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太子(二)

太子整日躺在牀榻上,對宮中內外諸事卻瞭然於心。一張口,就說中了袁清袁海最大的心事。

“外祖父執掌邊軍數十年,大舅父又做了十幾年的邊軍主將。袁家爲大齊立過的功勞,父皇心裡都記着。”

朱昀慢慢說道:“至於邊軍,父皇定會再擇一個合適的主將。”

朱昀此言一出,袁清袁海心裡俱是一沉。

聽太子的話音,邊軍主將一職怕是不會落在袁家兒郎身上了。

袁海定定心神,低聲道:“殿下,這裡沒有外人,臣有話就直說了。臣的二哥三哥都在邊軍,袁家子侄輩的,在邊軍裡任職的足有二十餘人。論資歷論軍功,臣的二哥足以擔任邊軍主將。當然,朝廷裡猛將如雲,能擔當此重任的,也能挑出三五人。”

“只不知,皇上心裡屬意的是誰。”

袁清的目光也一同落在太子的臉上。

年輕的太子殿下,終於展露出了儲君風範:“邊關安寧,至關重要。父皇一定會選出最合適的主將。大舅父就不必操心了,岳父也大可放心。”

他首先是大齊儲君,然後纔是袁家女婿。他可以爲袁清求情脫罪,卻不會爲了袁家兵權的延續拂逆慶安帝。

事實上,從帝王角度而言,趁此良機削弱袁家兵權纔是正確的決定。

太子的反應出乎意料,袁海啞然無語。

袁清呼出一口氣:“殿下所言甚是。臣深蒙皇恩,既已致仕,就好好榮養。朝廷大事,自有聖心明斷。”

朱昀微微一笑:“大舅父果然心胸豁達。”

袁海不得不張口表態,表示自己一定支持皇上決定。

半個時辰後,袁海袁清一同離宮回了袁府,先去見年邁的袁大將軍。

袁海將今日宮中一行經過告訴袁大將軍,語氣中不免流露出了些許氣悶不快。

袁大將軍眉頭動了一動,看了袁海一眼:“你心裡不滿,是不是覺得皇上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書房裡只有父子三人,袁海也沒遮掩的意思,輕哼一聲道:“難道不是嗎?”

“當年他是燕王,非嫡非長,生母早亡,也不是最受寵的皇子。要不是我們袁家鼎力支持,他如何能在皇子中脫穎而出做了儲君,憑什麼順順當當坐上龍椅。現在才一年多,就忘了我們袁家的功勞,想借機削弱袁家兵權。這不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是什麼?”

袁清皺起眉頭,還沒張口,袁大將軍已經冷哼一聲:“你要是這麼想,就說明袁家被削兵權半點都不冤枉!”

“袁家是全力支持燕王登基,難道皇上就沒給袁家豐厚的回報?”

“袁氏一門出了皇后,還有太子妃,太子身上留着袁家的血,將來的太孫也一樣。身爲臣子,袁家的尊榮已經到了頂峰。你們還想抓着兵權不放,莫非要做王莽不成!”

袁海面色倏忽一變:“父親!我對皇上一片忠心,絕沒有反心。”

袁清額上也冒了冷汗:“父親言重了。我們袁家上下,都對朝廷忠心耿耿,皇上不會對我們起疑心的。”

袁大將軍沉着臉,冷冷說道:“人心隔着肚皮,我是你們兩人的親爹,都不敢說知道你們心裡在想什麼。皇上雄才大略,心機深沉,對袁家有提防之心纔是正理。”

“將心比心想一想,你們和皇上換個位置,你們能做到皇上這樣嗎?”

說着,伸手一指袁清:“你身爲主將,接連打敗仗,死傷無數將士百姓。何將軍戰死,太子受傷。皇上沒有治你的罪,讓你以將軍的身份致仕,是不是皇恩浩蕩?”

袁清:“……”

袁大將軍的手指換了個方向,指着袁海的鼻子:“你處處以太子岳父自居,廣交朝臣,暗中慫恿太子去邊關。皇上有沒有生疑心或怪罪你?是不是對你格外寬容?”

袁海:“……”

袁清袁海啞口無言。

袁大將軍重重哼一聲:“皇上對我們袁家已經優榮恩厚之極。你們兩個都老實消停些,別折了袁家的福氣,更別讓宮中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爲難。”

袁清袁海被袁大將軍一頓臭罵,灰頭土臉地應了。

……

東宮裡,朱昀也在和袁敏低語。

“……敏兒,岳父的意思我都明白。只是,我也有難處。父皇決定的事,我無法改變。而且,站在東宮立場,我也覺得邊軍需要變一變了。”

朱昀回想起在邊軍的幾個月,長長嘆了口氣:“邊軍重守城,早已失了血性悍勇。若不是朝廷接連派援軍,若不是何將軍血戰到底燒燬韃子糧草,這一戰能不能勝,委實不好說。”

就連後來的乘勝追擊,也是沈祐提議孟將軍領的兵,可見邊軍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袁敏默默聽着,不時用帕子爲朱昀擦拭額頭。等朱昀說完了,才輕聲道:“朝堂大事我不懂,父皇做什麼決定,總有父皇的道理。”

“我是袁家的女兒,更是朱家的媳婦。以後這大齊的江山,遲早要傳到我們兒子的手裡。”

“孰輕孰重,我分得清楚。”

朱昀心裡涌過激流,握緊妻子的手:“你不怪我就好。”

袁敏目中閃過水光,聲音有些哽咽:“我怎麼會怪你。當初要不是爲了替大伯父脫罪,你也不會堅持去邊關。結果中了毒箭,傷成這樣……”

袁敏將頭轉到一旁,簌簌落淚。

朱昀右臂受傷,動也不能動,擡左手吧,委實夠不着,無奈地說道:“我想替你擦一擦眼淚都不成,你自己擦吧,就當是替我幫忙。”

袁敏滿腔心酸,愣是被朱昀逗得破涕爲笑:“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情說笑。”

朱昀果然笑了起來:“我現在好端端的,沒缺胳膊沒少腿,怎麼就不能說笑了。”

頓了頓,又輕聲道:“如果日後我右手不能用力提筆,就改用左手。哪怕字寫得醜些,也不會有人挑剔,更不妨礙我做太子。”

原來,他什麼都知道。

袁敏全身一顫,淚水迅速涌出了眼眶。

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291章 設局第148章 酒宴(一)第197章 回京第447章 兄妹第93章 驚險(一)第313章 登門(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24章 做客(二)第274章 覲見第472章 大勝(二)第168章 崔家(二)第329章 事發(一)第473章 捷報第110章 姨母(二)第195章 殉葬第276章 立誓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54章 金蟬第137章 驚變(一)第508章 決定第162章 疑心第142章 卑劣(二)第473章 捷報第382章 噩耗(一)第31章 一見第135章 大功第393章 養胎第296章 攆客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125章 熱血第540章 喜事(一)第87章 命案(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99章 統領(二)第311章 相聚(四)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379章 苦戰(一)第409章 臨盆(一)第118章 仗勢(二)第549章 五年(二)第241章 聖心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267章 拜堂第439章 喜事(二)第62章 彆扭第62章 彆扭第506章 霹靂(四)第509章 離去(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219章 兄弟(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574章 番外之趙王(二)第379章 苦戰(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480章 憤怒(二)第101章 暖宅(二)第91章 面聖(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88章 命案(二)第461章 覲見第153章 憤怒第23章 做客(一)第120章 傳信第470章 神威第279章 龍鳳第250章 身退(一)第339章 升職第103章 做媒第10章 故人第136章 鐵證第8章 親人(一)第46章 投誠(三)第321章 收網第191章 決裂?第356章 天倫(二)第378章 宮變(三)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393章 養胎第281章 風波(一)第156章 重逢(二)第429章 淘氣第304章 探望第265章 三日第342章 改變第165章 遇襲(一)第425章 祖孫第6章 箱籠第67章 一戰(一)第329章 事發(一)第455章 噩耗第149章 酒宴(二)第95章 “內鬼”第270章 婆媳第557章 相見(一)第103章 做媒第368章 舊傷第548章 五年(一)
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291章 設局第148章 酒宴(一)第197章 回京第447章 兄妹第93章 驚險(一)第313章 登門(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24章 做客(二)第274章 覲見第472章 大勝(二)第168章 崔家(二)第329章 事發(一)第473章 捷報第110章 姨母(二)第195章 殉葬第276章 立誓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54章 金蟬第137章 驚變(一)第508章 決定第162章 疑心第142章 卑劣(二)第473章 捷報第382章 噩耗(一)第31章 一見第135章 大功第393章 養胎第296章 攆客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125章 熱血第540章 喜事(一)第87章 命案(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99章 統領(二)第311章 相聚(四)第616章 番外之竹馬(一)第379章 苦戰(一)第409章 臨盆(一)第118章 仗勢(二)第549章 五年(二)第241章 聖心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267章 拜堂第439章 喜事(二)第62章 彆扭第62章 彆扭第506章 霹靂(四)第509章 離去(一)第100章 暖宅(一)第219章 兄弟(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574章 番外之趙王(二)第379章 苦戰(一)第482章 袒護(二)第480章 憤怒(二)第101章 暖宅(二)第91章 面聖(一)第512章 離去(四)第88章 命案(二)第461章 覲見第153章 憤怒第23章 做客(一)第120章 傳信第470章 神威第279章 龍鳳第250章 身退(一)第339章 升職第103章 做媒第10章 故人第136章 鐵證第8章 親人(一)第46章 投誠(三)第321章 收網第191章 決裂?第356章 天倫(二)第378章 宮變(三)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393章 養胎第281章 風波(一)第156章 重逢(二)第429章 淘氣第304章 探望第265章 三日第342章 改變第165章 遇襲(一)第425章 祖孫第6章 箱籠第67章 一戰(一)第329章 事發(一)第455章 噩耗第149章 酒宴(二)第95章 “內鬼”第270章 婆媳第557章 相見(一)第103章 做媒第368章 舊傷第548章 五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