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過往(一)

第14章 過往(一)

沈茂在荷香院外站了片刻,收拾心情,去向岳父道別。

馮侍郎將沈茂帶進了書房,似隨口問了一句:“少君和你說了什麼?”

沈茂的腦海中,閃過一張柔婉甜美的少女臉孔,還有那句“我剛纔和姑父說的悄悄話,姑父可別告訴祖父”。

到了嘴邊的話,就這麼嚥了回去。

“少君問了我當年安葬三弟的始末。”沈茂低聲答道。

馮侍郎目光一閃,低聲道:“當年之事,已經結案,不必再提。”

沈茂低聲應是。

想起冤死的三兒子,馮侍郎心中涌起一陣錐心之痛。

三個兒子裡,讀書最有天賦最聰慧的,就是馮綸。十八歲就考中探花,光宗耀祖,前途無限。

奈何這個逆子性情剛硬,太有主見。不願聽從父母之命退親,非要娶崔氏過門。要不然,得了寧慧郡主垂青,做了郡馬,一輩子的富貴前程都有了。

寧慧郡主的父親福親王,是隆安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做着宗人府宗正。寧慧郡主母親早逝,由宮中曹太后一手養大,十分得寵。比起公主來,也不遑多讓。

當年,馮綸進京途中,偶遇寧慧郡主。寧慧郡主一眼相中了相貌俊秀才學出衆的馮綸。在馮綸中了探花後,福親王打發心腹來馮府,委婉地暗示了結親之意。

馮家上下大喜。

沒曾想,馮綸根本不願退親另娶。年輕氣盛的馮綸,主動去見福親王,告訴福親王自己早已定親。

強扭的瓜不甜。福親王迅速爲寧慧郡主另擇了親事。

馮侍郎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

有這麼一根刺,馮綸在京城多待也無益處,很快就謀了差事,外放做官。在青州一待就是數年,鬱郁不得志。

馮侍郎心疼兒子,崔家又肯出銀子,總算謀了兩淮巡鹽御史的好差事。誰曾想,馮綸一得志,就刺了人眼,被人算計陷害,丟了性命……

他沒能耐爲兒子報仇,還得忍氣吞聲裝聾作啞,迅速了結命案。又將孫女馮少梅嫁去謝家。

如此,纔算保住了官位,也保住了馮家。

這一樁陳年舊事,就徹底塵封吧!不要再提了!

沈茂和大馮氏領着沈嘉沈祐走後,馮侍郎稍事梳洗,去了馮夫人的寢室。

老夫老妻,都一把年歲了,見面也沒什麼可溫存的,張口就說正事:“少君那個丫頭,你要好生調教,讓她學一學規矩。免得人前失禮。”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馮夫人就一肚子氣。

“這丫頭,看着嬌弱,實則牙尖嘴利,張口頂撞長輩。”馮夫人憤憤不平地將白日的事情說了一遍:“……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該讓她去崔家。被崔家養成了這副不知尊卑忤逆不孝的模樣!”

馮侍郎擰了眉頭,瞥了馮夫人一眼:“當初崔氏病故,你不肯派人去接少君回府。三郎這纔將少君送去了崔家。三年前,你也沒打發人去接。現在倒怨起崔家來了。怎麼好意思張這個口!”

馮夫人:“……”

馮夫人被噎得一肚子悶火。

馮侍郎放緩聲音:“你心中厭惡崔氏,所以一直不待見少君,也不願將她接回府教養,我都知道。”

“現在少君既是回府了,以前的事不提也罷。”

“少君姓馮,是我們馮家的姑娘。你這個做祖母的,教導她規矩天經地義。誰也說不出個不字。”

“只要你肯用心,不出三五個月,就能將少君調教得有模有樣。”

“少君生得如此貌美,又有豐厚嫁妝,秦王妃定能一眼相中。”

馮夫人心氣稍平,忍不住刺了馮侍郎一句:“老爺這般誇妾身,妾身可不敢當。”

馮侍郎又看馮夫人一眼:“內宅諸事,都是你辛苦操持。你若是覺得疲累忙不過來,將瑣事吩咐給周氏。”

周氏是長媳。將來,馮家的家業大半都是長子的,內宅諸事也該由周氏掌管。

馮夫人一聽這話,又不樂意了:“妾身還沒老,這點事還應付得來。”

掌家大權一旦交出去了,誰還將她放在眼底?

馮侍郎也不耐了:“我讓你少管些事情,多享享清福,是你自己不樂意。以後也別總絮叨。”

說着,站起身來:“天色不早了,你早些安置。我還有些事,要去書房。”

這麼晚了,去書房還能有什麼事?

是惦記人家送來的美貌丫鬟,來個紅袖添香吧!

馮夫人這等年紀,懶得再吃飛醋,送馮侍郎出了房門,就回轉歇下。

……

此時,大馮氏和沈茂正在回程的馬車上。

沈府離澄清坊頗遠,虧得大齊沒有宵禁,不然,今晚就得在馮府住下。

大馮氏掀起車簾,看一眼馬車邊策馬飛馳的兒子沈嘉,嘴角不由得揚了起來:“瞧瞧我們的三郎,整日活潑得很。”

沈茂心思重重,隨口道:“他也老大不小了,都十五了,得去學着當差。這性子也該好好磨一磨。”

大馮氏最疼愛幼子,聞言立刻道:“你也別逼得他太緊了。今年錦衣大比沒選中,明年再考就是了。”

沈茂無奈地看大馮氏一眼:“慈母多敗兒,你別太慣着他了。看看阿祐,比他還小一個月,身手就不用比了,性情也比他踏實穩重得多。”

這怎麼能一樣。

大馮氏壓低聲音,嘀咕一句:“四郎性子古怪,不喜說話,是我硬讓他來,他纔跟着一同來馮家。”

沈祐從三歲就養在眼前,在大馮氏眼裡,這個侄兒和親兒子也相差無幾。

可惜,沈祐性情陰冷,一天說不了兩句話,着實孤僻了些。

大馮氏疼侄兒,沈茂就更不用說了,一張口只有誇的份:“少說話怎麼了?這才穩重。像三郎那樣跳脫淘氣,沒個正行,哪天才能長大。”

大馮氏當然更疼親兒子,立刻爲沈嘉說話:“我還是更喜歡三郎這樣的。”

頓了頓,又低聲笑道:“對了,少君那丫頭,今日你也見了。真沒想到,出落得這般好顏色。你說,我張口去求父親,讓少君做我們的兒媳,父親會不會應?”

沈茂:“……”

(本章完)

第520章 疑心(二)第442章 硝煙第272章 回門第4章 燙手第92章 面聖(二)第104章 威逼(一)第474章 盼歸第334章 嚴懲第273章 進宮第464章 急速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242章 立儲(一)第209章 登門(二)第56章 兄弟第252章 相會第40章 隱秘(二)第80章 震驚第101章 暖宅(二)第14章 過往(一)第527章 衝突(二)第267章 拜堂第164章 陰謀第528章 撐腰第477章 長假(一)第545章 新年第518章 了結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99章 憂心第138章 驚變(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264章 恩寵第173章 秘密第5章 安頓第337章 餘波(三)第73章 幫我第347章 問詢第350章 漢王(二)第490章 好轉第456章 喪信第343章 麻煩(一)第55章 母子(二)第179章 慪氣(二)第600章 番外之祖孫(一)第634章 番外之沈好(二)第25章 閒氣第199章 重逢(二)第507章 疑雲第14章 過往(一)第445章 歷練第136章 鐵證第24章 做客(二)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479章 憤怒(一)第294章 受傷(二)第429章 淘氣第42章 祖孫(二)第66章 皇子第339章 升職第511章 離去(三)第157章 重逢(三)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60章 來信第481章 袒護(一)第181章 隱秘(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336章 餘波(二)第9章 親人(二)第279章 龍鳳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278章 離去第16章 一夢第4章 燙手第70章 姑母第341章 重逢第327章 收網(三)第534章 正事(一)第85章 新宅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308章 相聚(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532章 和睦第381章 功過第430章 及笄(一)第112章 撐腰(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403章 慶安第109章 姨母(一)第71章 恭賀(一)第90章 入宮(二)第11章 沈祐第53章 再遇第502章 面聖第236章 當年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74章 盼歸第265章 三日第128章 探望第244章 立儲(三)第393章 養胎第531章 安頓(二)
第520章 疑心(二)第442章 硝煙第272章 回門第4章 燙手第92章 面聖(二)第104章 威逼(一)第474章 盼歸第334章 嚴懲第273章 進宮第464章 急速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242章 立儲(一)第209章 登門(二)第56章 兄弟第252章 相會第40章 隱秘(二)第80章 震驚第101章 暖宅(二)第14章 過往(一)第527章 衝突(二)第267章 拜堂第164章 陰謀第528章 撐腰第477章 長假(一)第545章 新年第518章 了結第626章 番外之姻緣(四)第99章 憂心第138章 驚變(二)第167章 崔家(一)第264章 恩寵第173章 秘密第5章 安頓第337章 餘波(三)第73章 幫我第347章 問詢第350章 漢王(二)第490章 好轉第456章 喪信第343章 麻煩(一)第55章 母子(二)第179章 慪氣(二)第600章 番外之祖孫(一)第634章 番外之沈好(二)第25章 閒氣第199章 重逢(二)第507章 疑雲第14章 過往(一)第445章 歷練第136章 鐵證第24章 做客(二)第623章 番外之姻緣(一)第479章 憤怒(一)第294章 受傷(二)第429章 淘氣第42章 祖孫(二)第66章 皇子第339章 升職第511章 離去(三)第157章 重逢(三)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60章 來信第481章 袒護(一)第181章 隱秘(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336章 餘波(二)第9章 親人(二)第279章 龍鳳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278章 離去第16章 一夢第4章 燙手第70章 姑母第341章 重逢第327章 收網(三)第534章 正事(一)第85章 新宅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308章 相聚(一)第392章 廝守(二)第532章 和睦第381章 功過第430章 及笄(一)第112章 撐腰(二)第385章 後續(二)第403章 慶安第109章 姨母(一)第71章 恭賀(一)第90章 入宮(二)第11章 沈祐第53章 再遇第502章 面聖第236章 當年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74章 盼歸第265章 三日第128章 探望第244章 立儲(三)第393章 養胎第531章 安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