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聽水榭

聯姻的事陽筠也聽明白了幾分,想到周氏兄弟看自己的眼神,一個不夠坦蕩,一個太過霸道,一時有些惶然。更何況還有高氏橫在那裡,她今天能說出自己“擅歌舞,堪比舞姬”的話,難保以後不會再做些別的事情。

嫁不嫁周氏兄弟,憑今日一面本來無從談起,可若讓高氏再噁心一次,壞了自己名聲,就實在划不來了。雖然從前沒想過嫁人,卻也沒想要不嫁,如今既然有人提起,陽筠還是有些動心的。

陽筠遣了所有侍女,只留印兒一人,正要印兒找那件純白的細紵舞衣出來,陽筱來了。

“姐姐把人都遣下去做什麼?”陽筱眨着眼睛問,也不等陽筠說話,把身邊的人遣了個乾乾淨淨,“我今日仍宿在姐姐這裡,自然有人照料,你們都回去吧。”

“本來想找白紵舞衣出來,你來了就算了。”陽筠笑着點了點陽筱的額頭,又把印兒剛拿給自己的一碗熱羊乳遞給妹妹。

“又不是小孩子,總吃這些,怪膩的。”陽筱一邊嘟囔着,一邊伸手去接羊乳,熱熱地喝了起來。姐姐拿舞衣出來從來只留印兒一人,陽筱是早就知道的。

“方纔宴上那樣拘謹,分量又都小得很,你哪裡吃得飽?可是現下天都晚了,又不能給你別的什麼吃,恐積了食,正好有一碗這個,你就喝了吧。”

陽筱聞言立刻停了下來:“姐姐不是沒得喝了?”

“我本就不餓,要真想喝了讓人再熱一碗來便是。一碗羊乳而已,你操的什麼心?”

陽筱不再多言,安安靜靜喝完羊乳,接過印兒遞來的帕子,擦了嘴角才問道:“姐姐是不是因爲聯姻的事苦惱,才連羊乳都喝不下的?”

陽筠從未想過與妹妹談這些,雖然自己也才十一歲,可妹妹畢竟只有九歲。連她自己都還沒理清的事情,就算說給別人聽,又有什麼益處?更何況是年齡尚幼的陽筱。

“哪裡聽來的混話?印兒出去,把方纔跟着二王主的人都叫進來,我要好好問問!”陽筠佯怒道。

“倒不是聽跟着的人說的,”陽筱把帕子遞給印兒,順勢拉住她的衣袖唯恐她真去叫人,繼續對姐姐說道,“方纔我拉着陽楌問的,就問他魏國國主來幹嘛,陽楌就說了‘聯姻’之類的話,又說白日裡所見,魏國兩位公子都是人中龍鳳……”

陽筱說到這裡,忽然閉緊了嘴巴,眼珠子骨碌碌轉了幾下,露出了促狹的笑來。

“陽楌可是還說了什麼麼?”陽筠瞪着妹妹,問。

“我說了姐姐別怪我——我也只是聽說的,可不是我自己起頭說的。”陽筱揚了揚下巴,“陽楌說那兩位公子其實都尚未訂親,咱們這裡只有姐姐年齡上合適,看樣子,要把姐姐許給魏國世子呢!”

“都未曾訂親?”陽筠面上微怔。

“倒是兩個都未曾訂親。姐姐問他們‘兩個’做什麼——莫非姐姐看上的是二公子?”陽筱瞪着眼睛問,繼而自言自語道,“也難怪。我饒是年紀小,也是分得出的,那二公子比他哥哥是要強些。別的不知道,氣度就擺在那裡呢。說起來,兩人都比陽楌可強了好大一截呢!只是做哥哥的不議親,怎麼會輪到做弟弟的?這下子可麻煩了……”

陽筠本是順口一問,但聽陽筱這麼一說,忽然想起了周繹直視自己的樣子,一時有些尷尬,臉也不禁紅了。陽筱看見,更相信姐姐心儀魏國二公子,便開始自言自語說要給陽筠想法子,可她哪裡有什麼辦法?

陽筠白了陽筱一眼:“早知道就不給你吃東西,省得你有力氣胡說八道。不過是你問的問題沒羞,可不是我有什麼心。現在又嘰裡呱啦說個不停,你總共也就讀了《女誡》、《女論語》,你倒說說看,把‘婦言’讀到哪裡去了?”

“喏!”陽筱摸着肚子,咧嘴笑着,連姐姐吞了她讀過《列女傳》的事也不爭辯,“就着方纔那碗羊乳進了肚子了!”

“別賴我的吃食,你分明早就丟了。”陽筠又好氣,又好笑,“估計明兒也不能亂跑了,你就還留在這裡,吃了飯先念一遍《女誡》再抄經。”

陽筠說完,不理會陽筱唉聲嘆氣,讓人拉着她去盥洗,自己也由人服侍了,亥初就與妹妹一起躺下打算休息。陽筱雙眼忽閃忽閃,也不知道她想些什麼,不多時便沉沉睡去。

陽筠竟難以入眠,耳中似乎還能聽到“翡翠羣飛飛不息,願在雲間長比翼”的唱腔,眼前更不時晃過周繹那毫不遮掩的眼神。

接着,每次想到周繹,陽筠心都會跳漏了一拍般,忽然就“咯噔”一下,讓她渾身不舒服,越發心煩意亂,要說是輾轉難眠,卻又因妹妹睡在一旁無法翻來覆去。

直過了子正,陽筠才漸漸睡着,寅正時分陽筱就爬了起來,陽筠竟然絲毫不知。侍女服侍陽筱洗漱穿衣畢,陽筠才迷迷糊糊醒來。

看見妹妹早就穿戴好,陽筠不禁臉上一熱,忙起牀收拾妥當,與陽筱用了早膳後,果真催着她讀《女誡》。陽筱渾不在意,既然是讀,讀便罷了,又不是要她抄寫,有什麼難的,因此逐字讀了一遍,卻半點沒放在心上。

二人淨手畢,剛要鋪紙抄經,夏忱又來了。

“夏監丞好早!”陽筱笑道。夏忱是司禮監的右監丞。

“哎喲,奴婢可不敢當!可不敢當!”夏忱笑着,連鞠了幾個躬,才繼續說話,“奴婢是來傳話的。國主叫王主巳初攜琴去水榭呢!”

“攜琴去做什麼?我也去得麼?”陽筱追着問。

陽筠心裡也正納悶,卻不好問,莫不是高氏又說了什麼,非要她在衆人面前獻藝不成?

“魏國國主今日入宮與國主議事時,提起魏國兩位公子不便參與議事,未免無聊,國主便教大公子作陪,又隨口問兩位公子的喜好。據魏國國主說,二位公子擅長的竟是騎射與音律,且都撫得一手好琴。可惜大公子於音律上一竅不通,便請國主示下,拉了二位王主作陪。”夏忱說得順理成章、坦坦蕩蕩。

然而經過昨日一事,任誰都聽得懂,所謂周氏兄弟“無聊”“擅長音律”並無所謂真假,只是見陽筠的藉口罷了。

陽筠心中恥笑他們竟然安排了兄弟倆人同來,口中卻不能分辯。這是她眼下唯一的明路,倒不是因爲這條路是什麼陽關大道,只是她還沒看到其他出路而已。

“陽槿去麼?”陽筱又問。

“國主沒有提起,想必三王主這次是不去的。”夏忱保持着進門的笑容。

陽筠應下,夏忱自去回話不提,這邊陽筱卻又發起呆來。陽筠叫了幾聲,看她還是不時出神,便自去收了抄經的宣紙並經卷,張羅二人穿戴妥帖,帶着陽筱朝水榭去了,自有印兒並幾個侍女抱了琴、端着香爐跟着。

陽氏一族多出心思靈巧之人,數代下來,把整個王宮打造的精巧雅緻。水榭凌波而建,就建在王宮東南角的一片佔地約十二畝的大湖上,高出水面二尺有餘。湖水是引外頭河水蓄的,人爲改變了地勢高低後,河水竟自西南流入,自東南緩緩而出,好像只在此地轉了個彎一般。

那水榭又叫“聽水榭”,本是個丈五見方四角涼亭,四周都有糊了綃紗的鏤空格子,可以略擋些風雨。而四門處透雕的掛落卻不是常見的四季如意,乃是《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與《梁祝》四個民間傳說,門前各有一座石橋通向岸邊;橋也參照了這四個故事,建得十分巧妙。

東門《牛郎織女》對着的是一座寬窄不一的石橋,橋身略平,並無護欄,橋面用淺浮雕刻了一百隻喜鵲圖案。因無護欄,橋面又不平,很少有人從這座橋上走,雖然是淺浮雕,喜鵲圖案竟難得沒什麼殘損。

南門《孟姜女》對着的橋則修成了長城形狀,十分寬闊,護欄也有三四尺高,只是高低起伏頗大,最高的臺階竟有二尺三分,走這座橋的人也不多。

西門《白蛇傳》對着的是一座最平常的橋,正是仿照斷橋而建,因西邊挨着宮牆,許多人也就懶得繞路了。

北門《梁祝》對着的是一條蜿蜒小橋,護欄的欄柱和腳下的橋面皆用浮雕刻着形態各異、深淺不一的蝴蝶,每隔三尺又都有兩處透雕的蝴蝶左右相對;和其他幾處不同,這座橋並不是直直通向岸邊,反而在水上折了足足十八彎,因走起來有趣又不費力,反倒走的人最多。

陽筠幾人走到湖邊時,遠遠便看見了正往這邊張望的陽楌。陽楌也瞧見了她們,使勁兒招了招手,示意她們過去。幾人從陽筠住處而來,離北面“蝴蝶橋”本是最近,但陽筠偏繞湖走了一陣,從西面的“斷橋”上去了。

周繹覺得自己的心似乎痛了一下,卻說不出爲何。

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六回 謹相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
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六回 謹相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