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

陽筠挽了衣袖,一下一下地重重研着墨。

先時是個圈,研久了,便是一片混沌。

然而無論如何模糊,最初總是有一個起始的點。

丁鑫問也問了,打也打了,卻依舊問不出個什麼來,這其中勢必有些陽筠他們忽略了的。

嚴刑之下仍舊不招,要麼是沒得招,要麼是不敢招。

除非是暗樁和死士。

陽筠停了手,將墨擱在硯臺一邊,取了帕子擦乾淨了手,接着鋪開一張紙,沾了筆,提筆之後卻遲遲沒落下,就那麼呆立着想起事來。

這是她多年的習慣了,遇事想不清楚便要研墨,靜下心來細細琢磨。

若還不能想明白,她便會取一張大紙,在上頭隨意寫寫畫畫,把自己的猜測全都寫上去。

這樣寫的結果多半是亂糟糟的一片,可就這麼一片墨跡中,卻往往能看清許多東西。

單靠想,總是有限,且想了東便要忘了西,好容易現出一絲靈光,若不立即記下,轉眼就要忘個乾淨。再要想起,卻不知要過幾日,更不知還能不能想得起來了。

陽筠先是寫了十天干,在紙上排列一週,接着在紙張最上面塗了個山的形狀,隔了存餘,畫了一隻長尾的鳥兒;右面畫了一隻花釵,一隻玉圭;左邊則寫了一個“魏”、一個“衛”。

待畫好之後,陽筠將沾了墨的筆擱在硯臺上,伸手取過另一隻筆,用筆管在紙上比劃了起來。

十幾個人互相攀咬,看着是亂作一團,其實總該有一個人是源頭。

陽筠想着,將筆管順着天干的正序劃了一圈。

若只有一人是源頭,沒問幾句也該問出來了,即便那人懼禍,不敢認罪,攀咬了旁人,反着推一遍也能輕易問出是誰撒了謊。

如此說來,這十幾個人裡,必然不是隻有一人造謠生事。

倘若有兩人互相指認,丁鑫想是會把兩人都揪出來拷問,便是什麼也問不出來,總也算是交了差。

照這樣看,有人胡亂攀咬,而另外有人不肯說實話。

陽筠盯着那張圖看,總覺得上面少了些什麼。

她想了半天,忽然想出了其中關竅,提筆在天干正下方寫了個“三”,又在兩邊依次添了“一”“二”。

“該是如此了。”

陽筠輕笑一聲,在“甲”“二”中間連了線,又圈出“乙”“丙”,這纔將筆又擱了回去,依舊用筆管在上頭劃來劃去。

外頭的勢力不知是哪位,但東宮裡的事情她自覺已經釐清。

不過是有人從丁二那裡聽了消息,將話散了出去。見是丁鑫前來問供,被拷打的人以爲丁鑫會護着自家兄弟,自然不敢說實話,只得胡亂往旁人身上推。

這招數本不高明,難得的是賭中了衆人的心思。然而一旦武承肅換人去問,保不齊就要說真話,之所以會亂到這般地步,是因爲另外有人趁機興風作浪。

但凡能在東宮掀起風浪的,恐怕都不是出自一家之手。

好巧不巧的,兩撥人撞在了一起,不約而同指向了八鳳殿。

就好像當初中秋夜宴險些小產一般,分明就是都存了壞心,時刻盯着這裡,因此一旦得知對方有所行動,便立即跟着攪局,互相利用起來。

實情大抵如此,只不知此事與丁鑫有多大關聯。

陽筠咬了咬脣,將筆丟在筆洗裡,喚了珠兒進來收拾,並遣墜兒去請武承肅過來。

墜兒只猶豫了一瞬,便答應着往前頭去請了。

陽筠見墜兒爲難,不禁有些好奇,笑着問是什麼時辰。

還是釧兒最愛說話,搶着說已經是申正一刻。

“娘娘剛進去了快一個時辰,可不是不知道時辰了麼。”釧兒笑道,“奴婢已將晚膳吩咐了下去,過會子就好。”

雖然早已生產,可八鳳殿的膳堂卻沒關,武承肅的意思是關關開開得太麻煩,不如一直開着,“以後或也用得着”。陽筠聽了不過一笑,然而爲了自己與瑄哥兒的飲食安全,她對此也默許了。

申時準備晚膳,酉初前後便要用膳了,這會子去請人,恐怕武承肅要多心。

陽筠站在書房門口,回頭看了看書案,驀地狠下心腸來。

以她今時今日的地位,又有武承肅的真心,別說不是故意,便是真要爭寵,搶了人過來,又能如何?

“那張紙就那麼鋪着。”陽筠轉身進了書房,吩咐珠兒道,“稍後太子殿下過來要瞧的。”

珠兒答應了一聲,將筆洗好,把書案上收拾整齊,不經意往紙上掃了兩眼。

這“魏”“衛”二字她是猜得到的,一圈十個說的該是那十餘個被審的人,其餘那些都是什麼呢?珠兒想不出來,不禁皺了皺眉,然而眼瞧着陽筠是想明白了,她便也不太在意。

左右有娘娘做主,管畫的是些什麼,娘娘想明白了便好。

武承肅聽說八鳳殿來請,不禁有些意外。

今日原定了去宜秋宮,午後便知會了衛良娣準備,那邊恐怕連晚膳也預備了。如今忽然說要去八鳳殿,武承肅倒不怕什麼,只怕陽筠又要得罪人。

一想到最近沸沸揚揚的議論,武承肅便也明白了三分,心道陽筠請他必是因爲此事。

這是大事,即便衛良娣又“病了”,他也要先去一趟八鳳殿再說。

武承肅進了八鳳殿,陽筠恭敬行了禮後,便將人請進了書房,又將服侍衆人悉數留在外頭,一個也不讓進去,由陽筠自己關了書房的門。

見她這般鄭重,武承肅便知所料不錯,只不知陽筠作何想。

沒等他開口,陽筠便把他請到了書案後頭,指了那張紙給武承肅瞧。

武承肅打量了一眼,原以爲可以輕易看懂,奈何只瞧出大半。

“魏”“衛”二字自然容易,指的是魏國與衛氏兩股。上頭的山恐怕是指武嶽,而長尾鳥應該是鳳凰之意,指代的是皇后及錢氏,因避諱名姓才用了圖畫替代。

中間十個估計就是此番查出的十幾個人,左邊花釵許是說東宮女眷,卻不知是特指了某一人,還是泛指所有對八鳳殿不懷好意的。玉圭應是朝臣與其他世家無疑。

只是那“一”“二”“三”,又是些什麼東西?

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十回 蓄陰謀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
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十回 蓄陰謀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