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

大婚的日期日益迫近,海都城的街道上逐漸張燈結綵起來,一向相互爭論的朝堂、邸報也漸漸安靜下來,官員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邸報口誅筆伐的鋒芒也收斂了不少,開始用大幅度的篇幅來撰寫頌詞。

就在這一日,定北省的戰報由飛鴿傳送入驛館,驛館不敢怠慢,立即發至內閣,內閣裡一下子炸開了鍋,這個時候突然遇見戰事,實在是令人難以預料,商議之後,趁着早朝的功夫,首輔大學士沐天波將此事奏知了朱駿。

“來的正好!”朱駿掌擊御案,臉色脹的通紅:“如今我大明兵精糧足,正是誅殺逆賊吳三桂之時,朕王師未動,此賊竟找上了門來,正是自取滅亡。”

吳三桂雖是個逆賊,卻也是名悍將,想當年追逐他們這羣亡命遺臣惶惶如喪家之犬的逃入緬甸,自有他的一番本事。如今吳三桂率軍來攻,定然是準備充足,羣臣們若不驚慌那纔怪了。

朱駿的一番信心十足的話讓原本有些驚慌的大臣們篤定了下來,是啊,天塌不下來,不是還有皇上嗎?自建元以來,吾皇以區區數千人衆,克服阿瓦,奪取緬國,又率軍東征,滅暹羅,南下攻佔爪哇。哪一次不是以寡擊衆,以弱勝強?皇上都不怕,咱們擔心個什麼勁。

接下來,大臣們便開始討論起是先出徵還是先大婚的問題了,大婚之期是禮部選定的良辰吉日,早已頒佈天下,各省的主要官員已送來了禮物,各國的時節也紛紛抵達了海都,若是延期則失信天下。可緬北的戰事亦是重中之重,關乎着大明國的江山社稷,是決不容拖延的。

這一次不用爭論,羣臣已衆口鑠金的請皇上以國事爲重,先安邦定國再考慮大婚之事。

朝議剛剛結束。朱駿寫了一道密旨命人飛鴿傳往定北,各官府衙門便開始四處徵兆馬車,海都城早已傳揚了吳三桂入侵的事,起先大家還有些不安,但是聽說皇上要御駕親征,再聯想起皇上以往徵平萬方地赫赫戰功,城內駐紮的明軍訓練時所表現出來的氣質,也就安心了一些。

邸報的興起。也間接的喚醒了海都人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意識,在不安之後。海都人非但沒有畏懼,反而義憤填膺的要求懲治國賊吳三桂,北伐雲南救萬民於水火。

雲南乃是多民族混雜而居的南疆大省,其中不但有漢人。還有流落其間生活在緬人,更有暹羅國地族人,雲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各大邸報語。)新始皇帝陛下乃是漢、苗、瑤、桂、汶、克倫、撣各族共同的皇帝,理應順應天命,興師北伐。

這是海都人地普遍觀點,得知朝廷徵召馬車,先是各商會的正副會長第一時間表示應徵。獻上了百輛馬車之後。其他的商團人員緊隨其後,接着便是鄉紳小商販。最後連尋常在海都城拉客的馬伕也不甘落後,一日之內。兩千輛馬車如長龍一般擺在了凱旋門外地馳道上。

由於南洋缺乏良馬。海都城地馬匹大多數由阿拉伯等國地商人海運而來。因此。拉車地盡是高大神駿地阿拉伯馬。在一片片馬嘶響鼻聲中。一萬五千名駐留海都地大明陸軍戰士上了馬車。朱駿穩居正中。在無數雙灼熱地目光中一聲令下。萬馬奔騰而去。

吳三桂地中軍繼續龜縮於喀倫城。手下心腹大將元讓地一萬大軍開始從後隊改爲前隊。在喀倫城附近開始掃蕩。另吳三桂喪氣地是。李定國地大軍仍然沒有尋到。派出去地斥候大多數沒有回來。

入緬已進入第四天。吳軍已經進入了進退維谷地境地。既不敢輕軍冒進。又不能就此撤兵。眼看着士氣越來越弱。士卒之間謠言不斷。吳三桂只能期盼於前線元讓先鋒軍地消息。

能否消滅李定國完全取決於時間。吳三桂估計海都地援軍至少還有十天才能抵達。也就是這十天地時間內。他必須找到李定國地主力一鼓而下。否則戰局越是拖延下去。不但讓明軍有了喘息增援地時間。而且己方地士氣也將一瀉千里。只有撤兵一途。

如今地軍營中已經開始散佈了各式各樣地謠言。特別是上次地炸營事件地版本更是讓士兵們揣揣不安。許多人在暗地裡傳言是惡鬼作亂。也就是俗稱地鬼附身才導致了炸營地士兵神經失常。陷入殺戮。而定北乃是不詳之地。妖魔鬼怪衆多。有地還說是當地地土人用巫蠱之術控制了士兵。有地說是神明不願意吳軍入緬作戰。於是降下了災禍。版本不一。但是每一個流傳地版本卻都是動搖軍心地有利武器。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渾身是血地探子騎着快馬沿着馳道飛快入城。一炷香之後。已進了衙堂向吳三桂彙報軍情。

“王爺,元提督在喀倫城東南四十里處遭遇定北賊軍主力,敵人足有兩萬人,突然列陣于山谷中對我先鋒軍發起攻擊,元將軍親自督戰,無奈賊軍人多勢衆,又佔了地利,如今已被賊軍分割圍困,元將軍讓小的回來請求王爺發兵救援,若再延遲,恐怕先鋒軍要全軍覆沒了。”

“好,李定國,你終究按奈不住了。”吳三桂不怒反笑,激動的老臉脹紅,道:“左右速速點齊軍馬,準備出城救援。”

有了李定國的消息就好辦,元讓所率的前軍不過是吳三桂的誘餌而已,原本就是用來釣李定國上鉤的,如今李定國突然襲擊元讓,只要元讓能夠多抵擋一日,吳三桂便能領着中軍與李定國決一死戰,海都城的援軍多爲步兵,靠着兩條腿北上增援最快也要七八天的時間,只要李定國願意硬碰硬,吳三桂絕對相信三天之內能夠讓定北軍蕩然無存。

吳軍迅速的集結起來,開始向東南方向進發,吳三桂下了重賞,也鼓舞了部分吳軍的士氣,五萬大軍擡着無數獵獵作響的幟旗,在五千騎兵的開道之下,迅速的撲向他們的目的地。

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89章 親征第79章 英烈祠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8章 海賊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1章 南明末帝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08章 殺逆王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399章 遇刺第236章 晉升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438章 銅脈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802章 分裂第267章 裂痕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8章 海賊第101章 對陣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54章 平等條約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44章 立後第49章 船廠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38章 論策(下)第405章 缺德第124章 睡獅已醒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96章 馬鷂子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92章 突入廣西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234章 搶奪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7章 山地營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516章 登城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3章 鋼弩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58章 收養孤兒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69章 對決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58章 收養孤兒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550章 教兒子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6章 信心第67章 伏擊第794章 瘋了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188章 血戰(二)第404章 科學院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470章 報捷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
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89章 親征第79章 英烈祠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8章 海賊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1章 南明末帝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08章 殺逆王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399章 遇刺第236章 晉升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438章 銅脈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802章 分裂第267章 裂痕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8章 海賊第101章 對陣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54章 平等條約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44章 立後第49章 船廠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38章 論策(下)第405章 缺德第124章 睡獅已醒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96章 馬鷂子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92章 突入廣西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234章 搶奪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7章 山地營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516章 登城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3章 鋼弩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58章 收養孤兒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69章 對決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58章 收養孤兒第274章 朱慈炎誕生第550章 教兒子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6章 信心第67章 伏擊第794章 瘋了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188章 血戰(二)第404章 科學院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470章 報捷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