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

這一晚家宴,男女沒有分席,衆人圍着圓桌,滿滿當當地坐了一席。

沈茂滿心舒暢,大馮氏更是滿臉笑意笑聲不斷。

接下來兩日,沈府訪客不斷,門檻都快被登門的親友故交踏破了。

沈祐在邊軍裡連連立功,已經是正二品的將軍,在大齊武將中足以排進前五之列。簡在帝心,位高權重。

便是沈嘉,如今也是正三品的官職,正經的將軍。沈家何止光耀門廳,簡直是祖墳都快冒青煙了。到這份上,衆人連豔羨嫉恨的心都沒了,還是找機會多多示好親近吧!

雷夫人也親自登了門。

大馮氏忙笑着相迎:“孩子們回來,正打算去雷家探望,親家母怎麼倒親自來了。”

雷夫人爽朗地一笑:“我哪裡忍得住,先來瞧瞧外孫外孫女。”

能養出雷小雪這樣的女兒,雷夫人的性情可見一斑。這些年,雷小雪沈嘉夫妻兩人帶着一雙兒女在邊關,雷夫人和大馮氏也沒生疏,時常來往,相處得頗爲和睦投契。

雷小雪見了親孃,心中十分喜悅,忙叫了沈妙沈昱過來:“你們姐弟來見過外祖母。”

沈妙沈昱姐弟兩個一同行禮。

十三歲的沈妙,身姿窈窕,明眸皓齒,明豔動人,舉止落落大方。十歲的沈昱面容俊俏,活潑討喜。

雷夫人一見姐弟兩個,心裡喜愛得不行,將他們兩個摟進懷裡噓寒問暖。又拿出準備好的見面禮,沈旭沈好兄妹同樣有一份。

寒暄熱鬧過後,母女兩個轉到寢室裡說些私房話。

雷夫人細細問了雷小雪在邊城的生活。

母女兩個一直保持書信來往,這些事在信裡不知寫了多少回。此時見面,還是忍不住要仔細問詢。

雷小雪耐着性子,一一作答。

雷夫人欣慰地握住女兒的手,笑着說道:“知道你們一家四口過得好,我這心也就能徹底放下了。真是再沒想到,沈嘉還有這等官運。你如今可是正三品的誥命夫人,比你娘還要強。”

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那個略有些魯莽跳脫的沈嘉,竟會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將軍?

以前有多少人暗中嘲笑她將女兒低嫁,現在就有多少人羨慕她的慧眼識佳婿。

母女兩個私下說話,自是有什麼說什麼。雷小雪低聲笑道:“這裡面,至少有四弟一半的功勞。”

“當年四弟忽然接了皇上口諭,要去邊軍。沈嘉二話不說就跟着一起去了。兄弟兩個互相幫襯,也是應該的,並未多想。”

“沒曾想,到了邊軍裡,立刻有了實差。這些年他隨着四弟領兵出征打仗,請功的摺子上,屢次有他的名字,這纔有了今時今日。”

雷夫人笑着嘆了一口氣:“說實話,當年沈嘉要隨着沈祐去邊軍,還要帶着你們母子三人一同走,我心裡不太情願。邊關那地方,氣候寒冷,且關外就是韃子,既荒涼又危險。”

“現在想來,倒是我想窄了。將門子弟,想搏前程,可不就得去這樣的地方麼?要是沈嘉一直留在宮中當差,現在最多就是個天子親兵裡的小頭目,沒什麼大出息。”

“如今沈嘉做了三品的將軍,你也有了誥命。總算是熬到苦盡甘來了!”

頓了頓,又笑着囑咐:“你們和沈祐夫妻兩個,可得好好的相處。”

雷小雪失笑:“這我能不知道麼?放心吧!他們兄弟朝夕相處感情深厚,我和四弟妹也好得很。”

雷夫人笑着嗯一聲,想了想說道:“說起你這四弟妹,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提起馮少君,雷小雪只有滿心的欽佩:“是啊!這八九年,我調教了數十個精通武藝的丫鬟。四弟妹一直在經營她的酒樓茶樓,現在產業遍佈幾座邊城,不知賺了多少銀子。”

“她平日言笑晏晏的,幾乎從不發脾氣。可不知怎麼地,孩子們都怕她。就是我,對着她的笑臉時,也得軟和下來。不知不覺地,就都聽她的了。”

妯娌兩個住在隔鄰八年多,來往密切頻繁。馮少君暗地裡在做什麼,雷小雪渾然不知。不過,馮少君將內宅打理得有條不紊,家規頗嚴,孩子們在她面前絲毫不敢放肆,這總是能看得出來的。

雷夫人看着年過三旬了性子還如少女時一般的雷小雪,也有些無奈:“也罷,你雖比她大一些,卻遠不及她聰慧圓滑,論行事老道,更是遠遠不及。”

“就聽她的吧!”

……

馮家人也登門來做客。

這些年,馮平的禮部尚書做得還算安穩。

三年前鄭閣老年邁致仕,幾個有資格競爭閣老之位的文臣中,馮尚書遺憾敗北。

按理來說,馮少君應該領着孩子回馮府給長輩請安。不過,馮少君早就和馮家斷了聯繫和來往,根本就沒有要回馮府的意思。

馮尚書索性就親自來了。

馮尚書也是六十多歲將近七旬的人了,髮鬚皆白,笑容親切,乍一看,別提多和藹慈祥了。

大馮氏沒料到老父親會親自前來,既驚喜又有些不安,忙請馮尚書上座。然後叫來家中兒子兒媳和孫輩,齊齊過來見禮。

馮少君夾在其中,微笑着行了一禮。

馮尚書明顯對沈旭格外看重,着意叫了沈旭上前:“一轉眼,旭哥兒也長這麼大了。”

要不是看着沈祐做了二品將軍,要不是沈旭被太子殿下欽點做了太孫伴讀,無利不起早的馮尚書怎麼會放下身段主動登門?

馮少君心中哂然,不緊不慢地接了一句:“旭兒出生後,叔祖父只見過他兩回。隔了八九年,竟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叔祖父一把年歲了,記性還這麼好,真是令侄孫女望塵莫及。”

馮尚書聽到這般夾槍帶棒的嘲諷,半點都不惱,呵呵笑道:“旭兒生得和沈祐少時一般模樣,一看便知。我記性就是不好,也能認得出來。”

“少君,我們祖孫兩個一別多年。今日我主動登門,一來是看看孩子們,二來是有話要和你說。”

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25章 熱血第124章 夜會(二)第113章 轉向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358章 算計(二)第27章 賞花(一)第387章 告假(二)第328章 收尾第34章 憤怒(二)第189章 離別第150章 憤怒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177章 心意第407章 重逢(一)第226章 風波(三)第96章 效忠第146章 朱晅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218章 碰面第401章 禮單第5章 安頓第402章 母女第289章 立功第547章 喪信(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366章 問心第244章 立儲(三)第108章 慈母第355章 天倫(一)第379章 苦戰(一)第98章 餘波第207章 休沐第444章 請戰(二)第216章 玉釵第138章 驚變(二)第281章 風波(一)第514章 齊心(二)第253章 甜蜜第354章 美人第414章 生子(一)第367章 意外第103章 做媒第518章 了結第471章 大勝(一)第384章 後續(一)第5章 安頓第342章 改變第513章 齊心(一)第97章 後宮第562章 兄弟第126章 惹禍第519章 疑心(一)第149章 酒宴(二)第194章 小喜第433章 歸來(一)第27章 賞花(一)第369章 進宮第65章 勁敵第193章 潛入第484章 太子(二)第211章 驚險第14章 過往(一)第514章 齊心(二)第204章 暗鬥第562章 兄弟第30章 鬧劇(二)第343章 麻煩(一)第203章 新年第251章 身退(二)第510章 離去(二)第222章 口角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320章 回宮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15章 過往(二)第130章 來了第40章 隱秘(二)第554章 回宮(二)第280章 洗三第202章 提醒第274章 覲見第553章 回宮(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195章 殉葬第51章 江氏(二)第192章 禁足第19章 巧遇第237章 新婦第125章 熱血第103章 做媒第395章 殉葬(二)第45章 投誠(二)第383章 噩耗(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318章 厭棄第467章 衝突(二)第560章 喪事(二)
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125章 熱血第124章 夜會(二)第113章 轉向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358章 算計(二)第27章 賞花(一)第387章 告假(二)第328章 收尾第34章 憤怒(二)第189章 離別第150章 憤怒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177章 心意第407章 重逢(一)第226章 風波(三)第96章 效忠第146章 朱晅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218章 碰面第401章 禮單第5章 安頓第402章 母女第289章 立功第547章 喪信(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366章 問心第244章 立儲(三)第108章 慈母第355章 天倫(一)第379章 苦戰(一)第98章 餘波第207章 休沐第444章 請戰(二)第216章 玉釵第138章 驚變(二)第281章 風波(一)第514章 齊心(二)第253章 甜蜜第354章 美人第414章 生子(一)第367章 意外第103章 做媒第518章 了結第471章 大勝(一)第384章 後續(一)第5章 安頓第342章 改變第513章 齊心(一)第97章 後宮第562章 兄弟第126章 惹禍第519章 疑心(一)第149章 酒宴(二)第194章 小喜第433章 歸來(一)第27章 賞花(一)第369章 進宮第65章 勁敵第193章 潛入第484章 太子(二)第211章 驚險第14章 過往(一)第514章 齊心(二)第204章 暗鬥第562章 兄弟第30章 鬧劇(二)第343章 麻煩(一)第203章 新年第251章 身退(二)第510章 離去(二)第222章 口角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320章 回宮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15章 過往(二)第130章 來了第40章 隱秘(二)第554章 回宮(二)第280章 洗三第202章 提醒第274章 覲見第553章 回宮(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195章 殉葬第51章 江氏(二)第192章 禁足第19章 巧遇第237章 新婦第125章 熱血第103章 做媒第395章 殉葬(二)第45章 投誠(二)第383章 噩耗(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318章 厭棄第467章 衝突(二)第560章 喪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