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事時,瑜真正在勸女兒喝藥,一大早就聽嬤嬤來報,說是晴柔昨夜有些溫燒,還吐過一回,她心中擔憂,朝食也沒用,特來照顧女兒,也就沒去給太夫人請安,哪料七嫂七哥竟然會在德輝院中鬧得如此難堪!
這邊晴柔還鬧着不肯吃藥,嬤嬤們哄不了,瑜真縱然心焦,然而一時半會兒走不開,心想着等哄完孩子再去看七嫂。
偏偏這孩子不聽話,哭鬧着不願喝,“太苦了太苦了,我不要喝!”
“不喝怎麼能好?乖,憋着氣一飲而盡,喝罷就不會頭疼。”接過碗的瑜真持着調羹來喂她,卻被她一把揮開,險些灑到被面上!
原本耐心十足的瑜真頓時垮了臉,“以往喝藥還老實,怎的越長大越不聽話!”
眼見母親翻臉,晴柔灑挨訓,立馬岔開話頭,“哥哥呢?哥哥都不喝藥,我也不喝!”
“哥哥又沒生病,不需要喝。”
不管瑜真怎麼哄勸,她都嚷嚷着定要見哥哥,不願嬌縱女兒的瑜真不肯輕易妥協,訓她不懂事,“你哥還要去上早課,先生在等着他呢!若然遲到,便會挨罰。”
晴柔並不相信,“哥哥是府裡的小少爺,誰敢罰他?額娘騙人!”
搖了搖頭,瑜真鄭重的爲女兒解釋道:“不管是少爺還是世子,抑或皇子,在先生面前,都是學生,沒有特例,規定的時辰必須上課,否則便要受罰。”
然而晴柔哪裡懂得輕重,怎麼說都不依,有時候跟小孩子講道理沒用,白茶勸道:“夫人,奴婢去請小少爺過來罷,好歹讓姑娘趕緊把藥喝了,等會子我送小少爺過去,順道兒跟先生說一聲。”
拗不過女兒,也只能如此了。福靈安一聽說妹妹病了,也不管這粥燙不燙,端起來三兩口就喝完,立即跟着白茶趕過去,
明明都是苦藥,可他來喂,她便肯喝,福靈安也算有耐心,並未抱怨,溫言勸她將藥喝下。
瑜真實在拿她沒辦法,喝罷藥,晴柔還問,“哥哥今天能不能不去讀書,在這兒陪着我。”
福靈安尚未答話,瑜真已替他答了,“那怎麼成?不可無故曠課!”
母親總是那麼嚴格,晴柔不喜歡,嘟着小嘴兒不想聽她說話,滿懷希望的看着福靈安,又問他,“可以麼?”
雖然擔憂妹妹的病情,可他也不願缺課,平日裡哪怕是他病了,只要不是太嚴重,也會堅持去聽先生講課,猶豫片刻,福靈安道:
“昨兒個先生說了,今日要講的內容比較重要,我不能缺席,你安心休息,待課後,午時我便來看你。”
既如此,她也不再勉強,失落點頭,由他去了。
小腦袋暈暈的,她也撐不住,睡了過去。待女兒消停後,瑜真這才趕往七夫人院中。
去時便見七夫人正坐於妝臺畔發呆,並沒有如瑜真想象中的哭鬧,瑜真當下鬆了口氣,勸她別往心裡去,“七哥必然是在氣頭上纔會說出那樣的渾話,過兩天消了氣必會來哄你。”
霄言也沒哭,反而笑了笑,“瑜真,他的性子我很瞭解,一般不會與我發脾氣,哪天惱了便是真惱,不是說着玩兒,這一回,我一時失言說了那樣的話,他覺得沒臉,便要休了我,我雖有錯,卻也沒料到他會如此狠心,竟要斷了夫妻緣分。”
深嘆一聲,看着眼前的雕花銀鏡臺,霄言恍惚憶起當年兩人成親之時的情形,
“我們兩家是世交,是以成親之前我也見過他,當時便覺得他丰神俊逸,那時年少,對他多少有些愛慕,只是一直不曉得他對我是怎樣的感覺。
而那時候,與他定親的其實是我姐姐,倘若他們成了親,那我只能叫他一聲姐夫。縱然心裡難受,我也不敢跟人說,誰曾料,天意弄人,偏偏要成親之時,我姐姐回了趟老家,不知道碰了什麼,還是吃了什麼,面上無端起紅疹,久治不愈,無法成親,
阿瑪沒辦法,只好讓我替嫁,成親那晚,揭開蓋頭時,傅玉愣怔片刻,問了句,‘怎麼是你?’當時我心都涼了,又很害怕,生怕他對我棄而不顧,轉身離開,那我又該如何是好?”當時的情形,歷歷在目,連那時候的心情,她都能再次感受到,
“後來聽他說起我才明白,原來他見我們姐妹時,便看中了我,奈何我是庶出,太夫人當時想讓他娶個嫡女,這才定下了我姐姐,是以揭開蓋頭時發現是我,他很驚喜,
而我也心中甚慰,慶幸自己竟與他心心相印,實在難得。成婚之後,他對我很溫柔,我的性子也柔和,幾乎不會大聲說話,兩人也就沒什麼機會爭吵,我連生兩個女兒,太夫人心急,讓他納妾,他與我商議,我沒理由拒絕,便應了,
我的性子太懦,不似你,敢說敢做,縱然心裡不痛快,也從不在他面前表現出來,他也只當我不在乎那些。
那個時候我以爲,一旦有了妾室,他便會漸漸對我冷淡,心裡多少有些失落,但他沒讓我失望,即便納了妾,對我還是一如既往,待妾室有孕之後,他也不再去她房中。”霄言也不渴求他一心一意,只要他心裡將她看得最重便可,然而世事總難料,
“我是真的以爲,這府裡除了你和老九,便屬我們夫妻最和睦幸福,哪料會突然發生爭執,還這麼嚴重,一切都走到了盡頭。”
瑜真還是頭一回聽她說起兩個人之間的往事,也算一對有緣人,既然感情如此深摯,那七哥更不可能說放就放,
“沒你想得那麼糟糕,哪對夫妻都有爭執,我和傅恆是從成親那天開始,吵了多少年,才漸漸和睦,而你和七哥一直和睦,他突然說句狠話,你才受不了,實在人在憤怒之時說的話都當不得真,有時只是一時逞強罷了!並不是真捨得。”
“可是好不容易生個兒子,一場天花,無情的將他從我身邊奪走,而今我阿瑪又有難,我卻什麼都幫不上,今日,可是阿瑪被下令處斬的日子,傅玉竟然說要休了我,我若被休,哪還有顏面見人?”
這樁樁件件,都令她心寒而又無能爲力,在她最痛苦之時,傅玉沒有陪在身邊安慰,反倒將她逼至絕境,讓她無路可退,只能忍着心酸和淚咽。
瑜真還想再勸,霄言拿手帕擦了擦無聲落下的眼淚,“我沒事,就是跟你感慨一下,”說着起了身,輕嘆道:“阿瑪要去了,我得送他最後一程。”
“好,嫂嫂先去忙,回來後到我屋裡,我備些酒菜,咱們妯娌好好坐下來說說話。”
“嗯,好。”霄言勉力笑笑,應得乾脆。
離開後,瑜真回去看望女兒,晴柔已然睡醒,趴在牀上支着小腦袋直唸叨,“哥哥怎麼還不回來啊?”
“你怎麼就那麼喜歡和哥哥玩兒,爲何不念着福隆安?”
自晴柔記事起,便有福靈安陪在她身邊,後來福隆安纔出生,她自然與哥哥更親厚些,對弟弟只有嫌棄,“哼,他那麼小,我纔不要和他玩兒,哥哥對我好,還會讓着我,弟弟只會哭,煩人!”
正說着,門口有人通報,說是小少爺來了,晴柔欣喜擡眸,便見福靈安已然進門,大約是小跑過來,是以氣喘吁吁,瑜真忙拉他坐下,“就這幾步路,你跑這麼急做什麼?”
“我怕妹妹等着急呢!”接過丫鬟遞來的茶盞,福靈安喝了幾口,這才擱下,問她可有好些,晴柔又哭喪着小臉,“還是頭疼,一會兒熱,一會兒冷。”
“吃一回藥總不可能就好了,再吃兩回,今晚必然恢復。”
纔剛她半撐起身望他,被子都滑落半截,福靈安又過去爲她蓋好,“注意保暖,莫再着涼,溫熱沒好再得風寒,可就麻煩了。”
“嗯,好,我記住了。”有哥哥關心交代,晴柔甚是聽話,回房後,瑜真直感嘆着,“我說話都不好使了,晴柔只聽福靈安的話呢!”
聞聽她說的情形,傅恆忽生憂慮,“太依賴哥哥並不好,你得注意些,不能讓兩兄妹走得太近,畢竟福靈安都十歲了,已是大男孩,當顧忌男女之防。”
蹙眉盯了他好一會兒,瑜真才反應過來,他話裡的含義,頓感可笑,“瞎想什麼呢!他們可是兄妹,關係好你該慶幸纔是,難不成兩人成日的打架拌嘴你才高興?”
“可你莫忘了,福靈安不是我們的兒子,與我們沒有血緣,與晴柔更沒有!”
瑜真並沒有把傅恆的提醒當回事,認爲他是多慮,“這事兒沒幾個人知曉,他們兄妹也不知情,只當兩人是親兄妹,是以不可能怎樣,也就是妹妹依賴大哥哥罷了,我小時候也喜歡跟着我哥後面跑呢,沒什麼大不了!”
細想想倒也是,他和彤芸也兄妹和睦,小時候常在一處玩耍,長大後慢慢懂事,自然也就稍有疏遠,不會再像兒時那般親密,興許真的是他杞人憂天罷!
如此安慰着自己,傅恆也就釋然了,沒再多想。
午宴過後,兩人小憩片刻,正睡得香甜,忽聞門被敲得厲害,白茶去開門,瑜真也被驚醒,迷糊聽到外頭那丫頭哭着跟白茶說,
“姐姐出事了!我家夫人一個想不開竟自盡了!”