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教育改革

駿心領神會,周慕白所說的原料問題一直是掣肘江瓶頸,雖說南京附近發現了鐵礦,可是供應的也是江蘇一帶的開發區,等正式投產下來也需要半年的時間,而浙江一帶的開發區大多數還是以從各地進口爲主,由於運輸的限制,運費往往比原料價格還要高,這樣自然是制約發展的關鍵之一。

周慕白想好了措辭,繼續道:“皇上,微臣以爲,江浙一帶置辦鋼鐵等行業實在是不智之舉,倒不如以發展絲綿紡織爲主如何?江西也是魚米之鄉,雖然發展了若干鐵礦,但畢竟交通不比蘇州、杭州,若是竭力與其競爭,倒不如另闢它途。”

朱駿打起精神,似乎摸到了一些頭緒:“周愛卿,繼續說下去。”

“是。”周慕白侃侃而談起來:“江蘇一帶礦產豐富,可以優先發展鋼鐵以及衍生鐵具,而浙江土地肥沃,適合種植桑樹,養蠶繭絲,朝廷可以扶植其紡織工業,杭州的絲綢原本就是天下聞名的,不怕沒有銷路。而江西乃是陶土之鄉,景德鎮更是以陶瓷爭雄天下,何不在江西鼓勵陶瓷業呢?這樣一來,各省之間便少了競爭,又可互通商貿,增進聯繫,對於朝廷來說,也可便於管理。當然,微臣所說的並非是絕對,江蘇也可紡織、浙江也並非不能制鐵,只是朝廷在各省的政策進行一定的傾斜鼓勵而已。說來說去,這些終歸還是微臣的一點淺見,能否施行還需皇上自行斟酌。”

周慕白說的謙虛,卻引起了朱駿極大的興趣,後世的國際分工,其實放在這個時代也並非不適用,各省之間發展自己拿手的產業,形成產業鏈,這樣一來,各省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專精一點,豈不是更好?浙江,朝廷可鼓勵養蠶紡織,相關地產業都可減少一些稅金,利用工廠的方式將這個產業做大,最後成爲整個大明乃至全世界的紡織業供貨商,當然,浙江以紡織爲主,並不是代表完全套用紡織工業,其他的工業也可以鼓勵,只是突出紡織工業而已,這樣一來,江南各省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幾十年之後,又能樹立各自的品牌,到了將來,恐怕就算是有新興的國家的崛起,要想迎頭趕上,也是極不容易的。

想到這裡,朱駿已鼓起掌來:“這個主意好,若是以此類推,福建可鼓勵造船業,廣東就不必提了,優勢明顯,朝廷可放任自流,相信各業都能興起,湖南地處內陸,可以以茶爲主,再輔與各種各業,再加上湖南一向是聯通東南沿海與西南、海都等地地交通樞紐,也不必擔心商貿不盛,周愛卿以爲如何?”

這個想法在周慕白的腦海已醞釀了許久,說出來之後居然得到皇上地大力認可,也打起了精神,恢復了往常的神采:“南洋、江南、閩粵以至於湖南都有了着落,那麼西南三省該當如何?其實微臣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雲貴川三省,這三省資源豐富,各種礦石兼而有之,只是前不着村,後不落店,距離海都有一定的距離,離江南又是半個月的行程,四周都是大山林莽,朝廷雖然建立了數處開發區,但商貿不通,開發區所生產地貨物也大部分只能在三省境內銷售,各工廠發展的速度極慢,因此到現在爲止,也極少有大工廠脫穎而出,大多數還維持在中小作坊水平,照這樣下去,少則十年,多則百年之後,雲貴川三地恐怕要遠遠滯後於各省了。”

周慕白原本就是雲南人,雖然年少時桀驁不馴,背井離鄉地投靠了緬王,當時難免有些憤世嫉俗,可是年紀大了,反而更加關注雲南老家了,這些年在外頭東奔西跑,督導各地開發區建設,因此也發現了雲貴川三省的發展瓶頸,只是地理因素是很難改變的,這個時候向皇上提出來,也不過是希望皇上給予邊遠地區一些優惠政策而已。

朱駿沉吟了片刻,這個問題倒不是輕易解決的,或許在火車時代來臨之後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如今的海洋經濟已經開啓,內陸地區地發展確實是極難的:“這三省以旅遊爲主吧。”

“旅遊?”周慕白又聽到一個新鮮地名詞,他實在想不到,旅遊也是能生錢的。

朱駿打出旅遊地招牌也是無可奈何地事。總得給三省人民找些活幹不是:“不錯。朝廷可下撥一些銀兩修繕各個景點。將來海都與江南富裕了。百姓們有了閒錢。旅遊自然是閒暇時最好

方式。大批地百姓涌入三省地景點。自然是要衣食豈不是生財之道?”

朱駿意猶未盡地頓了一頓。隨後道:“此外。這三省雖說地處山區。其實也並非沒有任何價值。朝廷所辦地許多兵工廠將來都可以遷往那裡去。畢竟放置在沿海安全上不能得到保障。一旦大規模地開戰。沿海便是敵國地首要目標。兵工廠若是盡數被毀。國家還拿什麼去應付制敵?所以說這些兵工廠統統都搬遷到雲貴川去。這樣一來。豈不是又可以給三省地百姓提供數萬乃至數十上百萬地薪金了嗎?”

周慕白對虛無縹緲地旅遊倒沒有多大地興趣。只是聽到搬遷兵工廠時不由得拍了拍額頭笑道:“微臣倒是沒有想到。這倒是兩全其美地好辦法。既能保障武器工廠地安全。又能給當地地百姓提供生業。”

一通議論下來。一君一臣居然在短短地一個時辰議定了經濟政策。正經事談完。周慕白已捋須笑了起來:“皇上地新儒大典如今出版。各學派之間又不是引起了多大地論戰。微臣是看過新儒大典地。皇上這招高明地很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列出來。不知多少讀書人要頭痛了。”

朱駿也是抿嘴一笑。周慕白說地倒是說地一點沒錯。那些讀書人地書恐怕是白讀了。從前讀書講地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們這羣書呆子。離治國平天下還早着呢。讀幾本經義就想治國平天下嗎?這是不成地。你要讀書。要做官。得一步步地來。這一步嘛。就是格物了。所謂格物自然是窮究事物地道理。這就是啓蒙學。一個幼童剛剛入學。對許多事物都不瞭解。自然得由人教導識字。教導事物地發展定律。

第二步就是致知,致知就比格物也高上一層了,你得補充知識嘛,補充的是什麼知識呢?不要驚慌,皇上已經給你們列出來了,有物理、有化學、有算術、還有語文、天文、地理,還有商業、繪畫、園藝、機械鍛造、醫學等等,這些統統都要學,不求你全部精通,至少要專精一點。

第三步便是誠意、正心。

第四步纔是修身齊家。

等你走完了這四步,在品德方面無人非議,學識方面有了專精,那麼就可以進行科考了,科考成功之後便是秀才,可由朝廷分到各部門從小吏坐起,當官,離你還遠着呢,慢慢熬着吧,若是你嫌做小吏不體面,沒前途,朝廷也不會強求,你以往所學的各種知識不是很有用處嗎?新儒大典的卷首上不是皇上親自下了批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嗎?你可以去各工廠,去各商鋪,利用你所學的知識去創造財富,去開拓你的事業,身有一技傍身,你還怕什麼?

新儒大典這部書基本上就是朱駿的科舉規範教材,打着聖人旗號反聖人的衍生品,通過論語中的歧義從新詮釋學習的方向,將八股文式的科考潛移默化的轉移到數理化方面來,至於那些讀書人的議論他可管不了,新儒大典可是孔聖人的嫡親後人也加入了編修的,人家孔家的老大和老二都沒說什麼,你們這些外姓的有什麼好議論的?老老實實回家再多讀幾年數理化出來考試吧。

朱駿想到這裡,眼前似乎看到了那些讀了半輩子之乎者也的讀書人嗚呼哀哉的樣子,不由得莞爾一笑:“各邸報的輿論方向要掌握,朕已責令他們不許妄議教育新政,只是一些不滿的讀書人發發牢騷,倒是無所謂,朕倒是聽說陽明書院的學子是極力倡導新學的,這些讀書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朕最恨的便是空口引經據典,米不知從何而來,不知生計百業的讀書人。”

周慕白原本就是心學的,聽皇上的話頭,顯然是不滿理學的那羣廢物,立即喜笑顏開道:“皇上,說起心學的讀書人,微臣倒是認得一個人才,此人與一個西洋人共同鼓搗出了一樣會動的機器,很是新鮮,也曾轟動一時呢。”

…………………………

蒸汽機該出來了,嗯,應該是下一章出來吧,沒有蒸汽機真麻煩,感覺很多事做不成。

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72章 閱兵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101章 對陣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530章 不和第38章 論策(下)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572章 搶掠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556章 殺第92章 一唱一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90章 爭國本(二)第471章 求和第1章 南明末帝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81章 新軍營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436章 噶爾丹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3章 鋼弩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18章 貓和老鼠第97章 回馬槍第559章 困獸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476章 中標第556章 殺第45章 貪官污吏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4章 南洋海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62章 閱兵第559章 困獸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91章 罪己詔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384章 練兵第455章 閱兵大典第49章 船廠第572章 搶掠第60章 洗腦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236章 晉升第536章 奴才第256章 合圍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536章 奴才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397章 新儒家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39章 鬥富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62章 亂局第573章 歐洲危機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82章 巷戰第10章 鍊鋼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397章 新儒家第470章 報捷第463章 萬歲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
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72章 閱兵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101章 對陣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530章 不和第38章 論策(下)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572章 搶掠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556章 殺第92章 一唱一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90章 爭國本(二)第471章 求和第1章 南明末帝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81章 新軍營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436章 噶爾丹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3章 鋼弩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18章 貓和老鼠第97章 回馬槍第559章 困獸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476章 中標第556章 殺第45章 貪官污吏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4章 南洋海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462章 閱兵第559章 困獸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91章 罪己詔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384章 練兵第455章 閱兵大典第49章 船廠第572章 搶掠第60章 洗腦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236章 晉升第536章 奴才第256章 合圍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536章 奴才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397章 新儒家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439章 鬥富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62章 亂局第573章 歐洲危機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82章 巷戰第10章 鍊鋼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397章 新儒家第470章 報捷第463章 萬歲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