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

戈什哈正要離去,傑書卻突然擡起了眸子:“回來。

“王爺還有什麼吩咐。”

“察哈爾往哪裡退了?”傑書盯着這個心腹,臉上又浮現出一絲憂心忡忡。

“向東去了。”

“啊?”傑書差一點沒有站穩,雙腿都不由得打起顫來:“立即將銳健營都統叫來。”

“喳。”戈什哈領命去。

傑書一臉焦躁的坐回椅,現在的問題就不是防守盛京這樣簡單的了,察哈爾人東進,東面就是與倭人對陣的驍騎營,若是在驍騎營的腹背,突然出現了一支蒙古騎兵,與倭人兩面夾擊,其戰果可想而知,若是驍騎營戰敗,那麼蒙古人與倭人合流,說不定隨時可能南下攻打鴨綠江北岸的神機營,這樣一來,整個遼東五大營便隨時可能被人慢慢蠶食,一旦兩大營覆滅,除了山海關的兩大營之外,整個遼東,滿人的力量只剩下他在盛京的銳健營了,若是放任蒙古人東去,就算是守衛住了盛京,恐怕整個遼東也毫無問的落到這些蒙古、倭人、朝鮮人手裡,盛京就算是城池再險要,早晚也會有陷落的一天,因此,在他看來,寧願捨棄盛京,也是決不能讓蒙古人東進的。

他想了一想,:着這個功夫又提筆寫了一份摺子,說起來,這份摺子傑書是下定了極大的決心的,他大膽的提出了捨棄盛京,保住遼東五大營的有生力量,若是遼東有失,他願自刎殉國云云。

待他顫抖的手寫完了後一個字時,銳健營都統福全已急匆匆的走了進來,福全一身戎裝穿着正白旗的鎧甲,熊腰虎背,很是盛氣凌人。

“老二。”見福全進來,傑書立即起身,勉強擠出一些笑容打了個招呼。

這個福全與其地都統不同。他是順治地第二子。剛剛封地裕親王是康熙皇帝地親哥哥。早在年幼時。順治便問過他地誌向。福全回答說:原爲賢王。順治對他很是看重。福全也沒有爭儲地決心。但是卻極好軍事。能開得幾石地大弓。騎射功夫也是一流。鰲拜倒臺之後。五大營裡一些親近鰲拜地都統盡皆以別地名義全部裁撤五大營裡便有了三個都統地空額。福全自動請命帶兵。康熙對這個哥哥倒很是放心地。立即大喜立即下旨敕他爲銳健營都統。福全主掌銳健營之後貼下屬。對各級地軍官也極是照顧。更不吃士兵地餉銀。很快便與下邊地人打成了一片。訓練起來也絕不含糊。一年下來健營地戰力陡升。這也是傑書將銳健營留在盛京駐守地原因。

“王叔哈爾人往東邊去了。”福全大咧咧地將頭盔丟在桌几上。他方纔聽說察哈爾人退了立即跑到城樓上去看。是以急匆匆地說出來全對軍事頗有研究。自然知道察哈爾人東進將意味着什麼。

“老二。先坐下說話。”傑書雖是焦急。可是在這個侄子面前。卻不好表面地太過莽撞:“我叫你來。正是因爲這個事。”

“這還有什麼好商量地。請王叔下令。我這就率銳健營出城追擊。若是驍騎營有失。我們就算坐守着盛京又有什麼用?”

傑書頜首點頭:“老二說地不錯。但是盛京也同樣重要。這裡不但有數十萬滿人。更是遼東最堅固地城塞。也決不能有失地。你先坐下。我們先議一議。想個萬全地法子來。”

福全這才老大不願意地坐下:“王叔地意思是?”

傑書喝了口奶子,這才知道這奶子早已冷了,不由得呸了一口吐了出來,頗爲氣惱的將奶子放回桌几上:“方纔我靜靜思量了一下,既然察哈爾人往東邊去了,咱們反而不能急。”

傑書頓了頓,整理着思緒,繼續道:“若是現在出城追擊,說不準這些察哈爾人又掉轉馬頭與咱們在城外決戰了,若果是如此,咱們放棄了城防的優勢,與他們在野外決戰,實在太不值當。不如這樣,再過兩個時辰之後你再出城追擊吧,往驍騎營的方向去便是,根據我的估測,待你抵達驍騎營與倭人對持的地點,恐怕蒙古人與倭人已經對驍騎營展開攻擊了,察哈爾人往驍騎營的腹背捅上一刀,那麼咱們的銳健營便趁着察哈爾人鏖戰之際,在察哈爾人的腹背也捅上一刀子,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便是這個道理。”

福全聽了傑書的分析,不由得點了點頭,眉宇之間仍有些憂心忡忡,這個戰略若是完成的好,大獲全勝他是有把握的

戰略是戰略,真要實施起來卻並非這樣簡單,首先定上,去的早了,察哈爾人並沒有投入作戰,最多反身與銳健營決戰,去的晚了,說不定整個驍騎營已營救不及全軍覆沒,解釋察哈爾人與倭人剛剛得勝了一場,士氣如虹,兩軍合爲一軍,再掉頭與銳健營決戰,那麼他恐怕再自信,也勝利無望了。

“老二……”傑書沉着眉,如今大清的聲勢已日漸衰退,他在遼東苦苦支撐,就好像一個補漏匠一般,東縫西補,可是不論如何,這件破衣服早已破了許多的洞,補完了這個,那邊已破了兩個,所謂左右支拙正是如此,他嘆了口氣:“察哈爾人反了,恐怕將來咱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福全心裡打了個突,平時他的這個王叔可從來沒有和自己說過這樣的話,現在臨戰之際說出來,難道是他有了什麼不好的預兆,福全身子不由得正了正:“王叔的意思是?”

傑書一臉疲倦的揮了揮手:“你下去準備吧,兩個時辰之後立即出發。”

福全摸不着頭腦,只好拿起頭盔:“那我走了,王叔保重。”

…………………………

德川綱吉近來是牢騷,他現在才知道,自己原來上了明人的當,不是小當,而是惡當,明人口口聲聲說什麼北庭都護府資源豐富,這句話倒是沒有錯的,這裡倒是都是森林、鐵礦,甚至還發現了一兩處銅脈,他帶着數百萬倭人抵達了這裡,開始時也很是熱情,可是過了兩年才發現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木材、鐵礦都挖了不少,足足的堆積成了幾十座小山,最大的問題是他孃的這些原礦根本就運不出去,這裡原本就是極北,再加上有滿人橫在遼東,道路是不同的,商船更是不願意到這鬼地方來,也就是說,沒有人採購,他德川綱吉不能把東西運出去,這些玩意說到底連石頭都不如。

德川綱吉開始想念日本那裡比起這裡來說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是他明白,他再也回不去了,不只是漢人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向那座沒有了倭人的島嶼遷,而是他德川綱吉在倭人之中已沒有了任何的聲望,就算他要回去,大明不需要提出反對,只要宣稱不再給予他任何保護,恐怕百萬的倭人就能活撕了他,德川綱吉要想維護自己的統治,甚至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必須得對他的主子言聽計從,現在的情況已經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連一支五萬人的倭人兵衛隊他都養不起,只能嚮明人進行高額借貸,隨後再從巡航的水師那裡高價購得一批物資,再將他們分配給他的兵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士兵都是大明養起來的。

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的時候,德川綱吉算是任命了,不就是做狗嗎?做狗有什麼不好?至少名義上他還是數百萬倭人的大王,住的是聚居點最奢華的房屋,吃的也是水師運來最新鮮的食物,只要自己過好,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就在半個月前,他從巡的水師那裡收到了大明皇帝的旨意,大明皇帝命令他不顧一切的向遼東發起攻勢,此外,水師還免費供應來了一批新鮮的食物,讓這些只能在冰天雪地之中捕魚、打獵爲生的倭人一陣雀躍。

“德下,你要明白,必須不計一切的發起攻擊,就算是讓你們的男人全部上陣也在所不惜,懂了嗎?”

“對了,皇帝陛下外還說了,只要能夠打通遼東與朝鮮之間的通道,甚至是一舉打通遼東與關內的通道,大明可以立即修建一條道路通往北庭都護府,屆時殿下的礦物定然能賣個好價錢的,德川殿下,這是你的一次機會,想想看吧,屆時會有無數的商人通過道路前來你這裡拉運木材和鐵礦的,好了,不多說了,在下不過是傳句話,到底如何,還需要德川殿下自己斟酌。”

這是那個巡航的千戶官臨走時:德川綱吉拋下的話,德川綱吉又滿懷起信心起來,是啊,大明其實並沒有欺騙他,這裡確實礦產豐富,若是坐擁這些礦產,他德川綱吉絕對是天下最有錢的藩王,問題是,他必須得打通一條商路出來,要賺銀子,還得自己拼一拼。

第29章 獵象第36章 論策(上)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440章 競爭第531章 明軍兵變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798章 空營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101章 對陣第227章 撈錢第88章 反戰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97章 回馬槍第21章 挑撥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28章 西北狼來了第86章 授勳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61章 海商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59章 責任第797章 投降?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58章 收養孤兒第574章 誘餌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530章 不和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540章 開拓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142章 假降第45章 貪官污吏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13章 神機營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52章 平叛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3章 鋼弩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73章 歐洲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171章 大捷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470章 報捷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450章 反叛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392章 決心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8章 海賊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545章 野心第561章 叔侄第536章 奴才第440章 競爭第17章 圈套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412章 李光地第200章 驍騎營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128章 會師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171章 大捷第38章 論策(下)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20章 勃起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123章 講武堂第550章 教兒子
第29章 獵象第36章 論策(上)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440章 競爭第531章 明軍兵變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798章 空營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101章 對陣第227章 撈錢第88章 反戰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97章 回馬槍第21章 挑撥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28章 西北狼來了第86章 授勳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61章 海商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59章 責任第797章 投降?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58章 收養孤兒第574章 誘餌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530章 不和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540章 開拓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142章 假降第45章 貪官污吏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13章 神機營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52章 平叛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3章 鋼弩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573章 歐洲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171章 大捷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504章 遼東血戰第470章 報捷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450章 反叛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392章 決心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8章 海賊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545章 野心第561章 叔侄第536章 奴才第440章 競爭第17章 圈套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412章 李光地第200章 驍騎營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128章 會師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171章 大捷第38章 論策(下)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20章 勃起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123章 講武堂第550章 教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