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無力迴天
雖然這種事情,祝餘也不確定自己一個不通武藝的人跟着一起去能幫上多大的忙,但是留在小院裡,不知道外面的情形還是會讓她心裡面多少感覺有些忐忑。
嚴道心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怎麼給蔣鴻解毒上頭,根本不理會旁的,祝餘也不好意思打擾。
不過她很快就發現,還有一個人比她更加心不在焉。
燕舒一個人在二樓長廊一角,一個人扶着欄杆向外張望着,雖然這裡看出去什麼都看不見,視線完全都被小院子周圍的一圈高牆擋住了,她卻好像看得極其認真,眉頭微微攏着,帶着一股子愁思。
很顯然,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罷了。
祝餘慢慢走過去,也學着她的樣子,扶着欄杆:“這景兒可真不錯。”
燕舒回過頭來,有些詫異地看了看祝餘,又重新看了看對面的那一堵牆,趕忙伸手去摸祝餘的額頭:“景兒?!你別嚇我,這哪有什麼景兒啊!
該不會是那幫人又用了什麼陰損的迷煙,把你給魘着了吧?!”
“我若是被魘着了,你摸我額頭就摸得出了?”祝餘笑問,“我這不是瞧你看得那麼認真,還以爲是有什麼美景,我個子不夠高看不到呢,所以就爲了面子,強裝一下唄。”
燕舒被她的話逗笑了,笑過之後又嘆了一口氣:“以後,我們都回去了京城裡頭,回去了各自的王府,是不是就沒有什麼機會再這麼聊天說話了?”
“論起來,屹王的確比逍遙王高了半級……所以我倒也吃不準回京之後,是不是還能高攀的上屹王妃。”祝餘煞有介事地回答道。
燕舒被她這麼一調侃擠兌,惱火地伸手去搔祝餘的癢。
兩個人鬧了一會兒,以祝餘“投降”而告終。
沒辦法,燕舒比她個子高,胳膊也長,祝餘跟人家比搔癢肯定是要吃虧一些的。
“好啦好啦,不鬧了,你方纔出神就是在發愁這些?”祝餘順了一口氣,正色問燕舒。
燕舒臉上的表情又重新迴歸了之前的那種淡淡的憂愁。
她緩緩嘆了一口氣:“何止,我現在根本想不出來有一天我重新又回到那個宅子裡,會過上什麼樣的日子。”
“經過這一次的事情,上次陸卿和陸嶂也推心置腹地談過,陸嶂應該不敢再縱容下人對你那樣怠慢無禮了。”祝餘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燕舒纔好,換成是她,她可能也會很發愁在屹王府中的生活。
且不說燕舒這種在羯國長大,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慣了的女子,讓她融入錦國那種高門女子足不出戶的生活本來就已經很難受的了,單是陸嶂本人也不算是多麼特立獨行,不拘泥世俗眼光的人,更何況他自己就沒有多少主意,在他身後還有那麼一個老派而又強勢的鄢國公。
鄢國公的立場是十分明確的,從之前想要促成陸嶂與他夫人孃家女子的聯姻就看得出來,那老傢伙絕對看不上燕舒這個破壞了自己計劃的羯國郡主。
所以不管陸嶂的個人意願是怎麼樣的,只要他和他那外祖還擰成一股繩,趙弼就不可能讓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與燕舒琴瑟和鳴。 這樣一來,燕舒在屹王府未來的日子,肯定會比之前要好上不少,畢竟因爲怠慢賜婚的王妃,導致王妃差一點逃婚的事情如果傳到錦帝的耳朵裡,就算燕舒會有麻煩,他陸嶂也一樣逃不掉責罰。
只是比之前好過,不代表是什麼好日子,可能只是變成了一隻衣食無憂又無人問津的金絲雀。
但是這話又不能這麼講,講出來就無疑是火上澆油,幫不上燕舒的忙,還會讓她更加鬱悶難過。
“這個人,我都不知道要怎麼跟他生活在一個屋檐下,而且還是一輩子……”燕舒有些惱火地捶了欄杆一記,“一輩子那麼長啊!我在那屹王府裡就跟被砍掉了四條腿的馬兒有什麼區別!
有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想,如果這是一場噩夢該多好啊!一覺醒來,我就還在家裡面,沒有什麼賜婚的聖旨。
我可以在爹孃身邊自在逍遙的生活,想幹嘛就幹嘛!
你都沒見過我們羯國那一望無際的草原,那羊羣比天上的雲朵還要更多,騎着馬隨心所欲地跑,跑累了,找一片草厚實的地方,躺在那裡曬太陽,暖融融的,別提多舒服了!”
回想起這些昔日快樂時光的燕舒兩隻眼睛亮亮的,臉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喜悅。
可是很快她又意識到,那些昔日尋常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眼神裡剛剛展現出的燦爛神采也好像被風吹滅的燭光一樣迅速熄滅,重新變得黯淡。
“以後再也沒有那種日子了……”她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祝餘沉默了片刻,思忖着開口問燕舒:“你覺得當今聖上待羯國如何?”
燕舒方纔還沉浸在傷感的情緒裡面,冷不防聽到祝餘這樣問自己,愣了一下:“我覺得……不算好也不算壞,以現在的這種樣子,拋開有人在外面爲非作歹還叫我們背黑鍋的這一部分不談,畢竟這應該也不是錦國皇帝的意思。
至少羯人在自己的那片土地上日子過得還是挺舒服自在的,沒有什麼不好的。”
“這一次,不光是你們羯國,還有我們朔國,都被算計進去,差一點就要背黑鍋,成了莫名其妙的罪人。
很顯然,哪怕我們的父親和子民都沒有做過任何過格越界的事情,依舊有人不願意看到我們這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祝餘頓了頓,又換了一個更加明確也更加殘酷的說法:“有人不想看到我們任何人過安穩日子,也不想看到天下太平,他想要的是天下亂成一鍋粥,而羯朔兩國很顯然在他們的計劃當中,就是要被推出來背黑鍋扮演罪魁禍首的那兩個倒黴蛋。”
“實在是可惡!”燕舒也算是親自目睹了這些事情,想起來就恨得牙癢癢。
“雖然外界對羯國和朔國的風評略有不同,但這一回我倒也算是看了個明白,咱們吃虧都吃在了閉目塞聽上。”祝餘又繼續說,“我們的父親都懶得理會外界的風評和傳言,結果到頭來竟然被人利用了這一點爲非作歹。
若不是這一次我們出手及時,獲得了自證清白的機會,等到你我的父親意識到事態不對,可能就已經無力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