在聖使徒教堂前廣場接受募兵考試時,就將那裡周圍的所有山丘、道路和溪流了然記在心中,是絲毫不差的——“但是,喀爾斯主堡的形狀我還沒有見過呢,尚不能離去。”

其實,馬哈德澤裡將軍雖然僱傭了他,但不可能從這羣來路不明的傭兵過分放心,故而馬哈德澤裡始終和直屬衛隊駐屯在主堡裡很少現身,而只把一些城牆外的小堡交給傭兵們戍守,目的很簡單:當遲滯高文圍攻隊伍的炮灰來用,就算傭兵變節的話也危害不了喀爾斯城堡的核心防禦。

就在守捉官苦思該如何混入主堡時,高文的第一陣圍城軍即守衛者旅團已經從喀爾斯河南,直接開始朝一座叫蘇瓦裡的山丘動猛攻了。

隆隆的香水瓶火炮射的聲音,由遠及近,直傳到約一個古裡外的吉姆堡處:因爲河流在這裡打了個彎,恰好與和蘇瓦裡山面對面。

小堡內,聚攏在沉默不語的守捉官身旁的士兵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是伊比利亞軍區的土著,有的是討生活的土庫曼人,攜帶着五花八門的武器,也不作聲地看着被火炮射出的光和煙霧籠罩的蘇瓦裡山——那裡也有個小型前哨木堡,裡面還有五十名戍守的傭兵,看來在如此攻勢下是凶多吉少了。

正所謂:

歷經戰前日夜柏勒洛豐特演之塔爾蘇斯衛教軍大炮兵團炮手官兵可以憑藉肉眼在白天曆數浩瀚宇宙之滿天羣星,任何納入視野之土木目標即已被蓋上死亡封印,縱然使盡渾身解術亦難逃化爲齏粉之悽慘命運,正所謂神光所向孱弱敵衆壁壘灰飛煙滅試問普天之下縱橫古今還有乎其上之觀瞄設備麼?

實戰證明,在塔爾蘇斯大炮兵團視力所及範圍內以無雙神器波斯帶輪長香水瓶之恐怖射與驚人毀壞力,肉眼隨緣瞎瞄再校正纔是最佳投射滅敵方式,這充分印證了塞琉西亞軍械司研匠師先見之明,實乃積極進取銳意創新之敘利亞工匠們無上榮光。

此日蘇瓦裡山之戰於昏暗日暮時分中如怒海驟雨般猛射而來之鑄鐵、磨石彈丸即已成爲愚昧落後之喀爾斯傭兵腦海中魂牽夢繞揮之不去的永恆噩夢。

其彈丸雄冠天下之滅絕殺傷力與炮手精湛嫺熟技戰術素養相結合所迸出之強大戰力成就了塔爾蘇斯大炮兵團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之攻堅霸業,而那一簇簇自炮口升騰而起的焰火則化爲一盞盞送喀爾斯傭兵前往阿婕赫火獄接受洗禮懺悔之卡戎擺渡船之燈照亮每一名喀爾斯傭兵陰暗晦澀的心靈深淵。

半夜時分,果然蘇瓦裡山上只剩下幾個滿身是血的殘兵逃了出來,呻喚着伏在吉姆堡的丘陵下,當被拖入進來後,這幾位不斷地對“瓦薩克”說,“來日別抵擋了,太可怕了。射石機、大弩和那種雷火炮,幾乎一下子就把我們的堡壘給摧垮,我們是來當傭兵的,但喀爾斯的城堡肯定不接納我們,這樣只會枉自送命。”

於是乎堡內數十名士兵的軍心,就生了很大的浮動,他們急切地詢問瓦薩克(狄奧格尼斯):“我們乾脆投降吧!”

狄奧格尼斯來回走了兩步,接着堅毅對所有人說,“不,明日豎起旗幟我親自搏戰,定要阻遏敵人的步伐。”

不知不覺當中,守捉官覺自己居然也會撒謊,並且還臉不紅心不跳的,惹得他在當晚於小聖像畫前做了很長時間的懺悔告解,屬下士兵不解,還以爲他在祈禱明日的戰鬥之榮耀,不由得都十分敬佩。

次日,豎着金**旗標的守衛者旅團以支隊滿員(凱里尼亞堡的二支隊已歸建)的氣概繼續攻擊,步騎車及炮兵分遣隊的行列鋪滿了整個蘇瓦裡山,士兵們的頭盔、鎧甲和肩帶上的獎章,林立搖動的矛刃、銃口在陽光下點點光,配合着鼓點、笛子及喇叭,殺氣騰騰兵分兩路——一路渡河朝着吉姆堡殺來,另外一路的士兵排成列列橫隊,每隊相距大約三四十尺緩緩前行,時不時前方的射擊軍停下,射出一排排震耳欲聾的硝煙,開始逐步將喀爾斯堡下靠南的村落、道路和兵營給掃蕩乾淨。

吉姆堡上的守兵親眼看到,在另外路的某個村落樹林間,一股不知道哪裡來的傭兵大喊大叫衝出來,要攻擊守衛者旅團的陣線,但根本沒靠近就全部被長銃利索射翻,這形勢當真是沒法阻擋啊。

結果狄奧格尼斯卻沒有什麼慌張的神態,他升起了面彩色的小旗,接着下令全堡死戰到底。

蘇瓦裡山上督戰的布拉納斯很快就看到了那面獨立的小彩旗,便喚來傳令,“告訴左路所有支隊,按照特定計劃攻擊那座小堡;右路支隊和炮兵分遣隊繼續朝前迫近喀爾斯堡,附屬騎兵掩護匠師和奴工們架設大普拉尼砲。”

最終左路包圍吉姆堡的,有足足一個支隊的矛兵,還有大約二百名射擊軍和箭手,相對應的堡內狄奧格尼斯屬下不過四十人,開戰後還跑掉了七個。

“不要跑!”——站在木塔上的“瓦薩克”伸手,對着那七個連滾帶爬的竄出去的傢伙喊到,但爲時已晚,守衛者旅團左路軍的射擊軍分爲數排,連射幾輪,那七個逃兵全部背後中彈,跌倒了水花翻騰的喀爾斯河裡(不深),再也沒動彈。

第20章 狂信教徒第77章 半身凱旋第96章 監聽第45章 真正退隱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91章 頭盔京觀第69章 四線出擊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3章 姐弟第16章 交替進攻第99章 港口光復第13章 贖罪錢第58章 驢子尾巴第43章 濫封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73章 南菲宏大公爵第69章 堡寨羣第71章 伏擊戰第69章 華萊士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2章 火毬雨第56章 三支點第55章 斜谷第33章 進退選擇第69章 堡寨羣第65章 第三封國書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81章 逼迫第35章 重燃鬥志第74章 初戰威力第43章 內外交絕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79章 意大利加聯盟第3章 瀕死者第78章 心中的祭奠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97章 黛朵的悲劇第24章 新教義第60章 蓋塔的遺囑第110章 耶路撒冷執政官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3章 片刻之箭第93章 敵在名單第106章 果醋第69章 紅隼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11章 泰夫里斯共和國的復興第71章 一份.雙份第3章 扎塔之王第70章 火船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78章 溫若明娜第54章 神啓第66章 羅蘭之書第71章 一份.雙份第63章 農軍騎兵第26章 啓程命令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22章 神學家們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115章 坦白第54章 復活第50章 鉗子第61章 新徵討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50章 鉗子第54章 戰時小憩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50章 草甸鏖兵(上)第133章 震駭第12章 困殺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53章 皇帝現身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62章 反思第75章 殺俘第74章 墳場第23章 首發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71章 高堤與窪地第73章 蘇丹之箭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85章 飛鳥第29章 “皇帝的棋”第4章 高文敗陣第72章 三隊人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90章 罪孽深重第47章 索印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30章 苦惱第13章 屹立不倒第57章 野戰營壘第6章 煙火槍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
第20章 狂信教徒第77章 半身凱旋第96章 監聽第45章 真正退隱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91章 頭盔京觀第69章 四線出擊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3章 姐弟第16章 交替進攻第99章 港口光復第13章 贖罪錢第58章 驢子尾巴第43章 濫封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73章 南菲宏大公爵第69章 堡寨羣第71章 伏擊戰第69章 華萊士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2章 火毬雨第56章 三支點第55章 斜谷第33章 進退選擇第69章 堡寨羣第65章 第三封國書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81章 逼迫第35章 重燃鬥志第74章 初戰威力第43章 內外交絕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79章 意大利加聯盟第3章 瀕死者第78章 心中的祭奠第12章 伊庇魯斯君王第97章 黛朵的悲劇第24章 新教義第60章 蓋塔的遺囑第110章 耶路撒冷執政官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3章 片刻之箭第93章 敵在名單第106章 果醋第69章 紅隼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11章 泰夫里斯共和國的復興第71章 一份.雙份第3章 扎塔之王第70章 火船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78章 溫若明娜第54章 神啓第66章 羅蘭之書第71章 一份.雙份第63章 農軍騎兵第26章 啓程命令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22章 神學家們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115章 坦白第54章 復活第50章 鉗子第61章 新徵討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50章 鉗子第54章 戰時小憩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50章 草甸鏖兵(上)第133章 震駭第12章 困殺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53章 皇帝現身第66章 艾琳的過激第62章 反思第75章 殺俘第74章 墳場第23章 首發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71章 高堤與窪地第73章 蘇丹之箭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7章 國王大衛的擔憂第85章 飛鳥第29章 “皇帝的棋”第4章 高文敗陣第72章 三隊人第26章 艨艟與騎矛第90章 罪孽深重第47章 索印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30章 苦惱第13章 屹立不倒第57章 野戰營壘第6章 煙火槍第46章 蘇雷爾曼的憤怒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