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

這一席話,聽得袁江汗流浹背,再也站不住,立刻跪了下來:“太子殿下,袁家對皇上對太子忠心不二,從未有過攢越的念頭。還請殿下明鑑!”

朱昀沒急着去扶袁江,聲音愈發沉了幾分:“我早就看明白想明白了。現在,想不明白或者說不願想明白的人是你。”

“外祖父已經故去,大舅父致仕數年,二舅父三舅父也都年邁歸京。現在邊軍裡的袁家兒郎,皆以你爲首。你在軍中跋扈,袁家兒郎便自以爲有主心骨,在邊軍裡結爲派系,和孟將軍沈將軍爭鬥不休。”

“萬幸五舅父沒有因私忘公,也沒耽擱戰事。否則,因派系之爭影響戰局,或是打敗仗,別說父皇,便是我也饒不得袁家。”

袁江的額上也開始流冷汗了,低着頭不敢和太子對視:“殿下英明,我……我平日裡和沈祐確實不太對付,偶爾和孟將軍較勁,也是有的。不過,我絕沒有怨懟皇上和殿下的意思。”

朱昀沉聲道:“今日我將話說明白,你總該知道了。你和孟將軍較勁,就是在和父皇較勁,和沈祐不對付,就是在和我不對付。”

話說到這份上,袁江就是一塊木頭,也要被點出窟窿來了。

袁江磕了三個頭:“末將知錯了。”

過了片刻,朱昀才伸手去扶袁江:“五舅父起身吧!”

袁江站起來的時候,才驚覺剛纔短短片刻裡,他竟全身都是冷汗,連雙腿都有些發軟。

在慶安帝的光芒四射下,太子朱昀不免有些光芒暗淡。事實證明,朱昀不愧是慶安帝的兒子,哪怕容貌不像,骨子裡的冷凝犀利卻如出一轍。

朱昀看着袁江,又說道:“今日我說的話,希望五舅父牢牢記在心裡。只盼着袁家不要走錯路歪路,走煌煌正道。也給大齊留下一段君臣善始善終的佳話。”

袁江顧不得擦汗,正色應道:“殿下說的,我都記住了。請殿下放心,以後我絕不敢再動什麼歪心思了。袁家對大齊忠心耿耿,對皇上對太子殿下皆一派忠誠。”

“等得了空閒,我會召集袁家所有兒郎來軍帳,將這些話都告訴他們。”

朱昀這才和緩了面色,臉上重新有了笑意:“好,我相信,五舅父不會令父皇失望,更不會令我失望。”

一個時辰後,朱昀離去。

袁江領着軍中武將,恭送太子殿下。待太子殿下的身影走遠了,袁江長長地呼出一口氣,看着太子殿下遠去的方向發愣。

身側的親兵,都有些疑惑不解,不由得對視一眼。

袁將軍這是怎麼了?和太子殿下在軍帳裡說了小半日的話,出來之後就這副心神不寧的模樣。

“傳我口令,讓所有袁家兒郎到我的軍帳來。”袁江終於張口,吩咐左右親兵。

親兵們不敢怠慢,領了軍令,立刻各自去傳信。

……

袁家是大族,從軍的兒郎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袁江口中的袁家兒郎,指的是袁家嫡支旁支,且有官職在身的,加起來有二十個左右。袁家家將出身的武將,稍稍遠了一層,不在其列。

等袁家兒郎齊聚軍帳,已經是一個多時辰以後的事。此時天色已晚,袁江的軍帳裡燃起了牛油火燭。

袁江收拾了紛亂的心緒,面無表情地說道:“我叫你們過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告誡你們。從今日起,從現在起,你們不可對孟將軍的麾下不敬,更不可隨意挑釁騎兵營裡的人。”

一衆袁家兒郎都是一驚。

袁江長子袁林脫口而出道:“無端端地,父親怎麼忽然說這些?莫非是今日太子殿下來,和父親說了什麼?”

袁江怒瞪長子一眼,冷冷道:“太子說了什麼,你們不必多問。總之,我說的話,你們都記好了。誰要是敢擅自挑釁,造成軍中不和,就別在邊軍裡待着了,趁早給我滾出邊軍。”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

袁江更怒了:“你們都聽見沒有?都聾了啞了不成?”

衆人一驚,齊聲應下。

袁江訓了衆人一通後,才放他們離去。袁林留到了最後,待別人都走光了,才走到袁江身邊,急切地說道:“父親,今天到底出什麼事了?”

袁林今年三十有三,身手出衆,是袁家這一輩中最出衆之人。也被默認爲是袁江致仕後的袁家首領,更是袁江的親兒子。

袁江之前發怒,是因爲衆人都在。現在就父子兩個了,也沒什麼隱瞞的必要。袁江一五一十地將太子說過的話道來。

袁林面色變了又變,聲音也有些發顫:“殿下真是這麼說的?”

“這等事,我還能騙你不成。”袁江長嘆一聲,目中流露出頹然和驚惶:“皇上以孟將軍和沈祐來節制袁家,削弱袁家軍中勢力。你祖父臨走之前,也留過遺言,讓我們在軍中收斂剋制,別觸怒天子。”

“其實,這些年,我們在軍中的勢力已經一減再減。萬萬沒想到,原來太子殿下和皇上也秉持了同樣的想法。”

袁林沉默許久,才低聲道:“皇上是君,太子也是君。從君主的角度來看,袁家在邊軍勢力龐大,枝大根深,是一大後患。”

“爲了保袁家平安,我們確實該再退一退。”

袁江一臉頹唐。

袁林打起精神來安慰親爹:“殿下還是給足了父親顏面體面。這些話,只私下對父親說了。可見,殿下心裡還是向着我們袁家的。”

“我們得領殿下的情,別讓殿下爲難。也能更好的保全袁家上下。”

“孟將軍那裡,父親日後多順着一些。至於沈祐……”袁林頓了頓,低聲道:“父親比他年長,在軍中資歷遠勝過他,向他低頭確實不妥。我出面向他低頭示好就是。”

袁林和沈祐年齡相差不大,算是一輩的年輕武將。沈祐如今是正二品,袁林是從三品,官職低了兩級,低頭示好也不算丟人。

袁江思來想去,長嘆一聲:“也罷,就按你說的辦吧!”

……

第277章 說服第253章 甜蜜第191章 決裂?第255章 團聚第173章 秘密第341章 重逢第189章 離別第33章 憤怒(一)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493章 捐助第557章 相見(一)第127章 敲詐第82章 紛亂第18章 出府(二)第163章 離京第15章 過往(二)第67章 一戰(一)第210章 當差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270章 婆媳第480章 憤怒(二)第216章 玉釵第512章 離去(四)第209章 登門(二)第279章 龍鳳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514章 齊心(二)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464章 急速第541章 喜事(二)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541章 喜事(二)第290章 獻計第509章 離去(一)第222章 口角第600章 番外之祖孫(一)第134章 賬本第8章 親人(一)第452章 蛻變(一)第452章 蛻變(一)第145章 震怒第180章 慪氣(三)第275章 差事第80章 震驚第569章 番外之死路(三)第21章 紅妝(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40章 出嫁第134章 賬本第460章 覲見第224章 風波(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245章 密室第556章 回宮(四)第205章 驚馬(一)第532章 和睦第12章 舊案(一)第560章 喪事(二)第31章 一見第463章 霹靂第359章 熱鬧(一)第311章 相聚(四)第179章 慪氣(二)第438章 喜事(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04章 探望第371章 驚馬(一)第401章 禮單第101章 暖宅(二)第18章 出府(二)第140章 紛亂第1章 重回第250章 身退(一)第386章 告假(一)第268章 新婚(一)第14章 過往(一)第175章 重逢(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396章 夫妻第180章 慪氣(三)第59章 落水第520章 疑心(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81章 婚約第234章 捱打第68章 一戰(二)第481章 袒護(一)第339章 升職第282章 風波(二)第36章 餘波(二)第417章 洗三(二)第446章 花燈第116章 義父(二)第502章 面聖第263章 新婦第411章 郡主第248章 書信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09章 離去(一)
第277章 說服第253章 甜蜜第191章 決裂?第255章 團聚第173章 秘密第341章 重逢第189章 離別第33章 憤怒(一)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493章 捐助第557章 相見(一)第127章 敲詐第82章 紛亂第18章 出府(二)第163章 離京第15章 過往(二)第67章 一戰(一)第210章 當差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270章 婆媳第480章 憤怒(二)第216章 玉釵第512章 離去(四)第209章 登門(二)第279章 龍鳳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514章 齊心(二)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464章 急速第541章 喜事(二)第598章 番外之歸京(四)第541章 喜事(二)第290章 獻計第509章 離去(一)第222章 口角第600章 番外之祖孫(一)第134章 賬本第8章 親人(一)第452章 蛻變(一)第452章 蛻變(一)第145章 震怒第180章 慪氣(三)第275章 差事第80章 震驚第569章 番外之死路(三)第21章 紅妝(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440章 出嫁第134章 賬本第460章 覲見第224章 風波(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245章 密室第556章 回宮(四)第205章 驚馬(一)第532章 和睦第12章 舊案(一)第560章 喪事(二)第31章 一見第463章 霹靂第359章 熱鬧(一)第311章 相聚(四)第179章 慪氣(二)第438章 喜事(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04章 探望第371章 驚馬(一)第401章 禮單第101章 暖宅(二)第18章 出府(二)第140章 紛亂第1章 重回第250章 身退(一)第386章 告假(一)第268章 新婚(一)第14章 過往(一)第175章 重逢(二)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396章 夫妻第180章 慪氣(三)第59章 落水第520章 疑心(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81章 婚約第234章 捱打第68章 一戰(二)第481章 袒護(一)第339章 升職第282章 風波(二)第36章 餘波(二)第417章 洗三(二)第446章 花燈第116章 義父(二)第502章 面聖第263章 新婦第411章 郡主第248章 書信第602章 番外之心思(一)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09章 離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