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目標極北

打手 個鐘頭點後,穿着長袍的米羅斯拉夫斯基便抵達了煮米羅斯拉夫斯基現年四十歲,雖然年輕,可是在這沙皇俄國,卻是一等一的權臣,在他的支持下,索菲亞公主奪得了俄羅斯的軍政大權,俄羅斯帝國最強大的近衛軍種‘射’擊軍也在他的掌握之中,俄羅斯朝野上下向他效忠的官員多達一半以上,因此,表面上沙皇俄國的當政者有第一沙皇、第二沙皇和攝政王,但是真正幕後的掌權者,卻是米羅斯拉夫斯基無疑。

“伊幾陛下、彼得陛下、索菲亞公主陛下。”米羅斯拉夫斯基給三個名義上的當權者行了禮。

索菲亞原本還有些惶恐不安,等到米羅斯拉夫斯基來了,立即鎮定下來,時米羅斯拉夫斯基道:“我們剛剛接到了消息,漢人在與準噶爾人的戰爭中大獲全勝。”

米羅斯拉夫斯基皺了皺眉,他處理了這麼多年的軍政,自然明白這個簡要的消息預示着什麼,強大的準噶爾人開戰不過一月,就被漢人打得慘敗,那麼漢人的實力恐怕又要重新評估一番了,更爲重要的是,漢人一旦奪得了‘蒙’古,那麼將有數千裡的北疆與俄羅斯南部接壤,這也就意味着俄羅斯隨時將要面臨兩線作戰的可能。

對於任何一個帝國來說,兩面作戰都是極大的避諱,更何況俄羅斯人面臨的是奧斯曼和大明兩個龐然大物,一旦漢人投入了對俄羅斯人的戰爭,那麼大部分兵力陷入了奧斯曼戰爭泥潭的俄羅斯恐怕只能拱手將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俄南大部分領土‘交’給漢人了,甚至於莫斯科城也極有危險,因爲俄羅斯的主力大部分都配屬在歐洲,參與於奧斯曼人的血戰之中,整個遠東甚至是莫斯科,防禦力量都及其薄弱。

米羅斯拉夫斯基在短暫的沉默之後,道:“陛下,我們應該立即下令給邊境的部隊,讓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對大明作出任何挑釁的行爲,尤其是俄南與遠東的兩支哥薩克騎兵,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儘量不要招惹到漢人,拖延時間,冬天即將來臨了,只要入冬,俄羅斯的冬季會幫我們的忙的,這樣的話,我們又能拖延一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恐怕攝政王陛下應該簽署動員令,徵召所有可以作戰的勇士,在‘春’天來臨之前進行緊急練,以保證在明年應付漢人的威脅。”

索菲亞一臉擔心的問:“就這樣嗎?”

倒是一旁的彼得卻十分明白,米羅斯拉夫斯基雖然是他的政敵,但是所提出來的處理方法卻是最妥帖的,距離冬季的來臨還剩下兩個月了,而這兩個月纔是真正的關鍵,只要能拖到冬季來臨,那麼俄羅斯的冬天就等於是十萬大軍,漢人就算來攻,他們也不怕,而趁着這半年的時間,等到來年的開‘春’,在強敵環伺之下,俄羅斯就有足夠的時間發佈徵募令,將一切可調動的資源勉強做好防禦的準備,只有這樣,局勢纔不至於徹底壞下去。

“那麼,我就立即簽署命令吧,是頒佈徵召令,下令邊境的部隊不允許與漢人發生摩擦卿??”索菲亞拿出了攝政王的派頭。

“是的,陛下。”米羅斯拉夫斯基憂心仲仲的說,其實這些還只是開始,就算是熬過了這個冬天,到了明年開‘春’,俄羅斯做好了準備,難道就真有把握抵禦漢人嗎?他們可是在頃刻之間消滅了十幾萬準噶爾‘蒙’古人的漢軍啊,憑着冬季臨時徵募的新軍,真能抵抗他們嗎?

正在這個時候,另一名內廷大臣又急匆匆的進入了宮殿,他興沖沖的舉着一封戰報稟告道:“好消息,三位陛下,阿諾夫少將傳來消息,英勇的頓河哥薩克騎兵團進入漢人的邊境,搶掠大量的物資,殺死了七百九十名漢人士兵,並且燒燬了四座集甲。”

這名內廷大臣不明就裡,還以爲這次是頓河哥薩克騎兵團獲得了大勝利,甚至他還不知道關於準噶爾人的事,還以爲這次頓河騎兵團的行動是配合準噶爾人的行動。

“天哪,這羣蠢貨。”米羅斯拉夫斯基拍了拍額頭。

頓河騎兵團挑釁了大明,那麼不難想象,取得了準噶爾人戰爭勝利的漢人將會怎樣的報復,現在整個俄羅斯都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一旦大明發起攻勢,大部分兵力投入了歐洲戰場的俄羅斯人哪裡能夠抵抗,現在後方空虛,那些哥薩克的騎兵居然還四處惹事,不是蠢貨是什麼。

米羅斯拉夫斯基儘量使自己冷靜下來,憂心仲仲的嘆了口氣,隨後道:“陛下,恐怕我們要及早做好武爭的準備了,最好把前線的一些部隊掉回來,以防萬一。,

朱駿血紅的眼眸盯着殿下的衆將,狠狠的將戰報摔在案上,冷笑連連,彷彿一隻憤怒一般咆哮道:“遼東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三十萬啡;”一上,投鞭足可斷流,攜擊破準噶爾人之餘威,士氣如虹,卻讓一萬人的哥薩克騎兵闖入邊境,燒殺搶掠,還戰死了七百多餘戰士

殿下的武官們個個垂頭不語,滿臉的慚‘色’,一個個如鬥敗的公‘雞’一般,雖然戰死七百餘人算不得什麼,可是至今爲止,堵截哥薩克的各營連根‘毛’都沒有撈到,己方折損了七百,可是對方,只有七十餘名掉隊的騎兵被殺死俘虜,一比十的戰損率啊,從前都是明軍以一當十,可是今天,卻掉了個個來,也難道皇上雷霆大怒,這種結果,恐怕誰都不能接受。

“王志進。”朱駿按捺住火氣,從牙縫中蹦出遼東總督的名字。

“末將在。”王志進又羞又小心的站出班來。

“聯給你的旨意是什麼?”朱駿面無表情,撫着長案,壓低了聲音。

“找到他們,咬住他們,消滅他們。”王志進重複了一遍當日皇上下的命令,隨後跪倒在地道:“末將不堪皇上大用,辜負皇上提拔之恩,請皇上降罪

朱駿這個時候反到消餌了火氣。他原本極少失態的,可是當看到那份戰報,當真是什麼火氣都提了起來,一萬人肆無忌憚的進入遼東,燒殺搶掠,各路大軍四處堵截,竟還讓對方給溜了,這也就算了,自己這一方還折損了七百餘人,這仗打的也過於窩囊了一些。不過。脾氣是脾氣,等朱駿冷靜下來,也就沒有脾氣了,說到底,那幫哥薩克騎兵不過是流寇罷了,這遼東地廣人稀,他們四處‘亂’竄佔據了主動,而堵截的大軍明顯處在被動的地個,哪裡發現了敵人,立即向該地前進,可是等到了這個地方,敵人早已無影無蹤了,難道人家會站在這裡等着你來打嗎?

朱駿苦笑一聲,一個多月前,自己豈不是用的是這種戰術,只不過如今身份發生了調轉,讓這些老‘毛’子佔了便宜,這種事也怪不得別人,這堵截流寇,就算是在到處都是大山河流的關內都極難做到,更何況是一馬平川的遼東了,只不過這份戰報讓他下定了某樣決心。

噶爾丹大敗之後,朱駿其實就在考慮是否乘勝對俄羅斯人發動一場大戰役了,只是一直還頗有些猶豫,畢竟眼看就要入冬,一旦陷入了冬季的俄羅斯,那麼進軍是極爲困難的,只是若要等到明年開‘春’發起攻勢,想必莫斯科方面會及早做好準備,雖然天氣的因素排除了,可是卻起不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此刻朱駿終於下定了決心,不能再拖下去了,天氣不好,可以給士兵們最好的禦寒物資,給他們足夠的高熱量食物補充熱量,但是時間拖得越久,一旦歐洲的戰場發生變化,這個永久消除北方威脅的機會一旦錯過,再想與這些堅韌的老‘毛’子發動戰爭,就算是能夠得勝,恐怕要入侵他們的疆域,吞併他們的國土可就難了。

朱駿瞥了一眼惶惶不安的王志進,嘆了口氣道:“起來吧,此事也不能全然怪在你的頭上,聯給你個罰俸半年的處分,你好自爲之。”

“謝皇上。”王志進鬆了口氣,不過想到罰俸半年,還是鬱悶的很,這個時候的大明俸祿與一百年前不同,當時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爲目睹元末政治腐敗、官貪吏殘的情形,深恨貪官污吏蠢政害民,因而於建國之後,大力整頓吏治,不僅設立章程,禁止官吏玩忽職守,不務公而務‘私’,並且制定嚴刑峻法,用以制裁貪官污吏,糾正貪墨之風。當時法令規定,凡是發現有貪贓害民的官吏,百姓可以直接擒拿送至京師。若是有敢阻擋者,即行滅家滅族。凡是監守自盜倉庫錢糧等物者,若贓至六十兩銀子以上者,乃梟首示衆,並處以錄打手 皮之刑。當時府、州、縣衙‘門’左面皆特立一廟,用來祭祀土地神,即是錄皮的場所,稱爲皮場廟。又官府公座兩旁,各懸掛一個塞滿草的人皮袋,使坐堂官吏觸目驚心。朱元璋稱帝三十餘年間,先後懲辦了不少貪官舟吏。僅在洪武九年,將有罪官吏發往安微風陽屯田者,即至萬餘人。像這樣地使用嚴刑峻法懲治貪官污吏和如此大規模地誅殺貪官污吏,可以說從古以來所未有。朱元樟大張旗鼓地雷厲風行地重懲貪吏,這對於殺減貪風,改良吏治,的確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應當指出,朱元障並不能徹底消除貪污現象。一面,朱元璋不斷地誅殺貪官;一面,貪贓枉法行爲又在時時發生,最後‘弄’得朱元璋也十分苦惱,大爲嘆息不止。

其實之所以發生這樣的狀況,並不是當官的悍不畏死的爲了奢侈無度,而走出在明朝官員的俸祿上,當時一名正四品知府每月只有二十四石米年俸不足三百石,七品知縣每月只有七石米年俸不足百石。比之秦、漢,真是少而又少。就是這極低的心廠。也不全給,往往還要折布,折絹,頗似後世生活中曾電、,發工資打白條。更奇怪的是,這些很少的祿米,名義上還包括屬吏的俸祿開支。也既是說朝廷給一名知縣的工資按照物價結算,差不多是五兩銀子左右,這五兩銀子還不只是給縣令的,包括了整斤,縣衙系統包括師爺、衙役等人的工資,一個縣,朝廷只出五兩銀子,就得養活幾個上百口官吏,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按照朝廷的制度,官老爺和吏員們全家老小都得去吃西北風。

官吏也是人,也有妻兒子‘女’,都要生活,這麼點祿米怎麼過日子?形勢‘逼’人,‘逼’人想辦法撈錢,於是,貪污受賄便盛行起來。

明朝是反貪最爲殘酷的時期,也是貪污最爲盛行的時期,明朝官員的真正收入,都不是靠這極薄的祿俸,而是靠貪污受賄。

地方官員多從經手的稅費中撈錢,特別是利用徵收錢、糧時,向上級少報收入,或是錢、糧折算中將餘額省略歸爲‘私’有,行話稱爲吃“平餘”吃“加耗”;還大肆收取下級官吏的“孝敬”。當然。在徵稅、辦案、‘抽’丁等活動中,更少不了貪污受賄。爲了富起來,辦法總是有的。

中央機關的幹部叫京官,他們不直接徵稅、辦案,撈錢的‘門’路少,就收取地方官向他們贈送的禮金。地方官員爲了升遷,或是換個‘肥’缺,自然得巴結京官,明朝地方官員向中央機關京官行賄,大多用兩種名義,一是夏天炎熱,送些防暑降溫費,稱爲“冰敬”;二是冬天寒冷,送些防凍柴炭錢,稱爲“炭敬”。

人人都鑽山打‘洞’撈錢,處處送禮送錢,不是因爲這些深受儒家薰陶的官員們不想潔身自好,而是不貪污壓根就沒有活路,大部分官員根本就不能維持他們的生計,就拿最清廉的海瑞來說,清廉一生,死時連個棺材都買不起,就是平時吃的,也多爲自己種的,‘肉’更是難得吃尖一次,兄弟們爲了當官,日夜苦讀,考上進士是爲了受這斤,罪的?那還不如去做個佃戶實在一些呢。因此,就算是朱元璋錄皮株連殺你全家,人家也不得不貪下去,可以說,明朝的官員貪污不只走出於貪婪,更多的是被這萬惡的制度‘逼’出來的。

到了朱駿上臺,終於針對了大明的俸祿開始了改革,說白了,就是高薪養廉,從前一個縣令的工資是五兩銀子,如今一化品官的工資是每月紋銀三十兩,而且吏員的工資也由朝廷來發,不需要自個兒掏腰包,在大明,五兩銀子一個月便可進入小康之家,三十兩銀子,足夠縣老爺成爲富裕階層的一員了,一個知府的工資是每個月七十兩銀子,一品內閣大學士的工資是一個月三百兩銀子,武官與文官同例。但是,提高了工資,讓當官的高枕無憂了,那麼你也別想貪了,南北鎮撫司上萬個番子隱藏在大明的各個角落,日夜盯着你呢,一旦發現貪污的,立即法辦治罪。

其實貪污與投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窮得,丁當響時,那麼勢必鋌而走險,大不了就是一條小命去搏一搏,抓住了算你倒黴,沒逮住那麼恭喜你,從此以後大富大貴,子孫後代都跟着沾光。可是你不窮呢?朝廷給你的俸祿足夠你過上上等人的生活,那麼你還願意冒着殺頭的危險貪污嗎,恐怕真正願意鋌而走險的人少之又少,大家都不是傻子,說的現實一點,壓根就不划算,貪再多的錢,最多也不過住的比現在高一斤,檔次,吃的也不過多幾樣菜式,犯得着爲了銀子去冒殺頭的危險?

這也是在後世,所謂的國際組織清廉排名與人均凹排名相差無幾的原因,生活水平越高的地方,貪官越少,國家越窮,甭管你抓到了貪官是槍斃殺頭,以身犯險者大有人在。

若是在往年,皇帝說個什麼罰俸一年半年的,當官的壓根就不會當一回事,罰俸半年,嘿嘿,不就是少發五十兩銀子嗎?爺要是靠你這些收入早就餓死了,可是如今,朱駿說一句罰俸半年,王志進這個從一品武官就等於少掉了一千多兩銀子,而且這年頭他也不敢貪啊,錦衣衛到處都是,甚至說不定你的一個親兵或者是給你送賄賠的商人就是錦衣衛呢。

看來這半年得節衣縮食了,恐怕還得向幾個老兄弟借點銀子打打秋風,王志進心裡想着。

這個時候,朱駿從鑑椅上站了起來:“傳旨,各部集結,北征

,,

最近貌似書評區很冷清啊,大家有空說點話,想罵的也無所謂,就當是給樓主鞭策吧,當然,不許人身攻擊。

第37章 論策(中)第111章 不老實 整死你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51章 黃火藥第423章 疑兵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34章 逆水行舟第81章 開戰第171章 大捷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802章 分裂第101章 對陣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447章 兩個衍聖公第137章 變數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436章 噶爾丹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204章 金龜婿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21章 挑撥第494章 殖民地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帝王之術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145章 交易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573章 歐洲第179章 叛逃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20章 勃起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174章 內鬥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69章 對決第802章 分裂第249章 喜得貴子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50章 教兒子第63章 討賊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479章 漢口第496章 馬鷂子第203章 送老婆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166章 問政第124章 睡獅已醒第508章 陰人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186章 野外第420章 出征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410章 農場主第452章 平叛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785章 宮變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63章 討賊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62章 亂局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12章 拐賣兒童第81章 開戰第159章 炸營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2章 錦衣衛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451章 越後騎兵
第37章 論策(中)第111章 不老實 整死你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51章 黃火藥第423章 疑兵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34章 逆水行舟第81章 開戰第171章 大捷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802章 分裂第101章 對陣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447章 兩個衍聖公第137章 變數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436章 噶爾丹第784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二)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204章 金龜婿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21章 挑撥第494章 殖民地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帝王之術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145章 交易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573章 歐洲第179章 叛逃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20章 勃起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174章 內鬥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52章 與虎謀皮第469章 對決第802章 分裂第249章 喜得貴子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550章 教兒子第63章 討賊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479章 漢口第496章 馬鷂子第203章 送老婆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166章 問政第124章 睡獅已醒第508章 陰人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186章 野外第420章 出征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第410章 農場主第452章 平叛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785章 宮變第164章 追殺吳三桂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63章 討賊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62章 亂局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12章 拐賣兒童第81章 開戰第159章 炸營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42章 錦衣衛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451章 越後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