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

見燕軍集中兵力只攻東門,虞皇以爲燕軍孤注一擲,集中了城內近半數的兵力去守東門,燕軍集結在東門外的兵力也越來越多,竟達到四萬餘人。

臨近兩座衛城有意支援,卻哪敢再開城門?守城將領不免懊悔,深怨自己之前派出兵力太少,不僅沒能解河左之圍,反而折損了數千的兵力。

早知如此還不如破釜沉舟,傾兵而出,如今想再去支援,卻比之前還要艱難了——誰知道燕軍是不是故佈疑陣,故意誘他們大開城門,好全力絞殺之,意圖斷了河左的支撐?否則爲何放着其他幾個城門不動,只集中兵力進攻東門?

從卯時至午時,足足三個多時辰,燕軍仍攻不破河左的城門,但因其攻勢猛烈,河左城內十萬駐軍已有近萬的死傷。除南門還有近三萬的兵力守城,其餘兩個城門都只剩了一萬多人堅守,其餘兵力都去東門禦敵。

就在虞國人以爲燕軍一籌莫展、將要退兵之際,忽有燕國五千步兵着重甲,攜盾從北繞到城西,叮叮咣咣地鑿起護城河來。

河左城既然傍水依山而建,地勢勢必要比西邊的白水河高上許多,護城河一旦鑿通,水便要往西邊流。

有人看出燕軍的打算,大呼燕軍要防火攻城,又有數百弓弩手來西邊支援,劍弩紛紛而下,燕軍雖有護盾,卻難免有數百傷亡。

虞皇聽了未免大驚,他沒想到燕軍竟如此不計後果,忽然就要放起火來。

放火無異於屠城,且仍舊難定輸贏,河左城內勢必死傷慘重,但燕軍也未必就攻得進來,便是燕軍勝了,也會爲世人詬病——武嶽竟窮兵黷武到如此地步了麼?

聽着外頭的殺伐之聲,虞皇的心更慌了。

燕軍五千步兵傷亡不過百人,便在西門外鑿了向西的一條淺渠,接着再往西邊鑿去時,便出了虞軍弓弩手的射程,開溝鑿渠竟沒有任何攔阻,因此雖溝渠漸深,竟也不太吃力。

西南邊的衛城見形勢危急,忙派出六千兵馬解圍,卻不料燕軍派五百精騎從南面繞道疾馳而來,另有三千步兵緊隨其後,衛城援軍纔出城門,便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隨着一聲轟響,水渠西斷終被火藥炸開,護城河水大半往西流去。若燕軍此時用火油燒門,以投石車投入火石,餘下的水並不足以滅火。

城牆上的守軍見了,心已涼了大半。衆人正面面相覷,果見燕軍放火強攻東、南二方城門,並在衛城與河左城中間結了兩組鶴翼陣,每陣步、騎、弓弩手各兩萬餘人。鶴翼陣既可拉長,又便合圍,而兩組相互呼應,更彌補了鶴翼陣本身弓箭攻擊力不足的缺點。

兩座衛城均在觀望,只等對方先出兵,自己也當開城迎敵。然而軍心渙散,主將皆存了觀望之心,一直拖到了酉初時分,竟還無人先燃狼煙。

就在此時,河左城內煙火大作。原來是燕軍的百餘個死士趁着傍晚的山風,乘風箏入城。虞軍紛紛用箭去射,風箏飛得又不甚高,有二三十個人未入城便被射殺,其餘死士也幾乎被全數射中,盡數墜落城中。

虞軍萬沒料到的是,所有風箏上另外綁了火油火藥,燕軍此舉爲的就是燒城中糧草。死士在被射殺前紛紛點燃了身上的火油,火藥則直接掉落在城裡。火藥與糧草皆沾火就着,風箏跌落時直接將河左城裡變成一片火海。

火苗沖天而上,映紅了罕有晚霞的冬日,若非夾雜着千萬軍民呼天搶地的哭聲,倒也算得上一副美景了。

衛城再不敢觀望,幾乎同時燃起狼煙,數萬將士傾巢而出,意欲突破燕軍的鶴翼陣。

虞皇也不願再等死。城中糧草燒了半數,且火勢太旺,越燒越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開城與敵軍奮戰。他披上戰甲,手持長弓大刀,令開了南城門,親帥城中殘餘的八萬餘軍出城奮戰。

既上了疆場,就沒幾個人還惦記着生死。虞國殘餘的十五萬兵力,只留兩萬守在城牆之上,其餘的全去攻燕國的鶴翼陣去了。眼看着燕國寡不敵衆,鶴翼陣忽然回撤,而後方守軍同時變了陣型,迅速結成錐形陣,以鶴翼陣原本的步兵爲首,向纔剛聚攏的虞軍發起猛攻。

燕軍本就善戰,如今氣勢上又佔了上風,虞軍被錐形陣一突,軍心愈發渙散,當燕軍弓弩手慢慢合聚成雲陣奇襲時,虞國立即潰不成軍。

不到兩個時辰,燕軍便大獲全勝,俘虜虞軍七萬。爲絕後患,惠王下令將虞皇與幾位主將盡數斬殺。

大勝的消息傳回臨水,已經是二月中旬。經此一役,武承思名聲大噪,連陽筠聽說後都喟嘆不已。

她未免有些後悔,當初若多信武承肅幾分,少一些擔心猶疑,筱兒如今怕已與武承思議親了。

倒真可惜了這般人物。

然而轉念一想,陽筠卻覺得這未必就是壞事。

武承訓那般心思,想必不會用十分真心對待陽筱,而陽筱愛的是光風霽月的男兒,斷不會看上武承訓那樣的人物。二人日後即便有何分歧,想來也不至於傷心。

若嫁的是武承思,保不齊陽筱就要移情。他日兩軍廝殺,武承思與周綽於疆場上碰見,陽筱怕是比她入東宮時更要爲難萬分吧?

寧王府裡,武承訓沉思不語。寧王今日早朝歸來便唉聲嘆氣,他與母親馬氏去問時,才知道武承思打了這麼漂亮的一場仗。

對於武承訓如今的樣子,寧王覺得都是他爲父不教的過錯,沒把兒子教成一個錚錚的漢子,恨到極處還扇了自己一巴掌。

武承訓慌忙跪下,求父親寬懷,坦言自己性子軟弱,實在不適合上場殺敵。

馬氏幾乎從不開口,這一次卻不得不勸。

她知道兒子看似溫厚,實際心高氣傲,從小就羨慕着武承思,幻想自己也是睥睨天下的大英雄。偏寧王對武承訓十分愛護,不肯讓他去吃苦,不過讓他學了彎弓騎馬,可論起真本事,武承訓恐怕連宮裡隨便一個力士都打不過。

父子兩個各有各的錯,均錯在了心思上,而她的錯就在於太過守拙,沒能早些開解。

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
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