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

紫禁城裡傳出了一道道的旨意,這幾道旨意足以讓勳貴大臣們看清楚當前政治的風向,第一道的旨意便是封賞鰲拜,第二道旨意斥責蘇克薩哈老而昏庸,責令其閉門思過。第三道旨意任命齊齊哈爾爲川桂總督,總轄西南軍務,即日上任。

滿人勳貴們立即預感到,蘇克薩哈完了,而鰲拜這個四大顧命大臣之末的武夫,將成爲大清國最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幾天的功夫,京城的主子奴才們踏破了鰲拜府的門檻,說什麼也要巴結到這個權臣,鰲拜的聲望水漲船高,而另一邊的索尼、鄂必隆卻都風平浪靜,倒頗有一副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味道,既沒有對鰲拜的專橫表示出一絲的不滿,更沒有對蘇克薩哈表達出一點的同情。

索尼是正黃旗人,一等公,是四大顧命大臣之首,按道理,他纔是康熙未親政之前,掌控朝政的主力人物。可是索尼似乎對朝政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不管鰲拜如何幹涉朝政,他都不發一言,只是冷眼旁觀,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鄂必隆與鰲拜同爲鑲黃旗人,他的立場就更加值得玩味了,當時鑲黃旗與正白旗勢同水火,最早可追溯到皇太極之時。皇太極登上汗位之後,不久便將自己掌握的正白旗、鑲白旗改爲正黃旗和鑲黃旗,使其地位日益上升。同時,皇太極又將努爾哈赤留給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幼子的正黃旗、鑲黃旗改爲正白旗、鑲白旗,使其地位漸漸下降。從此。黃、白兩旗之間便產生了矛盾。皇太極死後,黃、白旗爲爭立皇帝,關係緊張,後來雖以妥協告終,但彼此成見甚深。鰲拜正是鑲黃旗的代表,而鄂必隆乃是鑲黃旗人,多少與鰲拜有些瓜葛,正白旗地蘇克薩哈倒臺正是得償了鄂必隆的願望,從心裡來說,他是支持的。但是鰲拜囂張跋扈。早晚會與紫禁城中那個最大的主子形成對立,鄂必隆是不敢去攀鰲拜的高枝,當然。也不敢得罪鰲拜。因此,他與索尼的立場相同,都是置身事外,早朝時站在殿裡就是個木樁子,眼睛木木的立在那發呆。絕不發表任何高見。

權利鬥爭的結果便宜了齊齊哈爾,齊齊哈爾是鑲黃旗人,更是鰲拜的一個奴才。齊齊哈爾其實不過是個鑲黃旗的牛錄出身,入關時也隨着多爾袞打過幾場仗。做過佐領之類地中層軍官,原本他這樣地人物混到了這樣的地步就已經是祖宗燒高香了。可誰知姐姐嫁給了鰲拜做妾,再加上大家都是鑲黃旗人。齊齊哈爾在鰲府走動的便頻繁起來,三天兩頭地給這個老姐夫去請安,鰲拜倒也很是擡舉他,顯然是將他當作了自己的心腹,更看重他弓馬嫺熟,於是這一次竟推薦他得了這個炙手可熱的職位。

川貴總督,轄制西南三省軍務,齊齊哈爾莫名其妙的接到了聖旨,差點歡喜的暈了過去,他這輩子從未接過聖旨,第一次接道聖旨居然是平步青雲,連升了好幾級,成了西南邊陲管轄數省響噹噹地封疆大吏。

啥都不說了,齊齊哈爾接到聖旨,打發了太監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騎快馬趕往了鰲府,他雖然打仗時腦子總是缺了一根筋,這些人情世故還是懂一些的,沒有這個姐夫,他齊齊哈爾屁都不是一個,給姐夫請過了安,臨走時被姐夫叮囑了幾句到了地頭要如何善待下級,多聽多看之類的廢話之後,齊齊哈爾蹦着回了家,立即讓人發帖大宴賓客。

都說男人三大樂事乃是升官發財死老婆,他齊齊哈爾升了官自然也要發大財了,至於死不死老婆都沒啥關係,等到了任上隨便添幾房小妾也就是了,再說八大胡同裡地婊子多如牛毛,只要有錢,還怕不能夜夜笙歌嗎?人生三大樂事如今湊齊了,若是不大宴賓客,擺幾十桌流水席,齊齊哈爾還真覺得還不夠光宗耀祖。

流水席共擺了整整五天,第一天來的都是宗室裡地貝勒,貝子,一等公,一等伯什麼的,隨便挑出一個都是在京城跺跺腳都能顫一顫地人物,這些人都是看到了鰲拜的權勢,齊齊哈爾與鰲拜連着親,這一次鰲拜又推舉齊齊哈爾去做總督,由此可見,齊齊哈爾定然是鰲拜身邊心腹中地心腹,別說是公侯伯子男,就算是郡王、貝勒,哪個不想巴結巴結?

第二日是朝中的大臣,第三日是駐京的提督管帶,第四日才輪到了齊齊哈爾的親戚和至交好友,到了第五日,纔是街坊近鄰,齊齊哈爾倒不擺架子,這樣的事他巴不得所有人都成爲他的座上賓,讓大家用驚歎的眼神看着他纔好,到了第六日,齊齊哈爾原本還想再擺上一桌,可大清早就被鰲府的人叫了去。

齊齊哈爾聽說姐夫叫他,二話不說,撂着袍子就去了鰲府,迎面就被鰲拜扇了一個耳光。

“混帳。朝廷讓你去做川桂總督。你擺酒宴賓客就耗費了五日。這個總督你還要不要做了?你不去赴任。京城裡有地是人想去。”

齊齊哈爾捂着腮幫。不斷地給姐夫賠罪。隨後灰溜溜地去給姐姐問了安。又灰溜溜地回府當日打點行裝赴任不提。

在海都。雲南地捷報傳來。其中還包括了所發覺地地下寶藏。一下子憑空多出了一千多萬兩白銀。讓國庫裡原本捉襟見腹地窘狀一下子闊綽起來。一向大手大腳花錢地朱駿立即頒佈了旨意。開始了他地花錢大計。首先便是完善馳道地網絡。還有着手修建雲南地馳道。並且打算在雲南籌劃建立開發特區。畢竟雲南是大明光復地第一片漢家土地。漢人超過一百萬人。這裡也將成爲朱駿復興地最重要工業和軍事基地。如果說海都地工業產品是開拓南洋地話。那麼雲南地工業產品將隨着明軍地繼續北伐。而不斷地向整個中華大地擴張。明軍打到哪裡。資本就會隨之而去。

要解決雲南地工業問題。首先就是要解決道路地問題。商路不通。你生產再多地產品也賣不出去。而海都與昆明之間地馳道更是重中之重。問題是馳道地侷限性也在這個時候出來了。畢竟這個時代是利用馬車運貨。馳道在短程上或許還能滿足商路地需求。可是長途地拉貨卻不一樣了。畢竟你馬車在馳道上雖然跑地快。可是相對長程運輸來說卻難免見拙了。路上耗費地時間越久。商戶地貨物所耗費地運費越高。若是不能提速。雲南地工業要想發展。簡直就是天方夜談。

不過這個問題難不倒我們大明國地敗家皇帝。朱駿在思考良久之後。又在城郊鋪設了一段後世地鐵路實驗。很快他就發現。同樣地馬車。由於鐵軌地阻力減小。在鐵軌上奔跑地馬車比之馳道上地馬車至少要快一到兩倍以上。

鋪設鐵軌。用馬來拉車地事在蒸汽機技術未完善之前還是普遍存在地。一八二五年地英國就這樣幹過。光緒年間地東北也這樣幹過。雖然馬跑不過蒸汽機。可是在鐵軌上。只要在馬車車廂下地輪子經過特殊地處理。使之與鐵軌能夠契合。那麼車輪所受地阻力就小了至少一到兩倍以上。速度能夠得到明顯地提升。如果說現在從海都到昆明需要一個月地話。那麼使用馳道最多隻需要六天。而鋪設了鐵軌之後最多也不過兩三天便能到達。更何況鋪設地鐵軌雖然現在不能跑蒸汽機。但是蒸汽機地原理已經被朱駿向一些具有研發精神地高級工匠講解了一番。以他們地聰慧和如今地鍛鍊技術。蒸汽機地發明只是早晚地問題。將來一旦蒸汽機問世。那麼馬拉車自然會被淘汰。而鐵軌卻能繼續保留下來。

他孃的,修了!朱駿下定了決心,對於他這個皇帝來說,銀子不過是一個抽象的數字而已,而鐵軌卻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更何況撒下了銀子出去,也是給了鋼鐵,枕木,機械等作坊,這些人一旦獲得瞭如此大的單子,立即就會擴大生產,充分的給予百姓們得到就業的機會,這就是爲什麼每次後世發生經濟危機時,各國都利用基建的方式來拉動就業來度過危機的原因。

大把大把的銀子從國庫撒向了民間,接着再由資本分配到工人的手裡,得益的工人賺了錢,就需要消費,一些消費的行業就要受惠,而這些消費的商鋪同樣需要各種商品來出售,製造小商品的作坊你就能獲得更多的訂單,小商品的作坊要生產就需要原料,而那些原料的作坊同樣獲得了訂單,就這樣,不斷的衍生出無數的受惠行業,以此來促進整個工業體系的繁榮昌盛,工商業越是繁榮,他們手上的銀錢將最終以稅收的方式迴流進國庫,民富國富,民強國強,就是這個道理。

朱駿對經濟雖然一知半解,但是這種淺顯的道理還是懂的,國家對基建進行投資,將國庫中的資金撒向民間,最後再回流更多的銀子回來。可是大臣們並不懂,當朱駿宣佈了這道旨意時,大臣們一下子驚呆了,修建馳道他們能忍,修建海港也沒有錯,可是爲什麼要憑空修建鐵軌?

第166章 問政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15章 風高夜黑殺人夜第63章 討賊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61章 海商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528章 西北狼來了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64章 李定國第540章 開拓第97章 回馬槍第31章 亡國公主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502章 反了第512章 密旨第112章 勸降第2章 對策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159章 炸營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801章 國策第391章 大清洗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7章 三段合擊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413章 施琅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46章 斷貨的供貨商第159章 炸營第186章 野外第485章 鴻門宴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09章 排蒙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166章 問政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95章 征伐暹羅第149章 大捷第44章 南洋海第24章 克倫族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195章 敢死第27章 山地營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5章 緬南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86章 授勳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01章 國策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506章 大雜燴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40章 暴利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397章 新儒家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137章 變數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36章 論策(上)
第166章 問政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15章 風高夜黑殺人夜第63章 討賊第548章 新的蒙古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61章 海商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528章 西北狼來了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64章 李定國第540章 開拓第97章 回馬槍第31章 亡國公主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502章 反了第512章 密旨第112章 勸降第2章 對策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159章 炸營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230章 懷柔遠仁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801章 國策第391章 大清洗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7章 三段合擊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413章 施琅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46章 斷貨的供貨商第159章 炸營第186章 野外第485章 鴻門宴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09章 排蒙第119章 殺雞嚇猴第166章 問政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95章 征伐暹羅第149章 大捷第44章 南洋海第24章 克倫族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195章 敢死第27章 山地營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5章 緬南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86章 授勳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531章 明軍兵變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01章 國策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506章 大雜燴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40章 暴利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397章 新儒家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137章 變數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36章 論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