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

武承肅把周紀丟給武承訓,自己樂得眼前清淨,先妥善料理了衛良娣的後事,又處置了一些宮內和朝上的事務,接着便認真研究起科舉制的改革來。

武承訓雖覺得這差事並不好做,卻不得不接着。

陪着周紀又逛了兩日後,武承訓倒也漸漸發覺差事的好處來。

自從東宮世子冊立,便有無數人巴結寧王府,擾得武承訓出入不安,心裡愈發不痛快,時常將不虞掛在臉上。

偏陽筱跟看不見一般。

陽筱整日出神,武承訓既不知道她想些什麼,也並不十分關心,二人就這樣各過各的,面上倒一如既往地和氣。

馬氏旁觀者清,她素日又眼明心亮,自然將二人的情形都看在眼裡。陽筱是高陽王主,平日對馬氏又極爲恭敬孝順,馬氏不好說她什麼,只能偶爾提醒武承訓兩句,讓他莫要冷落了陽筱。

武承訓聽了,想起因東宮那層關係自己受到衆人追捧,心中竟更加厭煩了,恨不得立刻做出什麼豐功偉績證明自家實力,不靠那些皇親的身份,尤其不靠所謂的“裙帶關係”。

然而對馬氏他不敢頂撞,只能敷衍着答應,私下裡依舊是從前那個樣子,半點沒有改變。

家中有個與她貌合神離的陽筱,又有個時常勸他的母親,且一回家便有人來訪,送些不輕不重的禮,武承訓寧願在外頭逗留。

幸好有周紀在臨水,讓他能從家裡出來躲上兩天。

雖然陪着衆位世子也不是什麼好事,對處境尷尬的武承訓來說倒也不錯。何況周紀等人均有學問在胸,與衆人交談時,武承訓時常覺得心情愉悅。

這一日風和日麗,最是春暖時節,武承訓又在外陪着周紀等人。

此時已有不少屬國世子返程回國,在都中的除周紀外只二人耳,武承訓便拉了武承知、宋宗禮相陪,免得他自己支撐不來,冷了場面。

他們一行六人,個個衣冠華麗、氣質綽約,如此一路說笑着往河邊去,自然引得不少百姓注目。圍觀衆人裡有膽子大的,私下裡低聲議論哪個公子最出衆,衆人交頭接耳,果然都說是周紀相貌最好,氣度也華貴。

更有人說起前些日子許多世子去望江樓的情形,低聲對身旁圍過來的人道:

“別說這幾個人了,就是前些日子二十來個人,也數魏國世子最招人的眼了!”

“呸!你是說咱們大燕國的太子殿下比不上他一個魏國世子麼?”有人啐了一口,半真半假地打抱不平。

那人哪裡敢說太子不好,且太子在他們心中自然是好的,便忙反口道:

“我說的是許多世子!太子殿下是何等身份,本來就不該與這些個公子哥兒在一處比——太子殿下若不是最好的,哪能娶到咱們天女娘娘呢?”

衆人低聲議論,高聲笑罵,閒聊過後也便散了。

這樣的議論自然沒落在武承訓等人耳中,即便教他們聽了去,也沒人能說個“不”字。

若不是周紀看着太好,武承肅想也不至於躲開去了。

武承肅身份、經歷,比這周紀都強太多,氣度自然不同,而男兒終究還是重氣度的。武承訓幾人甚至覺得周紀不像是個世子,而更應該是個閒散的公子。

衆人來到河邊時,不免出生感嘆。

河水清可見底,河道也不寬,不過是匯入城南江中的一條小河罷了,難得的是水中並無泥沙,全是大大小小的石頭。水流雖不急,卻因石頭高地不平而發出清晰的聲響,雖不是一瀉千里的急流,倒更有一種開闊之意。河邊建了一座六角涼亭,雖不甚精緻,然而周圍盛開的桃花卻讓人頓生雅興。

武承訓早安排了人在河邊亭中擺了六張案几並氈毯、軟墊等物,每張几上有六樣小菜,一壺桃花酒。

那小菜十分精細,顏色也豔麗,只是看着便覺可口;桃花酒入口也有淡淡的花香,爲風雅故,酒裝入壺中後又特意添了新鮮的桃花花瓣,偶爾隨酒傾出一兩片來,讓人覺得此間更加有趣了。

“世子待客有道,周紀先飲一杯,聊表謝意!”周紀說着自斟了一盅,一飲而盡。

武承訓謙虛兩句,同樣引了一杯酒。

那邊又有小廝抱來了銅壺,衆人拿了沒頭的箭投壺,投中的自去飲一口酒,投不中的算是輸了一局,飲一杯也就罷了。因此間風雅萬分,桃花酒也是極風雅之物,自然沒有罰酒一說,輸的人便只輸着就是,並不教他多飲。

因只有六人,又是在外頭,衆人也不便划拳吆喝,只以風雅爲主,投壺之後便又行起詩令、典故令。酒過三巡,雖未大酣,幾人卻都有些微醺之意。

亭子周圍開了許多桃花,坐在亭中如同墜入溫柔鄉一般,連吸進來的氣都覺微甜,令人醉意更盛。

也不知是酒意使然,還是觸景生情,周紀端着酒杯看了半天,心思早飄到了臨水城裡頭。

陽筠的日子想來並不好過吧?

可誰的日子又是好過的呢?

周紀露出一抹苦笑,將酒杯端至脣邊,一仰頭飲下一杯酒。

“世子可是覺得無趣麼?”武承訓微微一笑,輕聲問周紀道。

“此間有趣。”周紀輕輕一笑,夾了一口菜入口。

食不言,周紀菜已入口,武承訓便不好再問他話。關於陽筱從前的事他雖然毫不知情,陽筠與魏國的曾要議婚武承訓卻是知道的,不止他知道,臨水城裡但凡有頭有臉的人都聽說過此事。

燕國搶了魏國的媳婦,還能有人不知麼?

也不知怎麼,單看周紀忍不住出神的樣子,武承訓便覺得其中必然有些故事。不過他如今身份尷尬,又已經入朝,深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論如何好奇,都還是不問爲妙。

何況武承訓本來就不愛多嘴。

別說是這種窺探旁人私隱的下作事,便是朝廷里正經要他說話的,武承訓也都三緘其口,能不摻和便不摻和。

他想要出頭,卻不屑下功夫在這種勾心鬥角的事上。

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五回 曲傳心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回 白紵舞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
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五回 曲傳心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三回 白紵舞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