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桃夭才按耐住自己的那份異常憤怒的心情,自己有多久沒有這樣的過了?連桃夭自己都記不得了。 從前某些委屈和詆譭在她看來都不算什麼,因爲她會全部加以回報給她們,那時候沒有什麼在意的,也不會牽連到什麼。 如今不一樣了,牽扯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就變得很是不一樣了呢。 順手握住桌子一旁空餘的茶杯,稍微一用力,茶杯就已然變成了碎片,從桃夭手心裡劃過,直直的掉落在地上,與地板碰撞發出清脆而冰冷的響聲。 銀色面具還在她的臉上並沒有摘下來,就算看不清她的情緒,也該察覺到桃夭現在的心情有多不好了吧。 廖氏就是在這時候進入包廂的,在賬房裡盯着賬目她一聽到桃夭來的消息,就連忙了趕了過來,有一絲的憂慮,因爲她聽到了桃夭心情不好的消息。 “公子這是怎麼了?” 推開門看到落在地上的碎片的時候,足足嚇了廖氏一跳,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現在的桃夭很是不尋常。 她從小看到大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情緒哪裡能夠瞞得住她。就算此刻的桃夭並不是從前的陶夭,細微的變化她不會察覺不到。 而這樣的變化是讓她足以感覺到欣慰的。 “沒什麼,奶孃不必驚慌。” 口吻聽起來還算平常,只是多了幾分的嚴厲。桃夭知道來人是廖氏,就收起了那些不耐煩的語氣,畢竟也是她身邊的人。 還能夠控制這樣的情緒也就算不錯了,要是控制不了,桃夭覺得自己一定會直接衝到六王府裡狠狠的教訓陶華一頓。 不過那樣的衝動是要不得的。 “公子很少會有這樣的反常,可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廖氏並不放心桃夭,只是語氣略微的變化就能夠聽出她的反常,不需要去看桃夭那張被面具所遮住的臉。 流言四起不斷,廖氏心裡可是全都知道的,她不知道桃夭是否知道,單是看桃夭那樣平靜的狀態,廖氏就決心不再多嘴
。 “公子可是聽了那些沸沸揚揚的傳言纔會如此生氣?” 不管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怕都是會覺得心寒吧,畢竟傳這些話的人並不是毫不相干的外人,而是和自己身體裡流着一樣血液的姐姐。 可惜這點血緣關係是從來不會拿出來說事的,沒有人會顧及這一點,反而是她們卻因此鬥了很久。 嫉妒成性的陶華哪裡甘心自己這個庶出的身份,就算是被記成嫡出,而有些事情的真相是無法抹掉的。 憑什麼桃夭的身份比她高貴,憑什麼桃夭過的比她好,陶華哪裡會甘心? 在陶家呆了這麼多年的廖氏又怎麼可能會不清楚陶華的性子和心思呢? “奶孃是如何得知這些事情的?” 下意識的微微皺了皺眉頭,轉而桃夭就不再疑惑了,青樓這種是非之地,什麼樣的傳言是沒有的?所以廖氏就是知道也不足爲奇。 大約那些話若不是妙音公主告訴自己,自己都要被矇在鼓裡吧。 “偶爾聽到了一些閒言碎語,公子一向是不在乎這些事,怎麼現在……” 現在桃夭的心思對廖氏而言是越來越難以把握了,總是很難清楚桃夭在想什麼,動的是什麼心思。 到底還是喜歡桃夭這樣不再忍氣吞聲的狀態,自己不清楚也沒關係,只要桃夭安好並且能夠有自己掌控的能力,就夠了。 廖氏會盡心盡力輔佐桃夭,會對她所有的命令言聽計從,會讓桃夭放心於交給她做的事情。 “現在可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還有八王爺和陶家,這個陶華可真是沒有一點辦法了,所以纔會把陶家的名聲搭進來嗎?她以爲她嫁給了六王,就以爲陶家的名聲牽扯不到她了嗎?可笑。” 充斥着房間每一個角落的氣氛都是冰冷的,全部來源於桃夭的身上,身爲僱傭兵的她,有着一種尋常女子所沒有的氣質和氣勢。 現在終於在原宿主身上很好的展現出來了,彷彿她又回到了自己是真正的桃夭的時候,而不是在陶夭身上的桃夭。
“公子切勿動怒反而自亂陣腳讓六王妃有機可乘,六王妃她這樣做,也只是對公子你太過於嫉妒纔會如此。聽說六王妃現在的處境並不好,六王很是冷落她。” 說出這番話的廖氏對陶華可是沒有一點同情的意思,只是冷漠的旁觀而已。陶華不管造到了什麼樣的處境,也都是她自己的活該,是她的報應。 這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也許正是因爲處境太差,才見不得別人風生水起吧。 “她還沒有那個有機可乘的腦子,想要看我的笑話給我在背後下這樣大的一個絆子,我肯定要給她一個回禮。” 仁慈是不會出現在桃夭身上的,況且對付陶華這樣的人,仁慈壓根就沒有用,只有讓她得到教訓,或許她才能夠悔悟。 就怕她再繼續執迷不悟下去,那可就怨不得她了。 “是該這樣做了,公子一定要小心,以免有人再存心加害公子。” 廖氏仍舊很是不放心的叮囑着桃夭,儘管現在桃夭的處事方式讓她很是震驚,完全不需要她擔心。 “我會小心的,奶孃放心就是,爲了避一避那些傳言的風頭,端午時節進宮之前,我都不會再來青樓了,連酒樓也不會去了,一切就拜託奶孃了。” 桃夭不確定陶華在這段時間裡還會不會再出手,總之一切小心纔好,不然對自己肯定是不利的。 “公子放心就是。” 一直憂心着這件事的桃夭在回青樓的路上並沒有注意到一件細小的事情,那就是和她分道揚鑣的鐘邪在暗中跟着她。 鍾邪雖意識到這樣不妥,但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那抹好奇之心。 親眼目睹了桃夭帶着面具進青樓的時候,鍾邪心裡大爲吃驚,卻也很是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只是感嘆桃夭的身世也着實不易。 其實是他自己誤會了什麼,之後就離開了。 換做平日,有很跟蹤,桃夭就會很敏銳的察覺,而對鍾邪的跟蹤,卻沒有一點的反應,或許是心不在焉,又或許故意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