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裁撤二藩

坐以待斃?”耿精忠憤恨的一拍桌几,狂暴的脾氣又t拜緝拿他,害他吃了不少苦頭,更何況鰲拜既然扣了尚可喜,驍騎營早晚要到,豈能坐以待斃?

“咱們和鰲拜老賊拼了,老子不信,咱們兩省的藩兵合起來會抵擋不住三萬驍騎營。”耿精忠梗着脖子脹紅着臉要拼命。

尚之信雖然年紀比耿精忠小,卻比耿精忠要穩重的多,他微微一笑,道:“王兄差矣,三萬驍騎營不可懼,所懼的正是鰲拜和朝廷,一旦我們迎戰,那麼無異於等於抗拒朝廷,向朝廷宣戰,就算擊潰了驍騎營,還會有火器營、健銳營、前鋒營,還有滿蒙八旗,有東南六省綠營,我們打的完嗎?”

耿精忠氣呼呼的道:“難道我們就任人宰割?一旦失去了藩地,你我還有活路嗎?”

尚之信道:“王兄不必憂心。”他放低了音量道:“王兄可考慮過找一個外援嗎?”

耿精忠不由得楞了楞,隨即醒悟過來:“你是說瓊州島的南明?”

“正是。”尚之信點頭。

耿精忠安靜下來,緩緩的坐回椅上,這絕對是聳人聽聞的建議,如今福建已危如累卵,他耿精忠還得好好考慮一番,畢竟這不是開玩笑的事。

“明軍願意納降嗎?”耿精忠擡眸問尚之信。

尚之信自信滿滿的道:“不瞞王兄,其實半月之前小弟已往瓊州走了一趟,依小弟看,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尚可喜一一將父王對自己的吩咐以及瓊州的所見所聞都說了一遍。

耿精忠仍是顯得遲疑不定,一旦跨出這一步就再也不能回頭了,他心裡明白,如今的明軍在軍事上還是處於下風,因此,二藩的投降明軍多半會接納,並且對於自己與尚之信一定會作出一副恩寵的模樣以示天下。

他所憂慮地卻是明軍地戰鬥力問題。他地藩地在福建。對於明軍地戰鬥力並沒有多大地把握。將來就算二藩投降了南明。若是不能抵禦清軍。他耿精忠也落不到好下場。

“依你看。若是我們降了南明。明軍對清軍有多大地勝算?”

尚之信卻是見識過明軍地。一來大明控制地廣西與他廣東接壤。二來瓊州島地水師經常對廣東沿海進行襲擾。不說明軍陸上地戰力。單說大明地水師便足以縱橫天下。無人可當。當年鄭氏地金廈水師憑着數百條大小戰船縱橫東南沿海。清軍合江南數省之力不能將其剿盡。可是依尚之信看來。金廈水師地那些戰船比起大明巨大地戰艦簡直就是大船與板地區別。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更何況一旦降明。他地廣東好處是最多地。一來他地藩地靠近廣西。可以與明軍相互呼應。二來又能得到明軍水師自瓊州地馳援。就算鰲拜親率驍騎營來攻。他也不怕。

“依我看。至少是五五之數。而且天下百姓思明久矣。明軍地勝算更加大些。”

耿精忠原本對滿清就沒多少忠臣地。否則在歷史上也不會聽到吳三桂起兵就立即響應。這時聽到尚之信地分析。眼下又隨時會有大兵壓境而來。已是有了主意。猛然起身道:“既如此。咱們一塊降明。這奴才老子早就不想做了。”

“好!咱們一道降明。同進共退。”尚之信大喜。渾然望了老爹還被羈押在衡陽。如今有了耿精忠隨自己一道投降。心裡也有了底。在新始帝地本錢也足了不少。

“王兄可速回福建,穩住軍政,以防有測,至於請降之事便由小弟與明軍聯絡,假若王兄看到廣州起兵復明,王兄便在福州呼應,當今之計還是先穩住藩鎮要緊。”

耿精忠點頭同意,他一日不在福州,實在是放心不下,更何況他與尚之信如今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也不虞尚之信背後捅自己刀子。

二人密探了片刻,尚之信打算先於耿精忠一道回廣州,屆時再派出一隊精兵護送耿精忠回藩,議定之後,二人誰也不敢耽誤,在一隊精兵的護衛下迅速出發,向廣州進發。

三日之後,二人到了廣州,尚之信邀耿精忠進鎮南王府赴宴,再讓人護送他回藩,耿精忠算定鰲拜的驍騎營應當沒這麼快發徵,再加上連日的趕路確實鞍馬勞頓,因此與尚之信並馬入城,剛剛到了鎮南王府的門口,便有一個尚之信的心腹家將在府門的石獅前眺望,見着了尚之信,立即興沖沖的過來爲世子持鞍,他在府門前等了整整兩天,連覺都沒有睡過,紅腫着眼睛朝着馬上的尚之信眨眨眼,低聲道:“世子爺,海島方面來人了。”

“來的這樣的快?”尚之信不由得楞了楞,連忙翻身下了馬,招呼了耿精忠一句,三人湊在一個石獅旁的一個角落,尚

那家將:“來的是誰

“是個錦衣衛,他喬裝成客商說要孝敬世子一樣寶貝,正好世子不在,卑下生怕引人耳目,於是便將他暫時先安排在卑下城東石羊坊的一座控宅子裡,卑下日盼夜盼,每日都在府門守候,就等着世子爺回來。”家將顯然很是興奮,他自認這一次他立下了大功,處置的也十分得當。

尚之信果然點頭嘉許道:“老陳,你做的很好,到時少不得你的好處,你在前面帶路,讓我與平南王殿下一起去見來使。”

耿精忠在一旁聽到了些隻言片語,這才知道原來尚可喜早就與南明有了聯繫,他故作不知的隨着尚之信上了馬,尚之信之挑了幾個信得過的親兵隨扈。

沿路上,尚之信二人都是默不作聲,這一次會見使者決定了他們的命運,雖然他們已經猜測新始帝十有八九會納降,但仍免不了緊張。

一撥人終於在一處幽靜的宅前停下,爲了表示對使者的尊敬,家將先進去通告了一聲,尚之信與耿精忠才吩咐隨扈在門外候着,二人並肩而入。

使者已換上了錦衣衛的魚服錦春刀,三人相見時寒暄了一句,尚之信聽使者的口氣似乎還算熱絡,心裡料定新始帝定是有恩旨了,這才放下了心,錦衣衛在二人的注視下攤開了聖旨,二人一齊拜倒,錦衣衛聲音並不洪亮,拿着聖旨宣讀了一番,大意是尚可喜仍然承襲王爵爲粵王,世子尚之信爲粵王世子,讓二人仍然掌管廣東軍政,瞅準時機,準備起事,臨到後面又撫慰了父子一番,說他們投降滿清也是無奈之舉,朕能體諒,望你們迴歸到大明之後,定要忠勇果敢,爲復興大業添磚加瓦之類的話。

尚之信與耿精忠一起起身,向使者交代了衡陽城中發生的變故,老父被拘,耿精忠逃了出來,也願投效大明。

使者顯然也不是傻子,自然先是請尚之信節哀順變,又撫慰耿精忠等待恩旨,朝廷對尚家如此,對你耿精忠自然也不會差,待在下回去彙報,你耿精忠的恩旨自然也會下來。

尚之信除去了心頭的一塊大石,耿精忠似乎也找到了一點依靠,二人連忙謝恩,在宅子裡擺下了酒菜與那錦衣衛共宴。

京城裡,兵部尚書克薩哈接到了一封密信,不止如此,朝堂裡的鰲拜黨羽人手都是一份,一個也沒有落下。到了第二日清晨早朝時,神采奕奕的小皇帝高踞在鑾椅上,如今鰲拜出了京,熱河的兵馬已經接管了九門的衛戍,關外的王爺將軍也紛紛入關,即將抵京,這樣一來,朝中的四大輔臣蘇克薩哈被流放去了寧古塔,鄂必隆被放去了山東治水,鰲拜去了湖南,只留下一個十分聽話的索尼,可以說他康熙年紀雖只有十三,卻真正的掌握住了大清朝的權利。

三跪九叩之後,小康熙威嚴的掃視殿下羣臣,稚嫩的嗓音肅然道:“衆卿平身。”

大家稀稀落落的起來,首先站出來的就是兵部尚書克薩哈:“皇上,臣有本要奏。”

康熙打起精神,連忙道:“講。”

“當年世祖爺入關,所帶的不但是滿蒙的精銳八旗,更有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以及孔有德等人從龍入關,先帝爺對他們待之甚是隆厚,將他們分佈於各省就藩,子子孫孫襲承王爵,如今孔有德已死,膝下無子繼承,吳三桂亦兵敗緬北,身死他鄉,廣西,雲貴二藩鎮已名存實亡,如今,仍然承襲王爵的只有廣東尚可喜,福建耿精忠二人。

克薩哈在這裡頓了頓:“先帝待藩王甚是優渥,可是臣卻聽到一些流言。”

“哦?”康熙問:“是什麼流言?”

“傳聞這兩個藩王在藩鎮內囂張跋扈,對於朝廷更是陽奉陰違,當時南明出兵廣西,四川時,尚可喜竟未發一兵一卒,而且坊間流言,說此二王心懷不軌,欲圖反清以投南明。”

克薩哈的話猶如在鑾殿裡投入了一枚炸彈,殿內的羣臣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這個時候,禮部尚書站了出來道:“臣也聽到過一些流言,二藩不過彈丸之地,每年向朝廷要的餉銀卻是國庫收入的十之二三,剿賊時沒看到他們發兵,要起錢來卻從不甘落後,臣請皇上裁撤二藩,以安天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猶如事先說好的一番,殿內立即有近半的人站了出來。

第399章 遇刺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83章 兵不血刃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227章 撈錢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778章 聯盟艦隊的覆沒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195章 敢死第85章 大勝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259章 進佔婁底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256章 合圍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08章 殺逆王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18章 貓和老鼠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515章 國書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391章 大清洗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31章 亡國公主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60章 蒸汽機第27章 山地營第479章 漢口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14章 天地會第13章 神機營第61章 海商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397章 新儒家第170章 完勝第420章 出征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200章 驍騎營第236章 晉升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479章 漢口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86章 授勳第67章 伏擊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71章 大捷第413章 施琅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71章 大捷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170章 完勝第540章 開拓第541章 征途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50章 海商第188章 血戰(二)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19章 我爲刀殂 人爲魚肉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254章 無間道第四十七 商壟斷第51章 海盜猖獗第405章 缺德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516章 登城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79章 英烈祠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95章 征伐暹羅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04章 科學院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410章 農場主第90章 爭國本(二)第180章 撿便宜第476章 中標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
第399章 遇刺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83章 兵不血刃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227章 撈錢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778章 聯盟艦隊的覆沒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195章 敢死第85章 大勝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259章 進佔婁底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256章 合圍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08章 殺逆王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18章 貓和老鼠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515章 國書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391章 大清洗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31章 亡國公主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60章 蒸汽機第27章 山地營第479章 漢口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14章 天地會第13章 神機營第61章 海商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397章 新儒家第170章 完勝第420章 出征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200章 驍騎營第236章 晉升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479章 漢口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86章 授勳第67章 伏擊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71章 大捷第413章 施琅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71章 大捷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170章 完勝第540章 開拓第541章 征途第411章 宰的就是你個鄉巴佬土鱉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50章 海商第188章 血戰(二)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19章 我爲刀殂 人爲魚肉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254章 無間道第四十七 商壟斷第51章 海盜猖獗第405章 缺德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516章 登城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79章 英烈祠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95章 征伐暹羅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04章 科學院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410章 農場主第90章 爭國本(二)第180章 撿便宜第476章 中標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