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永不停歇的蒸汽機

羅衝對瀝青湖的事情很重視,在確定了這處資源點的戰略價值之後,連忙給遊野回了一封信,讓他立刻對瀝青湖周邊的環境仔細調查。

包括最方便大宗礦物運輸交通路線,周圍氣候和土地情況,有無放牧或耕種的可能,有無充足的淡水資源,是否符合人類長期居住的條件等等。

畢竟想要開採瀝青湖,就得有充足的人手,人多就要有食物和淡水,要不然就沒辦法維持,當然,漢部落完全可以從別的地方調集糧食過去,但是那樣採礦的運營成本就太高了,不符合現實利益。

不過這事暫時也不能着急,這麼重大的事情,這麼大的面積需要探索,肯定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所以這事還得等,再說了,漢部落目前的建設任務也很繁重,就算現在弄出了詳細資料和計劃,恐怕羅衝也沒有餘力開採。

一到了這種需要用人的時候,羅衝就不禁想起了湯部落和鑫部落,這兩個人口資源大部落要是能立刻爲自己所用就好了。

但這很明顯不可能。

......

漢部落,新鋼郡。

年前隨着漢部落煉焦廠和新鋼郡的建立,數十座高爐日夜不停的冶煉鋼鐵,漢部落的鋼鐵產量甚至一度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隨着羅衝對火炮和炮彈的研發,使得鋼鐵消耗掉了一部分,緩解了庫存壓力,但是隨着兩百門火炮的交付完成,鋼鐵產量再次超出了消耗。

不過這種像是開玩笑的情況,隨着春天的到來又有了緩解。

漢部落今年新建了許多郡縣,草原洪湖三郡,拓海郡,南張郡,汝陽郡的新縣城,東薪郡的新縣城......

隨着這些地方陸續投入建設,還有大量人口的加入和增長,漢部落對於鐵質工具和農具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這就更大的緩解了鋼鐵庫存的壓力,已經讓部落勉強達到了收支平衡。

不過這並不是長久之策,隨着這些新設郡縣的逐漸穩定,他們的鐵器需求也會逐漸冷卻下來,爲了保持漢部落鍊鋼工業的發展活力,羅衝覺得有必要再尋找一樣可以大量消耗鋼鐵的產業。

其實他已經找到了,那就是自行車和三輪車,這兩種車輛不管是哪一種,其主要結構都是鋼鐵製成,如果能成功推廣開,那麼漢部落的鋼鐵產量絕對能快速消耗。

但是受限於手工製作的技術難度和工時成本等問題,現在想要快速推廣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暫時還要想別的辦法。

羅衝思考良久,不得不準備再次重啓蒸汽機計劃,只要有了這種原動力,那麼金屬加工機牀就不再是難題,蒸汽機車也將成爲可能。

而且因爲之前開發過火炮的原因,漢部落對鏜牀技術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儲備,那麼蒸汽機中最重要的結構件高壓氣缸也有了一定的研發基礎,羅衝準備現在就開始嘗試一下,不成功沒關係,可以慢慢積累。

同時,他也已經把漢部落第一段鐵路的行程在腦中做好了打算,那就是從衛山郡通往新鋼郡的這將近八十公里的路程。

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着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製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爲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爲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着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於鐵軌的軌距,羅衝瞭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於鐵軌,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爲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爲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爲主的公共交通,爲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範圍,也能大致分爲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漢部落基於現在的狀況,最需要的也是窄距和標距的軌道交通,窄距的不用來拉人拉貨,但是不管放在煤礦還是鐵礦上,都十分適用,雙馬寬度的標距軌道,則更適用於載人載貨,兩種鐵路各有各的用處,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有了這個數據作爲參考和依據,那麼接下來研製蒸汽機車也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不用再走那麼多的彎路了,想到這裡,羅衝立刻制定了蒸汽機和鐵路兩腳同步走的研發計劃。

=========剩下的明天上午刷新==============

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着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製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爲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爲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着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於鐵軌的軌距,羅衝瞭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於鐵軌,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爲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爲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爲主的公共交通,爲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範圍,也能大致分爲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漢部落基於現在的狀況,最需要的也是窄距和標距的軌道交通,窄距的不用來拉人拉貨,但是不管放在煤礦還是鐵礦上,都十分適用,雙馬寬度的標距軌道,則更適用於載人載貨,兩種鐵路各有各的用處,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有了這個數據作爲參考和依據,那麼接下來研製蒸汽機車也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不用再走那麼多的彎路了,想到這裡,羅衝立刻制定了蒸汽機和鐵路兩腳同步走的研發計劃。這段路程是漢部落目前陸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馬車拉着焦炭、糧食、布匹和各種鐵製品來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經成爲了最繁忙的一條線路。

如果能在這修建一條鐵路,那將爲漢部落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和物力。

雖然火車暫時還沒有,但是鐵軌可以先鋪上,沒有火車頭,那也可以先用馬匹來拉着嗎,總之像這種重型運輸線路,有軌交通絕對要比土路來的效率更高。

至於鐵軌的軌距,羅衝瞭解的不多,但也多少知道一點,畢竟他前世就是研究戰爭的人,一戰二戰期間,很多戰役都是圍繞鐵路展開的,他也分析過不少戰役,當然,分析的不是鐵路。

關於鐵軌,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第一是火車剛問世的時候,私人建造的鐵路,那時候大多都是爲運輸礦物而服務的火車,修建的也極其簡陋,大部分都是用鑄鐵鐵軌直接鋪在地上,連個枕木和碎石都沒有,軌距也以窄距爲主。

到了第二階段,就變成了運輸和客運爲主的公共交通,爲了追求客運列車的舒適性,鐵路才逐漸出現了枕木和碎石,以及標距和寬距的各種軌道交通。

而縮小到軌距這個範圍,也能大致分爲三種,窄距鐵路、標距(標準距離)鐵路、寬距鐵路。

窄距大多是指鐵軌中間的距離從60公分到100公分之間的鐵路,這種細長的鐵路交通大多是從礦車上發展而來,因爲它早期就是專門用來在礦山上拉礦石用的。

不過後來這種窄距鐵路因爲鋪設比較方便,不太挑地形的原因,也經常出現於戰爭當中,一戰和二戰中,西方國家爲了在戰場搶運物資和兵力,就臨時鋪設過這種小火車,甚至可以一邊開一邊鋪,隨時轉移,這就是它的優勢。

其次便是進入軌道交通發展的第二階段,貨運和客運,以這兩種需求製造的火車,軌距最小的便是標距一米五五左右的火車,這個軌距的列車不管是用來客運還是貨運都很常見,一直沿用到現代當代也沒有淘汰,而這個數據的來歷,據說只是因爲當時西方的馬車,尤其是雙馬駕轅的馬車,它的車輪軸距就是這個距離。

一米五五,這個寬度正好能夠容下兩匹馬並排奔跑,也是當時西方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所以就這麼被定成了(標準軌距)。

寬距鐵路的出現,大多都是比較少見的超重型貨運專列,客運一般從不使用,這種寬距的範圍,也就是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一般都在一米八到兩米四之間,專門用來運輸重型貨物或者大件貨物,就是一次拉一列坦克,火車也能裝得下,拉得動。

第1082章 這槍有個問題第036章 漢部落的發明家第731章 倍受喜愛的腳踏板第921章 曾經那些被俘的奴隸第953章 祭祀和繼任選舉第567章 羹原來就是肉粥啊(求票票求訂閱)第044章 大型挖土機第201章 夜襲(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102章 雙雙落網(求推薦票啦)第1095章 白屋族的不安第915章 上河村的變化第538章 鴻臚寺少卿(求票票求訂閱)第267章 開始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044章 大型挖土機第268章 鐵鍋問世(求票票求訂閱)第798章 試槍(下)第1004章 官辦機耕試驗田第1065章 機械天才:谷承的新作第827章 漢部落第三研究所第1135章 石泉的誘惑第792章 南方的兩封來信第1074章 神策衛凱旋第614章 全軍突擊(加更加更)第817章 初戰後的安排第155章 風吹稻浪(求票票求訂閱)第964章 新式武器帶來的信心第304章 畫個大餅(求票票求訂閱)第374章 尋礦(求票票求訂閱)第678章 翻譯,算賬,帶路黨(求票求訂閱)第991章 不堪一擊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訂閱)第188章 花豬(求票票求訂閱)第586章 堆滿大街的軍用物資(求票票求訂閱)第853章 老鐵啊,謝謝第801章 新版三三制第1145章 瓊州海峽大橋竣工第174章 第一聲春雷(求票票求訂閱)第1097章 羅衝的攤牌第719章 草原決戰第274章 借糧人(求票票求訂閱)第875章 衆臣獻禮第523章 一個大膽的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412章 星球的腎(求各種票)第644章 湯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882章 百公里耗煤四百斤!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1085章 測試圓滿完成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717章 大風起兮第316章 新季度的安排(求票票求訂閱)第907章 遊志歸來第854章 這個漢首領有點厲害第080章 再入暗黑森林(求票求打賞)第038章 開啓青銅時代(求收藏求推薦)第061章 清點收穫(求收藏求推薦)第778章 五十年兵部任免第733章 牛尾的救贖第332章 普及娛樂遊戲(求票票求訂閱)第916章 首領一家全是奇人第566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求票票求訂閱)第229章 漢部落的第一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658章 高硫鐵的批量生產(求票求訂閱)第529章 內河帆船下水(求票票求訂閱)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訂閱)第393章 (求票票求訂閱)第950章 喪心病狂的族長們第569章 遊伏論農(求票票求訂閱)第183章 不能接走的理由(求票票求訂閱)第823章 逢場作戲第527章 灰水糉和竹筒糉子(求票票求訂閱)第980章 長見識的遊野第119章 花錢買平安(求推薦求比心)第1057章 火車計劃2.0第937章 東方有谷,可活萬人第320章 新城近況(求票票求訂閱)第453章 商隊歸來(求票票求訂閱)第171章 初代織布機(求票票求訂閱)第934章 火車生產計劃第151章 遊伏到來(求票票求訂閱)第151章 遊伏到來(求票票求訂閱)第434章 河對岸的新城池(求票票求訂閱)第397章 審案(求票票求訂閱)第935章 湯部落該改名了第334章 上游的源頭(求票票求訂閱)第331章 教學樓地基(求票票求訂閱)第219章 各種安排(求票票求訂閱)第520章 湖心島的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085章 鼠巫的祈禱(求收藏求推薦)第036章 漢部落的發明家第441章 禮物和邀請(求票票求訂閱)第249章 開拓河東市場(求票票求訂閱)第1004章 官辦機耕試驗田第224章 神鷹加盟(求票票求訂閱)第74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93章 (求票票求訂閱)第1002章 插秧機和香芋的真面目第1013章 漢部落第一屆徵文第1091章 北方的建設和南方的準備第1021章 夜襲第1091章 北方的建設和南方的準備
第1082章 這槍有個問題第036章 漢部落的發明家第731章 倍受喜愛的腳踏板第921章 曾經那些被俘的奴隸第953章 祭祀和繼任選舉第567章 羹原來就是肉粥啊(求票票求訂閱)第044章 大型挖土機第201章 夜襲(求票票求訂閱求評論求比心)第102章 雙雙落網(求推薦票啦)第1095章 白屋族的不安第915章 上河村的變化第538章 鴻臚寺少卿(求票票求訂閱)第267章 開始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044章 大型挖土機第268章 鐵鍋問世(求票票求訂閱)第798章 試槍(下)第1004章 官辦機耕試驗田第1065章 機械天才:谷承的新作第827章 漢部落第三研究所第1135章 石泉的誘惑第792章 南方的兩封來信第1074章 神策衛凱旋第614章 全軍突擊(加更加更)第817章 初戰後的安排第155章 風吹稻浪(求票票求訂閱)第964章 新式武器帶來的信心第304章 畫個大餅(求票票求訂閱)第374章 尋礦(求票票求訂閱)第678章 翻譯,算賬,帶路黨(求票求訂閱)第991章 不堪一擊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訂閱)第188章 花豬(求票票求訂閱)第586章 堆滿大街的軍用物資(求票票求訂閱)第853章 老鐵啊,謝謝第801章 新版三三制第1145章 瓊州海峽大橋竣工第174章 第一聲春雷(求票票求訂閱)第1097章 羅衝的攤牌第719章 草原決戰第274章 借糧人(求票票求訂閱)第875章 衆臣獻禮第523章 一個大膽的計劃(求票票求訂閱)第412章 星球的腎(求各種票)第644章 湯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882章 百公里耗煤四百斤!第775章 論伏擊戰第1085章 測試圓滿完成第305章 各部落出兵(求票票求訂閱)第717章 大風起兮第316章 新季度的安排(求票票求訂閱)第907章 遊志歸來第854章 這個漢首領有點厲害第080章 再入暗黑森林(求票求打賞)第038章 開啓青銅時代(求收藏求推薦)第061章 清點收穫(求收藏求推薦)第778章 五十年兵部任免第733章 牛尾的救贖第332章 普及娛樂遊戲(求票票求訂閱)第916章 首領一家全是奇人第566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求票票求訂閱)第229章 漢部落的第一塊鐵(求票票求訂閱)第658章 高硫鐵的批量生產(求票求訂閱)第529章 內河帆船下水(求票票求訂閱)第499章 升斗和衡器(求票票求訂閱)第393章 (求票票求訂閱)第950章 喪心病狂的族長們第569章 遊伏論農(求票票求訂閱)第183章 不能接走的理由(求票票求訂閱)第823章 逢場作戲第527章 灰水糉和竹筒糉子(求票票求訂閱)第980章 長見識的遊野第119章 花錢買平安(求推薦求比心)第1057章 火車計劃2.0第937章 東方有谷,可活萬人第320章 新城近況(求票票求訂閱)第453章 商隊歸來(求票票求訂閱)第171章 初代織布機(求票票求訂閱)第934章 火車生產計劃第151章 遊伏到來(求票票求訂閱)第151章 遊伏到來(求票票求訂閱)第434章 河對岸的新城池(求票票求訂閱)第397章 審案(求票票求訂閱)第935章 湯部落該改名了第334章 上游的源頭(求票票求訂閱)第331章 教學樓地基(求票票求訂閱)第219章 各種安排(求票票求訂閱)第520章 湖心島的部落(求票票求訂閱)第085章 鼠巫的祈禱(求收藏求推薦)第036章 漢部落的發明家第441章 禮物和邀請(求票票求訂閱)第249章 開拓河東市場(求票票求訂閱)第1004章 官辦機耕試驗田第224章 神鷹加盟(求票票求訂閱)第74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93章 (求票票求訂閱)第1002章 插秧機和香芋的真面目第1013章 漢部落第一屆徵文第1091章 北方的建設和南方的準備第1021章 夜襲第1091章 北方的建設和南方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