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

魏國境內之亂雖平,百姓心中卻仍不忿。

想起燕皇武嶽下的大赦天下的詔書,百姓只覺沒一點好處。

說到底,這不過是武嶽收買人心之舉,原本沒什麼天大的錯處,只是被赦免的人惹出不少亂子,衆人將罪責都算在武嶽頭上罷了。

與魏國相鄰的幾個屬國也放出了不少有罪之人,只是境內依然平靜。

然而眼見魏國那般動盪,鄰國的一衆百姓自然也不覺得聖旨有甚益處。不知何時起諸國境內也漸漸議論了起來,但凡有人提及聖旨,便要惹來一陣抱怨。

大燕國自西往東,關於聖旨的非議一時沸沸揚揚起來,毀訾之詞遠多於褒揚,竟漸露出遮天蓋地之勢。

聖旨頒了下去,燕國境內雖譭譽參半,多半卻還是感念武嶽仁慈的。

死裡逃生的囚犯自不必說,都十分珍惜此次大赦的機會,雖然未必洗心革面,卻也樂得重新做人。衆人被放出來後,多半找了些本本分分的事做。

至於未受犯人所害的,自然並不關心放出來的是些什麼人,只聽說是大赦天下,衆人便覺得是樁好事。直到聽聞魏國附近都鬧出事情來,他們這才懷疑起聖旨的效用來。

那些爲惡徒所犯的人家,對聖旨唯有怨念不滿。

待聽說大燕國西邊鬧出了事,這些人不禁又罵聖旨,又恨惡徒狡詐,心道惡徒單爲了前事不計,竟能耐住性子再不爲非作歹,心機未免太深。

武嶽卻不知道這許多,他近來實在忙得緊。

小公子纔剛滿月,因是東宮嫡子,其滿月禮辦得隆重,自然與別的幾位公子不同。

武嶽十分上心,竟派了禮部並宮裡的司禮太監去主持典儀,又賞了幾樣罕見的珍寶。

錢皇后也沒落下,添了不少金飾布匹給小公子,更有一枚鴿子蛋大小的東珠,說是待小公子長大了,給他鑲在冠上。另有一頂緞面夾棉的帽子,上頭墜着一圈共十二顆蓮子大小的南珠,說是給小公子平日戴着玩。

陽筠十分恭敬地謝過了錢皇后,心中不禁惴惴。

瓀哥兒生辰那日,衛良娣在慈元殿中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羞辱,陽筠至今仍能記得清楚。她生怕錢皇后又想出什麼招數,此番屈辱便輪到她和瑄哥兒頭上。

然而陽筠實在多慮,直到她回東宮,錢皇后也沒多說一句不應時應景的話。

錢皇后如今心事重重,想的都是與錢氏一族休慼相關的事,她雖有心對付陽筠,奈何沒那份精力。自己身邊內鬼不除,錢皇后實在不敢輕舉妄動,萬一應了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錢氏豈不是得不償失麼?

陽筠回到東宮,將錢皇后心不在焉的模樣跟武承肅說了,武承肅卻只是點了點頭,對錢氏的態度似乎並不在意。

“母后想是有更令她煩心的事罷。”武承肅輕聲道,“我倒擔心父皇那頭。父皇如今還在厚賞,想來瑄哥兒週歲時,也便要封世子了。”

“這麼快?”陽筠脫口問道。

“你倒嫌快?”武承肅眉毛一挑,笑道,“多少人都盯着那崇教殿,欲求世子之位而不得,我只當天下做孃親的都是一般,均巴不得自己兒子出息,沒想到太子妃這般不俗,竟還覺得快了。”

陽筠抿嘴笑了一笑,道:

“太子殿下不嫌快,爲何還要擔心父皇厚賞呢?”

武承肅聞言不禁斂起笑容,他雙眉緊鎖,口脣也是緊閉。

待沉思了片刻,他長長吸了一口氣,重重地嘆了出去,搖頭無奈道:

“瑄哥兒封世子是遲早的事,我愁的倒不是這事。實是因爲另有一件煩心事,雖有心說與你聽,卻怕引你憂思,傷了身子。但若不說,我又實在放心不下。”

見他說得如此認真,陽筠忍不住追問。才問了沒兩句,武承肅便把外頭對聖旨的議論說了。

彼時魏國盜匪纔剛攪起風浪,這浪尚未濺到東宮的牆根兒上,只是臨水城內對聖旨有褒有貶,便足以讓武承肅憂心。

“若這些人長惡不悛,雖蒙恩赦卻不思悔改,反而鬧出些什麼事來,那麼此番大赦天下非但不能挽民心,怕倒要令天下人心寒了。”

“如今已過一月,外頭可有什麼不妥麼?”陽筠問道。

“臨水倒還安生,”武承肅神色稍緩,鎖着的眉頭卻未打開,“附近的城鄉並臨近的幾個屬國我也有留意,均遣人去探查了一番,倒也沒聽說有異,只是……”

“只是東邊雖安,西邊易生風雲。”陽筠幽幽道。

武承肅聞言擡頭看了看陽筠,輕輕握了她的手,苦笑道:

“那老狐狸實在狡猾,連我都覺得這般大赦未必是好事,他哪能不把握時機加以利用?父皇在他那裡跌了不止一個跟頭,早些年本欲藉機伐魏,不想被樑國那個舌燦蓮花的蕭長經說服,竟錯過了時機。也不知周道昭使的什麼法子,竟能讓蕭長經來替他說話。”

陽筠不禁好奇,問武承肅道:“天下還有這般能言之人,竟說得動父皇不出兵麼?”

武承肅笑得愈發無可奈何。

“彼時我也年幼,哪裡知道許多?只是過了幾年魏國日漸強大,引得父皇不滿,這才聽父皇罵那蕭長經,知道從前竟有這麼一段故事。至於其中底細,我並不知曉,見父皇時常爲那蕭長經砸杯子,也就不好去問了。”

陽筠咬了咬嘴脣,雖沒見過那位巧舌如簧的辯才,她卻隱約覺得此人不同一般。

那蕭長經顯然與周道昭有所結交,抑或是樑國早結下了魏國,不然他也不會偏幫了魏國,狠狠坑了武嶽一把。無論是哪一種,他日周道昭起事,樑國與蕭長經怕都要攪局。

武承肅也作此想,可與蕭長經比起來,他更忌憚的卻是周道昭。

見陽筠蹙眉,武承肅怕她多思,忙說了句“多思無益,當謀事起”,便揭過這話不提,轉而說起武承訓與陽筱的婚事來。

武承肅笑道:“聽人說高陽那邊已準備妥當,寧王府內也早收拾了出來,只等到了吉日,承訓便可啓程往高陽去了。”

原以爲說這話可令陽筠分心,哪知道她把燕、魏、高陽想在了一處,忽然聽他提陽筱,心中竟愈發異樣。

第五回 曲傳心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四回 聽水榭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
第五回 曲傳心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四回 聽水榭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