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相見(一)

“這幾年,你在邊城裡過得如何?”

“邊城風大天寒,一開始到那兒,我其實不太適應。待得久了,也慢慢習慣了。一家子待在一處,日子過得平靜安樂。邊城裡風氣開放,女子可隨意出門做事。我在邊城裡如魚得水。現在就是讓我回京城,我也不願回來了。”

暖融融的午後,楊公公被扶着坐在牀榻上,身後靠着厚實柔軟的靠枕,和馮少君閒話。

聽了這一席話,楊公公笑了笑:“以你的能耐,到哪兒都能過得好。”

馮少君挑眉一笑:“義父的誇讚,我就不客氣地收下了。”

有些話,無需明說,彼此都心知肚明。

沈祐去了邊軍,鎮守邊關。她和一雙兒女,自然要一直留在邊城裡。能適應邊城的生活並樂在其中,自是最好了。

楊公公緩緩說道:“有件事你還不知道吧!福親王被流放去嶺南後,重病了一場,一個月前傳了喪信回京。”

當年馮少君離宮之前,慶安帝令楊公公問她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她留下一句,五年之內要看到福親王垮臺。

慶安帝答應了,也做到了。

就在去年,也就是他們夫妻離京的第五年,福親王被人告發意圖謀反。慶安帝震怒之下,令錦衣衛徹查福親王府及其名下各處產業,結果在一處莊子裡查出了數以千計的盔甲兵器,另有數百死士。

暗中豢養私兵的事,並不少見。被捉了個正着,就只能說福親王倒黴了。

慶安帝奪了福親王的爵位,貶爲庶人,將福親王府所有人流放嶺南。

嶺南位於大齊最南端,那裡山多樹多,蛇鼠蟲蟻頗多,天氣溼熱,且有瘴氣。福親王一把年紀,遭此重擊,到了嶺南就病倒了,一個月前死在了嶺南。

馮少君聽聞此事,並不驚訝,淡淡道:“義父是想勸我主動覲見皇上,向皇上謝恩嗎?”

楊公公:“……”

被窺破了用意的楊公公,也沒覺得尷尬,沉默了片刻,低聲道:“三兒,咱家知道你們夫妻兩個受了委屈。”

“這都過去六年了,你還沒消氣嗎?不回來也就罷了,回京進宮了,卻不主動覲見,你讓皇上的顏面往哪兒放?”

“這幾年,皇上口中不提,心裡其實一直惦記你們。每次你寫信來,皇上都要問上一句。”

“還有,沈祐在邊軍裡諸事順遂,軍餉從無拖欠,軍功無人敢貪,這都是因爲什麼?”

朝中有人好做官。沈祐背後有天子這等參天巨木,無人敢怠慢刻薄。這一點,馮少君心裡當然清楚。

“義父說的是。”馮少君看着楊公公,慢慢說道:“忠臣良將,就如千里馬,有伯樂在前,纔有寶馬千里馳騁。”

“皇上對我也不薄,處置了福親王,給了我一個交代。我應該心存感激。此次我難得回京,應該主動覲見皇上,解去皇上的心結。”

楊公公輕嘆一聲:“瞧瞧,這道理你不都懂嗎?”

馮少君理直氣壯地應道:“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道理歸道理,我就是不樂意。”

楊公公哭笑不得,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是好。半晌才嘆道:“罷了,你不樂意,就再等幾日。總歸來了宮中,避是避不開的。”

正說着話,門忽地被敲響了。

馮少君起身去開門。

小內侍快步進了屋子裡,殷切地說道:“楊公公,皇上親自來探望公公了。”

馮少君:“……”

楊公公病倒後,被天子恩准留在太和殿裡養病。慶安帝每日都會打發人來看一回,過個三五日,還會親自來探病。按理來說,來了也不是稀奇事。

不過,今日慶安帝主動前來“探病”,顯然另有緣故。

楊公公飛快地瞥了馮少君一眼,咳嗽一聲道:“三兒,咱家不能下榻,你代咱家去迎一迎皇上。”

堂堂天子,主動折腰前來,給足了馮少君體面。

馮少君不能也不該再避而不見。

馮少君略一點頭應下,轉身出了屋子。

楊公公暗暗舒出一口氣。

……

慶安帝似是興之所至,隨意就過來了。身邊除了王公公邵公公之外,只有幾個天子親衛隨行。

馮少君頂着馮三兒的臉,上前就要跪下行禮。

還沒跪,慶安帝已張口道:“你奉朕之命出宮當差幾年,有功勞也有苦勞,在朕面前,不必下跪。”

馮少君也就沒跪,拱手行了一禮:“馮三兒見過皇上。”

慶安帝目光掠過那張闊別了幾年的臉,心中唏噓萬千,面上半點不露,淡淡道:“朕去瞧一瞧楊景和,你隨朕一起來。”

馮少君恭聲應是,很自然地隨在慶安帝身後,就像幾年前一樣。

王公公邵公公對視一眼,很有默契地讓了一步。

身爲內侍,站位體現地位。誰離天子更近一步,誰的地位就更高。馮三兒一走幾年,沒人知道馮三兒當了什麼差做了什麼事。不過,看皇上這副溫和禮遇的模樣,他們也得識趣些。

慶安帝不緊不慢地邁步,進了楊公公的屋子,隨口吩咐王公公邵公公:“這裡有馮三兒伺候就夠了,你們兩個都退出去,守在門外。別讓人擾了朕。”

王公公邵公公恭聲領命,退出門外數米遠,警惕着不讓任何人靠近。

屋子裡,就只有慶安帝和楊公公馮少君三人。

楊公公坐在牀榻上,慶安帝站在牀榻前,馮少君在一側。一時無人說話,屋子裡的氣氛有些難言的尷尬沉悶。

坐在牀榻上的楊公公張口打破沉默:“奴才這副病軀,無力下榻磕頭行禮。還請皇上恕罪。”

慶安帝隨口道:“你病成這樣,還行什麼禮,在榻上好好待着就是。”

楊公公一臉感激:“多謝皇上。皇上三番五次來探望奴才,奴才銘感五內。”

慶安帝想來見馮少君,關心楊公公也不是假裝的,聞言嘆道:“你在朕身邊四十年。現在少了你,朕身邊空蕩蕩的。朕盼着你早點好起來,以後還能在朕身邊當差。”

第534章 正事(一)第429章 淘氣第36章 餘波(二)第333章 三日第513章 齊心(一)第497章 苦熬第4章 燙手第102章 送禮第10章 故人第191章 決裂?第459章 點兵第312章 登門(一)第334章 嚴懲第310章 相聚(三)第448章 惱怒第285章 離別第201章 靠近第304章 探望第301章 離世第454章 戰事第311章 相聚(四)第403章 慶安第300章 殞命(二)第212章 消息第292章 子嗣第481章 袒護(一)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476章 歸京(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500章 居心(一)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477章 長假(一)第84章 “撐腰”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467章 衝突(二)第201章 靠近第7章 演技第526章 衝突(一)第504章 霹靂(二)第280章 洗三第4章 燙手第99章 憂心第429章 淘氣第370章 相見第75章 勢利第109章 姨母(一)第458章 浮動(二)第562章 兄弟第595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502章 面聖第90章 入宮(二)第82章 紛亂第415章 生子(二)第469章 好轉第452章 蛻變(一)第236章 當年第148章 酒宴(一)第83章 日常第464章 急速第54章 母子(一)第8章 親人(一)第507章 疑雲第499章 審問第478章 長假(二)第315章 意外第426章 愧疚第212章 消息第161章 相見第58章 心儀(二)第353章 兄弟(二)第79章 做主(二)第523章 遠行(一)第507章 疑雲第119章 故人第171章 離去第504章 霹靂(二)第533章 做戲第277章 說服第528章 撐腰第419章 滿月(一)第89章 入宮(一)第51章 江氏(二)第377章 宮變(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83章 噩耗(二)第143章 病危第348章 糊弄第237章 新婦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396章 夫妻第539章 升職第376章 宮變(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407章 重逢(一)第84章 “撐腰”第533章 做戲第37章 春心第119章 故人
第534章 正事(一)第429章 淘氣第36章 餘波(二)第333章 三日第513章 齊心(一)第497章 苦熬第4章 燙手第102章 送禮第10章 故人第191章 決裂?第459章 點兵第312章 登門(一)第334章 嚴懲第310章 相聚(三)第448章 惱怒第285章 離別第201章 靠近第304章 探望第301章 離世第454章 戰事第311章 相聚(四)第403章 慶安第300章 殞命(二)第212章 消息第292章 子嗣第481章 袒護(一)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476章 歸京(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500章 居心(一)第613章 番外之太孫(三)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477章 長假(一)第84章 “撐腰”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467章 衝突(二)第201章 靠近第7章 演技第526章 衝突(一)第504章 霹靂(二)第280章 洗三第4章 燙手第99章 憂心第429章 淘氣第370章 相見第75章 勢利第109章 姨母(一)第458章 浮動(二)第562章 兄弟第595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502章 面聖第90章 入宮(二)第82章 紛亂第415章 生子(二)第469章 好轉第452章 蛻變(一)第236章 當年第148章 酒宴(一)第83章 日常第464章 急速第54章 母子(一)第8章 親人(一)第507章 疑雲第499章 審問第478章 長假(二)第315章 意外第426章 愧疚第212章 消息第161章 相見第58章 心儀(二)第353章 兄弟(二)第79章 做主(二)第523章 遠行(一)第507章 疑雲第119章 故人第171章 離去第504章 霹靂(二)第533章 做戲第277章 說服第528章 撐腰第419章 滿月(一)第89章 入宮(一)第51章 江氏(二)第377章 宮變(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83章 噩耗(二)第143章 病危第348章 糊弄第237章 新婦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396章 夫妻第539章 升職第376章 宮變(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407章 重逢(一)第84章 “撐腰”第533章 做戲第37章 春心第119章 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