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一見

兩日後。

翠微宮的靈堂裡,一衆誥命夫人跪着,不時用染了薑汁的帕子擦拭一下眼睛。不費什麼力氣,淚水就滾滾而落,且眼睛通紅,看着傷心悲慼至極。

田淑太妃在宮裡活了大半輩子,靈堂裡跪靈的誥命夫人幾乎都沒見過田淑太妃。不用這樣的法子,哪能哭得出來?

大馮氏也在其中。

沈茂官位不高,她這個千戶夫人勉強有資格進宮跪靈而已。這兩日,都跪在角落裡。快被擠出靈堂了。

忍一忍,再熬個四天就行了。大馮氏在心裡暗暗安慰自己,用帕子擦一下眼,熱辣辣的淚水流了出來。

衆誥命都在裝模作樣地哭靈,一時無人留意,一個穿着素服的內侍悄然進了靈堂。

這個內侍,看着二十多歲,容貌清秀,眼角微微揚着,看着就是一副趾高氣昂不好招惹的模樣。

大馮氏一擡頭,見了這個內侍,不由得一怔,脫口而出道:“馮公公!”

沒錯,這個內侍,正是數年未曾露面的馮公公。

想當年,馮公公和沈祐頗有私交,也曾隨沈祐去過數回沈府。沈祐性情孤僻陰沉,朋友少之又少。也因此,大馮氏對馮公公的印象十分深刻。隔了數年沒見,一眼還是認了出來。

馮公公目中飛快地閃過一絲笑意,走到大馮氏身邊,低聲道:“咱家有些話和夫人說,請夫人隨咱家移步。”

大馮氏略一點頭,起身隨馮公公出了靈堂。

這一幕,引來了一些好奇的目光,很快又各自收了回去。大馮氏丈夫官職低,卻生了個好兒子養了個好侄兒。沈祐沈嘉兄弟都曾在宮中當差數年,聖眷濃厚。這個內侍,說不定是宮中貴人特意打發過來,引着大馮氏去休息哪!

馮公公確實將大馮氏引進了一間廂房裡。

關上門後,馮公公拱手行了一禮:“咱家見過夫人。”

大馮氏頗有些受寵若驚,忙道:“這如何使得,馮公公快些請起。”

馮公公卻道:“咱家和沈祐沈將軍私交甚佳,昔日也曾隨他叫過嬸孃。咱家幾年沒見嬸孃,行個晚輩禮是應該的。嬸孃可別和咱家外道。”

大馮氏聽得心裡熱乎乎的,忍不住笑了起來:“一別幾年沒見,馮公公還是這麼會說話。”

馮公公最擅長打蛇隨棍上,立刻笑道:“嬸孃還像以前那樣,叫我三兒就行了。”

大馮氏不是忸怩之人,很快換了稱呼:“那我就厚顏喊一聲三兒。這幾年,你都在哪兒?一直在宮裡當差嗎?”

馮公公嘆道:“這倒不是。當日沈祐他們去了邊軍,咱家也奉皇命出宮辦差,直至幾日前纔回宮。”

大馮氏自然不能追問馮公公都去了哪兒辦了什麼差事,張口安慰道:“回宮了就好。說起來,三郎四郎都離京五六年了。我心裡一直惦記他們。只是邊關遙遠,行路艱難,我想去也去不成。”

這年月,出一趟遠門不是易事。從京城到邊城,一來一回要一個多月。許氏是隨着崔元瀚一同去的邊城。大馮氏一個內宅婦人,沒有丈夫兒子相伴,根本無法出遠門。偏偏沈茂日日在軍營,次子也在宮裡當差。都沒時間陪大馮氏出行。

馮公公輕聲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好在沈祐兄弟兩個在邊軍如魚得水,屢立戰功,嬸孃也該寬慰踏實了。”

大馮氏卻又是一聲長嘆:“不瞞你說,每次邊軍打仗,我都替他們戰戰兢兢提心吊膽。我不求他們立什麼天大的戰功,只盼着他們平平安安。”

打仗總有死傷。當年一同隨沈祐去邊軍的天子親衛,已經摺損了五個。

每每想及這些,大馮氏就心驚膽戰。

馮公公見狀,笑着安慰道:“嬸孃不必憂心。他們兄弟都是有福之人,自有上蒼庇佑,一定能平安無事。”

這話大馮氏最愛聽,頓時舒展眉頭,樂呵呵地笑了起來:“承你吉言了。”

“嬸孃身體可還好?”

“好的很,胃口比年輕人還好,現在比以前胖多了……”

馮公公也沒說什麼要緊事,就這麼陪着大馮氏家長裡短地閒話了許久。

坐在這兒說話,可比跪在靈堂裡強多了。大馮氏興致勃勃,不停絮叨。約莫大半個時辰,才意猶未盡地停下:“我出來這麼久,也該回去了。”

馮公公目中閃過依依不捨,拱手做別。

大馮氏出門之際,還不忘囑咐一句:“以後得了閒空出宮,就來沈府裡轉轉。”

馮公公含笑應了,送大馮氏回靈堂。

大馮氏目送馮公公身影遠去,心裡竟有些悵然不捨。

……

田淑太妃停靈七日,棺木被送去皇陵裡安葬。趙王父子親自扶棺。

喪事結束後,瘦了一圈形容頹唐的趙王再次進宮面聖,自請就藩:“母妃走了,臣弟心中再無牽掛,只想去藩地就藩,過些平靜安逸的日子。懇請皇上恩准。”

說完,趙王跪了下來,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慶安帝似有些動容,長嘆一聲道:“朕只有你這一個兄弟在身邊。現在,你也要離朕而去了嗎?”

秦王死在皇陵裡,漢王重傷被圈禁,三年前也閉目西去了。天子嫡親的手足,可不就只剩趙王了?

事實上,這也是慶安帝屢次“挽留”趙王的理由。

這一次,慶安帝剛一張口,趙王就痛哭起來:“臣弟求求皇兄,皇兄就讓臣弟走吧!放臣弟一條生路。”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啊!

他爲替兒子出一口悶氣,爲了給慶安帝添堵,揭開了沈祐身世,逼着天子打發沈祐離開京城。一時的暢快,換來的卻是幾年的痛苦煎熬。被生生困在京城,想就藩不行,想接親孃出宮而不得,時時被苦差折騰,有苦難言。

真是悔恨斷腸啊!

換在平日,以趙王的城府和隱忍,勉強忍得住。田淑太妃一死,徹底突破了趙王承受的極限,連放條生路之類的話都說出來了。

在太和殿裡的王公公邵公公以及天子親衛們,心裡都是一震。一個個忙垂下頭。

第420章 滿月(二)第516章 警告第211章 驚險第429章 淘氣第76章 閒言第47章 燕王(一)第445章 歷練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230章 親事(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6章 兄弟第120章 傳信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47章 兄妹第292章 子嗣第486章 升職(二)第266章 出嫁第229章 親事(一)第366章 問心第82章 紛亂第124章 夜會(二)第441章 病重第70章 姑母第405章 殞命第445章 歷練第181章 隱秘(一)第340章 兩年第21章 紅妝(二)第235章 迎親第431章 及笄(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412章 發作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93章 驚險(一)第564章 燈枯第429章 淘氣第232章 悶棍(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54章 戰事第138章 驚變(二)第211章 驚險第267章 拜堂第65章 勁敵第61章 二夢(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165章 遇襲(一)第308章 相聚(一)第228章 動心(二)第37章 春心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468章 處置第6章 箱籠第506章 霹靂(四)第505章 霹靂(三)第207章 休沐第354章 美人第233章 美人第159章 鷸蚌(一)第565章 後事第286章 進宮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536章 掌兵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86章 相召第27章 賞花(一)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77章 說服第372章 驚馬(二)第349章 漢王(一)第315章 意外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193章 潛入第196章 牽掛第462章 初見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114章 解決第278章 離去第114章 解決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320章 回宮第199章 重逢(二)第395章 殉葬(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11章 撐腰(一)第376章 宮變(一)第466章 衝突(一)第366章 問心第110章 姨母(二)第125章 熱血第257章 商議第329章 事發(一)第327章 收網(三)第420章 滿月(二)第454章 戰事第366章 問心第62章 彆扭
第420章 滿月(二)第516章 警告第211章 驚險第429章 淘氣第76章 閒言第47章 燕王(一)第445章 歷練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230章 親事(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6章 兄弟第120章 傳信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447章 兄妹第292章 子嗣第486章 升職(二)第266章 出嫁第229章 親事(一)第366章 問心第82章 紛亂第124章 夜會(二)第441章 病重第70章 姑母第405章 殞命第445章 歷練第181章 隱秘(一)第340章 兩年第21章 紅妝(二)第235章 迎親第431章 及笄(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412章 發作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93章 驚險(一)第564章 燈枯第429章 淘氣第232章 悶棍(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54章 戰事第138章 驚變(二)第211章 驚險第267章 拜堂第65章 勁敵第61章 二夢(二)第546章 喪信(一)第165章 遇襲(一)第308章 相聚(一)第228章 動心(二)第37章 春心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468章 處置第6章 箱籠第506章 霹靂(四)第505章 霹靂(三)第207章 休沐第354章 美人第233章 美人第159章 鷸蚌(一)第565章 後事第286章 進宮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536章 掌兵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86章 相召第27章 賞花(一)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277章 說服第372章 驚馬(二)第349章 漢王(一)第315章 意外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193章 潛入第196章 牽掛第462章 初見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114章 解決第278章 離去第114章 解決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320章 回宮第199章 重逢(二)第395章 殉葬(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111章 撐腰(一)第376章 宮變(一)第466章 衝突(一)第366章 問心第110章 姨母(二)第125章 熱血第257章 商議第329章 事發(一)第327章 收網(三)第420章 滿月(二)第454章 戰事第366章 問心第62章 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